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媒体应有责任感:直视央视说普洱

媒体应有责任感:直视央视说普洱

2019-11-1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有关央视说普洱,这几年比较流行一句话:央视一说茶,普洱就发笑。

  这几年央视就如马蜂一般狠狠的盯上了普洱茶,但凡报道茶界新闻,基本都有普洱茶的份。6月4号,央视四套报道普洱茶涨价问题,不分青红皂白给普洱茶扣上个"炒作"的帽子,以泰山压顶之力给普洱茶冠以"暴涨"、"奢侈化"之名。然而事隔几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17号,央视卷土重来,用央视2套大板块的《经济半小时》对普洱茶采取"行动"。

  央视作为国家级舆论平台,影响力之大,不必言说。此新闻一出,顿时引来广大电视观众和网友围观和议论,接着大家笑言:央视又要拿普洱茶说事了。笔者亦是被其忽悠惯了,但不能不给面子,权看它如何议论。看着央视戏说普洱茶,笔者实在不愿做"横眉冷对千夫指",其实也没必要,只好笑看罢了。看完新闻,想必无论是广大外围观众,还是普洱茶界,定是一片哗然。

  茶农欲购豪车别墅 茶农真有那么富吗?

  茶农欲购豪车别墅,这句话简单说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笼统的说,即是大错特错,而央视就是对号入座,以偏概全。茶农只是说想去买豪车别墅,现实并没有买,说到底谁人不想呢?况且有这个产值能力的又有几人呢?你央视采访了一个有钱人,就说老班章村如何如何,你不觉得过分吗?你为何不去走访低层次收入的茶农呢?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笔者实在不懂央视真正用意,或者说这种用意让人甚是怀疑!笔者就曾经采访过一些茶农,他们中的确有人开豪车,住豪宅,但绝大部分是跟本没有这个购买能力,甚至这些茶农中仍有一部分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

           
  
        老班章鲜叶500元/公斤,做成毛茶8000元/公斤有几人买?

  大家知道,普洱茶卖到8000元/公斤,算不得什么,想想省外又有多少高价茶,动不动就数万元十几万元的。但关键问题是这组数据,按计算,差不多4公斤鲜叶能做一斤毛茶,也就是说一斤毛茶是2000元的鲜叶做成,加上人工费运输费等,最后能达到多少大家懂得,商家报价是3700/公斤左右。而所谓的8000元/公斤,从何谈起?我这里为你铺一个差强人意的台阶,是的,8000元/公斤的确有人买,但也只是懂茶钟情于老班章的富人和完全不懂茶却装茶圣的高富帅。他们买来也只是喝和装圣人,销量必定有限,而真正要在市场上流通,又有多少茶商去买8000元/公斤的老班章。

  就拿大益来说,今年大益一路走高,价格直线暴涨,其中大益龙印青饼从去年11月份的12200元/件(357克/饼,7饼/提,6提/件)涨到今年5月4日的36300元/件,大益7542青饼由去年11月新上市的8400元/件(357克/饼,7饼/提,12提/件)上涨到5月4日的15300元/件(价格材料来自南方农村报),价格涨幅如此之高,令人咋舌,但回过头来看,又有多少人能喝的起那么昂贵的普洱茶,还不是那些富人和高官,所以在当时的大益茶销售推荐中就流行这么一句话:"送礼的话,厅局级喝龙印,县处级喝7542,科级或以下就喝银孔雀吧。"如此看来,大益茶已经不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上升到官员身份的象征。大益茶集团是普洱茶的龙头企业,那么庞大的企业难道靠那些少数的富人和官员就可以消耗掉整个大益茶吗?答案是否定的,这违背了相应的市场规律,导致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今年6月上旬大益茶价格全线下跌。历史再次证明靠少数富人和官员是拯救不了普洱茶的,只有大多数人都能买的起并消耗掉普洱茶,保持标准化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普洱茶才能科学和健康的发展,此乃正道。

  回头再看央视说普洱,笔者想说,在古代谎报军情是要斩头的,在现代谎报军情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在普洱茶市场上谎报军情,误报军情,是要受到道德谴责的。

  某些茶农的短见和小农意识,不应该反思吗?

