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加工技术能手——记第一届云南省技能工匠茶祖茶业李忠华

普洱茶加工技术能手——记第一届云南省技能工匠茶祖茶业李忠华

2019-09-28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原标题:普洱茶加工技术能手——记第一届云南省技能工匠茶祖茶业李忠华

  从事制茶,二十余载,脚步踏遍了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对每一片茶区,每一座茶山,都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多年的制茶生涯,不断的推陈出新,磨练技艺,个人先后获得高级评茶师、高级配茶师等职称,其所制作的茶,有7款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多款茶叶,在各地的茶博会上包揽了多个奖项,今年1月,又获得“云南省第一届技术能手”称号,他就是云南茶祖茶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忠华先生。

 

   早年,李忠华先生的祖辈,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祖孙三辈,与当地的布朗族一起,种茶、制茶,一棵棵茶树,一片片茶叶,就在他们手中成长、蜕变,成为了饱含着人间风味的特色饮品。自学校的茶学专业毕业后,李忠华先生在种茶、制茶的道路上,也是越走越远,先后在原景谷茶厂任技术员、厂长、董事会成员等。

    2003年,李忠华先生创立了自己的茶庄—茶祖茶庄,其寓意由来,是澜沧江少数民族隆重的“茶祖节”。时光如梭,岁月荏苒,昔日的“茶祖茶庄”已变成了今日的“云南茶祖茶业有限公司”,但李忠华先生与其祖辈,一直秉承的“以诚心做茶,凭良心卖茶”的宗旨从未改变,百余年来,只专注于制茶工艺,只为给喜爱普洱茶的茶客带去高品质的茶叶。

    一直以来,云南茶祖茶业都将普洱茶的热爱倾注于每一泡茶上分享给爱茶人士。经多年的探索发展,已形成名山纯料、经典配方、秘方功能、量身定制四个系列的产品生产线,原料全部选自云南普洱茶的三大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的古树老树,加之静电除杂技术、行内首创的太阳能蒸压工艺,从原料到成品,以绿色的生产方式进行,杜绝了杂物、异味对茶叶的污染。

    如今,云南茶祖茶业有限公司,已形成设施完善的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的推广企业,将与澜沧江流域的茶农一起,传承和发扬“茶祖”精神,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开拓创新,将对茶的情谊与热爱,分享给每一位爱茶人,我们将与众多茶农一起“做好普洱茶,做普洱好茶!”


    (来源:云南茶祖茶业有限公司)

 

有用+10
分享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笔者应普洱学院一位茶友要求就普洱茶的制作流程结合亲身经历为大家介绍一番,希望对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清明时节,玉芽初展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鲜叶采摘法: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新梢的芽尖或1,2片嫩叶,小心用力掐下来。以一芽二叶至三叶为佳,鲜叶的国家标准是(一芽2叶初展和一芽2叶点五至七成为一级)。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如果是古树茶还需要高空作业,有一定危险性,非有一定功底和采茶经验者不能采摘。

静置摊晾:将采摘来的茶叶摊薄,促使水分蒸散,减少到原来重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溶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溶性糖。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杀青:一般锅温在200度以上,投叶入锅,时间在5分种以上。杀青方法是抛闷结合,多抛少闷,快速钝化一部分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揉捻:大叶种鲜叶,多采用冷揉,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晒干:置于阳光下晒干,晒青受天气影响极大。香气不及烤干,但口感独特,回甘强。晒青毛茶含水在百分之十左右。(生毛茶到此完成)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将捡剔干净的散茶称好重量蒸软后用棉布袋包揉好放入模具里压制定形。

包揉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压制定型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压制好的茶饼解包后放在通风好的木架上自然晾干或者进烘房加温烘干。

解包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自然晾干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将干燥透的茶饼放好说明并进行包装就是成品了。

包装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当年新制的普洱青饼都有新茶的生青味,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口感略为生涩,一般在良好的环境下存放一年以上,口感和香气就会有很大改善。

如果是普洱熟茶则在生散茶的基础上进行一次约为50天的渥堆发酵即可,其余制程与青饼类似。

最后附带一副工艺流程图供茶友参考。

图解:一饼好普洱是怎样制成的

浅谈普洱茶的耐泡程度

浅谈普洱茶的耐泡程度

我们在喝普洱茶的时候,茶叶的香如何,口感滋味,是否耐泡,都是选茶喝茶的关键点。其中香分为两种,一种是香气,闻香是嗅觉;另一种是香味,是味觉。而滋味则是茶汤给口腔的整体反应。但茶叶经不经泡主要是在茶叶本身上,而不是给人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茶叶的耐泡程度。

茶叶耐不耐泡,相信很多喝茶的人都会有此感觉。有人说是和茶梗有很大关联,又有人说和陈化有关系。对于好茶来说耐泡可以多喝几泡,不耐泡就少喝几泡,但不耐泡的普洱茶就比较“伤茶”或者“耗茶”。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明明是好茶,还有喝几次没喝够,怎么就没了呢?两者都是按泡数来算,而耐泡的茶对茶叶消耗就比较的慢一点。这种解释虽然有些牵强,但比较的通熟易懂。

