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2019-03-01 访问量: 40 茶礼仪网

黑茶是六大茶类中最有特色的一类,有人喜欢它陈香醇厚的口感,有人喜欢它独特的保健功效,有人享受陈化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但黑茶的家族成员很多,除了普洱茶六堡茶、安化黑茶以外,还有哪些成员?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和故事?带着这些疑问看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有所收获。

黑茶大规模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嘉靖三年(1524),巡茶御史陈讲在奏折中记载:“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产地有限,乃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篦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筐,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见《制茶学》)。

可见,黑茶类的前身实为蒸青绿茶。今天的黑茶类涵盖了茯砖、黑砖、花砖、康砖、金尖、青砖、安茶、普洱茶、六堡茶等。各地的传统黑茶制作工艺存在较大区别,但一般都包括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等环节。

梳理历史上黑茶的销路,大体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边销,我们常听到的茶马古道,销往藏区和西北边疆甚至更远的地方,如: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雅安藏茶、湖北青砖茶等;另一条是外(侨)销,早期为了出口创汇而生产的茶类,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以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为主。

边销茶

1、 历史渊源

边销茶,又叫边茶,一种专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特种茶。边销茶生产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明清,是由政府控制用于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的茶,又称“官茶”。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牧区,多以牛羊等肉食为主,高原、缺水,蔬菜匮乏,而边销茶级别低,木质性茎干多,茶多糖及纤维含量高,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稀有元素,特别是茶碱的含量较高。因此,牧民便以捣碎的茶叶兑奶熬制成奶茶饮用,去膻化食、补充分水和身体必需的维生素,奶茶渣则用来喂大牲畜,避免人畜肠胃鼓胀而死。可见,边区人民对茶叶十分依赖。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藏民正在制作酥油茶

古代的边区因气候原因不宜种茶,只能通过朝贡、贸易向中原地区取得“岁赐”茶叶和买茶;另一方面,西北高寒草原盛产良马,而马作为征战和运输的上等工具,一直是中原王朝政府求购的对象。茶马两相需求,交换流通便应运而生。历代统治者采取控制茶叶供应,以少量的茶换多数的战马,实行以茶治边的政策,自唐至清,维持千年之久。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古时茶马交易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放茶叶市场计划管理,但边销茶都还按照特殊商品实行计划管理,直到2002年,国家放开了边销茶生产资格的权限,边销茶生产企业开始逐渐增多,边销茶的产量也不断提高。

2、边销茶的品种和主要特点

边销茶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云南的紧茶,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湖北的青砖、米砖,四川的康砖、金尖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边疆各民族所饮用的品种也不同。茯砖、黑砖、花砖、米砖主要是供应到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康砖和金尖主要是供应到西藏和青海;青砖茶主要供应到内蒙,云南的普洱紧茶主要供应给云南本省和西藏、四川等地。

(1)四川藏茶

要说黑茶的起源,不能不提藏茶。藏茶是黑茶的鼻祖,四川省雅安市是藏茶的原产地,也是传统边销茶的发源地。当时茶马交易,由雅安到西藏至少2~3个月的路程,路途遥远且条件艰苦,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久之,人们就在初制或精制过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黑茶由此产生。

藏茶按销路分为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两大类。主要代表品种为“康砖”和“金尖”。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康砖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金尖

南路边茶是采制茶树枝叶加工而成,原料比较粗老。初制方法有“毛庄”和“做庄”两种,其中以“做庄”制法品质较好。经过初制的“做庄”茶外形卷褶成“辣椒形”,色泽棕褐油润,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黄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

西路边茶的原料比之南路边茶更为粗老,初制工艺简单,毛茶色泽枯黄,用竹篾包装。

(2)湖南黑茶

湖南黑茶在四川黑茶之后,在初制中做成。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最早的湖南黑茶是由湖南安化县生产,安化素有加工烟熏茶的习惯,茶叶通过高温火焙,色泽变得黑褐油润,故称“黑茶”。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鲜叶原料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已经是一芽三四叶,因此,原料也属于较为粗老。内质特点主要是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3)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古今中外负有盛名。普洱茶的雏形始于汉末,兴盛在宋代至元代,明末由“普茶”改名为“普洱茶”,清朝时达到巅峰,开始每年向皇家进奉例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在故宫的博物院可以看到清朝进贡时期的金瓜贡茶、女儿贡茶。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云南紧茶

普洱茶采用云南大叶种所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经年份的陈化,具有独特的陈香。与黑茶家族的其他成员不同的是,普洱茶边销、侨销皆有,销往藏区的是普洱紧茶,发酵稍重些,侨销则是圆茶,也就是“红印”。

