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都匀毛尖茶征集包装设计作品金奖可获2万元

都匀毛尖茶征集包装设计作品金奖可获2万元

2019-03-12 访问量: 40 茶礼仪网

从6月8日起,黔南州农委和州茶叶协会联合举办首届都匀毛尖茶包装设计大赛,公开征集设计作品,金奖可获奖金20000元。

    据介绍,参赛作品需为茶叶全套包装创意设计,应时尚、简洁、环保,有文化内涵,突出都匀毛尖百年世博元素、中国十大名茶元素、民族元素。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且具有完整的版权,且未曾在媒体上公开发布过。参赛者自愿将参赛获奖作品的版权优先、无偿转让给黔南州茶叶协会,因版权引起的纠纷由参赛者自负。大赛将评选出金奖1名,奖金20000元;银奖2名,奖金10000元;铜奖3名,奖金5000元;入围奖10名,奖金2000元;作品征集期限为:从6月8日至2015年6月8日。

有用+10
分享

婺州东白|磐安云峰

婺州东白|磐安云峰

磐安云峰古称“婺州东白”,产于浙江省磐安县大盘山一带。“婺州东白”,相传为晋道士许逊研制。20世纪70年代末,磐安云峰秉承“婺州东白”的加工工艺,试制成功,1985年正式定名为磐安云峰。

生态环境

磐安云峰茶产于浙江省磐安县大盘山一带,这里山高水秀,林密雾重,泉水潺潺,幽兰溢香。年平均温度16.1℃,有效积温5030℃,年降雨量1570毫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厚度达50~100厘米,有机质含量达3.5~14.8%,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云峰茶品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磐安云峰茶采自当地优良茶树品种——木荷种的新梢。采摘时间因茶园所处的海拔高度而异。通常,海拔高600米以下的茶园,于4月中下旬开采,海拔700米以上的茶园于5月初开采。

制作工艺

磐安云峰茶炒制技术上吸取西湖龙井、太平猴魁,峨眉峨蕊等名茶的技术精华,主要工艺分杀青、做形、烘干三道工序。

杀青

在斜锅内进行。当锅温达160℃左右,投入摊放叶150克左右,采用竹制炒手或棕帚均匀不断地翻动抛炒,炒至叶翠不老,叶熟不黄,折梗不断即起锅摊凉。

做形

在平铁锅内进行,锅温80℃左右,投入杀青叶150~200克。采用抖、捺、理三种手法,做到嫩叶多抖,老叶少抖,嫩叶不捺,老叶重捺,抖、理、捺三种手法灵活掌握,交替进行。当芽叶紧直成条,即起锅摊凉。

烘干

分初烘和复烘两个过程。目的是蒸发水分,固定形状、增进香气。初烘烘温100~120℃,当含水量在30%左右,有刺手感即起烘摊凉。复烘采用文火慢烘的方法,达到干度均匀一致,香气透发的目的,当手捻即成末,含水量在6%左右下烘,摊凉分筛,除末去劣,包装贮藏。

品质特征

磐安云峰茶属半炒半烘形名茶,其外形条索挺直细紧,芽叶肥嫩,匀整,色泽翠绿鲜润。内质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绿翠明亮,叶底嫩绿成朵匀整,汤色嫩绿明亮,具有“三绿一香”之品质特征。(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恩施玉露的制作工艺与历史传说

恩施玉露的制作工艺与历史传说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玉露茶的工艺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罕有的传统蒸青绿茶。该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叶底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

玉露茶的传说

《清水岩志》中有记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这书中的记载说明恩施县内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产茶了。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先生给予极高评价并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恩施玉露深受国人及东南亚一带的厚爱,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麻姑”绿茶枯木逢春绽新芽

  日前,我省决定对省内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统一命名为“江西绿茶”,以期形成品牌效益。这一举措给沉寂已久的“麻姑”绿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百年浮沉,清香逐渐散去

  产于麻姑山景区的“麻姑”绿茶是江西省十大名茶之一,其色泽银灰翠润,香气鲜浓清高,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唐代,“麻姑”绿茶就被列为贡品。到了近代,麻姑山寨背、石坪、横排等村家家户户仍然种植麻姑绿茶,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每逢圩日,挑担卖茶的茶农排成“长蛇阵”,担子一放,占了半条街,许多周边县城及邻近省的茶商纷纷前来采购。上世纪80年代末,“麻姑”绿茶进入发展鼎盛时期,种植面积增至3500多亩,成为当地农业的一项特色主导产业。然而,好景不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麻姑”绿茶逐渐陷入发展窘境,农户分散经营,工艺流程简陋等导致“麻姑”绿茶品质逐年下降,价格走低,严重滞销。许多茶叶种植户纷纷砍掉茶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麻姑”绿茶面积减少了近九成。经过百年浮沉,“麻姑”绿茶清香逐渐散去。

  柳暗花明,迎来发展春天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对茶叶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提升,未能通过QS体系认证的特色产业将被排挤出市场,当时还是固守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麻姑”绿茶一夜之间跌入谷底,在大型超市的占有率几近为零。加上近年来周边福建、浙江等名茶对江西茶叶的巨大冲击,“麻姑”绿茶的品牌优势丧失殆尽,大的生产订单几乎没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茶叶生产发展,把茶叶列入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这给一度难以支撑的“麻姑”绿茶送来了发展春风。尤其是今年8月初,我省决定对省内的茶叶品牌进行重新整合,将茶叶品牌统一定为“江西绿茶”,这一新举措给沉寂已久的“麻姑”绿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资源整合,迈向产业化

  为了重新叫响“麻姑”绿茶品牌,南城县审时度势,对“麻姑”绿茶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一方面加大对外推介力度,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升级。去年福建客商投资1000多万元在麻姑山开发出1000亩麻姑新茶园。今年,南城又在麻姑山风景区按仿古街规划动工兴建100间茶艺楼,同时启动了现代化茶厂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加大对老茶园改造,引导种植农户实行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种植,先后在麻姑山、天井源等地建设了多个高标准良种示范茶基地。并针对人才短缺难题,引进、培养了20多名懂得茶园管理,熟悉茶叶加工工艺流程的专业技师,通过“师带徒”形式,将种茶、制茶技艺广泛传播,使传统的茶业向现代产业化迈进。

  从落后产能到迈向现代产业,“麻姑”绿茶实现了优美转身,逐渐走向大市场,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大量出口到东南亚地区。今年上半年,“麻姑”绿茶产值突破了400万元,增幅达到160%。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