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周重林:后普洱时代

周重林:后普洱时代

2019-11-1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周重林(《白金风尚》,2013年第五期)

  10多年来,云南普洱茶的崛起与高速发展正成为中国农产品发展史上最令人称道的奇迹,普洱茶带来的示范效应还在持续被人传诵与借鉴,2007年的那场普洱茶崩盘风波逐渐被人淡忘,很少会有一个产品,会在被数次宣布“死亡”后,还能绝处逢生,迎来下一个全新发展期。

  这10年间,普洱茶产值提升了上千倍,公司有数千家,从业人员超过千万,普洱茶相关的产品正呈几何级增长,许多茶厂从默默无名一跃成为茶界的标杆企业。本土诞生了像大益茶、七彩云南庆丰祥、龙润茶这样的大公司,也出现了像兰茶坊、海湾茶业、澜沧古茶、六大茶山、蒙顿、茶马司、永年太和这样的后劲十足的企业,更多小而美的公司正在特色的路上狂奔,他们活跃在电商、超商以及我们目所能及的街头巷尾,拉动着数以亿计的消费群体。

  大家关注仅仅是,普洱茶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它经历从巅峰跌到谷底后,依然发挥着巨大的消费与投资热情?或者说,与10年前相比,普洱茶到底在哪些方面还在继续吸引着人广泛参与?

  普洱茶原料大额上涨以及大益系产品成倍涨价成为2013年春天云南茶界传播最快的消息。一个与山头有关,一个与品牌效应有关。

  与2007年一样,2013年首先撬动普洱茶市场神经的,还是各大茶山的原料价格。从3月开始,云南茶区诸多茶山的原料几乎一天一个价,从几千一路狂飙到上万,与龙井茶价从几万掉到几百形成鲜明对比,普洱茶山大有来晚了连茶汤都蹭不到喝的趋势。令人遗憾的是,茶山留下了太多被茶汤烫伤的人。但与2007年有所不同的是,2013年明显理性占据了主流,那些炒作茶山大树纯料的人,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化。

  5年前,炒茶大军被普洱茶高涨的短暂局面冲昏了头脑,炒到整个普洱茶区无茶可收,连一些外省的茶料都被火线运往云南,混迹在普洱茶中。2013年这一波山头料风波并没有吸引本土龙头企业的参与,他们连上山的心情都欠奉,山头原料与茶厂的分离构成2013年最为核心的故事主线,诸如雨林茶行这样专业的原料机构的大量出现,加上原料发烧友的海量上山,都助长了纯料大树茶的价格疯涨。据我所知,有10来批上山收茶的散客,他们以均价5000元每公斤收购了至多50公斤左右的茶叶,而更多的散客,消失在我们不可见的山头,他们人虽然离开了,但茶价却在统计学上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参考和思考方向。

  我们甚至可以下一个并不武断的结论,来势汹汹的高价原料市场,第一驱动并非来自品质——这屏蔽所谓纯料普洱茶有多好的口感,而是某山某地的纯料在理论上容易控制,可以形成垄断,一旦垄断,资本市场就有利可图。

  悄然之间,普洱茶的品牌效应被山头效应取代,大益茶涨价的背后,很难排除受到原料上涨的子因,但其品牌运作模式恰好与山头料形成一个有趣的互印,因为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路径,再好的品牌也有被抛弃的时刻。一旦形成了用大树纯料就等同于普洱茶成品好的观念后,对于许多走拼配和台地茶企业是不利的,对整个云南茶茶业发展同样害大于利。

  一直以来,大树茶的比重在普洱茶产业中占据了很少的分量,其消费群体更是极为稀少。但消费市场往往会形成一个悖论,你越追捧一个东西,就越难享受到。假货泛滥其实会进一步削弱真货的影响力,如此下去,会导致真货也变成假货。因为大量假货引导的市场最终会取代真货,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俄罗斯人最初喜欢武夷茶,但茶商给他们湖南茶,最后导致他们接触到真正的武夷茶,反而认为其不真。在天津,日本茶冒充华茶,在西藏,印度茶冒充华茶,都取得了市场。

  今天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去普洱茶山买原料压生饼,工艺早不是什么秘密。晒青技术比起其他茶类来,确实相对简单,容易操作。但完成茶饼,普洱茶才走上第一步,还有储藏等非常重要的环节,普洱茶近10年受到追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普洱茶的独特的后发酵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味会呈现出口感多样化层次化的特点,但现在原料市场,其实是预支了今后的时间成本与储藏成本。我并不看好,许多人并不懂得怎么储藏,多年来我目睹了太多好料变成粪草的例子。

