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夏季饮用普洱茶需注意

夏季饮用普洱茶需注意

2019-08-2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天气炎热出汗多,茶中富含钾,喝茶既能补水,又能补充出汗丢失的钾,是夏季上好的佳品,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什么品类的茶,只有饮用得当,才对健康真正有利。
  普洱茶按是否经过渥堆发酵的工艺,可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未经人工渥堆发酵,直接压制成饼、砖、沱等形式的紧压茶或者以散茶形式进行存放。新制的“生普”,由于未经过充足的贮放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基本成分未能充分转化,茶味浓酽,茶汤入口苦涩霸气,茶的刺激性也比较强。正因为生茶有着接近绿茶的口味,有人喜欢在夏季饮用,以起到消暑去燥、清热止渴的作用。

  不过专家也提醒说,生茶性苦微寒,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人不适合过多饮用生茶,否则会加重不适的感觉。
  普洱熟茶是采取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功的人工渥堆技术,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和发酵时间,加速普洱茶的发酵过程和品质转变,再以散茶或压制成砖、饼、沱等形式存放。熟茶口味醇香润滑,具有暖胃、减肥、降脂等功效,适宜胃寒体虚的人饮用,对老人和女性来说,在夏季里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不过身体实热、易上火的人在饮用时最好把熟茶冲淡些。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在上海

  上海人是很喜欢绿茶的。苏浙皖三省将上海深情相拥,北取太湖洞庭之碧螺春婀娜多姿,南引西湖龙井妩媚动人,西纳黄山毛峰神秘缥缈,从来佳茗似佳人,十大名茶已揽三佳,上海人民怎不沾沾自喜,尽情享用,可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因此沉醉在绿茶的清新世界中。
       

  上海人喝茶是简单的,一个玻璃杯、几片茶叶、一壶热水即可,没有工夫茶那般的讲究与繁琐,虽说漫不经心,却也能随遇而安。

  普洱在上海的指数

现在指数:★★

  1、认知度,大都知道有普洱这么个茶品,但是还不能区分青熟。

  2、普及率,不高,没有做过统计,但是作为时尚有一部分人已经尝试。

未来指数:★★★

  1、新,普洱对于上海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

  2、奇,上海人有强烈的猎奇心态,但不失理性考虑。

  3、乐,喝普洱能减肥这使上海女性津津乐道。转载“普秀”微信公众账号。

普洱茶晒青与烘青的识别和对比

  普洱茶烘青茶有青香味,且干色泽一般表现为绿色,白毫较显,一般用拿上手会看见白毫四散,飘在空中。因为干燥到位。但条索略粗松,因为制茶过程中如果揉捻过重、过长,则会出现黑条,干茶有明显的火烘味,香气较锐,冲泡后一般的茶汤会表现为黄绿色,或嫩绿色,翠绿色。滋味鲜爽,回甘,但不耐泡,叶底香气一般不持久,因为高温烘培后,部分香气物质如芳香类会挥发,所以香气不持久,叶底表现为嫩绿,或绿亮。不会显褐色。

 

  烘青与晒青是从加工工艺的区别,在于干燥方式不同。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度以上,只用6-7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活性酶,中断了茶叶的转化条件。

 

云南大叶种晒青

 

  烘青有几个特点:一,香气:浓郁,沉闷且有烘烤过的味道;二,汤色:与最后一次干燥有关。1,干燥温度过高,汤色清亮泛绿;2,温度稍低,汤色微黄,但清澈度降低。三,叶底:色泽统一,泛翠绿鲜嫩。烘青工艺是为提香所为,适宜鲜饮,不宜长期存放。


晒青生茶饼

 

