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但见普洱茶里的竹香世界(组图)

但见普洱茶里的竹香世界(组图)

2019-12-3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竹子,从古至今,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偏爱,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与茶为友,伴竹而居,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

初见竹筒,一见倾心;再见竹筒茶,独留清香在拂面。

当竹子与茶遇见,便出现了竹筒茶,这是少数民族民间传承下来的一种茶文化,也是少数民族最早的一种紧压储存茶的方法之一。竹筒茶制作讲究,造型简单好看,香气独特,所以颇受人们的喜爱。这代代相传的技艺,其中不仅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也盛放了无数人的记忆。

不是所有的竹子都可以用来做竹筒茶,也不是所有的竹筒茶都能如此之香。这样的碰撞出现了融合,这样遇见是生来注定。茶,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没有华丽的色彩,却有丰富的内在,有迷人的香气;竹子空心,心胸宽广,能装下那芬芳的茶,能让久远的文化用简单的方式传承下去。

竹子如高大成熟的男子,浓郁的茶香,如温婉的少女,美好的东西总是会互相吸引,总会找到共同点,总能有足够的默契搭配,所以,茶与竹子的相遇,便又成了一段美好的故事。这故事才刚刚开始,需要认真聆听,也许你的故事也会在此时悄然开始。

有用+10
分享

粗枝大叶的普洱茶比芽头细嫩的茶差吗?

  粗老一词和细嫩相对,粗老总使人联想到粗糙,而细嫩则更容易让人想到精巧。在普洱茶界,粗枝大叶的普洱茶就一定比芽头细嫩的要差吗?

  普洱茶的级别,按照原料嫩度从特级到十级共分为十一级,最嫩的特级基本是细小的芽头,多用来制作散茶。级别往下较为粗老的原料则压成饼或砖。

  从外观看,高级别的散茶外形美观,氨基酸含量丰富,汤色饱满,但是芽头过嫩会显得不耐泡,级别偏低的的原料制成的散茶或饼茶,内含物质相对丰富,耐泡度也更高。

 

  级别较高的茶,茶汤苦涩味较重,风格上偏向于温婉细腻;级别较低的茶,叶片组织厚实,成熟度高,糖类物质含量丰富,茶汤苦涩感低,刺激感弱。就像守兴昌的这款【豆蔻】春茶一样,原料选料较为粗壮,采用勐海当地的山泉水发酵,茶汤口感绵润细腻,苦涩微弱,入口含蓄平和,七泡后汤质依然比较稳定。

  嫩度高的茶和嫩度低的茶叶,各自有其鲜明的风格走向,具体哪个更好,还是要看茶友的喜好。但是在普洱茶家族中,粗枝大叶并不代表品质低下。

 

普洱茶的“纸饼”文化

  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一种植物,当地人称之为“马三”。使用过程中,得先把外面的皮剥净(只留中间白白那一层)、晒干,然后经2-3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碎,做成纸浆,再经过加工,印上各大品牌的印章、标志后,就成为我们包茶叶的饼纸了。

 

  普洱茶的制茶用手工饼纸,大体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38年以前为私人制茶时期(称为“古董茶”时期),因为纸质不流行加上茶区购纸不易,所以1938年以前茶农只在自己生产的茶品上放一张长宽约6-8厘米的纸,作为该号生产的证明,后来就叫“内飞”。每筒茶(所谓的一提,里面是七饼)有7张小内飞,分别放在茶饼的正表面;而每筒又会放置一张长宽约10-13厘米的“说明书”,后来叫“大票”。1938年以前的茶很少有外包纸的装潢。

 

  第二阶段:中茶公司成立后,1938年范和钧奉命成立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并开始生产普洱圆茶,直到1967年为止。约30年的时间内断断续续生产的中茶牌圆茶,称为“印级茶“。现存留世有著名的中茶红印、蓝印、黄印。所有的“印级茶”外包纸一律采用手工纸;1967年以后开始把“印级圆茶”改为“云南七子饼茶”。

 

  第三阶段:也就是“七子系列”茶品(这是最复杂也最让人头疼的混乱时代),此类茶品的外包纸有数万种之多。

普洱杂志:A面B面“茶博会”

郑子语/文
  “各种忙......我不在茶博会,就在去茶博会的路上,巡回演出啊!”

  一条微博引起业内共鸣:什么时候,茶商茶企开始为茶博会烦心?