  签了合同却买不到普洱茶,一纸合同变空文。当初价格稳定的时候卖给陈升茶厂,如今,有人愿出高价,你却另投他主。人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况且只是茶,谁能保证老班章不会跌,所谓有涨就有跌嘛,涨的时候你尚且如此,跌了又作何打算。茶农爆出老班章8000元/公斤,茶农自身应该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是的,茶农是想卖出更高的价钱,无可非议,但经央视插手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我们都在说只有把普洱茶喝掉了,消耗掉了,普洱茶才能正常运转和发展,这是真理。茶农爆料老班章8000元/公斤,你央视也拿此点爆炒、狂炒,老班章的确是古树茶中品质最好的,但其它古树茶品质也是非常优良的,而且价格也很耐看,这里是中国普洱茶网主编杨春从茶山带来的一手资料,冰岛普洱茶交易价3000元/公斤毛茶以上,昔归普洱茶交易价3000元/公斤毛茶以上,老班章古树茶:3500元/公斤,南糯山古树茶:800元左右/公斤等等,那么多优秀价格较低的古树普洱茶你央视不报,就抓住8000元/公斤的老班章不放,你让其他古树茶情何以堪。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让想喝却购买能力有限的人闻风丧胆,让低成本的商家噤若寒蝉,让喜欢普洱茶的国际友人谈普洱色变。

  媒体是社会良知,央视也不例外,况且央视是国家级舆论的喉舌,力量大,范围广,尽人皆知。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查,却没有深入探究,没有接触真相,作为媒体,也不可肆意播报,因为事关重大,无数张眼睛在看着你,云南普洱茶产业就可能因你片面报道导致混乱局面。笔者此话似乎言重了,因为我们见过一些民族产业是怎么在媒体的影响下消亡的?又是怎么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

   中国普洱茶网/斗鱼

有用+10
分享

收藏普洱茶发霉了怎么办

 

     普洱茶的特别之处就是茶“越陈越好”,但有的朋友收藏的茶砖上下两面都长了白毛毛,认为这是发霉了,那么普洱茶发霉了怎么办?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吧!

  小编在这里告诉爱茶的朋友们,普洱茶发霉了是不能喝的,普洱茶是茶越陈越好,但也要好好的收藏注意保存的条件,普洱茶发霉了怎么办?

  1、普洱茶生茶,表面发霉的话,可以用半潮干净的布,把发霉的部份清理一次,存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要晒,也不要炒,每天都这样去做一次,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后,就不没有了。

  2、普洱茶熟茶发霉,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成小团或者是小团的普洱茶打散,再用竹篮内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每天翻腾几次。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后,应该说没有了。

  3、如果一个月后还是一样,可以看你的原料来处理,好的大树茶,可以多等几个月,雨天过后就会好了的,如果是一般的普通的茶,价格低的茶,就不要喝了。

  4、如果普洱茶熟茶上有小虫,那是正常现象,因为发酵时就有的,不需要处理。

 小编提醒:普洱茶发霉主要是保存得不好,普洱茶应该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日晒。

普洱生茶与熟茶功效有什么不同?

生普和熟普两者从外观,茶味到功效都有着极大的区别。

1、从外观颜色上看

生普茶饼看起来青绿一墨绿色为主。有一部分会转为黄红色,白色是芽头。熟普茶饼则为黑色或者红褐色,有些茶芽则为暗金黄色。

2、从口感上有所不同

普洱生茶口感很强烈,茶气十足,茶汤则为清香。微哭带涩,但是往往好茶就是苦中回甘,涩能生津。熟茶,浓稠味甜,滋味纯和,具有特别的陈香。

3、从茶汤色叶底不同的角度

生普洱叶底柔软,很新鲜。很有伸张力,即便是存放很久的古董茶,泡出来也会让人感觉到其活力和天然神韵。茶汤清澈,明亮,透。熟茶则冲泡后叶底褐红,乌润,汤色红润明亮。

 

