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始于三国兴于明清

普洱茶始于三国兴于明清

2019-08-2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传说乾隆年间,普洱地区的濮家茶庄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毛茶压饼、装驮进贡,路上又遇阴雨绵绵。到了京城,人们发现,原本绿色泛白的茶饼变成了褐色。护送茶叶进京的茶庄少主人因为贡茶面目全非,甚至想到要了断生命,但谁知用水冲泡后发现茶香四溢,茶色红润如同琥珀,齿间留香。后来,这些普洱茶深得皇帝喜爱。乾隆更是即兴作诗一首“清标未足夸雀舌,唯独普洱号刚坚”。

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常年无霜,盛产著名的普洱茶,这里也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在彩云之南,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有一座青山环绕的小城——普洱。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常年无霜,盛产著名的普洱茶,这里也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普洱茶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道光《普洱府志》记载,蜀相孔明“平定南中,倡兴茶事”。这说明,早在1700多年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开始种茶。唐宋时期,普洱地区“茶马互市”的场面成为一时之盛。中国唐朝史籍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银生”正是现今普洱所在的思茅与西双版纳地区,那时就已因产茶而久负盛名。

在明代,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各地辐射出了五条“茶马古道”。他们享有“南方丝绸之路”的美称,蜚声中外。在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被载入书籍。到了清代,普洱茶是云南进京的贡品,只限于皇帝、皇后、太上皇帝及众贵妃娘娘在重大节日或祭奠仪式上饮用。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大事记:云南普洱茶的2018

普洱茶大事记:云南普洱茶的2018

转眼间,2018年已接近尾声,在本年度的最后一个工作周,我们一起来回顾2018年云南普洱茶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2018年1月15日,由普洱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大型民族情境秀《茶马古道》在普洱大剧院首演成功。

2018年3月,人民网“三评普洱茶”:炒作造假是自毁长城。

2018年3月28日,普洱茶币诈骗案告破,“区块链+茶”诈骗3.07亿。

2018年4月,普洱春茶最大涨幅为30-50%,茶叶定制受到追捧,个性化崭露头角。

2018年4月16日,云南“普洱茶”品牌价值64亿元,再居全国十强之首。

2018年5月25日,由云南茶叶协会举办的“首届云南普洱茶核心文化论坛”在西双版纳州希尔顿酒店召开。

2018年7月,勐海茶产值破百亿正式迈入“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门槛。

2018年8月25日-8月27日,第十三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普洱市举办。

2018年9月,受“山竹”台风的影响,广东芳村茶叶市场受灾,损失惨重。

2018年11月,“2018广州秋季茶博会”召开。《普洱茶——时光在吟唱》系列纪录片于11月10日在云南卫视播出。

2018年12月18日下午,“普洱茶放心消费行动”查货7款茶叶标注“班章”,负责人却拿不出产地证明,涉事厂家被处罚款600多万。

茶人微语录︱紫砂壶泡普洱茶出汤要点

茶人微语录︱紫砂壶泡普洱茶出汤要点

@京京的开:慵懒下午,捧出铜箐河,闻着茶香,细心拆着,烧水醒茶,慢斟出汤,拾杯轻啜,啊,温柔甘甜,细腻稠浓,拿起放下之间,宛如与江南女子在吴侬软语,不知不觉间已芳心暗许。

@爱茶笔记:我们能喝掉的茶是有限的,多喝点好茶,会知道这世间竟有如此至味,凡是寻觅好茶的茶客,无一不会赞叹那独特的邂逅,堪比绝伦的艳遇,这种人生体验,何尝不是一种福报呢。人生苦短,喝点好茶吧。

@新益号:有些茶因其本身内含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汤质厚重感强。所以,冲泡时要求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而且出汤时避免出汤过急。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茶人微语录︱紫砂壶泡普洱茶出汤要点

@紫砂壶收藏家-:紫砂壶与普洱茶是最佳搭配,这是爱茶者常说的一句话。因为只有紫砂壶的强大保温性能才能让普洱茶发挥出最本真的味道,而普洱茶的独特的茶汤又能给紫砂壶更好的滋养,所以说紫砂与普洱的搭配真可以说是珠联壁合。

