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入仓茶”与“未入仓茶”

普洱茶的“入仓茶”与“未入仓茶”

2019-03-14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对于普洱茶的储藏和转化,有分为‘’入仓茶‘’和''未入仓茶'',这两者都有什么不同呢,哪一个更好?

  何谓“入仓”:茶品存储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茶品呈现黯淡无光、有白霜、汤色快速转红、饼缘脱落等,即为“入仓茶”。

  何谓“未入仓”:茶品存储于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着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茶品呈现干净、油亮、汤色透彻等,即为“未入仓茶”。

  从而可见,“未入仓茶”远好于“入仓茶”。那么,如何区分“未入仓”和“入仓”呢?

  外观辨识:

  筒身:一般情况下,未入仓茶品因储存环境都较为单纯而量少,筒身较少碰撞,且较为干净、无水渍,若固定筒身为铁丝,其本身则不容易生锈。反之,入仓茶筒身则较无法保持完整洁净。

  外包纸:若有水渍,通常已经进过仓,尤其第一饼与最后一饼最容易发现水渍。而未进仓茶品在一定年份以上(最快四年,依茶质、环境而定)会出现油渍,且茶质越佳者越明显;但有时存储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快速出现油渍。

  年份与纸张完整性无关,保存良好的老茶纸张可能完整没有受损;反而入仓茶,在短时间内因潮湿与茶虫因素而毁损。

  饼身:在一定年份,大约七年以上相同茶品比较:入仓茶的饼身边缘因湿气而较松散,但也因为湿气与压力,越往中心点越硬。而没有入仓茶因为通常储存量少,整筒重叠重压的机会相对少,加上正常发酵与氧化,是整饼均匀的松散开。

  茶菁色泽:

  生茶饼:四年以上,没有入仓茶菁的色泽油亮光洁,饼身内外颜色相同或是差异不大。入仓茶菁颜色灰白、灰黑,或是偏红黑(入仓重),且通常内外颜色不一、色差大。若茶菁黑而不油亮、色灰黑,通常为高温退仓方式造成。但有些茶商会喷茶油,如此会出现茶饼内外色差大的状态。

  熟茶饼:未入仓的好熟茶,色泽红棕而有轻微亮度;若偏深黑、青黑色,则属于渥堆不当造成,茶质会受影响。入仓茶品通常略带白霜,或是红黑色而无色泽。

  口感辨识:

  茶菁味道:

  生茶:未入仓茶的茶品有如冻顶乌龙或铁观音老茶之香气,淡淡的陈香、带蜜味。入仓茶,有所谓仓味;广东茶仓味较闷,香港老茶仓通常陈味浓,味道明显差异;稍有年份之香港仓茶饼,会有所谓樟香、参樟香。入仓茶品未退完仓前,常从外包装纸就可以嗅到仓味。

  熟茶:轻度入仓之轻发酵芽叶熟散茶的特有香气,有如干荷香。轻发酵之熟老叶,有年份之未入仓茶,或是轻度入仓茶品,有红枣香与熟枣香之分。入湿仓较重之青壮叶熟茶,或轻度湿仓之老熟茶,二者香气差异大,主要香气来源为茶叶木质化香气。

  口感:

  未入仓生茶:“果酸”是稍有年份茶品主要特色,口感清爽不腻、回甘强,茶韵足、杯底留香。四五十年的印级茶,如果没有入仓,以“重手”浸泡仍微带苦涩味。同期入仓茶则汤滑水甜,口感饱满;适度入仓,时常会有超越未入仓茶的表现(前提是仓储控制无问题,对入仓茶品的茶性把握有经验)。但最大的缺点是,不管怎么退仓,永远都有仓味。

  未入仓熟茶:虽口感清爽、茶韵足,但水薄而质轻,泡水短。轻度入仓熟茶,汤滑水甜,香气足、口感佳,多方面表现都略胜未入仓熟茶一筹。

  汤色:

