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据说喝普洱茶的人都得了“这几种病”!

据说喝普洱茶的人都得了“这几种病”!

2019-03-18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喝普洱,从熟茶入门,因为熟茶好上口,特别是一些传统老茶头,糯滑甘甜,十分好喝,只是欠缺喉韵。喝着喝着,开始喝生茶,你会发现,每次喝生茶,都有不同感受。

 

  普洱茶人,大都是泡在茶叶里培养出来的茶客;喜欢普洱,是喜欢那种不确定性,那种可以观察得到的变化;喜欢普洱,是因为可以在藏茶N年后,拿出片茶来告诉友人,这茶我自己放了几年,时间的距离就像目光一样短浅,几年之间......犹如隔座而坐。

 

  茶友斗茶。有人问起:大家喝茶为什么会选择喝普洱?答案当然很多,五花八门。有说普洱力道猛,有说普洱保健功效好,有说普洱韵味长,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喝普洱茶

  治不好的第一个病:

 

  就是跑茶山选择新茶自己收藏,每年都有新茶,谁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好,都是赌的心态。每年都会陆陆续续买些新茶,私家茶仓也就慢慢的建立起来了。

 

  对于这些茶,以后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但还是抱着宁可错杀,不愿放过的想法。

     喝普洱茶

  治不好的第二个病:

 

  就是不断地在一些好茶价格还低的时候错过了,然后在某个时间点遇上,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去购入。

 

  相信有很多茶人,会感叹,某某茶当年才多少钱,现在价格这么贵了。这是茶友聚会时候最经常听见的一句话。

 

  喝普洱茶

  治不好的第三个病:

 

  就是不断地买茶,藏茶。说实话,你的茶已经很多了,但还是会不断地买,遇到好茶的时候,往往难以控制住钱包。遇到喜欢的茶,都是直接刷卡买单。

  喝普洱茶

  综合征:

 

  相信很多茶友都有这样经历,每次带茶回家,家人都会问你,都那么多茶了,为什么还一直买,都够你喝一辈子了。但是你仔细一想会发现,原来很多茶你都舍不得喝了。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心理。有朋友说,他买其他茶,比如铁观音,再贵的,三千、五千甚至上万一斤的,都会毫不犹豫的打开来喝。唯有普洱,他经常舍不得打开来喝。

  你是不是每次要开一片新茶,往往要犹豫很久,觉得那片茶,这么打开后,好像就没了,心中总会有所不舍。

 

  缘何?因为很多茶,都是你自己一手藏出来的,要喝掉,是真的会舍不得的,特别对于一些存量很少的茶。

  普洱茶友有一种心态,那就是,费尽千辛万苦,买来一片或一桶好茶,却舍不得喝。再深究下去,其实是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为了与茶友交流时,拿出某片茶,说:“我有这茶,你没有,嘿嘿!”

 

  还有另外一种心态,那就是,看到别的茶友手里有某款好茶,会千辛万苦的去买一点回来,为的也是,我也有这茶了,但那茶很多时候,你也是舍不得喝的。

 

  看着自己的茶仓一天天的膨胀起来,满足感不断提升的同时,茶仓里舍不得喝的茶在不断增加。往往开片新茶,毫不犹豫就开了。但是过了若干年,当那些新茶成为老茶,就开始舍不得喝了。所以,最后就是茶越来越多,舍不得喝的茶也与日俱增。

  基于以上心态,你会想着买新茶,我买个1~2片,日后会舍不得喝,所以我干脆买1~2桶吧。过了几年,会发现,即便是那些有1~2桶量的茶,你依然舍不得喝,甚至连原桶笋壳你都舍不得拆!好吧,你又顿悟了,我该买整件的,多了就不会舍不得了。

 

  结果,片友就慢慢升级为桶友,然后再次升级为件友。成为件友后,依然头疼,你会想着,这么多茶,我一个人喝,再好的茶,喝一件,也会腻的。这时候,你会拿这些茶去跟茶友换别的茶。换来后,发现某款茶的量依旧不多,每款茶依旧不过1~2桶的量,依旧会舍不得拆。

 

  最后,你又想了想,觉得茶买来就是喝的,狠下心来,拆片来喝,你喝了一泡后,觉得,爽啊!这茶继续放放肯定更好喝,所以,那茶,喝过一次后,又被你藏了起来啦。

  有时候,茶友来了,你会毫不犹豫的拿出珍藏的茶来,拆开来喝,并告诉他这是你藏了多少年的茶。若是朋友赞你的茶好,你心里那感觉是无比的痛快,若是茶友说你的茶不好,你心里会抱怨他不识货!