@我在西安浪费胶片: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总人口数119000人左右。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自古以来,茶叶是布朗族先民栽培的著名物产,布朗族所居之地多为云南今日盛产茶叶之地,是云南大叶种茶叶的主产区。闻名遐迩的普洱茶,早在清代就是云南珍贵的贡品,为当时国内的珍贵饮料,到清代晚期,普洱茶已为士庶人家普遍饮用。时至今日,布朗族地区仍是“普洱茶”“勐库茶”的主要原料产地。纪录电影《云的南方》立足于人类学,纪录了布朗族最后的王子和他的族人的故事。此次携手北京柳荫书院,一起推出三位年轻的导演。

茶人微语录︱紫砂壶泡普洱茶出汤要点

@嘉木清饮:【紫砂壶泡普洱茶出汤要点】左手将公道杯45度倾斜,右手平抬紫砂壶沿着公道杯倾斜面出汤,刚出汤时手腕要快而急抖,让茶汤不会沿着壶嘴漏水,然后再收手,茶汤急出缓流,沿着公道杯的内壁均匀轻柔出汤,如春雨润无声,待茶汤出三分之二,再把公道杯放正,壶慢慢90度倒水,将里面的茶汤点滴沥干。

@红晟一品:【日晒味】常见于存放时间较短的新制普洱茶(生茶),这种气味嗅来就如同晴天晒好的被子一样。光线能够促进酯类等物质氧化,其中紫外光比可见光的影响更大。长时间的光照能引起茶叶化学物质的光化学反应。可以猜测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系列相关气味物质共同构成了日晒味,但其具体成分还有待研究。

茶人微语录︱紫砂壶泡普洱茶出汤要点

@i:什么是生态茶?什么是有机茶?在普洱茶界中,生态茶是指茶树生长在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里,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全程控制生产过程的茶叶叫做生态茶,喝之对人体无害的。而有机茶是指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按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

@jufu128:道可道,非常道。茗可茗,非常茗。普洱茶的价值有其特殊性。我们知道,有天价普洱茶,也有大众价普洱茶,不同价位的普洱茶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普洱茶的趣味性,就是天价的有少数的人群在追求,他们自得其乐。而大众价普洱茶也有一群人在品鉴,大众的消费者也乐在其中,且大众价的普洱茶受众更多。

@同裕丰:【关于普洱生茶描述实在太多】古树茶,百年、千年,老寨稀有,只单单看这些字,已经可以诱惑到你,而关于普洱熟茶,你几乎找不到好的词来形容,尤其初入门,行家一句,懂茶的人只喝生茶。听着,仿佛喝熟茶是特别丢脸的事。我卖了十来年茶,也喝了十来年的熟茶,一直都很喜欢。好的生茶,只要愿意花钱花时间,不是太难。而好的熟茶,因为发酵近一百多天,最好的原料也未必可以做出好熟茶,加上后期仓储和转化,变化明显。熟茶是有门槛的,一款好的熟茶更象佳人,可遇不可求,做出一款汤色醇和,香气独具的古树熟茶,对每个做茶人来说,会充满成就感,也是喝茶人的福气。

茶人微语录︱紫砂壶泡普洱茶出汤要点

@大益吴远之:疆场大杀四方,归来大益一盏。诸神细品嘉叶,猛虎静嗅蔷薇。人中英杰,茶中柔侠!

特此声明:本文由整理自新浪微博等媒体平台,其观点仅代表发布者,不代表本网任何立场。

普洱茶“中枪”关键是因为产业链上存在致命缺陷

  避免重蹈“过山车”命运,重建市场秩序是关键普洱茶的产业链须修复致命缺陷

  一边挂念着曾是“香饽饽”的茶叶,一边琢磨着如今“来钱快”的烟草……双江种茶人“纠结”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7年,虽然距离那场席卷整个云南普洱茶市场的大震荡已有5年,但余热虽在、余痛犹存,当地茶农们既无法忘怀曾经的“黄金时代”,也畏惧那让人心有余悸的“过山车”命运再度轮回。

  寻平衡,政府要有长远眼光

  针对记者所见双江县部分村寨中“重烟轻茶”的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研究员表示理解,“经济规律决定市场行为,对农民来说,只要是合法的行当,哪个有赚头搞哪个,是非常正常的行为,虽然这可能与国家强调控烟、倡导持续降低烟草占GDP比重的大政方针矛盾。部分农民因逐利而短视无可厚非,但当地政府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他认为,要扭转这种局势,当地政府要对地方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既能看到烟草业在帮助当地农民快速脱贫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样的农业经济结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进而在各个产业之间做出适时的、持续的平衡。种茶的人少了,政府应对症下药、加强引导,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科技支撑。