  不过就是在最近几年,中国茶博会频频举办,越办越多,几乎是每个月都有。无论是西南、江北、江南、和华南四大产区,还是茶叶的传统主销区“北上广”,都开始出现各种名目、各种级别的茶博会。而根本不产茶的地区,也风风火火捉弄起茶博会。更不用说香港、澳门这样具有国际平台的城市,茶博会、茶展一炮打响,一是聚焦多少业内豪杰。

  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茶杂志,本刊也经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博会的邀请函。尤其是在茶叶开始采摘的春天和一年年尾。跑完杭州,转战厦门,再飞广州,马不停蹄连轴转,为一片茶叶奔走。茶博会加上茶节、茶展、茶文化节、茶论坛、茶峰会,一年中就这么折腾完了。

  茶博会,茶的秀场,无论茶商茶企,还是非涉茶人士,对此多少有点认识--以6大茶类为主,连带茶具、泡茶水、包装、深加工产品、茶讲座等在短期内进行展示、讲解和销售,多定期出现,规模大小不一,参会者在其中可以自由参观、购买、咨询、品尝,在业内被称之为“空降超市”。

  表面上看,茶博人的兴盛是展会经济的繁荣,但背后却是中国茶文化的复兴。近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茶文化热点颇多,最大的热点当属普洱茶,一经浮出历史水面,即散发出完全不同于文雅清秀的绿茶文化的魅力,以粗狂凌厉之美俘获我数死忠粉丝。同时,天价绿茶如龙井、竹叶青等,成为中国茶叶中的奢侈品,带动了中国茶的高端消费市场。在红茶风尚中,金骏眉红极一时。而湖南黑茶借鉴普洱茶的营销方法,频频发力,不断制造热点。中国茶文化的兴起,迫切需要寻找茶博会这样的平台展示自己。

  产业的新动向,激发茶商茶企不在囿于已有势力范围,而要进行营销和宣传的创新,在新一轮的市场竞销中站稳脚跟。参加茶博会,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得到了立体展示,与各个城市的潜在客户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更能了解市场的真实变化和需求,紧跟消费的大势大趋和行业动向。

  显然,茶博会不只是茶的展示,一片茶叶带动的是一条产业链,茶具、印刷、包装、泡茶专用水、茶叶深加工产品、茶食、茶的创意产品,这些既与茶叶密切联系,又为参会者带来了无数商机。2010年,第十一届广州茶博会展会总面积50,000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1300个,来自中国内地20多个省市和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家优质茶企参展。“中国茶业第一展”--广州茶博会成为中国茶业的“风向标”和“温度计”,对产业的提振和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但是,茶博会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首先是茶博会水平参差不齐,多数茶博会并没有影响力,参会者冷冷清清,更谈不上品牌效应。原因在于,举办茶博会的门槛非常低。只要注册一家展会公司,拉到茶商就可以开展。展会公司根据收到的展位费,来规划茶博会的规模。这种做会展的人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展虫”。目前,已有人虚构“茶博会”。其次,茶博会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都不外是6大茶类和相关产品的展示,很难办出新意。即使在厦门、昆明、杭州这样茶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举办茶博会,效果也不敢恭维。这向人们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对茶博会,参会者已经产生“参观疲劳”,对参展内容缺乏应有的心理期待。还有,一些商家对茶博会缺乏深刻的认识,以为茶博会不过就是卖茶,将参展变成了销售。在最后撤展时间,为了减少麻烦,不惜抛售产品,市民闻之欣然前往,把茶博会变成了“扫货市场”。

  因此,林林总总的茶博会,需要重新定位,以特色取胜,如此才能避免陷入不尴不尬的境地。从国际上成功的博览会可以看出,要想举办成功的茶博会,必须从产业的高度出发,深入了解中国茶中的现状,再从操作模式上加以借鉴。比如在“展览王国”德国,博览会的模式非常特别:展馆全部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展览公司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样一来,德展览公司既是展览中心的管理者,又是许多大型博览会的举办者和实施者。这是否给中国茶博会一些启示?再以广州茶博会为例,广州茶博会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市场化道路,秉承服务行业、推动行业发展的宗旨,取得良好的展览效果。2010年,广州茶博会移师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专业展览场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规模继续扩大,布局耳目一新,规划更加国际化,可以看出,广州茶博会在理念、专业、服务和创新上都远远走在其他茶博会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