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坦洋工夫>中国名茶大使电视公开赛--福安坦洋工夫红茶专场赛启幕

中国名茶大使电视公开赛--福安坦洋工夫红茶专场赛启幕

2019-03-12 访问量: 41 茶礼仪网

中国名茶大使电视公开赛--福安坦洋工夫红茶专场赛启幕

发布会现场 摄影:李金超

       消息(记者 李金超):6月6日,“第五届中国名茶大使电视公开赛——福安坦洋工夫红茶专场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本次大赛旨在倡导“茶是一种生活方式”,让中国茶回归自然,以茶传导对“中国梦,青春正能量”的诠释。活动将历时半年,计划推出三个名茶专场赛和一场总决赛,首场名茶专场赛率先携手福安坦洋工夫红茶。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区辽阔,自然条件各异,茶树品种繁多,更因采制加工方法不同,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六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此外,花茶和砖茶也是有名的茶品。茶叶作为中国特色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茶叶经济的世界化与现代化发展,中国茶产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茶产业资源利用、产品定性、核心价值、品牌文化、品牌战略等规划方面有待探寻新的路径和方法,在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方面也有着进步的空间。

  据主办方介绍,“第五届东方盛中国名茶大使电视公开赛”将建立战略式融合合作模式及全媒体推广宣传通道,力邀影视文化界明星名人担当主持、嘉宾,携手上海英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加盟大赛。活动本着倡导“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宗旨,让中国茶回归自然,以茶传导对“中国梦,青春正能量”的诠释。全新的活动赛制、节目形态、播出平台将面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中国茶的生活方式,反映与时俱进的中国式文化生活,以此来影响并推动中国茶产业走向世界。

    据悉,本届大赛跨度长达半年,至2013年底结束,拟计划推出三个名茶专场赛和一场总决赛。大赛以单品名茶作为专场主题茶,名茶专场赛冠军将成为该名茶形象推广大使,并入围总决赛,总决赛选手将获得中国名茶大使荣誉称号。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将率先亮相首场名茶专场赛,作为历史名茶的福安坦洋工夫红茶,早在清朝年间就已成为英国皇室专供茶,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与中国茅台共同获得国际金奖,时隔百年后,2013年坦洋工夫红茶再次获得巴拿马国际金奖。

    赛事主办方将以全新的城市茶旅视角,深度挖掘产茶区茶品类独特的茶文化资源、历史内涵、文化魅力及产品特性。本届大赛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福安市人民政府、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东方艺林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承办。    

有用+10
分享

“坦洋工夫”重返世博

5月31日,福安举办百年坦洋·重返世博启动仪式暨福安市第十届坦洋工夫杯斗展示会。当地78家茶企共选送了172个茶样参加斗茶,角逐优质“坦洋工夫”、金奖“坦洋工夫”等奖项。来自北京、上海、新疆等全国各地50多家“坦洋工夫”经销商到现场观摩体验。

“坦洋工夫”曾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今年,作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伙伴、中国红茶品牌唯一指定用茶,“坦洋工夫”重返世博会。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经7个步骤精制而成!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

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

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须经过凉青、揉捻、发酵、烘焙、筛分、拣剔、覆火、匀堆等数道复杂工序,每道工序都应精工细作,需花费一定的技术和时间,故称为工夫红茶。现代“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在传承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设备和工艺上加以技术创新,生产出的红茶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1、鲜叶采摘

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坦洋菜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2、萎凋

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芾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3、揉捻

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4、解块

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5、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6、干燥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7、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加工好的坦洋工夫索圆紧匀秀芽毫金黄,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汤色红艳清澈明亮,滋味清鲜甜和爽口,香气醇厚桂花香,叶底红亮匀整,深受消费者青睐。

施光凌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创始人

施光凌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创始人!施光凌(1827.9.9—1893.4.4),字鹏飞,号照川,咸丰(1850年)武举人,例授武信郎,著名的丰泰隆茶行的创始人,驰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创始人之一。

施光凌武艺高强,双手能举390斤的石锁一对(石锁现还保存)。1860年,福安一带山寇纷起,清政府请其团练筹防,他身先士卒,遂平息寇乱,保境安民。施光凌虽问鼎武科,文韬武略,却无意仕途,有多次机会,皆为其放弃,如平息寇乱后,朱邑候欲向清廷推荐,为其婉拒。

施光凌一生操守谨严,人敬而惮之,由其始建的丰泰隆茶行建筑群雄伟壮观,经二百余年沧桑,风姿犹在。抗日战争时期,闽东第一学府——福宁中学移往坦洋,就落址丰泰隆宅院,使其一度成为闽东的教育中心。施光凌乐善好施,如建祖祠,兴义塾造桥铺路等,其它如亲族有婚嫁丧葬乏资者必赐之,青黄不接告贷者必应之,因怜乞人,盖瓦屋数间以庇其孳。其善举不可一一枚举。

施光凌悉心敬业,丰泰隆茶行加工的红茶形肥壮匀整,味醇厚香浓,色红亮清晰。其鼎盛时期,年制茶达3000多担,冠以坦洋工夫畅销世界各地。据载,由于施公之影响,英国人购茶以坦洋工夫为最多。据族谱记载,施光凌“勤种植、谋服贾、会英商,购买中华茶以坦洋出为最,为公之力也”。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外国列强在武力侵略中国的同时,把一船船的鸦片运进中国,掠走了成千上万的白银,造成大半个中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以施光凌为代表的茶行老板,却用一船船的红茶换回了大量的白银,给家乡带来了繁荣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