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顶级茶鬼眼中的健康普洱茶五要素

顶级茶鬼眼中的健康普洱茶五要素

2019-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饮茶有益于健康已世人皆知。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见茶叶最早是作为药物被利用的。

唐《本草》有“诸药能止渴、消食、利尿、去腻、排毒,固不可一日无茶。” 开门七件事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生活必需品。这说明茶叶的作用和治病范围很广,当时人们还不知茶叶的组成成分,但这些记载足以说明饮茶有益。

科学研究证明,茶叶既有营养价值,又具有保健功能作用。身体的健康与自由基密切相关,而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氨基酸、有机酸等成分,可以起到清除自由基,减缓人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茶是大自然给于人类的最好饮料,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普洱茶作为茶叶大家庭的一员,作为后起新秀,成为茶中瑰宝,向世人展示着普洱茶的魅力和普洱茶人的价值追求。
有用+10
分享

柑皮加普洱茶(熟茶)的基本搭配,小青柑有多少种滋味?

  小青柑小巧一颗粒,满馥柑香气,仿佛令人置身于挂满橙青柑果林间。柑香与醇厚的熟普茶汤交融,直到尾水都能够感受到融于茶汤之中的柑香。

 

  即使都是新会柑皮加云南熟普制成的小青柑,光是其中的熟普,就可以有陈化年份、原料等级、拼配工艺等等的区分,滋味千变万化。所以身经百战的茶叶旦虽然喝过那么多小青柑,却怎么也喝不腻。今天,笔者就选取四款各有特色的小青柑来和大家分享测评。

  同是核心产区柑果皮

  内里各不同

 

  为了方便描述,下文中将以1~4号指代四款小青柑,这里先分别介绍它们的特色:

 

  ▼

  1号小青柑,选用三年以上的云南勐海宫廷熟普,等级高,芽料纯,年份足;

 

  2号小青柑,春茶发酵的熟茶为填充茶料,经冬长成的春茶储蓄了丰富的营养内涵物质,较高的茶氨酸含量增加了熟茶的甜润度和汤水的柔稠度;

 

  3号小青柑,采用六年陈化的优质熟散茶;

 

  4号小青柑,据说是在云南干仓陈化多年的古树熟普,芽尖有金豪显现。

  “有白霜”

  这不是霉变小青柑

 

  首先看看这四款小青柑的干茶状态,会发现它们表面有明显的“霉斑”,其实这是柑皮经高温烘焙后释放出的柑油形成的结晶,被称为“脑晶”、“柑油晶”,俗名叫白霜。

 

  白霜一般是薄且均匀,且呈现霜一样的白色,而霉菌通常是褐黄或墨绿色。并且白霜闻起来依然是柑果的香味,发霉的柑普则是霉味、苦味甚至馊味等令人不舒服的异杂味。所以,它们都只是正常的白霜。

 

  1号呈深青色,带有白霜,内里熟普乌褐,较细碎。

 

  2号深青色带着些青黄,有白霜,内里熟普深褐细碎。

 

  3号色青带黄,熟普乌褐,细碎程度是四款中最低的。

 

  4号白霜最多,几乎是满满披覆,内里熟普乌褐细碎。

 

  开汤对比

  有图有真相

 

  此次所有小青柑均采用盖碗沸水冲泡。一般的小青柑底部都会有小孔以方便冲泡,然而1号却是一众清新小青柑中的泥石流,仅仅有底部的大口,冲泡时本应该在其侧面再扎几个小孔让内质更好地浸出,而粗心的小编一开始没发现,所以导致1号开始的汤色偏浅。

 

  第一泡滋味都偏淡,就直接跳过,来看第二泡。从下图的第二泡汤色看来,

 

  1号浅橙色,亮润,滋味清淡,柑清香中带着甜味。

 

  2号汤色橙偏深,同样很亮润,滋味醇顺,较为浓郁,清香中又有熟普的成熟,清新又不显高扬,沉稳又不觉太低调。

 

  3号汤色深橙偏红,滋味浓醇顺滑,柑香味浓郁高扬。

 

  4号汤橙亮润,滋味较清柔,而香气却是过于浓郁,以至于有点刺鼻了,冷静下来的茶叶旦仔细辨别其香型还是清“香”,虽然是带着甜味儿的,却实在令人不愉快。

  第二泡汤色对比

 