  晒青茶有明显的太阳味,干茶色泽为墨绿色,白毫也较显,条索主要看制作中是揉得紧还是松,传统手工制作,一般较松,但现在机揉较多,且味道不正,由于晒青干燥后水份较高,10%左右,故蓉毛一般不会飘散,干嗅干茶会闻到一股不太爽的味道,就像太阳光下晒久的衣服上的那种味道,冲泡后汤色手工制作显橙黄色,滋味略带点水味,苦味较重,香气表现略闷,反正不突出了,较持久,叶底一般为暗绿色,部份叶底上会出现黄班,有点像乌龙茶那种,但不是在边上。如果更深层次还得区分是台地茶、乔木茶或野生茶。

 

片状烘青

 

  普洱茶烘青和晒青对比:

 

  干茶最大的区别在烘青叶底翻绿,但新作好的晒青也可看到翻绿的叶底。通常晒干的茶青叶片都是黄绿或墨绿,不象烘青那样高温烘干后,一段时间内很绿,时间长了就翻黄!晒青特有太阳味,也就是晒干的味道。和烘青的板栗香豆香差别很大的。烘青化的晒青也有太阳味,但因是高温杀青{滚筒}或低温烘干,都多多少少会有有板栗香豆香,这对于刚入门的茶友来说真的是有点难度的,要靠经验了!{晒青很多都有烟味,烘青是焦香,或高温的甜香。

 

  晒青通常都有红叶底,烘青不太常见,或很少,这都是说做的好的晒,烘青。我买过很棒的晒青,几乎一点红叶底都没有,汤涩也非常清,香气是晒青的,没烟味,口感很霸气,苦涩浓烈,回甘生津强烈!和好的烘青是跟本不一样的口感,烘青汤清,水甜柔,不苦涩,回感生津都弱得多,香气也是板栗香豆香,所以,为何要用标准样来对比,用制程上很多缺点的茶做对比,那是很难一次就弄懂的!{两者有共通点,也有不同点,但,绝对是能分辩的}。晒青大叶种很耐泡,做的好的可泡到10次以上,烘青的大叶种5--7泡基本没味了,就算能泡到10泡以上,那还可参考其他的特点来分辨!

 

  烘青大叶种绿茶带有明显的豆香,板栗香是因为高温烘干的关系,制程所致。晒青茶,既然是晒干,就不允许有豆香,板栗香。

 

  一些机制晒青的粗制干燥方式程是打毛火,烘干机烘至半干,再拿去晒干,所以叶底出现一些微量的豆香是可以推断的,但明显的豆香,板栗香的晒青茶,就绝对不可取。

普洱茶出汤方式有讲究

普洱茶出汤方式有讲究

缓慢的出汤主要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汤有融合调节作用,越缓慢均匀的出汤令茶汤在出汤时候的溶合越有层次,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其汤感也越软。而越快速的出汤则令茶汤的融合度越好,香气越高。相对于注水方式来说,出汤方式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冲泡过程中也属于微调作用。

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在以人为主的品茶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其意义很重大,尤其关系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每一泡茶注水时茶底的温度,茶底的温度除了跟注水后整个容器中的茶水综合温度相关,过冷的茶底令茶汤的溶出温度下降,导致香气变低。

注水时茶底和水之间的温差,茶底过冷而水温过高导致温差过大,令茶叶中的溶出物的溶出温度间距加大,各类物质的溶出速度不能够平均化,溶出物质的比例协调性下降,从而导致茶汤中滋味和香气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这部份变化和茶本身以及注水的方式密切相关。

存留的茶汤在茶底降温后将会被挤出,上一泡出汤后,由于叶底依旧处于湿润状态,所以溶出依旧在继续,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茶叶收缩又会令溶出后的茶汤再次挤出,过份间隔会令这部分高浓度茶汤冷却后融入下一次注入的水中,从而增加了茶的苦涩味,对下一泡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出汤后残留的茶汤:出汤后残留的茶汤令下一次浸泡的时候整体温度降低,导致香气的程度下降,苦涩味较相同浓度的茶汤有所减低,汤感的粘稠度和厚度则会有所提升,并且令相邻两泡之间的感觉更加接近,令茶口感更加稳定。出汤后残留茶汤的做法被称为“留根法”常常被用来泡制那些有异杂味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