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做青工艺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做青工艺

2019-10-1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做青工艺:是初制工艺中决定茶叶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且可变的影响因素较多,处理方式多样,俗称“看青做青”。做青过程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1、做青原理: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2、做青方式:生产上主要有手工做青和综合做青两种方式,在条件较差时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半手工做青和最简单的“地瓜畦”做青方式。市场上的“手工茶”即指采用手工做青方式生产的茶叶,其特点是占用生产场地大,耗工大而且加工量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综合做青机则占用场地小,使用人工少,更适应大生产的要求。3、操作方法:不论何种做青方式,操作上均是摇青和静置发酵多次交替进行来完成,需摇青5—10次,历时6—12小时,摇青程度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
  (1)手工做青:将萎凋叶薄摊于900mm水筛上,每筛首次放茶青重约为0.5—0.8kg,操作程序为摇青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十次到壹佰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茶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自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进结束做青程序。
  (2)综合做青机做青:萎凋青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吹风)或茶青在机内萎凋达到要求后,按吹风—→摇动—→静置的程序重复进行6—10次,历时约为6—9小时,吹风时间每次逐渐缩短,摇动和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增长。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4、看青做青:主要指做青操作的时间和程度的控制以及做表环境的控制。影响因素主要有:茶青原料善,气候善,做青环境,设备和方式等等。(1)做青原则:茶青在做青过程中气味变化主要表现为:
  青香——→清香—→花香—→果香叶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叶软无光泽—→叶渐挺,红边渐现—→汤匙状三红七绿。做青前期约2—3小时,操作上以茶青走水为主,需薄摊,多吹风,轻摇,轻发酵。中期约3—4小时,操作上注意以摇红边为主,需适度发酵,摊叶逐步加厚,吹风逐步减少。后期约2—3小时,以发酵为主,注意红边适度,香型和叶态到要求。走水:指萎凋后的茶青的水份从茶梗脉向叶片输送的过程,青叶由柔软无光泽转化到叶挺泛暗光呈“还阳”状态。做青成熟的基本标准为青叶呈汤匙状绿底红镶边,茶青梗皮表面呈失水皱折状,香型为低沉厚重的花果香,并即时进行下一杀青工序。做青程序的结束标志为进入高温杀青。(2)环境控制:晴天北风天的气候利于做青。环境因素主要指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度等,三因素均会互相影响,需协调到适宜状态。温度范围为20—30度,以24—26度最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75—90%,以80—85%为最适宜。做青过程前期温度和湿度要求较低,全过程要求逐步增高,后期需较高的温湿度进,特别注意防止空气“污染”缺氧,室内升温时湿度相应会降低,湿度过低不利于发酵,出现高温时间过长,茶青不能发酵或发酵不足现象。室内碳火加温易造成缺氧,注意适度通风。(3)做青经验:叶片较厚和大叶品种,宜轻摇,走水期拉长,多停少动。静置发酵期拉长。叶薄和小叶种需少停多动。摇青加重,到后期方需注意发酵到位。茶青较嫩时,做青前期走水期需加长,总历时也更长,注意轻摇,多吹风。茶青较老时,做青总历时缩短,注意防止香气过早出现和做过头。萎凋偏轻时,用综合做青机做青可用加温补充萎凋,并注意多吹多走水,重摇轻发酵,并延长做青时间,调整好温湿度,需高温低湿。否则易出现“返青”现象,即做青叶到后期时出现涨水,叶片和茶梗含水状态均接近新鲜茶青状,梗叶一折即碎,无花果香,为做青失败现象。温度偏低时,应注意少吹风,提早开始保温发酵。湿度偏大时有条件者可使用去温机,并注意通风排湿,适度加温......总之做青过程需时时观察青叶变化,以看、嗅、摸综合观觉来判断,表叶是否在正常地变化,一出现异常即需分析原因,并即时调整,使做青叶发挥出其最佳的品质势态。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独特的“三道火”

武夷岩茶独特的“三道火”

一直以来,武夷岩茶以独特的“三道火”享有盛名。武夷岩茶的这“三道火”造就了它独特的香气、韵味,许多人正因它而喜欢武夷岩茶,那这“火”是如何来的呢? 