 

  更多的是,有时与茶友聚会,你也会毫不犹豫地拿出一片好茶来,拆开来大家一起喝,一起分享,茶友感觉好,你就会慷慨的把茶送给茶友作为礼物,心里还别样的开心。

 

  回头看看,你茶仓里的茶,有很多是舍不得喝的,但其实每片茶都还是舍得拿出来的。因为,藏茶,除了自己喝外,还可以跟茶友交流,这就是喝普洱的一种精神,一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

有用+10
分享

如何选择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如何选择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如今要购置合适泡普洱茶的紫砂壶。详细应如何选择?在紫砂壶的器形,大小与泥料上有哪些考究?

1.紫砂壶的器形本人觉得好就行,当然出水越好越好,大小在150-250CC我个人以为较为适用些。。

2.新制生茶以盖碗(显香)或低密度高煅烧壶(软水)冲泡。

3.新制熟茶以低密度低煅烧壶去堆味、软水。

4.有仓味茶品以低密度低煅烧壶去杂味。

5.无仓味老陈茶则以高密度老壶冲泡。

 

如何选择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为便于各位壶友按各自泡饮需求选购茶壶,在这里我大概总结以下两点:

1,扁壶型,如仿鼓壶、虚扁壶等,身筒矮,不易储温;口大,与空气的接触面就大也易散热,壶口大揭盖还便于察看绿茶在水中的形态美感。这种外型特别合适泡绿茶,使较嫩的绿茶不易泡老,可较好的展示出绿茶滋味清新、鲜活的特性。

2,而相似于西施、匏尊、容天,莲子,掇球等等,肚大,口小,不易散香;壶深,易于保温。这种外型合适泡乌龙茶,铁观音,普洱等需求高温发茶的茶叶。它容易表现出乌龙茶香气浓郁、耐久,滋味醇厚、甜美的特性。泡普洱的亦是口感突出,陈香不绝;潮汕时间茶考究壶的宜小不宜大,宜深不宜浅。由于乌龙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能够让半球状的茶叶完整伸展,圆形的壶壁可让水在壶里逆流而转,跟能温润地将水与茶叶严密分离,有利发茶。

 

如何选择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普洱茶自身的复杂性决议了本文,所指的普洱茶是广义的普洱茶,也就是包括曾经转化的自然发酵多年的陈茶、重生产的生茶,还有经渥堆发酵的熟茶。如何正确选择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笔者主要是谈紫砂壶型、容积、泥料、烧法温度以及壁厚等,艺术性暂时不在本文中讨论。目前这个标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主要是经过本人的体验来讨论一下。希望能取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先谈谈壶的容积。普通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见地是比拟分歧的,泡普洱茶的紫砂壶容积普通要比泡乌龙茶的大些。由于云南大叶种茶自身叶片比拟大,大一点的壶有利于叶片充沛伸展开、内涵物质的释放,而乌龙茶考究小壶,逼出香气。所以壶不能大。泡普洱普通宜选择180亳升~200毫升左右的茶壶,当然也可选择更大一些的壶,视喝茶人数的几而定。

其次,谈一下壶型。泡普洱茶宜选择脖大、耳桶丰满的壶型。出水一定要好,流以直流,剑流最好,口盖普通不宜过小,过小不利于壶内温度分发,特别是品饮新制造的生茶时,紫砂壶型中苦涩就会增加。口盖过大也不好,象虚扁一类的壶型,饮用过程中口盖过大,热量分发太快,茶香就不能饮满,常用的壶型引荐象景洲石飘,仿古,规范程度,巨轮珠等。方型壶由于是方流,出水普通都较慢,不引荐。还有象药型等适用性都可能会差一些。

再次,谈一下壶泥料。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喝普洱茶的目的是为了试茶还是为了饮用。有时分我们喝普洱茶就是试一下茶质的好坏来决议能否有继续寄存的价值。这时该用目数高的朱泥壶就好,根本上比拟能照实地反映茶质的好坏。正常饮用的话选择朱泥段的泥料为宜,紫砂能够吸附一局部与普洱茶质中不好的苦、涩、吸烟味,用紫泥壶来泡渥堆味会减少很多,老的入仓茶也能够用紫砂来吸附一定的杂味。

还有就是烧结温度与壶壁厚度的问题。笔者以为,假如是泡干仓老茶,自身茶质就很好,苦涩度也低,水甜,就不用选用烧结温度低的壶,而宜选用烧结温度高、壶壁薄的壶,这样能够更好表现干仓普洱好茶的香、醇、滑、厚来。吸附异味就不是太重要。熟茶来讲,窑温低、粗砂壶壁厚吸附堆味的才能最强,熟茶由于要疾速降低茶的温度来减少清涩味、壶壁厚薄一点,烧结温度低一下为好,宜选用红泥本山绿泥、降坡泥一类泥料所制的壶。

 

如何选择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品饮云南普洱茶的一点心得,云南普洱茶是个神奇的茶,笔者对它的理解还很浅薄,谈点心得给大家做参考,每个人能够依据本人的品位体验用心辩别,选用适宜的紫砂壶来取得最大的品饮乐趣,目的是为了把普洱茶最好的方面显现出来。

谈谈晒青对普洱茶的影响

  鲜叶经过杀青、揉捻以后利用日光晒干的绿茶统称“晒青”。晒青的产地主要是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北、陕西等地。云南特有的普洱茶必须采用日光干燥方可为普洱;那么晒青对普洱茶的影响有哪些呢?

