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第一拨西湖龙井春茶零星采摘了

第一拨西湖龙井春茶零星采摘了

2019-03-12 访问量: 71 茶礼仪网

第一拨西湖龙井春茶零星采摘了
翁家山村茶农翁麒麟正在手工炒制今年的头茬西湖龙井春茶。通讯员 周安荣 记者 李忠 摄
第一拨西湖龙井春茶零星采摘了
 

本报讯(通讯员 凌云 廖文敏 沈赟 记者 毛长久)这两天,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龙井茶叶的嫩芽照、采摘照。透过这些照片,仿佛能嗅到龙井茶叶的缕缕清香。

“赶在寒潮来之前,把冒芽的茶叶采摘掉。”昨天一大早,转塘街道长埭村茶农郑凤梅带着几个姐妹,赶到陆家坞的高山茶园,采摘冒出嫩绿色芽头的“龙井43”茶叶。

郑阿姨说,她家这块茶地地势高,又向阳背风,茶叶采摘每年都算早的。往年一般会在3月17日左右才能采摘,今年可能是近段时间持续晴热,这两天茶树上已经陆续冒出了芽头,采摘比往年差不多提早了10天左右。

一天下来,郑阿姨采摘了近9斤春茶,炒制出2斤左右的茶叶。据了解,长埭村大概有茶地1500亩,目前,冒芽的比例约有10%,近150亩。该村陆家坞一带由于山势高,光照好,以往几年也是茶叶最早发芽的区块。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有很强的季节性,历来以早为贵,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之说。在西湖龙井二级保护区的转塘龙坞地区,龙门坎村、上城埭、何家村、外桐坞村、大清社区等已有不少山势高、朝向好的茶地,已经可以采摘春茶了。

不过,天气预报说,今天有一股强冷空气要来,最低气温可降至3℃,山区更低一些,西湖龙井春茶将接受考验,其中“龙井43”正处在抽芽期,最容易受到伤害。

据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介绍,一旦降温明显,茶树上可能会起霜,芽头会被冻坏,呈红色,不会继续生长,即便采下来也无法炒制成茶叶。

这两天,茶农们已提前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在茶园里搭个架子,约2米高,然后用铁丝拉好,再在上面盖上黑色的遮阳布挡霜。在双浦镇双灵村,茶农冯赞玉在茶山上预埋了30余亩的浇灌系统,据说水的适时喷洒能够阻止霜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保护茶叶刚刚长出的嫩头。另外,茶园里还安装了高科技“防霜机”,看上去就是几个大风扇,工作原理就是在气温下降到一定温度时,机器自动开启,将上层暖空气不断吹送到下层,阻止茶叶结霜。

不过,市民要在市面上喝到西湖龙井,可能还要再等一等。商建农估计,今年,西湖龙井茶的大规模采摘,估计要到3月20日以后。今年西湖龙井春茶的价格会与去年持平,甚至还有下降的空间。“这两年高档茶的价格不断下降,名贵的礼品茶也越来越少,反而是500元/斤左右的普通茶叶最受欢迎。”

另据了解,采摘季缺少熟练采茶工的情况,今年也有所缓解。外桐坞村、大清社区等产茶村社提前做好准备,从今年1月份开始就从山东、安徽、江西等地联系采茶工,同时提高了采茶工的待遇。粗略估计,龙坞地区约80%的茶农已经找好了采茶工。

抢摘春茶

昨日上午,杭州临安市香雪茶业公司的20多名采茶女工,在高虹镇高乐村火岭岗20多亩茶叶基地喜摘第一批春茶。据公司负责人唐炒火介绍,连日升温,使得香雪茶业公司的120多亩露天“乌牛早”茶树枝繁叶茂,芽壮丰产,今年春茶开摘时间比去年提早了5-6天。

但冷空气也已上路——据省气象台预报,3月8日到10日,全省有一次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降水天气过程,故该公司及时组织采茶女工上山抢摘第一批春茶。

有用+10
分享

碧螺春|落入人间四月天

碧螺春|落入人间四月天

柳树新绿,燕子回巢,百花竞放,人间四月天,最美春天,从一杯茶汤开始。

苏州太湖的春天,须得拿碧螺春来解释。碧螺春产自洞庭山,洞庭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位于苏州西南的太湖中的两座小岛,是东洞庭山、西洞庭山两地的统称,一般也称作洞庭东山、洞庭西山。尝鲜,从这里开始;四月,碧螺春落入人间。