(4)湖北青砖茶

和湖南黑茶仅一湖之隔的湖北黑茶,称为青砖茶。主产于湖北省咸宁地区,生产历史已有140余年。1910-1915年间是青砖茶生产史上的盛期,后因战祸叠起,销路阻隔,产量锐减。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大力扶植边销茶生产,使老青茶生产恢复了生机,年产量维持在5000吨以上。近代,青砖茶依然是内蒙古等西北地区人民的日用消费品,属国家应急储备物资。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湖北青砖茶

青砖茶的制作以老青茶为原料,最终品质高低取决于老青毛茶的品质和后期精加工的技术。青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茶汤味浓可口,汤色黄褐,香气独特,回甘隽永。

外(侨)销茶

1、 历史渊源

清代末期,中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大批粤港地区民众“下南洋”谋生活,并在东南亚各国安家,成了华侨聚集地。而这批早期走出去的移民,历来都有品饮黑茶的习惯,加之东南亚气候潮湿闷热,喝上一杯家乡茶,既可消暑祛湿又可解思乡之苦,大量的需求使茶叶贸易成为了必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主要集中销往东南亚各国的黑茶, 又称“侨销茶”。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陈年六堡茶

2、外(侨)销茶的品种和主要特点

侨销茶的品种并不多,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以外,还有一种安徽黑茶,又叫六(lù)安篮茶。在旧时的粤港地区,上层富裕人士多品六安篮茶,而平民劳动阶层则多饮普洱茶和六堡茶之类的粗黑茶。

关于六堡茶的起源及历史,我们公众号往期文章已有专题述说,在此就不再细说了。有兴趣的茶友可参考相关的系列文章,点击公众号底部栏目六堡知识里的精选文章就能看到了。下面我们具体说说安徽黑茶。

安徽黑茶应该是黑茶类中知之甚少的一个品种。其实安茶是历史名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大概产生于明代,已有200多年的产销历史,享有极高的荣誉,被誉为“圣茶”。安徽黑茶也叫六安茶,或是六安篮茶,介于祁门红茶、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经陈放后转化成黑茶。在祁门红茶出现之前,六安茶就已内销两广,外销东南亚诸国。

科普|关于黑茶家族的那些事

▲上世纪30年代六安茶

安茶原料较嫩,采摘必须在谷雨前后不超过10天内进行,制作后的安茶毛茶色泽泛黑而有光泽,陈年安茶火气褪尽,茶性温和,味涩生津,祛邪避暑,非常适合热带居民饮用,岭南中医诊方常用此茶作引。

结语

从西北高原之地的边区,到港澳台东南亚,后又返回内陆,黑茶的行销路线,犹如茶马古道、茶船古道曲折迂回,时至今日,黑茶在国内的全面复兴,从固守传统到接纳创新,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从未停歇。此文的目的旨在让大家认识更多的黑茶,绝无孰优孰劣,只有适合与否。

有用+10
分享

详谈如何储存六堡茶

详谈如何储存六堡茶

详谈如何储存六堡茶

六堡茶存储过程中其品质仍然不断变化,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线等因素直接影响六堡茶品质

谈谈存放六堡茶

文/彭庆中(三口居士)

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六堡茶越陈越佳,所以很多茶友都喜欢多买些存着,边喝边放,感受六堡茶随着岁月慢慢老去所带来的变化。六堡茶该如何存放呢?家庭中存放六堡茶须注意些什么呢?
从主要因素而言,影响茶叶存储、导致其发生变化、陈化的四大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再有就是陈放环境的干净、气味等。六堡茶的存储,需将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其中恰当的温度湿度等为利于陈化的因素,阳光直射、杂味串味等为劣变因素则须注意避免。

书上的方法并非都正确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书上都有关于茶的存储的方法,比如常见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真空贮藏法”等。这些方法对不对呢?
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正确,只不过不适合我们常常说到的六堡茶存储而已,或者可以说,对于六堡茶或者是普洱茶而言,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一直以来,平常看到的很多茶书都会说到茶的存储,而且这类茶的普及读物多半不会针对不同茶的分类而提出不同的存储方法,而单一地介绍一大堆“抽真空”、“密闭”、“低温”等措施,往往会误导很多新茶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品种非常多。茶行业中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确实,中国茶叶种类很多,权威分类中基本大类就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等,其在种植、加工、品饮、存储等都各有其特性,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过去绿茶是主要消费的品种,所以,很多普及类茶叶书籍介绍的常识多是以绿茶为主。而书中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气贮藏法”多是指绿茶而言的,而“抽真空”、“冷藏”等做法,也常见于闽南乌龙茶如铁观音、本山等。因此,新茶友必须了解这点,存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容易踏入误区,“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详谈如何储存六堡茶