  未入仓生茶

  汤色从金黄、黄红、浅琥珀色,透亮琥珀红……依年份与制程、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共同特色与关键在于汤色清亮,且泛油光。入仓茶汤色较暗而深、不清亮,除非仓度非常轻、老茶或退仓多年的茶品,才有可能清亮而油光。汤色琥珀、清亮、油光,也是优质茶的特征。

  新熟茶,入仓茶较未入仓茶,汤色深而不清亮(排除散熟茶刚压成饼情况);老茶,若退仓完整,二者汤色差异不大,但还是未入仓茶较为清亮。


 
有用+10
分享

发酵温度低普洱茶也发酸

  有人说,下关和临沧因为天气比勐海冷,温度低,堆子的温度上不去,所以茶容易发酸。我表示赞同,既然发酵程度轻的茶容易发酸,发酵温度低,堆子温度上不去,茶不容易发熟,所以很容易导致轻发酵。温度上不去的情况下,翻堆,等同于轻发酵。通常,在夏天发酵,需要的时间比冬天短;因为温度上得比较快;同理,下关发酵需要的时间就会比勐海长,临沧亦然。我想举几个例子。

 

  一)海湾茶厂邹炳良前辈是勐海茶厂的老师傅,但在昆明安宁发酵的茶,有茶友说酸。显然我们不能怀疑邹老的发酵水平,只能说,昆明气温比勐海低太多了。

 

  二)朋友的临沧茶发酵出来,我感觉酸。但第二年拉到勐海发酵,没有酸味。显然,说临沧的毛茶发酵会发酸,这个说法并不靠谱。更大的可能性,是因为临沧的气温上不去。

 

  三)紧压度较高的茶在成品第2-3年容易发酸

 

  对于发酸的茶怎么处理?——答案似乎是老生长谈。第一点,存放,一直放,放到没有酸味为止。也许3年,也许5年,也许10年,总有一天会消失。基本上,任何一个商家都会推荐这样的方法。第二点,是港商传授,入仓然后退仓,反复折腾几次,就能去除酸味。第三点,不出售。

 

  没发好的茶,就不要拿出来卖了。厂家或者商家自己放好了再拿出来压饼好不好?作为专业的制茶者,专业的制茶公司,自己的难题拿给并不专业的消费者去处理,本质上就是个不负责。也许,厂家或者商家认为卖出后减少了自己的经济损失,但你损失的品牌声誉和客户不是损失吗?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普洱茶熟茶好

 普洱茶一般泛指云南普洱区域的茶,不过对于很多内行的人来说普洱茶分的更加细,分生茶和熟茶等,但是对于外行来说很难区分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下面我们就以一起来看看普洱茶的生茶好还是熟茶好吧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普洱茶熟茶好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

1、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就是两者一个是经过人工发酵的,一个是没有经过人工发酵的,所以有生熟之分,要说普洱茶和生茶和熟茶哪个好,其实两者都有功效,但是要分不同的人喝不同的茶。

2.普洱茶生茶性寒,而普洱茶熟茶是温性的,因此一般的人都是喝熟茶为主的,因为对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而普洱茶的生茶有点苦涩,而且姓寒,所以又胃病或者是体内有寒气的人一般都是选择和熟茶的。

3、普洱茶熟茶有减肥的功效,但是过程有点缓慢,而普洱茶的生茶也有减肥的功效,不过相对来说身体不好的人,一般要选择熟茶来减肥,因为对身体几乎没有任何的伤害。

4、普洱茶生茶和熟茶之间没有谁好谁不好之分,一般都是根据个人的口味来选择的,生茶有点苦涩,但是越喝越有味道,而普洱茶熟茶入口就是甘甜的,不过生活中更多人会选择熟茶!