  ①“晒青”的加工场地应处在云南大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特定的子系统之中,

  较好是临近原始森林,其自然植物茂密,多物种并存。这样的环境必然会生成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其微生物菌群的多样胜与丰富性是它最具特点的自然属性。

  ②“晒青”场地除了要求它特有的自然属性外,还要求其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这种高度的要求较好在800米以上,具有早晚温差较大的特点。这种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及温差的要求便于微生物菌群的“优胜劣汰”,使其适应性极强。

  ③“晒青”加工的场地与生活区应有一定距离,避免生活污水及垃圾对微生物菌群造成“危害”,并对“晒青”毛茶产生“二次污染”。

普洱茶“生命”周期,仓储周期规律因素……

1、毛茶制作过程

普洱茶的茶树品种是以云南大叶种。云南茶树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茶树品种与种植这里主不再嗷述。普洱茶分为春茶与秋茶,夏茶与冬茶由于品质一般是不会采摘的,但有时也会采摘一些雨水茶做普洱茶(熟茶)。在采摘季节,采摘时间与周期通常是每15天一次,最短时间也需要5-6天才能再采摘一次,因为茶树发新芽是需要时间的。鲜叶采摘后再经过杀青、揉捻、日晒干燥,制成普洱茶毛茶。茶树发芽至鲜叶采摘,再制成普洱茶毛茶的过程,约完成了普洱茶生命周期的15%。

相对于人的生命周期,怀胎十月就是茶树发芽时期,普洱茶毛茶的制作过程就婴儿出生的过程,新生命的开始。

2、生产制作过程

生产制作过程,就是普洱茶毛茶经过分检,按特定的工艺,再经过加工成的散茶或紧压茶,再包装出厂的一个过程。普洱茶的生产过程,也只是了完成普洱茶生命周期的15%,对于普洱茶(生茶)而言,或者所占的比例就更少了。

普洱茶从茶厂包装出厂,特别是普洱茶(生茶),从严格意义上说,只能算是半成品普洱茶,这与普洱茶是后发酵茶特点是完全符合的。按照这个特性,要想成为真正的成品普洱茶,是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后发酵过程。

3、储存陈化过程

喝惯普洱茶的人都知道,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刚刚从制茶人(厂家)生产出来的普洱茶,从品饮角度来看,都不是较好或是好的。普洱茶只有经过正确的存放,在合适的环境下,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让普洱茶自身产生各种生物化学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滋味醇厚、回甘生津,有着独特陈香的成品普洱茶(好品饮状态)。所以,普洱茶的一个重要的生命阶段是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也就是普洱茶的陈化过程,这个过程应占到普洱茶生命周期的50%或以上。在适当的环境下,普洱茶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个过程相对人的生命周期来说,相当少年(中学),再到青年(大学),再到中年的阶段,也就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求学阶段,以及毕业后成就一番事业的阶段。

4、消费品饮过程

消费(品饮)过程,就是普洱茶真真正正成为成品普洱茶,在消费者中消耗掉过程,也就是其生命周期结束期,而此过程将会完成其生命周期中最后的20%。而这相对于人的生命周期而言,就是处在老年的阶段,人经过一生的打拼与努力,此时此刻应该是收获期,该好好享受这一生的时候了。

普洱茶仓储转化的周期性规律。这个规律对于普洱茶仓储与转化的把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仓储环境

普洱茶对于存放条件的要求并不严苛。实际上,只要人能够长时间生活的地方,就适合普洱茶的存放。在仓储环境要素中,影响普洱茶陈化的四大主因为:温度、湿度、通风、无杂味。而次要条件为:重压与翻仓。

普洱茶存放环境为:温度20~30℃,相对湿度65%~75%,通风无杂味,但因数量少没有重压与翻仓的问题。对于多数茶友而言,重压和翻仓确实是少有遇到的现象,只要把握好“温度、湿度、通风、无杂味”四大要件便可确保普洱茶存储的基本需求。

茶汤黄绿或黄色,香气中生青味较重、带甜香,口感苦涩稍重,干茶墨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绿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那个茶区的茶,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转化前期(3-10年)

茶汤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较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

▶转化中期(10-20年)

茶汤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

▶转化后期(20-40年)