武夷岩茶独特的“三道火”

其实,这三道火就是“初焙”、“复焙”和“炖火”。 


第一道——初焙,俗称“走水焙”,即茶青炒揉后送至焙间烘焙。在这期间,温度十分重要,一定要在高温下快速完成!有经验的制茶师傅会用手背来确定温度,再将炒揉后的茶索均匀的摊置在篾制焙笼中的竹筛上,然后再将焙笼提放在焙窟上,前后翻炒大约三次。温度由高向低的焙窟顺序后移,直至下焙。这时,茶叶差多有力气成干,岩茶的第一道火也就完成了。这一道工序,主要是抑制酵素,不让茶叶过早发酵,减少芬芳油物质的损失。


第二道火——复焙,俗称“足火”。复焙主要是为了防止茶叶霉变,减少茶叶的苦涩味,提高茶叶的醇厚度,而将拣剔后的茶叶焙至所要求的程度。这时,温度要比第一道火低,还是以师傅的手感为准,稍有烫热感即可。同样是翻动三次,再用手捻茶即刻成沫,说明茶已经足火。 


武夷岩茶独特的“三道火”

第三道火——炖火。这是在茶在足干的基础下,进行文火慢焙的过程,是武夷岩茶传统制作的独特工艺。茶青好的岩茶有丰富的内含物,经过低温慢焙,促进了茶叶内含物的再一次的转化和稳定。以火调香,调味,茶叶的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香气熟化、加深汤色、提高耐泡的程度的效果。炖火的火温,一般在85℃左右为宜。 


在了解这三道火之后,是不是又一次感受到了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下次在品鉴的同时,不妨感受一下这三道火。 


武夷岩茶独特的“三道火”

所有原创文章,言论仅代表本人。

本刊转载文章及图片非盈利用途,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大红的功效以及特点标志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大红的功效以及特点标志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类,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这些都可以例为武夷岩茶的特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武夷岩茶在福建也算是有名气的,很多人喜欢喝此茶,因为此茶除了有保健的功效外,还有一种独特的岩韵。

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类的总称。武夷岩茶系半发酵茶,集红茶、绿茶功效于一身。色泽油润,内质香郁,味醇香甘,汤色清橙红,茶汤金黄,叶底绿叶红边,叶瓣边缘红艳,呈绿叶红镶边状,饮用武夷岩茶,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骨花香”之岩香,誉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以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而醇厚、香滑回甘、回味悠长饮誉中外,是乌龙茶中的珍品。其独具一格的“岩骨花香”之岩韵,令人为之神往,是众多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至爱。

武夷岩茶独有的“活、甘、清、香”的岩韵,饮后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喉底回甘味,味醇而益清;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令人心旷神怡。它的高贵品质和美德,集中表现在:一是能给人以解渴、疗疾、健身物质上的享受;二是能给人以愉悦身心精神上的享受。

武夷岩茶的“茶韵”如何形成

常有身边的人喝茶、懂茶论茶,那么武夷岩茶的“茶韵”是从何而来?却鲜为人知,今天就扒一扒知识点。

要想知道岩韵的由来,当然要先对武夷岩茶以及岩韵有一个了解。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始于明末清初,它独特的岩韵品质享誉中外,而岩韵也指“岩骨花香”,是武夷岩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的茶树品种、良好的栽培技术和传统而科学的制作工艺等综合形成的香气和滋味。

岩韵具体表现有:香气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润滑甘爽,饮后有齿颊留香的感觉。

清新幽远者为上品,水色橙黄、清澈鲜丽,入口有一股浓厚的馥郁芬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甜可口。

而这个被众多茶人赞赏的“岩韵”,大概受以下这三个方面的影响。

01、良好的地利条件是岩韵的基础

武夷山市地处中国茶树最适合生长的地带:大武夷山脉黄冈山海拔2158m,北拒寒流、南迎暖风,年均温18.5℃,年降雨量2000mm,相对湿度80%,有效日照1350h,雾日100d以上,森林覆盖率79.5%,为世界现存最典型、最完整、中亚热带原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山岩谷地,涧水常流,植被繁茂,土壤透水性好、水热条件优越,茶树在大量漫射光照射下,茶芽生长旺盛,内涵丰富。

02、精湛的制作技艺凸显了岩韵

武夷山独特的地理条件赋予了武夷岩茶“岩韵”之“岩骨”,而武夷岩茶“岩韵”之“花香”则需要精湛的制茶工艺才能形成。

这种经晒、摊、摝、炒的制法,即属乌龙茶制作工艺,至今武夷岩茶的制法还延续着这种传统工艺。2006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夷岩茶现有的初制制作工艺为: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六道工序。经过初制加工后,会形成“花香”品质。

03、制茶时天气影响岩韵形成

武夷岩茶岩韵的形成除了上述所说,还离不开好的天气条件。

晴天能为卓越的“岩韵”加持,阴天则更考验制茶师傅的技艺。

晴天更能制造好品质的岩茶。如果遇上雨天,制作难度加大,则会影响品质。此时若推后时间制作,芽叶则太老致使品质下降。

良好的地利条件有利于武夷岩茶之岩骨的形成;精湛的制作技艺有利于武夷岩茶花香的形成;制茶时天气条件影响武夷岩茶的花香的形成。

众多的种质资源赋予武夷岩茶“岩韵”的丰富性。品味“岩韵”需要工夫,方能渐入佳境。

注:文来源无版权归属的网络,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