普洱茶投资金箴(下)如何选茶

  这次来谈谈如何选茶。仅供茶友参考。把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放在最后,不是卖关子,而是前后是有逻辑关系的,如果对前面两期内容认真读过,会有完整的理解。

 

  基本前提:

 

  如果我们想要收藏一些普洱茶,有一些是基本前提,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第一个,要纯净。这不是指原料看起来干净,而是指要无农残,或者基本无农残,喝起来要放心。目前市场上能做到无农残的只有古树,台地茶中极少部分,经过严格管理,农残可以达到较低的水平。这里指的是欧盟标准,我国标准之前也说过,只要按农药操作说明使用,基本都可以达标,不太具有参考价值。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意见,是否认同随意。

 

  第二个,工艺上没有缺陷,利于长期保存。除非是一些新做茶的初制所或个人,现在很多地方的加工工艺都比较成熟,只要提出具体要求,一般都能做到。过去讲烘青茶无法存放,其实现在品质好一点的普洱茶一般也不会烘青,但是有时压饼后为了追求速干会进烘房,这个要如果温度过高或过长还是不行的。至于是否手工杀青,也不绝对,机器如果杀青适度也是可以的。如果说工艺细节如何配合原料,那就是更高的要求了。

  重要参数:

 

  在满足前提之后,我们应关注原料、工艺与存储的具体信息。

 

  原料信息:我们应关注原料是否有详细的信息,比如树种、树龄、土壤、产地生态、气候条件等等。当然并不是说300年的树一定比200年就好,或者海拔1700的一定比1500的贵。而是说详细信息给我们更多的参考点,对于品鉴、收藏和未来流通来说都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基础,而且这种规范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茗寿堂现在的所有茶品都会提供这些信息。

 

  存储信息:如果我们不是买的新茶,应该了解详细的存储信息。这包括存储的地方,存储的方式,是否密封和密封程度,包装材质,温湿度等等。过去的老茶这方面没有关注,因为存的地方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大家对存储条件没有太多研究,其实普遍存的品质不高,也包括很多存储失败的例子,包括中期茶也是如此,存成什么样完全凭运气,88青的产生即是如此。我们现在积累了一些高品质普洱茶的存储经验之后,可以有意识的对存储条件进行控制,这在未来也会成为一款茶价值重要的参考。大家如果拿到茗寿堂的收茶卡片就会看到,最后一页是留给存储信息的,当茶到手以后,每个存茶的茶友可以自己来做记录。

 

  工艺信息:相对来说,现在普遍的工艺水平是可以满足基本要求的,但是很多细节也会决定茶的品质,萎凋程度,杀青的方式与手法,揉捻,干燥方式等等。一款茶的含水率多少是合适的,更适于长期存储,这个也是需要摸索的。工艺信息涉及到商业秘密,往往不会详细列出,我们更多的是通过信赖品牌来信赖茶品的工艺。

  应避免的误区:

 

  有一些弯路能不走还是不要走。

 

  追逐大品牌:之前讲过,普洱茶品质原料是根本,而大品牌高产量的茶品,包括有大量加盟店的品牌,无法使用高品质的古树原料,多是台地或拼配茶品,原料的相对价值不高。大品牌反而不会列出原料的详细信息,多是以名字或者概念来炒作,作为品鉴为基础的收藏来说,不是很明智的选择。如果你本身就是想在炒作市场中博一把,那就另当别论了。

 

  追逐名山头:相对来说,名山古树的品质上来说还是有保障的。之所以不提倡基于以下原因:一、经过炒作,名山古树的性价比不高。有些茶比如冰岛,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价值。二、名山古树因为价格过高,往往采摘过度,进行催产等等,带来品质下降。三、现在有很多至品质不低于名山的古树价格并不高,更加值得关注。以上还是以真的古树纯料为前提的,实际上越是名山,真品可能性越低,市场上冰岛古树纯料是真的可能性大概只有千分之一。

 

  追求低价:收藏圈子有句话:“不拍买贵,一定要买对。”有的当时看是贵了一点,过两年看还是很便宜的,但如果买的不对的话,存多久都是垃圾。现在信息很发达,优质古树原料不可能很便宜,指望捡漏,多是打眼的结果。

 

  迷信专家、爱听故事:专家有专家的立场,故事有故事的隐喻,有智慧的人能听出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