  第三泡,可见1号汤色加深明显。滋味上,1号依旧清柔,但多带了些甜;2号也在醇顺中多了微甜的口感;3号保持了浓郁饱满的风格;4号仍是柔柔淡淡的。香气上都没有太多的变化。

  第三泡汤色对比

 

  手撕柑皮看叶底

 

  小青柑一般都很是耐泡,若是用个带滤网的专泡小青柑的小壶,茶叶旦一般都能泡个7~8泡以上。结束冲泡后,为了更好的观察叶底,茶叶旦将柑子手动撕开来。

 

  相较于1号和4号,2号和3号的柑皮更容易吸水泡发。且2号的柑皮更显厚韧,颜色上也是2号更显鲜活。

  笔者曾经喝到过有着湿闷油腻味的小青柑,简直像吞了一块一个月没洗的厨房抹布,赶紧“吐”了。而选料讲究、工艺稳定的小青柑若是没有极为突出的优缺点,是很难分辨出高下的。

 

  它们各有各的优点,但是茶汤温润整个口腔后缓缓滑过喉咙,那种细腻柔情的触感,那种让人回味悠长一饮难忘的美好,却是相似的。

普洱茶特殊工艺价值之独有的晒青工艺

  普洱茶的“膏化现象”代表什么?简单地说有两点特质:

  一是具备大量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特殊营养物质(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普洱茶四大价值(四)----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价值》详细阐述);

  二是历经漫长岁月仍然是不腐、不败、不霉。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以北京故宫现存的茶品为例,虽然清朝时期有大量的各地名茶上贡至清朝皇宫,但能留存下来的唯有普洱茶的三个品种:一是普洱茶团(又名万寿龙团);一是有完整竹壳包装的七子饼茶,另一个则是普洱茶膏(至今仍在故宫珍宝馆展出)。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三款普洱茶产品能够经历上百年历史,没有出现霉变及腐败呢?答案只有一个——普洱茶特殊加工工艺所致。

  那么,普洱茶加工工艺到底是什么?它的特殊性又是什么?这种特殊的工艺价值又是什么呢?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从生物技术的角度,探寻普洱茶特殊加工工艺之迷。

  一、独有的晒青工艺----普洱茶发酵前的预处理

  一提到“晒青”,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它是《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的关健词之一。

  虽然我们熟悉“晒青”一词,但对它的理解也经常流于表面,对它隐藏的技术秘密更是了解甚少。以云南现有的普洱茶生产为例,很多企业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质量问题,绝大部分的原因是“晒青”工艺出现的漏洞,有些企业甚至根本就不采用“晒青”工艺,其产品质量的低劣也就在所难免。

  “晒青”是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初级加工阶段,是普洱茶发酵前对茶菁的预处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对茶菁相对脱水和“整条”的基础上,完成茶菁与自然界微生物菌群的第一次“自然接种”。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自然接种”主要是以有氧菌为主;“晒青”之后的毛茶在压制紧压茶(俗称的自然发酵)与现代熟茶的渥堆工艺(人工发酵)则实现第二次“自然接种”,此次的微生物菌群与第一次不同,是以厌氧菌为主。由此,我们说,“晒青”工艺不仅是普洱茶关键技术之一,而且是绝对不能“弱化”和轻易改变的工艺技术。

五花八门的普洱茶种类

普洱茶种类:依制法分

   生茶:此普洱茶种类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熟茶:此普洱茶种类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以1973年后为分界点。

   生茶所冲泡出来的水是青绿色,熟茶冲泡出来才是金红色。

普洱茶种类:依存放方式分

   干仓普洱:此普洱茶种类指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10~20年为佳。

   湿仓普洱:此普洱茶种类通常放置于较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发酵速度。由于茶叶内含物破坏较多,常有泥味或霉味,湿仓普洱陈化速度虽较干仓普洱快,但容易产生霉变,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我们不主张销售及饮用湿仓普洱。

普洱茶种类:依外型分

   饼茶:此普洱茶种类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就是老的计量单位:七两,每七个为一筒,表示七七四十九,代表多子多孙的含义,故名七子饼。

   沱茶:此普洱茶种类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砖茶:此普洱茶种类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金瓜贡茶:此普洱茶种类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千两茶:此普洱茶种类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散茶:此普洱茶种类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了解普洱茶种类的分法,我们就会很容易发现,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