4、功效作用大有不同

生茶:生茶含茶多酚,性属清凉,可清热消暑,还能降脂提神,有很好的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不过生茶的活性成分较多,故容易失眠,感冒发烧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

熟茶:熟茶茶性平和,能养胃护胃,降压,防治动脉硬化,较适合中老年人群及胃寒等人群,除此之外还可以养颜减肥,有很好好的降 脂作用。

5、制作工艺上大有不同

生茶:鲜叶杀青后经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即制成生散茶,又称毛茶,再经高温蒸压,制成各种紧压茶形,如饼、沱、砖等。

熟茶:生茶(毛茶)经过渥堆发酵(人为加水提温促进细菌繁殖,加速茶叶熟化去除生茶苦涩以达到入口醇化汤色红浓之独特品性),再经蒸压定性而成。

6、香气也大有不同

普洱熟茶多为糯香、枣香、参香、药香、樟香、荷香……而普洱生茶多为花蜜香、兰花香、梅子香、槟榔香等。刚出产的普洱生茶有很重清香而熟茶有明显的陈味,一种类似湿草席的气味。(欢迎喜欢喝茶品茶的朋友关注与分享

 

很多普洱茶友都听说过,普洱生茶是寒性喝多了伤胃;该如何避免减少上伤胃的状况发生呢?那就得先从普洱生茶的特性、工艺制作、和人群等方面来了解。

而普洱熟茶茶性温和,并且对胃产生刺激性的物质经过渥堆发酵已经大部分氧化,经常饮用普洱熟茶或老茶,无论是老生茶还是老熟茶,都能够暖胃护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调理肠胃进而达到养胃的功效。老茶当中还含有一定的活性酶,能够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地产生变化,对普洱茶本身形成有利的影响。如果品质好、仓储得当的话,几十年的老普洱还能喝,而且滋味醇和、经久耐泡。

也就说普洱茶生茶性寒所以伤胃,普洱茶熟茶因为发酵过,茶性是温热的,所以养胃。

因此提醒胃不好的朋友们一定不要喝普洱茶生茶,会让胃更加不适的;可以多喝普洱茶熟茶,有养胃的功效。总之普洱茶要根据自己的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正所谓“适者为珍”。(欢迎喜欢喝茶品茶的朋友关注与分享

 

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是品质风格截然不同的两种茶品,应严禁将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在一起。原因有二:

1、生茶和熟茶的香气类型不同,都有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普洱生茶多为毫香、荷香、清香、栗香、陈香;普洱熟茶多为参香、豆香、陈香、枣香、樟香。由于香气类型不同,如将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香气物质必然会交叉吸附,相互掩盖或改变,难以获得纯正自然的香气。

2、生茶和熟茶的叶底"茶渣"颜色不同。生茶叶底颜色,随储藏时间加深,从嫩绿-嫩黄-杏黄-暗黄-黄褐-红褐,逐渐变化。而发酵程度较好的普洱熟茶,叶底颜色一般都呈"猪肝色",并随储藏年份增加逐渐向暗褐色转化。如果将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散落的茶叶互相混杂在一起,既使叶底"花杂",也影响储藏茶叶的价值。

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熟茶上口味宜人,生茶越藏喝越香。彼此间没有孰好孰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普洱茶跌价后的沉思:攘外必先安内


  中国普洱茶网讯:2013年,雨林出手,大益的很多经销商开始做雨林,品牌的交锋,让古树茶、新茶的炒作价值一路上升,普洱新茶价格一路飙升,过度炒作现象明显呈现。这是一场品牌之争,也是一场炒作的热剧。

 

  普洱暴涨,让很多人在2014年开始紧张。年初开始,很多人就在揣测这个行业什么时候走向崩盘,经历过2007风波的大佬会四处和老友交流消息,后进的茶商会经常赖在老江湖们的店面,期望能得到一星半点的情报。

 

  无疑,2014年是一个人心动荡的年份。

 

  大益跌了,谁亏?

