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中国普洱茶网讯:“大益茗茶益万家”主题品茗会在江门举行

中国普洱茶网讯:“大益茗茶益万家”主题品茗会在江门举行

2019-11-1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11月20日,“大益茗茶益万家”主题品茗会在江门举行,活动由大益茶授权经销商新茶马古道茶行主办。

  大益茶品陈香馥郁、醇厚宜人的口感得到品茗市民的一致肯定和称赞。为帮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大益茶品和大益的茶文化,除了活动上放置的《大益》报和大益茶宣传单页外,现场还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市民讲解如何辨别普洱茶、如何正确饮用普洱茶以及普洱茶保健等知识。

  大益茶授权经销商新茶马古道负责人刘健诚表示,江门历来茶风浓厚,大益普洱茶更是受到市民的喜爱,江门有着众多的大益茶收藏者。此次活动的举办使更多的江门市民认识、熟悉了大益茶,刘健诚表示,以后会多举办此类活动,更好地宣传大益茶品、传播大益茶文化。

有用+10
分享

北京荣宝2010春拍会普洱茶以百万成交

  北京荣宝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首次推出的普洱茶专场倍受藏家们的关注,而在18件拍品中最受青睐的当属一盒清宫普洱茶膏,最终以100.8万元成交,在此次专场中博得头彩。

  普洱茶是一种特殊的饮料,普洱茶膏被戏称为最早的“速溶”饮料。早在几百年前,普洱茶就是进贡皇宫的御用茶饮,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宝建老师介绍,普洱茶膏偶尔会有少量赏赐给王公大臣或外国使节,民间绝无流通。此次拍卖的这盒清宫普洱茶膏,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其存世已十分稀少。除在故宫还藏有八盒外,市面上已极为罕见,弥足珍贵。在拍卖现场,茶艺师将少量普洱茶膏碎末放入盛满热水的透明玻璃杯,不一会儿,杯中汤色色泽即如红宝石一般,吸引了在场的众多藏家及媒体记者们纷纷按动了手中的相机快门。

  这盒普洱茶膏,取材于云南大叶普洱茶为原材料,经熬制、厌模这两道主要程序而成。其工艺极为考究,熬制的普洱茶膏,色如黑漆、膏体平滑细腻、表面富有光泽。造型呈四方委角形,上表面中心为团寿字,四角隅以蝙蝠纹装饰,图案布局疏密均匀,花纹规整,纹样呈阳文,与茶膏表平面形成鲜明的凸凹感,具有独特的美感。

  普洱茶不但可以饮用且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据清晚期《本草纲目拾遗》卷六中记载:“能治百病,如肚涨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擦研敷之即愈。”可见,茶膏一年四季诸种欠安可医,而服用的方法既可内服又可外用,且方便快捷,真可谓帝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中精品,一剂茶为特色的养身良药。

  普洱茶存放时间越久,其发酵而产生更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因此在茶中普洱茶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正因为这一点,其收藏价值日益突现,渐渐成为收藏家们的新宠。早在2004年广州举行的普洱茶拍卖中,3克重的茶膏最终以1.2万元的价格被藏家买走。自此以后,坊间流传的清宫普洱茶膏开始受到藏家们的关注和搜寻。此次荣宝有幸征集到这盒清宫普洱茶膏,在藏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与此同时,其他17件拍品也取得了良好成绩,70年代生产的1包重31千克的牛皮茶以51.52万元被识者买走,60年代生产的廖福散茶以39.2万元成交。这盒清宫御用普洱茶膏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在未来的前景远不止100.8万元。普洱茶所表现出来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期待。

云南普洱茶之九弯弓

  弯弓是这几年才被人们渐渐地认识,长时间的沉寂,让这片茶树躲过最疯狂的抢采,留住了那悠远的古韵。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据当地老人说,清咸丰年以前,漫撒山村密集,人口过万,弯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兴旺的两个寨子,仅从弯弓大寨关帝庙的残垣断壁就可以预想当年的繁华。后来,弯弓大寨逐渐衰落,渐渐淡出茶人的视线。

  特点: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续,喉韵绵延悠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对普洱茶的最大争议,来源大概在这里


  前年曾经发过一篇“普洱茶的十大谣言”(可点击),很多非原创的普洱茶公众号都拷贝过了。令人真正郁闷的不是抄袭,而是改动,很多复制者把原文对古树和台地的区分去掉了,那很多结论就不成立了,拿来误导消费者,就不地道了。

 

  比如很多人说普洱生茶性寒,但是由清代至民国,几乎所有的资料记载普洱茶都是“性温驱寒”。有的人把我搜集的这些资料用来证明普洱茶生茶不是性寒的,但没有提到我的前提说的是古树,而且还建议新茶最好放一年以上再喝。这就带来了误解。

 

  很多朋友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和他们的经验不符合,有的人就是喝了感觉腹空胃酸,或者反而致冷,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些经验是来源于台地茶。说实话,虽然市场上写着古树的茶俯拾皆是,但真正古树纯料反而很难碰到。这是商业模式而非古树茶产量决定的,古树茶虽然产量比台地茶小得多,但还不至于一茶难求,关键是消费者得到纯料古树的渠道并不畅通,在大品牌或加盟店里遇到古树纯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参看《三句话》可点击)。

 

  为什么前人的记载和大家现在的经验完全相反,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前人十几条资料全错了,那样就太傲慢了,因为很多人是实地考察过的第一手资料。更大的可能是喝到的茶压根不是一种,现在所谓台地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面积推广的。就像很多人拿着我校注的《香乘》里沉香的记载去市场上对照,发现不一样,这不是古人乱写,如果我们考察国内顶级藏家的藏品,或者日本皇室香料库藏品,会发现和记载高度吻合。因为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所谓“沉香”,其实在古人那里是没法被称为沉香的。

  古树茶山

  台地茶园

 

  台地茶从品种、扦插育苗的方式、高密度种植的方式,高农药化肥的管理,都和古树有本质不同,和古树是不能放在一起讨论的。有的人说,化学成分不都差不多吗?我们的科学还真没到把这事儿说明白的程度,光说茶多酚,茶多酚那是多少种化合物啊?长了上百年的野生人参和园子种植几年的人参,化学成分上也说不太清楚,都说是人参皂苷,但是效果确实不同,所以价格可能差成千上万倍。

 

  遇到新的茶友,尤其是对普洱茶下了性寒,影响睡眠,刮油,醉茶等等结论的茶友,我不会去争论,只需要请他坐下来安安静静喝上一些真正的古树普洱,所有这些结论,让他自己判断就好,对普洱茶的认识基本都会发生一个大的转变。不只是茗寿堂的古树,尝试几百个品种的古树总是有的,基本都和这些结论不符,只有个别的品种例外。而台地茶,则很多和这些印象吻合。当然刚做好的古树新茶喝多了也会有一些不适,口感也不理想,所以存放一下更好,但仍和台地茶的那种体感有本质不同。

 

  这不是严谨的科学研究,我也无法给出确切的原因,只能说我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我不反对台地茶,实际上同样是台地茶也有很大探讨的空间。我反对的是以台地茶来冒充古树茶,无论是原料上冒充,还是功能宣传上冒充,都让人无法接受,因为受伤害的是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