  但新兴的消费群体对此一无所知,才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普洱茶还处于认知成本太高的阶段。对于非产茶区来说,要去识别一个大茶区的茶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去识别一个山头的茶了。再说,在理论上,任何一种茶树都能做成六大类中的任何一款茶。但为何不能做呢?主要是地理保护。我们现在用的原产地保护概念,源自法国人对自身葡萄酒的保护准则。

  2013年5月2日,普洱的景迈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此相关的还有云南许多茶马古道遗迹,这是茶与茶马古道首次出现在文化线性保护遗产的视野,势必也为普洱茶的发展和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像法国葡萄酒园遗产与红酒关系一样。云南省正在打造的普洱庄园理念,正是全面学习法国红酒的产物。

  这是一个全新的普洱茶发展理念,我们要打造一个与健康有关的产业链,是在普洱茶有利于人类的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的,但首要的是普洱茶的发展和消费要健康和良性才行。

  所幸的是,云南省已经调整了过去10年以普洱茶发展为核心的战略,回到了10年前,有红茶绿茶、普洱茶和花茶等多样、多层次茶业格局。后普洱时代,云南不仅仅是普洱茶的理性复兴,还有红茶、绿茶等也在不断丰富着云南的茶产业。

  (周重林,《茶业战争》作者,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项目召集人)

有用+10
分享

目前的普洱茶形状分类

  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5、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6、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7、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8、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9、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10、小金沱: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2克。世界最小普洱茶。

  按工艺分类

  1、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适合饮用长久储藏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香味越来越醇厚。

  2、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质量上乘的熟普,熟普也是值得珍藏的,同样熟普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1

大叶种和小叶种都能做普洱茶?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认同的普洱茶的定义,只有云南大叶种的晒青毛茶才能加工成为普洱茶。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2

云南没有小叶种的茶叶?


从产地或产区上来强调一种概念,认为云南没有小叶种的茶叶,这也是一种误导。


云南茶区辽阔,云南滇中茶区的大理、楚雄、昆明,是一个大叶种茶树向中小叶种茶树过渡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大、中、小叶种茶树间而有之。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基本的分布规律是红水河、南盘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以南一线,是大叶种茶树的集中分布区,该线以北为大叶种向中、小叶种茶树的过渡区。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3

云南大叶种是一个品种?


云南大叶种是一个统称,其优良品种主要有: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勐海大叶种、景东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南大叶种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云南大叶种是普洱茶的唯一原料。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4

大叶种茶叶优于小叶种?


由于普洱茶的特殊制作工艺,再加上当地适宜的气候、土壤环境,大叶种的晒青毛茶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其中儿茶素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70%,而一般小叶种茶树的鲜叶茶多酚含量较低但这并不等于大叶种的普洱茶一定优于其他的中叶种、中小叶种的茶叶。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普洱茶一直在强调是,大叶种的茶叶更耐冲泡,大叶种富含更多微量元素,大叶种晒青毛茶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后发酵的口感更佳。



5

某个地方的茶比其他地方的好?


云南大叶种茶树,原产云南省西南部和南部澜沧江流域,整个澜沧江流域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都是差不多的,都具备了良好的生长及生态环境。


茶知识丨关于普洱茶的五大误区


普洱茶干物质的主要成份

茶茶叶 普洱茶干物质的主要成份

普洱茶中的化学成分与一般茶叶的基本成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普洱茶因采用的是云南大叶种而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

所谓三高一低,是指茶多酚、生物碱、水浸出物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

上图中:

第一层:是干物质的四大主要成份,主要包括: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和氨基酸;

第二层:是指四大主要成份的主要构成;

第三层:转化(发酵或氧化)后所形成的 新 成份,其实也主要指儿茶素转化后变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

需要说明的是:

1、对于熟茶而言,茶多糖中的纤维物质、 果胶会随着发酵程度而降解,成为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茶汤的厚度或粘稠度与其有很大关系。

而茶氨酸含量会随茶叶的加工过程慢慢氧化、转化和降解而变少或消失。

2、相对其它成分来说,咖啡碱是 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物质,一般不容易转化,因此在生茶中的含量仍然很高,即使是老的生茶含量也不少。

对于熟茶而言,针对茶叶脱咖啡碱的有专门技术,加上经过干燥高温处理后,咖啡碱含量可以得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