锡罐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

从前,很多茶客认为,储装茶叶以锡器最好,至今仍有一些老茶客有这样的看法。还有书上说从古至今已被公认为保存茶叶的最佳器皿。现在,市场上好的锡罐还非常昂贵而畅销。
锡罐的兴起应该是在陶罐、瓷瓶、漆盒(漆器的茶器具由于其难以消除的油漆味道而没有太流行)之后。锡罐流行始于明清两代,一则金属制品罐口紧密,而锡又较软而密封功能不错,二来质地光泽明亮,表面很容易做上精美的浮雕,造型又可多变,一经出现,便迅速风行。清末之后,随着手工业、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饮茶之风兴起,居家必备各式锡罐。纯锡熔点低,不需高温便可熔解,锡版成型之后镌刻容易,加之能工巧匠各出奇技,雕刻繁复精美的花纹,而更为盛行。
在明清两代,粤东潮汕各地陆续发现锡锌等混生的矿脉,潮汕即成锡矿产区。后来,马来西亚也发现了锡矿,开始了开采。潮汕盛行喝茶,将饮茶之风带到马来西亚的也有潮汕、闽南及两广人,他们对茶也是情有独钟,一时间,生产加工锡器皿的锡罐的行业配套便因应市场需要迅速跟上,并向各地推广,清末至民国期间锡罐一时风行各地。
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锡罐并不是特别适宜用来贮藏东西。因锡极易氧化,虽然新品出来,令人眼前一亮,但时间长了,都会氧化发灰发暗。不过,即使现代工艺逐步解决了锡罐易于氧化变暗的问题,但由于其质地软、过于密闭等特点,锡罐还是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的。因为,六堡茶的陈化需要氧气、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有一些茶友提出,用玻璃瓶或玻璃罐来存储六堡茶,其实这个做法欠妥。在茶的存储中,避光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在茶叶中,光照会加速茶中芳香类物质的分解,促进脂类化合物的氧化。光使茶叶中的脂肪酸氧化生成了反-2-链烯醛和庚醛,使原有的香气变坏,形成强烈杂味(有人称之日晒味),有资料表明,贮藏在透光玻璃瓶比贮藏在木盒中的干茶变质更快。
 记得小时候,印象中我们梧州很多茶叶店在售卖茶叶的时候,大多曾采用过玻璃坛罐装着茶叶。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做法,毕竟商家要向顾客展示所售茶叶的色泽和形状。不过,据向一些年老的茶商了解,按他们的经验,这类“露光”展示存放的茶叶,必须尽快清货,快则半月,多则几月茶就会慢慢劣变、色泽变得暗哑,香气变弱甚至变异。
 梧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冬春空气湿度较大,夏秋高温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存放气候。而在北方,在秋冬季节往往会过于干燥,春季也不如南方潮湿,没有南方地区典型的每年干湿冷热循环一次的气候变化,而这点对于六堡茶的陈放是很有利的。就如同过去曾经将搬进搬出防空洞作为六堡茶的工艺流程的效果一样。
 六堡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不论是空间大或小,是阁楼还是专有茶仓库,只要不受阳光直射,不受雨淋。基本是适宜存放。
存放六堡茶器具的材质有瓷器、陶器、竹篾编织物、竹木器物等几大类。用瓷瓮放置六堡茶得留心,厂家茶特别是带略带酸气的新茶,偏于潮湿不宜放入这种容器,还是放入竹编箩筐或陶瓮较好。瓷瓮以存放陈茶为宜,特别是已经非常完美的老茶,用瓷质的容器放置,更为适宜。陶罐细分为上釉与不上釉两大类。上釉的陶瓮保湿度较佳,活性适中,同样适合放置陈茶。不上釉的陶瓮、竹编箩筐、竹木器物以及葫芦等,透气性好,有温湿度变化,利于茶的转化,一般的六堡茶都可以放置。
 竹木器物(或者是漆器)的话,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因为新的竹木器具往往还有一些气味,漆器也是,衡量这些器物是否适合存茶,还是以其是否有异味为前提了。假如是经过长时间的晾放或采用工艺去除异味,这些竹筒、木盒、漆器之类存放茶叶,还是可以的。
 放入这些容器前,六堡茶可以先用纸包好。纸的选用,最好是透气的无异味的玉扣纸、砂纸、生宣(不宜用熟宣,熟宣多有矾的气味)、棉纸、毛纸等,不宜使用塑料袋。一般家庭中如果放不了这么多坛坛罐罐,也可将六堡茶用纸包好后,存放于干净无味的装食品用的纸箱中。


