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南茶协会理事会:不能再用生茶冒充普洱茶

云南茶协会理事会:不能再用生茶冒充普洱茶

2019-03-15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在元月25日结束的云南省茶叶协会第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黄炳生会长严肃指出,普洱茶的精华是后发酵,后发酵包括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生茶"没有经过后发酵,仍然属于绿茶,不能再用"生茶"冒充普洱茶忽悠社会,忽悠老百姓。自然发酵多少年,或茶叶理化指标变化到什么程度能够成为普洱茶,他请专家研究提出意见。他将向省委、省政府专题报告,建议取消"生茶"提法,修改不切实际的标准,在后发酵统一概念下使用人工发酵普洱茶和自然发酵普洱茶。近几年,人大农委经过调查研究,也将从立法的角度提出修正所谓"生茶"概念的意见。

    黄炳生会长农学背景,原任主产茶叶的龙陵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五年省农业厅长,十年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五年联系农口的省人大副主任,经常深入茶厂茶区调查了解茶叶生产情况,知道"生茶"不过是理化成分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晒青绿茶而已。

    黄会长回忆,"云烟"在全国有较大发展后,原省委书记普朝柱提出,"要让全国人民像抽云南烟那样喝云南茶". 黄炳生同志为此奋斗了十多年,组织力量在全国各地推销云南绿茶。由于云南晒青绿茶同内地绿茶没有可比性和竞争性,美好的愿望和努力付之东流。现在换个普洱茶的名就以为晒青绿茶可以行销全国了,这种想法和做法太过幼稚。不要说向全国发展,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先后在云南上市后,晒青绿茶基本上被淘汰出了云南城市的绿茶市场。黄会长认为,云南主推后发酵普洱茶,市场潜力巨大,是云南茶叶走向全国的希望。"当年红塔山走红,烟叶陈化发酵几年起了重要作用。\'生茶\'也应陈化发酵几年再卖,反正你们现在不想存放也卖不出去。"黄会长诙谐的结束语引来一片笑声和掌声。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常见形状有哪些?

  从市场上流通来看,我们接触较多的主要是饼茶和砖茶。此外还有沱茶,金瓜贡茶,

 

  香菇紧茶,柱茶,柱茶,七子饼,小金沱,老茶头。它们的规格大致如下:

  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小金沱: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2克。世界最小普洱茶。

  老茶头: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由于嫩度高,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陈年茶头紧结,发酵充分,非常耐泡,为熟茶中精华,口感汤色极佳!

浅谈云南普洱茶发展的三次浪潮

  浅谈云南普洱茶发展的三次浪潮
  云南香洱茶始于商周,产于西汉,传于三国,商于唐朝,得名明代,盛于清朝,衰于民国,享誉现代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在公元前1006年率南方八个小国讨伐纤王时,即有云南茶叶作为纳贡贡品的记载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9年),即有茶产益州(主要是指现今云南所属之地)的记载三国时期,即有南中(即今云南和黔西北、川西南的总称)茶于和武侯传播种茶的记载普评茶的贸终起于唐朝,正式设立普洱府地名,因苦洱地名而得名普洱茶名清朝时期,普洱茶处于极盛时期,皇宫的贵族均饮用普洱贡茶,以至有道光皇帝御赐"瑞贡天朝"的匾,普洱茶达极盛时期至民国时期,、打于战乱和疾病的流行,普洱茶一跃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生产迅速发展,至1973年开始试制现代一斧洱茶,开创了自营出口井下耳茶的新局面香港回归前夕,由于一些香港茶商,急于变卖房屋移居国外,因而翻出了历年存放在地下仓库的普洱茶,普洱茶的价值才得以被发现,普洱茶迅速进入成长期,不但成为人们喜爱饮用的茶叶,也成为人们喜爱收藏的老古董,形成了普评茶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浪潮。
  晒青茶及其制品―普洱茶发展的第一次浪潮
  1938年以前,云南只生产一种茶,即晒青茶及其压制成的各种紧压茶。所以.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产于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州的晒青茶及其紧压茶。清·阮福《普洱茶记》(1825年前后)记载,普洱贡茶的花色有八种:"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比较完整地记述了普洱茶的花色品种。
  1938年以后,云南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又开始生产烘青绿茶等各种名茶,才打破了晒青茶一统天下的局面,1973年以前的云南普洱茶,通常是指原产于滇南地区的晒青茶及其制品,经茶马古道马帮的长期运输和存放,逐渐自然发酵和陈化而形成的普洱茶,又称传统普洱茶,这一时期的普洱茶,主要是在马驮子上形成的。在这一阶段.普洱茶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认识,只是被人们当作云南生产的一种大宗茶类而已,它的外形色泽黑褐,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香气清香,被列入黑茶类。由于是云南大叶种芽叶制成,加之放在茶杯内冲泡,内地人喝后感到茶味太浓.有股中药味,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对于长期饮用的人,特别是云南世居的人,只要一喝上它,就离不了它,故有"不喝不知道,一喝离不了"之说。
  晒青茶握堆―普洱茶发展的第二次浪潮
  1973年,云南开始自营出口茶叶的业务,根据日本和东南亚、港、澳市场对普洱茶的需要,云南试制成功了普洱茶出口。这种普洱茶,是用晒青毛茶经涯堆后发酵制成的普洱茶,这种普洱茶又称熟普洱或现代普洱.分散茶和各种紧压茶。这时的晒青毛茶,可以做成滇青的各种成品茶:春蕊、春芽、春尖、甲配、乙配、丙配和春玉等花色等级;以晒青茶为原料,可压制成沱茶、紧茶、普洱方茶和七子青饼等多种规格的紧压茶.其中紧茶,主要是调供丽江、怒江、迪庆及西藏、四川甘孜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边销茶沱茶主要供内销,普洱方茶和七子青饼除内销外,也同时出口在这一阶段,下关茶厂除生产甲沱内销外.又生产普洱沱茶供出口。这时的普洱茶,主要是指熟普洱茶
  传统普洱和现代普洱并列发展―普洱茶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由于"97香港回归",一些港商急于在回归前卖掉房产移居国外,在卖房清理地下贮藏室存放的茶叶时,才挖出了多年存放的熟普洱和生普洱.即现代普洱和传统普洱,只有在这时,人们才如拿破仑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云南普洱茶的具正价值―饮用、保健、美容、降醋、收藏的价值,出现了现代普洱和传统普洱并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齐头并进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普洱茶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浪潮:现代普洱,满足人们现实对普洱茶饮用的需求;传统普洱,收藏、鉴赏,利用各种方式存放,让其缓慢自然陈化或发酵,获得甘、滑、陈韵的普洱茶,享受自己存茶自己喝,自己存茶儿孙喝的乐趣。我们应该正确地宣传和引导,让生产者生产出优质的普洱茶提供给消费者;让经营者懂得普洱茶的贮存和冲泡方法;让消费者能喝上最好的普洱茶;让普洱茶为增进人们的健康服务。

云南普洱茶之十困鹿山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东西宽数里。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为10122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特点:香气浓郁且稳实,苦涩感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鲜爽,茶汤内含物丰富,性质稳定,后劲较强,喉底生津明显而韵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