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沱茶>【下关沱茶】中茶协边茶委工作会召开褚九云参会

【下关沱茶】中茶协边茶委工作会召开褚九云参会

2019-12-3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2016年7月26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全国边销茶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青海西宁召开。会议就边销茶食品质量安全、中茶协边茶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等方面内容展开讨论。我公司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和原料储备企业参加了本次会议,集团公司总经理褚九云出席。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以及湘、鄂、川、浙、蒙、藏、青、新等全国十余个省(自治区)的边销茶主产与主销企业百余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中茶协边茶委对2016年度全国边茶工作进行总结,对2017年工作设想进行汇报,产销企业代表结合会议材料内容与本地区、本企业的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

有用+10
分享

沱茶的品质特征流变及重要的产品形式

建国以后,从沱茶的加工工艺与产品特征约略划分:其一是晒青紧压茶沱茶时期;其二是晒青紧压沱茶、熟茶紧压沱茶并存时期。

沱茶的品质特征流变及重要的产品形式

晒青紧压沱茶时期至1974年截止,自1975年伴随普洱沱茶(熟茶)试验成功,沱茶进入到晒青紧压沱茶、熟茶紧压沱茶并存的时期。

在云南下关,建国初期,私营、国营茶厂还短暂共存了一段时间。1952年私营销售茶叶占70%,国营占30%。这已经是私营茶号最后的辉煌了。国内私营商号沱茶的历史在1956年戛然而止,或者停业,或者在公私合营中被合并。从此之后,沱茶的历史被改写,进入计划经济国营厂时代。

晒青毛茶的初制一直延续传统,《云南茶叶产销概况》中介绍的晒青毛茶制造,代表了50年代初制工艺。具体执法是每次取鲜叶2-2.5千克置热锅中炒萎,用手揉搓,使出汁成条,晒干后即成毛茶(晒青毛茶),亦称散茶。

下关沱茶的精制工序分为原料、筛分、拣剔、称茶和蒸茶、袋揉和压制成型,定型和脱袋,干燥和包装。

严重依赖于手工作业的传统工艺,不断得以改进。1954年以前,茶厂揉制沱茶时,首先要把茶叶蒸软,使用落地土灶,大铁锅。后改用锅炉,提升改造。1954年,根据杠杆原理,加工大的木板凳,增加沱茶形状模具。沱茶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1953年专设沱茶配茶场。60年代专设沱茶压制场。

晒青紧压茶时期的下关沱茶,1953年就有小批量甲级沱出口,叫侨销沱茶。1958年生产有精制沱茶。1959年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有苍洱沱茶。

建国后沱茶第二个时期始自于1975年,伴随普洱熟茶试验成功。沱茶进入晒青紧压茶、熟茶紧压茶并存的时代。

下关茶厂开始生产普洱沱茶侨销香港,出口东南亚、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1976年.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茶厂建立普洱茶车间,批量生产出口普洱茶。

1981年、1985年、1990年,甲级沱茶三度荣获国家质量银奖的殊荣。1982年在甘肃、1992年在四川成都,都出现了仿冒。1996年9月,茶厂决定将注册厂徽图形作为产品标识压制在甲级沱茶上,以取代原来的甲字。

外销沱茶是熟茶,亦名普洱沱茶,属于熟茶紧压茶。普洱沱茶1975年试制,用普洱熟散茶经过反复试验,加工成普洱沱茶,1976年首次在广交会提供样品,就获得好评,同年批量出口,专供香港天生行。

如何撬开沱茶

云南之特产圆锥窝头形状沱茶。此类茶叶也越来越受到许多朋友所关注。其不仅小而方便而且还耐储藏。沱茶也成为了人们保健饮品的一种。但是进过紧压过后制作成的沱茶想要将其冲泡开来饮用。没有方式也是挺费心的。和茶网小编就为大家来说说怎么轻松撬开沱茶饮用吧!

撬沱茶的方法

一:将茶锥沿着沱茶的内涡边沿用力的插入。

二:慢慢沿着沱茶内涡边沿或者外沿开始剥撬。

三:当撬下一些小沱茶的时候,在将其撬散即可。

大家在撬沱茶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沿着茶叶的间隙或者条索的纹理方向来撬开。这样撬下来的沱茶才会完整一些。更不会破坏掉整个沱茶。

尘烟散尽终归土,苦尽甘来方为茶|2016年下关沱茶红带七子饼茶试用报告

麻姑献寿千秋盛,松鹤延年万古春。

满世芳华无尽处,淡茶一杯慰平生。

一首打油小诗,开启今天的品鉴之旅。

今天又逢周末,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这次收到的是2016年下关红带七子饼茶生茶。这款茶价格虽然不高,但松鹤延年寓意吉祥,同样令人惊喜,心怀感恩!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官网介绍:

品牌:下关沱茶

分类:普洱茶-生茶

厂家: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357克/饼,7饼/提,28饼/件

净重:357克

工艺:生茶

形状:饼茶

年份:2016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保质期:越陈越香

打开包装,已有茶香飘逸而出。外包是略显粗厚泛黄的棉纸,显得朴实厚重。红色基调的松鹤图案和产品信息文字标识,与内压红丝带相呼应。

拆开棉纸,察看茶饼两面:饼型圆润周正,周边虽有少量茶渣脱落,但整体坚密紧实(似乎和标注泡饼不符)。饼面褐黑均匀,条索清晰,茶菁肥壮,夹有黄色芽头。捧饼细嗅,有淡淡松烟味袭来。

从饼窝处撬取8克干茶,仔细观察,茶菁显得有些粗老,梗较多。

选用320mL降坡泥子冶石瓢紫砂壶,95~100℃沸水冲泡,先温具烫杯,润茶洗茶一次。

第一泡,7秒左右出汤,汤色明黄,入口苦涩弱,汤中有较浓的烟味,冷杯香较浓且持久。

第二泡,7秒左右出汤,黄汤透亮,汤感饱满,苦涩轻微,涩显于苦,烟味有所减淡。

第三泡,7秒左右出汤,汤色无变化,口感顺滑,舌尖及上颚有涩感,烟味渐淡,茶气显,身体开始出汗。

第四泡,10秒左右出汤,汤色淡黄,入口甜味明显,涩味稍显。

第五泡,汤色变浅,入口甜味显。

第六泡,延时闷泡,汤色变化不大,甜度高,舌面生津。

第七泡,15秒左右出汤,汤色变浅,仅有甜味犹存,基本属于尾水,不再冲泡。

叶底颜色黄绿,较为均匀,鲜活有弹性。

总结,这是一款典型的下关口味生茶。因为本次采用的是紫砂壶冲泡,茶叶的刺激性有所减弱,冲泡次数有所减少。1~3泡有苦涩,但涩显于苦,烟香味较重;4~5泡,烟香味逐渐褪去,甜味明显,少许涩感;6泡以后,汤中甜味凸显,烟味尽无。

总的来说,这款茶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对烟味不反感的茶友来说还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