  其实,普洱茶市场环境如果好转,不愁茶农不回来。但病因好找,施药却难。双江县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如普洱茶市场混乱,缺乏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茶叶产品质量和市场的管理制度、措施等问题,并非个案,而是不少茶叶种植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市场活跃的“前2007时代”,这些问题隐而不彰,直到2007年一场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早有预谋”的“暴风雨”毫不留情地揭开了普洱茶市场的种种乱象。直到如今,这场“惊变”留下的后遗症还在“诊疗”之中。

  “三步走”,加大产业链整合

  回顾云南普洱茶“过山车”的命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博士后刘明宇认为,游资只是外部因素之一,普洱“中枪”关键是因为产业链上存在致命缺陷:整条产业链上缺乏有话语权的“链主”,不能平衡产销、稳定价格。具体来说,上游茶农分散,没有话语权;加工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甚至随便弄个铁锅就可以加工;处于流通环节的部分经销商动机不纯,盈利靠炒作而非经营。再加上产量有限、易于控制、消费区域广泛的特点,难怪在价格大起大落的动荡中,大家都被迫随波逐流,毫无反制能力,除了部分炒家获利,整个行业秩序被摧毁。

  如何修复和重建市场秩序?刘明宇支招:“三步走”。

  第一步,建立普洱茶稳定的价格预期,让茶农们心里有底。可以采取“公司+茶农”或者“公司+茶农合作社”的方式,通过签订协议将随行就市变为协议种植。

  其次,建立原料茶叶品质分级制度,让好茶有好价,鼓励茶农种好茶。分级标准需延伸包括种植、采摘、粗加工等全部环节,“先过安全关,再打生态牌”。

  第三步,建立品牌。普洱茶作为公共品牌容易导致悲剧,这在2007年的普洱茶炒作风潮中已经体现,由于市场中混入了大量劣质茶,导致行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

  刘明宇说,市场秩序的重建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过程,茶农、茶厂和政府部门都应有所作为,从而增强普洱茶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对茶农而言,应避免投机心态,不必念念不忘所谓的“黄金时代”。从长远看,价格的大起大落使产业的不确定性激增,对茶农无益。未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绿色安全的普洱茶预计将受市场欢迎,多研究如何种、采、制“绿色茶”才是上策。

  茶厂则应争取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搞自主品牌。通过建立产地品牌或者公司品牌,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提高产业链的控制力。

  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也不能“缺位”。地方政府应适当介入的领域包括:提高茶叶加工行业门槛,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茶农发展合作社,降低公司和茶农间联系的交易成本;预测普洱茶产量、销量,指导茶农种植和工厂投资,避免产量的大幅波动;发展茶园基地,改变茶农分散的现状,便于技术推广和生产过程监督等。

  拓空间,发展体验式旅游

  重建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但茶叶经济不单是卖茶这么简单。复旦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翁瑾的思路不禁让人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茶叶的分量:未来,茶叶与旅游的可融合空间非常大。

  翁瑾认为,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到此一游”式旅游所占比重将因休闲度假式旅游的兴起而逐步降低。当人们不再炫耀“到此一游”,愿意静下心倾听景色背后的传统文化和古老故事时,蕴含丰富茶文化的茶叶,与旅游结合的发展空间将不可限量。

  普洱茶根据原料可以分为人工栽培的“台地茶”和野生型的“古树茶”,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普洱茶类型,翁瑾提出了“因类制宜”的旅游建议:

  对于易大规模密集种植、修剪整齐的台地茶,以规模立身的大型茶园可以成为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平台,茶园本身还可以承办高端商务会议,把会议和休闲度假结合在一起。翁瑾认为,茶园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的葡萄酒庄园。他说:“茶和葡萄酒其实很像,法国人有酒庄文化,我们也有茶文化。”不过,法国葡萄酒庄园的成功,离不开其产品差异化分级的严格管理和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这一点在借鉴中需格外注重,以免“形似神不似”。

  至于散布在各大茶山的野生古树茶,翁瑾建议古树茶产地可以发展“基于社区的旅游”,让游客们享受“体验式旅游”:聆听这些古老茶树的故事,参与茶农制茶的过程等。再加上这些地区往往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特色也可以成为一大卖点。

  不过,翁瑾担心,就现阶段看来,限于当地经济和文化条件,这样的“体验式旅游”在实践中很可能演变成低端“农家乐”,这就失去体验茶文化的初衷,与珍稀的古树茶原本高端的定位背道而驰了。所以,目前种植台地茶的大规模茶园还应是发展茶旅游的主流。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