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9-03-14 访问量: 53 茶礼仪网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的公司主要有:中茶(勐海茶厂)、龙生(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易兴居(云南易兴居茶叶有限公司)、中茶(中国土产畜产茶叶进出口公司)、嘉茗(云县嘉木茶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郎河(勐海县郎河茶厂)、龙圆号(西双版纳古茶山茶业有限公司)、老同志(安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易昌号(云南昌泰茶业集团公司)。以下就介绍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的企业文化以及茶厂的实力。

  注:排名不分先后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中茶普洱茶

  云南中茶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员企业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普洱茶行业最重要的企业之一,销售渠道覆盖全国。“中茶”牌商标注册于1951年,是中国茶行业第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中茶”出品的普洱茶韵韵陈香,款款精品,其中以“中茶第一饼”“大叶青饼”“易武圆茶”等最受消费者赞誉。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二*易兴居普洱茶

  公司集科研种植、基地建设、粗精加工、产品销售、文化传播为一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发展和经营,依托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推出易兴居品牌国学经典八大系列产品:和、仁、礼、善、瑞、德、义、孝,一茶一书,每一个品牌字都追溯到甲骨文,从甲骨文的演变过程开始去探讨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成为茶文化产业的领航者。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三*郎河普洱茶

  郎河普洱茶是勐海县郎河茶厂旗下品牌。普洱茶的十大品牌郎河茶厂建于1995年,自建厂以来,茶厂聘请国内经验丰富的制茶名家,借鉴广东等地经验,充分发挥勐海本地独特的制茶工艺和发酵技术,精选勐海茶区上乘原料,在生产中注重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市场中成功的塑造了“郎河”系列优质品牌。郎河普洱茶一直以优质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丰富的产品打动消费者。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四*大益普洱茶

  大益普洱茶是普洱茶中著名企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生产的知名品牌,是普洱茶标杆和经典代表,在注册成立近20年的历史中,大益品牌为企业赢得众多荣誉和奖项,拥有众多忠实茶友。其中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的标杆。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五*下关沱茶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云南省下关茶厂。该厂创建于1941年,位于云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集散地——大理市。下关沱茶还是国家民委、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指定的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旗下沱茶外形精巧,品质醇正,是沱茶中代表佳作。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六*福海普洱茶

  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之福海普洱茶产自云南福海茶厂,一贯以“信誉第一,质量至上”为原则,为茶友提供香气纯正、口感自然的普洱茶。福海生产的熟茶产品汤色红润透亮、香气纯正自然、口感温厚醇和、条索明快秀直。福海的工艺、福海的产品使得众多的普洱茶爱好者能够品到真正普洱茶特有的味。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七*龙园号普洱茶

  龙园号普洱龙园号普洱茶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业界推崇,近几年来还为云南省ZF、西双版纳州ZF、云南省台办等各级ZF和单位制定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纪念茶。营销网点遍及全国各地,产品远销香港、台湾、东南亚、欧美等国内国际市场。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八*龙生普洱茶

  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龙生普洱茶是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在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模式。“龙生”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旗下普洱茶也深受普洱茶友的喜爱,其中龙生宫廷普洱在第六届中国普洱茶节质量评比中荣获“普洱茶王”称号。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

  2015年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之九*八角亭普洱茶

  八角亭普洱茶是云南唯一的国营茶厂——黎明茶厂旗下品牌。黎明茶厂现在已有几十种不同规格、不同风格的系列产品,如饼茶、砖茶、沱茶、散茶、工艺茶等,而“八角亭”商标则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八角亭”牌普洱茶被认定为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是昆交会唯一指定用茶,在资深茶友中也极富盛名,以选料上乘,做工精细闻名遐迩。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来自自然的启示(1)








 

普洱茶季节的四个阶段变化

  春生: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加大,普洱茶内部的物质开始活跃,滋味逐渐开始丰富,活性开始加强,汤感开始活跃,苦底明显。

 

  夏长:温度,湿度逐渐达到巅峰,茶体的物质的活性也达到巅峰,大量的物质从叶肉,叶脉分离开来,由于转化的物质过多,使得茶汤滋味极其丰富,特别是涩感明显,成为主要的呈味物质。

 

  秋收:随着转入秋天,温度和湿度降低,茶体内的物质从叶脉,叶肉的分离开始减弱,前期分离的物质进一步细化,从而滋味开始变得汤感细腻,最富品饮感觉,这个时期内的陈香最为明显。

 