正确把握通风和透气

 一般茶书上,说到茶叶存放,大多都会写着“放置在阴凉通风之处”,对于六堡茶而言,此说值得商榷。尤其是梧州的冬春季节空气湿度很大,这种做法就必须小心,因为茶叶,容易吸潮。春季,如果增加了通风相反会令茶品很容易受潮。
 六堡散茶可用纸包好或放入陶罐中,箩装茶、饼茶等可放入无味的纸箱中,并封好,做到“透气”就可(在春季“回南天”这点尤为重要,包装纸和纸箱有调节作用,可以挡住外界过多的湿气。)。可以封好度过春天雨季的茶品本身所含水分也不能太高,如果是新茶,本身含水很高,就在无雨的秋冬季就应该适当晾开透气,使其干燥。在春季湿度大的季节,不宜频频翻动纸箱,以免六堡茶受潮。
 不过,也无需过于担心,即使是天气潮湿,对于存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做到了上面几点,用包装纸和纸箱营造一个“湿度缓冲区”,就很足够了,建议不要使用除湿机或是空调的抽湿功能长时间“吸干”茶的水分,而以自然状况下的湿度存放为最佳。
 即使是空气湿度不大的季节,也应该慎重看待这个“通风”,按一些茶人的经验,存放六堡茶的地方,不需要空气流动过快,也就是说不需要太“通风”。一般而言,经过充分沤堆发酵,发酵比较完全的六堡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放置,去除堆味后,不宜存放在过于通风的环境中。甚至,如果是一定年份的发酵充分的六堡陈茶更要避免通风,基本保持透气即可,过于通风相反是对存茶不利的,这里须把握好这个“通风”的度。

农家茶、厂家茶宜分开放

 茶很容易吸味,有一定经验的茶友都知道这点,有的茶友更有一些教训。所以,我们存放茶叶的地方都必须远离污染和味源如化学品香精、香皂、檀香、香木、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而且一旦染上杂味,是很难去除了的。花茶的窨制也是利用了茶易于吸味的原理生产出来的。六堡茶中,六堡农家茶(即传统工艺的六堡茶)以有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但很多茶友同时也觉得困惑,农家茶、厂家六堡茶这两种茶一起存放,可以吗?
  一般而言,很多农家茶品有其特有的松烟味、炭火味,与厂家六堡茶(后期渥堆发酵)气味有很明显不同,混放在一起,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窜味”,是不适宜混放的。不过,由于茶友们手中的茶,往往都有各种独立的包装,不会真正“混”放,因此觉得“问题不大”,实在是没有分开存放的空间,这样的做法也未尝不可。不过,假如家里空间许可,还是分开存放为好。
说到这个包装,尤其需要注意异味,一些厂家商家往往会忽略了这点,在此提醒茶友们的注意。一款六堡茶拿回家中,请首先检查一下现有的包装是否有异味,特别是一些印刷的油墨味、锦盒包装味等等。如果发现有异味,请尽快地将茶取出,用干净砂纸简单包好,放置在通风处摊晾一段时间,或能补救。千万不能直接放置在有异味的包装内存放。
  最后,强调一点,存放六堡茶温度和湿度是关键,根据季节变化和存放地点因地制宜,务实、灵活,个中既有效果又有乐趣。

梧州六堡茶:迎合市场创新产品

梧州六堡茶:迎合市场创新产品

  1月7日,在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车间,员工正包装出口台湾地区的六堡茶产品“老婆茶”。

春节将至,天誉公司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加强产品策划包装,推出精美的三角形袋泡茶、携带方便的婚庆小沱茶等系列六堡茶产品,吸引山西、青岛、长春、北京、南京和台湾地区等地的批发商前来订购。

六堡茶品鉴方法介绍

六堡茶属于黑茶,因主产地是广西的六堡乡而得名,最早出现的六堡茶是在1500年前的广西六堡乡一带。
品鉴六堡茶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它的品质特点,六堡茶素以汤红,香浓,味醇,陈久等四绝著称,品鉴方法就是以四绝来鉴别:
六堡茶品鉴方法一、茶色汤色

六堡茶的外在颜色黑褐光润,冲泡后汤色红浓且明亮,想要品鉴六堡茶的茶友记住了哟。
六堡茶品鉴方法二、香气
六堡茶的香气浓郁,略带槟榔的香味,而且它的香气还会随着收藏的时间越长而越浓郁,茶友要记住啦,这是鉴别六堡茶收藏年份的重要特征。

六堡茶品鉴方法三、滋味
轻轻啜一口六堡茶,顿感其滋味醇和滑口,略带清甜,让人心旷神怡,爱茶达人们有仔细品尝过吗?
六堡茶品鉴方法四、叶底
冲泡后的六堡茶叶底红褐,叶张完整,因为耐于久藏的六堡茶经过长时间的储藏,所以他的叶底才会显出红褐色,爱茶的你要谨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