 

  2014年初,大益开始跌了,一步一步跌,偶尔一个大跨步,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包括商家、炒家、藏家,我们大益跌价了,还一直在跌,你们很多人都要亏本了。这一刻,很多人明白,崩盘是暂时不会,亏本却是板上钉钉的事。

 

  亏本,是商家最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商,以利图存,为利奔走,没有利益,商人就没有其价值。但是,并不是所有商家都会亏本,起码,踏实做大益推广的经销商不会。

 

  整个过程中,最大被削弱的是中间环节及炒家所能获得的红利,他们的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以炒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不良”经销商也在被削弱范围内。

 

  渠道短暂受伤,但,于品牌本身,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它的价格开始向价值靠拢,品牌价值开始回归。

 

  此时,消费者已经开始回归,劫后余生的渠道、终端必然走得更长久。

 

  品牌价值在哪里?

 

  当年初收购毛料时,大益在高端古树料上的各等级收购价被雨林等高端品牌以高价“完爆”之后,大益能否扳回局面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大益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大益要如何青春永葆?

 

  品牌价值最终表现为消费者的认可与消费。消费者是品牌构成的基础,也是品牌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依据。“寻找真正的消费者”,大益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必须为这一个目标清除障碍,坚定走向品牌健康发展之路。逼迫渠道做拆散销售,开发快销类茶品,搞品鉴推广活动,进行茶文化旅游,都是在为不断推广茶叶的真正消费与品牌价值提升做努力。

 

  这一个漫漫征程中,渠道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通路,是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关键所在。但是,大益的渠道,能否再坚定不移地跟着大益集团走这一路?经年的渠道早就积累了足够的人脉与资源,为了短期利益形成“墙头草”特性已经显而易见,大益又能为之奈何?

 

  此时,良谋已定,猛将安在??是把渠道绑上战车,还是杀伐定江山?

 

  忠诚何在?

 

  很明显,在和雨林的对决中,我们不难发现,渠道和品牌之间其实是一种博弈,是选择哪个品牌作为终生事业的奋斗,亦或者纯粹为利益而奔走,于种种行为之下掩藏的不同动机,让整个市场似乎弥漫在朝秦暮楚的感慨之中。但实际上,理念、利益,都可以让一个人义无反顾,这并不能作为评价其品格优劣的依据。

 

  如果按照忠诚度的高低来甄别大益的经销商,可以肯定的说,大部分大益的经销商对于利益的忠诚度高于对品牌的忠诚度,而大益对于经销商也抱一种不信任感。其实每个品牌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品牌股权并非渠道所有,利益分配不均,自然渠道有可能做出有损品牌的事情,此时,彼此甄选合作伙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古语云,“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仇雠”,如果品牌本身不曾把渠道当成伙伴,而把互利共赢变成互相提防,那最好还是好聚好散。品牌如何与渠道合心同力,亦将成为我们之后的研讨方向之一。

 

  此时,不禁感慨,猛将虽有,奈何君臣不一心!

 

  杀伐四起

 

  要走品牌之路,过去的炒作是为了品牌本身价值的体现,但是过度炒作明显有损品牌运营的健康发展。只是,要挽回这场局面,似乎颇有难度,何况,诸将离心。但商人重利,喜欢大称分金银,可威之、诱之,且降低外围利润空间,把那些来“抢”大家钱财的炒家减少。

 

  何谓“威之”?以经销权逼迫渠道做实地消费,寻找真正的消费者。何谓“诱之”?让渠道意识到品牌成长后利润空间的可观。当然,经销体系里那些纯粹靠炒作而不做实地消费营销的,必杀伐之!

 

  只是,杀伐一些人来争夺利益易,聚拢人心却难,这是一个高水平的商业运作与人心把控的问题,不仅是利益,更需要有理念的共鸣。攘外必先安内,所争的“内”实际也是“外”,如何去“安”?如何“安”得漂亮?

 

  未来,且看品牌掌门人如何决策。

来源:普洱360

作者:青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