茶汤深红色,香气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似米汤,干茶黑褐油亮,冲泡之后叶底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入口化开的化韵更明显。

▶陈茶期(40-60年)

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老茶期(60-100年)

茶汤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

▶古茶期(100年以上)

茶汤酒红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古韵盈然,唇齿留香。

茶品影响

不同的茶品,在经过同样的仓储条件、仓储时间后,也会有不同的转化结果。茶品的原料(树龄、管理方式、产区、等级)、初制制程、紧压形式等等都会对结果有所影响。其中茶品原料的影响尤为明显。以同茶区近似工艺制作的生茶而言,台地茶/小树茶的达到相同的转化效果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古树茶。

以中医“寒凉平温热”之理论进行分类,台地茶/小树茶新茶茶性属寒,而古树茶新制生茶茶性属凉(以两者初制工艺正确为前提)。经过仓储的转化,茶品的茶性会呈现出“寒→凉→平→温热”的转化趋势,以每次茶性转化点为划分,会发现茶品转化会呈现近似相同的周期性规律。在前述的环境条件下,石昆牧老师发现,台地茶/小树茶的转化周期约为七年,而古树茶的转化周期约为五年。

经过一个仓储转化周期后,茶品不但茶性有所改变,其品饮表现亦会达到一段时期内的高峰。而由于古树茶与台地茶/小树茶先天茶性的差异,加之茶质的区别,可以说随着仓储年限的增加,两者的品质与品饮感受的差异会愈发扩大。

以2006年景迈有机系列之土饼为例,同样的茶品,在北京与台湾高雄两地截然不同的仓储环境中经过了8年的时光,已然产生了明显的仓储差异。从外表上看,北京仓储的茶品包装纸表面仍保持洁净,而台湾仓储的茶品在相对平均温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已然可明显观察到茶品包装纸上有明显的“油渍”。

这种现象是由于存储环境的平均湿度较大造成的,在相对更湿润的南方,茶品表面出油的情况会较为普遍,即便在北方较干燥的环境下,如果茶品存储的年份足够老,或者堆放在底层比较受到重压的茶品,也会出现同样的“出油”现象。

很多刚接触普洱茶的朋友,尤其对于老茶接触较少的茶友,对类似出油的情况缺少相应的经验与科学认识,会认为这是受潮或入仓导致,这是不正确的观点。

从汤色上看,北京仓储土饼的汤色相对偏浅,但汤色更为明亮;台湾仓储的茶品则更为红浓。北京仓储的茶品,香气更为高扬,口感较为清冽,茶品气感清晰而强烈;而台湾仓储的茶品,汤感更为细腻润滑,茶韵更深,气感也由表入里。两者可谓各有千秋。

从叶底上看,台湾仓储茶品叶底颜色明显较北京仓储为深,也体现出两地仓储转化速度与周期的差异。

需要指出的是,古树茶五年、台地茶/小树茶七年的转化周期规律,是石昆牧老师在台湾南部(高雄)特定气候环境下所总结出的规律,当环境改变,仓储周期自然应有所调整。一般而言,若环境年平均温湿度均低于前述环境条件,则这个环境中茶品转化周期应相应拉长。比如茶品在北京仓储,其转化周期就应比台湾南部仓储的同样茶品拉长1~2年。

石昆牧老师最早于2003便向业界无私地分享了他多年以来仓储的转化经验数据,但业内部分不肖业者在剽窃石老师的发现同时,又忽略了石老师在数据中注明的环境条件,以至于将一套转化规律生硬的套用在了每一个地方每一种茶品的仓储之上,以至于闹出不少笑谈。

转化方向

不同的仓储条件除了会导致转化速度与周期的差异,还会对产品转化的方向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在年平均温湿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茶品转化周期相对较短,茶品刺激性褪去较快,汤感也更为醇厚;而在年平均温湿度相对较低地区,茶品转化周期相应拉长,但茶品的香气留存度较高,茶品的气感也会有更为优异的表现。

沉默期

在茶品转化周期一半左右的时间,由于茶品各种内含物质各自转化周期的不协调,以至于其无法达到相辅相成之效果,茶品口感会呈现无香、淡、寡、薄,甚至酸、杂等现象,仿佛茶品本身的优秀内质沉默不出,故而称为沉默期,又称尴尬期。

在需年份转化的红酒中也会有类似情况发生。遇到沉默期,只需静待其结束,茶品的香气、口感等就会逐渐回复,并进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此相信许多有多年存茶经验的茶友都会心有戚戚焉。

若茶品经过了一个以上的转化周期,其内含的活性物质逐渐趋向转化为惰性物质,故而从第二个转化周期开始,茶品沉默期持续时间会有所缩短,茶品在沉默期内发生的品质偏差也会有所缩小。因此最为明显的沉默期一般只会在第一个转化周期被观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