浅谈普洱茶的耐泡程度

紧压茶和散茶

此外就是紧压茶(沱、饼、砖)与散茶之间的耐泡程度。众所周知,普洱茶紧压茶是由毛茶紧压而来的,然而有很多人认为紧压茶的耐泡程度比散茶更高,其实这种认为是有误的,只因为紧压茶在陈化种滋味变得更加俨然、浓纯持久(多指普洱生茶),才会造成这种错觉。但别忘了之前说过的紧压茶也是由之前的毛料甚至是散茶压制而成的,在新茶头年或是次年,耐泡程度程几乎区别不大。可凡是有特殊的,你比如说,毛茶从鲜叶采摘到制作完成,再到晒干,高温会使鲜叶中芬芳物质挥发,鲜叶中酶物质停止转变,经过阳光,完成的时间最多10个小时。茶叶从鲜叶到杀青缓慢的干燥,茶性是最为浓,不论滋味,香气,都是很好的。所以大多数人,喝到毛茶,觉得不错就会大批量采入,结果发现蒸压成饼以后,大失所望。

而一开始选好料,目的就是为了压制成饼、成沱之后的茶,放上个三五年就不一定了,这就要根据用料,陈放环境和转化的效果,仔细品饮后来定了。因为随着时间间隔距离的拉大,各种因素夹杂在一起,一时很难做出判断。

浅谈普洱茶的耐泡程度

新茶和老茶

很多茶友买到新茶,迫不及待的想撬开来偿个鲜。此时或许茶饼经过高温蒸汽,或是适度烘干,茶性并不温和,通常会在前四泡显得香气非常浓郁,滋味浓强。但是到8泡之后,茶味就开始减淡了,有的茶叶慢慢的开始苦、涩起来,最后除了这两种感觉之外基本和喝白开水无两样。所以很多喜欢喝茶的人喜欢看热闹,非要看看十泡、十五泡以后茶叶是什么样子的,看看茶汤中是否还有滋味。

老茶也有不经泡的,不经泡不能轻下结论判定茶好与不好。毕竟普洱茶耐泡程度不是作为衡量茶叶好坏、优劣的标准。正因为茶老,经过多年转化,内含物质综合下降到非常适合品饮的角度。因此,大多数普洱茶老茶它是不耐泡的,不过汤色、香气和滋味口感会集中在3—7泡之间,过了之后,就明显的能感觉到茶淡了,而能泡到十五泡以上依然茶气十足的老茶好茶,却已经很少了。(

普洱茶味道之辨

  普洱茶通常分甜、苦、涩、酸、水、无味等数种味道,这些味道不仅单独存在于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并存。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的;苦和涩则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尤其老茶客多半喜欢有适当的苦涩味道;酸味和水味却是大家所不喜欢的,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至于无味虽并不是味道,但是人们习惯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算是无味之味了!

  普洱茶属于大叶种茶叶,成分相对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糖分却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汤里而有甜的味道。

  上好的普洱茶,冲泡次数越多,甜味越浓。在普洱茶的行列中,“红莲”圆茶和“圆茶铁饼”都是用相同的茶菁为原料,但不同的制造方法,使这两种茶都带有蜂蜜的甜味,是其他普洱茶所不及的。另外有一批由广东中茶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所制造的“大字绿印”普洱茶,其茶菁是来自云南省,称之为“广云贡饼”。这一批“广云贡饼”有甘蔗甜味,而且使品茗者感觉甜味会留在口腔内部上颚,久久不散。

  苦本来是茶的原性,古代称茶为“苦荼”,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祖先长期的驯化,野生茶由“野生型”茶树而成为“过渡型”茶树,最后才变成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者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茶叶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成为常人能够饮用并视为美味的珍品。先苦而后才能回甘,这是带给普洱茶品茗者真知灼见的启示。甘是能同苦味并列入普洱茶品茗的范畴之中,和苦味并驾齐驱的。

  常听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出其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之为好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茶,也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根据刚性、柔性以其苦涩的程度而定,这是最具体的辨别方法。如中茶公司所出品的普洱生茶,是干仓贮放的,包括最早期的“红印”和“绿印”甲乙普洱圆茶,已有50年的陈期了,也都是属于刚性的茶品。而六十多年的末代紧茶和八九十年的“同庆老号”圆茶就是典型的柔性茶品。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人们在品茗普洱茶时当然不希望有酸味、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者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茶菁选择不好也必然形成酸味。一些现在灌木新树的茶菁,或者云南省外的普洱茶菁,以及边境普洱茶菁都常见有酸味。近来在市面上可买到的一部分七子饼普洱茶,贴着“宋聘号”或“鼎兴号”内飞(标识)的边境普洱圆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才会渐渐减少。酸味是普洱茶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或败坏。

  一般新鲜茶叶的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贴着一大张红色“宋聘”内飞的“红心”圆茶,不管在茶香、茶气、陈韵各方面都算得上是极品珍藏的好茶,但是茶汤中水味很重。1973年由紧茶改型的第一批厚砖茶多半都是有水味的。水味会给人有稀弱、败坏而不新鲜感觉,它也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排斥的。

  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两百年陈期的“金瓜”贡茶,专家对其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一些陈年普洱茶原本是圆饼形茶,由于年代太久远,已经松开成散茶了,称作“红芝”普洱茶。“红芝”普洱茶能冲泡出很强的野樟茶香,陈韵十足,水化生津,却淡而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