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普天香普洱茶膏,再一次惊艳亮相

云普天香普洱茶膏,再一次惊艳亮相

2020-01-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在故宫博物馆中,有一件茶品的百年古董,此国宝正是赫赫有名的普洱茶膏。其历时百余年不霉不坏,且可泡可饮,突破食品大都有保质期的规则。普洱茶膏从一出场就被冠以贡品的称号,是最有宫廷范儿的茶叶

茶膏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唐代之初便以贡品的形式悄然出现,但这也仅仅是茶膏的雏形而已。经历了无数次历史车轮的碾压,茶膏在现代又一次重现江湖。

2004年,鲁迅的儿子把鲁迅珍藏的清宫普洱茶膏进行拍卖,3克重的茶膏最终1.2万元成交。2010年,一盒105.6克的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在北京拍出了100.8万元的价格,每克将近一万元。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清朝光绪年间留存下来的极少量的普洱茶贡品——团茶和茶膏,被现今的普洱茶界称为“普洱茶太上皇”。当时因属皇宫贡品,定量加工,所以存世不多,经过多年的动荡局势,现在更是少之又少。

普洱茶原产自云南,这里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绚丽民风淳朴正是在这种自然背景下才有了普洱茶的诞生。随着近年来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普洱茶已然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同样是出生于云南的普洱茶膏,从出世便彰显出尊贵的气质。贡润祥普洱茶膏被博鳌亚洲论坛青睐。

昆明润峰祥茶产业有限公司以“五度空间”产地的优质普洱茶为原料,通过破译传承并创新中国皇室茶膏工艺的制作方法,专项科研团队历时九年,上千次反复试验,承扬清宫秘制技术,独创常温仿生浸提工艺,以纯净水为介质,通过在相对恒定的温度下,模拟清宫茶膏制作的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生产出云普天香、云普菁香、至茶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受到社会各界茶饮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有用+10
分享

三佳普洱茶

  一、质佳:即原料好,这是任优质茶类的第一基本要素。优质普洱茶的原料首先必须是云南大叶种茶,其次较好是产自传统普洱茶产区,(即云南的思茅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在这里我们提倡的好茶三原则是原产地的原材料在原地加工。原料又有古树茶、台地茶、春茶、秋茶之分,而各产地由于气候、土壤、植被等不同,又各有特色,例如西双版纳的易武、勐海的布朗山、思茅澜沧的景迈山等所产的茶,应该都是普洱茶中之极品,但各自的特点却很鲜明。

 

  二、形佳:形佳首先看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嗅干茶气味兼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质次的则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色泽呈青棕或棕褐、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清晰,色泽褐红、油光润泽。

 

  三、色佳: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泡出的茶汤红浓明亮,具'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优质的普洱茶熟普叶底呈现褐红色。质次的,茶汤红而不浓,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优质的生普,色泽橙黄、清亮透明。

 

【老徐谈茶】怎样判别一款普洱茶究竟值不值得长期保存?

  进入今天的主上题——什么样的茶是能够长期存放的呢?今天不讨论那些经过长期检验的名山茶,比如易武,布朗之类,我们只看那些还不怎么出名,也没有老茶对照样的,性价比比较高的茶来讨论。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观点就是临沧茶不适合长期存放,原因就是没有经过时间的验证。不能说这样的观点不对,但它确实有片面的地方。适不适合长期存放,时间检验肯定是重要的,但在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情况下,就束手无策了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总结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名山茶的特点来推断出哪些茶是可以保存的。可以举很多的例子来说明,比如临沧的昔归茶,在2006年之前市场上是没有纯料昔归茶的,也没有以昔归这个地名命名的茶,但它确实符合优质茶的特征,经过十余年时间的验证,它存放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如果非要教条到,必须存放50年才能说明问题,那反过来想问一句,哪个寨子的茶尤其是纯料茶经过了50年的时间检验?过去的老茶哪一款是纯料的?它们不都是拼配的混合料吗?这个有点离题了。

 

  把我自己的一点点不是很成熟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找到适合长期存放茶主要看以下几点:

 

  1、最好是三大产区的茶;

 

  因为三大产区的地理位置是最适合大叶种茶生长的区域。

 

  2、古树茶;

 

  因为古树茶后期的转化速度比树龄短的茶要快,当然这是在相同储存条件下而言。

  3、茶味要饱满,茶气要足;

 

  普洱茶在长期存放的过程中,茶叶中的许多内含物质会被分解氧化,如果新茶的茶味比较淡,气不足,那长时间存放后会有汤薄水寡的后果,其品饮价值不会提高。

 

  4、茶的韵味要好,层次感要丰富;

 

  这样的茶存放出来之后它的优点会更加明显。

 

  5、新茶的汤感要润,要有浓稠感,水路不能太过粗糙;

 

  这个指标不好的茶,不会因为长时间的存放有很大的改善,提高它的价值。

 

  6、香气要高;

  飘一点没有太大的问题,随着存放时间的加长,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7、茶苦和涩都不怕,关键是要化得开,并且速度越快越好;

 

  如果在新茶时苦涩味不能化开,口腔发麻,比较叮口,那这茶是不能存的,就算存了也价值不大。虽然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些许减轻,但后期依旧会有明显的涩感。

 

  以上几点就是我个人总结出来的一点小经验,不是很全面,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三千年的普洱茶背后不被人熟悉的普洱茶

中国是具有诸多文明的古国具有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时间无情的摧残推移中有许多被淹没的文化,但是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普洱茶陪伴了中国历史三千多年。在这三千多年中普洱茶经历了许多不为人所熟悉的路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而据史料记载

公元861年的时候,唐代樊绰在《蛮书》里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就是今天普洱的景东县,唐代南诏国时期的银生节度,在现在普洱到西双版纳这一带。由此可见,到唐代茶叶还没有采造法,还是“散收”,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广雅》里说四川有饼茶了,唐代陆羽说有饼茶了,那是绿茶,这个时候还没有普洱茶。

到明代明谢肇涮《滇略》言“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明代已经有了,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原地区取消紧压茶工艺令,通通改为散茶。湖南、浙江、江苏和北方这一带的紧压茶都被取消掉了。

唐代还没有,明代取消掉了,那么普洱茶的兴盛期必然是在宋代至元代。普洱茶的紧压茶成于宋元时期,明代废弃龙团凤饼改饮散茶,但是云南山高皇帝远得以保留,恰巧把紧压茶技术完美地保存下来了。

然而普洱茶的历史远远没有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品历史,品普洱,品人生,都是需要境界的,而能否有境界,关键就看对待时间的态度,看有没有那么一份对待时间,对待自我的耐心、虚静和悟性。只有有了这么一份耐心、虚静和悟性,我们才不枉一场大好的无边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