碧螺春要求茶芽细嫩,以早春为佳,明前茶最贵。因为茶芽的细嫩,加工的难度很高,无法用机器替代。想要于精细上再作耕耘,全程都要依靠人工,所以碧螺春也是市场上较难仿冒的一种茶叶,干茶最后呈现出的形状、颜色都是机器所不能胜任的。通常4斤有余的鲜叶才能炒出一斤碧螺春干茶,每斤干茶所耗多达6到8万个芽头,可见难得与珍贵。

“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这点还是古人观察力强,新茶是嫩绿微黄的,至少好的碧螺春即是。有人说碧螺春味淡,却淡中有味,啜英咀华,入口的一线悠长的甘润,那或许是江南最高级的味道,也是中国式山水清雅恬静的绝佳诠释。

初辨碧螺春,色香味形你需知

看茸毛:碧螺春是茶叶茸毛极多的茶叶,身披白毫。茶叶茸毛的密布与白毫的遮掩度来区分其品质的优次的。

条形:碧螺春茶叶的外形条索细紧有重实。优质的碧螺春茶叶冲泡后也不会漂浮水面。而是迅速下沉。

形态:碧螺春的炒制过程以炒揉为主,揉中带炒,炒中带揉,因此有着条索细紧,卷曲呈螺的特点。(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山毛峰要注意什么

黄山毛峰要注意什么? 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掌握好的泡茶技术,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

  

黄山毛峰要注意什么?

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掌握好的泡茶技术,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订书机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对于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因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一杯茶该泡几次

  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慢。

  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第三次冲泡后,基本全部浸出。茶香气和滋味,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

  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3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一杯茶从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逐渐浸出,对人体有害。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婺源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成效显着

信阳毛尖网资讯:新的世纪,婺源绿茶谱写了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婺源县先后被评为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十大特色产茶县、江西十大产茶县之首、全国首批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婺源绿茶还因未能及时调整经营和管理模式,茶叶知识,险些被市场淘汰,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时期。2008年,随着婺源绿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给力茶产业发展,其产业发展又迈上了新台阶。

“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之一的江西省婺源县,地处皖、浙、赣3省交界的中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无酷暑严寒,因为地处山区,林木茂盛,辐射蒸腾面较大,极易形成雾,“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便成了婺源显着的气候特点,茶树在这种环境下有利内含物的形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婺源绿茶的高品质与独特性。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05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婺源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出国家《无公害食品 茶叶》标准(≤32%)的4.03~8.15%,居全国绿茶水平之上,儿茶素指数为全国同类茶叶之最高。

江西婺源绿茶“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早在唐代着名茶叶专家陆羽所着的《茶经》一书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宋称绝品,明清入贡,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时风光无限,与西湖龙井、苏州碧罗春等并称“中国十大名茶”。优异的品质,使婺源绿茶产业一直以来成为婺源的支柱产业之一。

进入21世纪,,婺源县政府意欲重塑婺源绿茶辉煌,日照茶园“南茶北引”大获成功,明确把茶产业列为县域3大支柱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索绿茶产业发展道路。婺源县质监局积极响应,明确了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工作重点,提出了标准化管理为基础、质量提升为抓手、大力推进婺源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工作方针,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克服人力、财力资源紧张的困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婺源绿茶现状普查调研,并向县政府及县领导提交了分析报告4份,建议从统一标准、市场整顿、龙头带动、示范区建设、地标推进等方面规范市场,提升品质。

在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下,婺源县质监局联合县茶业局、茶叶协会等部门和专家依据质量要求、管理体系、标识与销售、生产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规程、生产技术规程6部分起草了《婺源绿茶》江西省系列地方标准,并于2006年10月获江西省质监局批准发布,为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奠定了基础;2007年,婺源县政府启动婺源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信阳毛尖价格,成立婺源绿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10月,该产品顺利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同时,婺源县政府采纳县质监局的分析报告建议,先后发布《婺源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婺源县整顿与规范茶叶市场工作规划(2008~2010)》、《婺源县整顿和规范茶叶市场工作方案》(2008、2009、2010年版),。婺源绿茶从此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为从源头上保证婺源绿茶的纯正品质,婺源县质监局还先后代为起草了《婺源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及《关于婺源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申请使用工作的通知》等县内规范性文件,并每年开展婺源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整治等活动,切实加大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后续监管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婺源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来,已为婺源绿茶产业提高附加值30%以上。婺源茶产业年产值从2005年的2.1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5亿元,增幅达到近4倍,茶园面积从2005年的8000余公顷发展到如今的10000余公顷,茶叶年产量从最初的5000吨左右增长到2010年的8200吨,年加工贸易量从1.25万吨增长到了2.6万吨,年出口创汇从不足500万美元猛增到了2010年的2000万美元,,农民人均年茶叶收入也由520元增长到了1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