  冬藏:进入冬季后,茶体内的物质急剧收敛,活性明显降低,而前期细化的物质因为温度和湿度较低的原因而显活力不足,这时的茶汤的滋味相对于前几个季节来讲,明显要平淡了很多,苦味,涩味处于最低水平。

 

普洱茶与健康:第一章,普洱茶的功效(四)

普洱茶与健康:第一章,普洱茶的功效(四)

陆羽所列举的上述症状与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就很接近。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止渴除疫。贵哉茶也。”刘贞亮在《茶十德》中也把“以茶除疠气”列为茶德之一。茶叶对各种疮、瘘具有良好疗效,内服、外用均可。可配伍银花、甘草等。

7、消食、去油腻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中的消化液的分泌量,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这种功能是建立在其具有“解肥腻”、“下气”等药效基础上的。中医文献中,称其能主治“食积不化”的见于〈本草求真》。记载“去肥腻”功效的有〈檐瀑日记》;记载“饭后饮之可解肥浓”的有《老老恒言》;记载“去腻”的有《东坡杂记》、《茶谱》和〈茶经》;记载“解油腻、牛羊毒”的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去人脂”的有〈本草拾遗》和《食物本草会纂》;记载“解荤腥”的有《饭有十二台说》;记载“去腥腻”的有《瓯江逸志》。用于消食、去油腻时茶量在10克以上。

8、醒酒

《广雅》、《采茶录》、《本草纲目拾遗》和《瓯江逸志》中称茶具有“醒酒”功能。记载茶能“解酒”的文献有〈仁斋直指方》;记载“解酲”的有〈续茶经》;记载茶能治“酒毒”的有《本草图解》和《药材学》;记载“醉饱后饮数杯最宜”的见于食物本草会纂》;记载“解酒食之毒”的见于《仁斋直指方和《本草纲目》。用于醒酒时茶量在10克以上。可配伍葛根花、麦冬等。

9、下气茶的“下气”功效

是指饮茶能够疏通肠胃郁结之气,使人体气机通畅,保持脏腑功能平衡。由于“下气”一词属于中医概念,其与胃之浊气上逆相关,临床功效表现多为消胀、降逆、止嗳呃。此外,文献中称“通利肠胃”、“消胀”、“开郁利气”等也是指“下气”的功效。记载“通利肠胃”者有《竺国纪游》的有新修本草)、《食疗本草三才图会》、《本草经疏〉、《饮膳正要》。记载“消胀”的有在中医文献中记载“下气《续茶经》;记载“消膨胀”的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开郁利气”的有《本经逢原》。关于茶的下气功效,相关方剂如《串雅》:“治虫积、虫胀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棱、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不仅茶叶有下气的功效,茶籽也有同样的功效。《本草纲目》载:“上气喘急,时有咳嗽,茶籽、百合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

10、利水普洱利水,这里的“水”,是指体内水湿之邪

所谓“利水",是萘指用淡渗利湿的药物通利小便,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出。在中药5健文献中从功效角度记载茶能治"小便不通”或“小便不利”的有康《圣济总录》与《药材学》;记载“利水”的有《本草拾遗》和《本草求真)记载“利水道”的有《茶谱》和《茶经》;记载利尿”的有《中药大辞典》和《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利小便的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干金翼方》、《饮膳正要》和《三才图会》。用于利水时可配伍白花蛇舌草、竹叶等。

11、通便

通便就是通畅大、小便之意。中医文献中从治疗功效角度记载茶能治“二便不利的有本草求真《食疗本草》;记载“刮肠通泄”的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记载“利大肠”的有利大小肠的有《本草拾遗》;记载“利二便,通大小肠”的有《中国医学大辞典》用于通便时可配伍少量生首乌、大黄等。

12、治痢

“痢”是中医学的一种病名,古称“滞下”。又因病情不同而有“赤痢”、“白痢”、“赤白痢”、“噤口痢”等名。医学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消炎、杀菌、治痢作用,浓茶汁日服十次,可以洽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记载“止痢”的有〈本经逢原》;记载“合醋治泄痢甚效”的有〈本草别说》;记载茶能“治毒赤白痢”的有日用本草》;记载茶能治“血痢”的有〈本草求真》。治痢,绿茶优于普洱茶。单方即可取效,复方配伍较多的是与生姜同用。〈本草图解》与(《日用本草》均有茶“同姜治痢”的记载;《仁斋直指方》更是强调指出:“姜茶治痢……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宜。”

本文节选自《普洱茶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