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陈皮普洱茶的做法

陈皮普洱茶的做法

2019-03-18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陈皮普洱茶做法:将优质柑桔底部割开一圆洞,把里面桔肉掏空,然后将优质普洱灌入其中,放通风干燥处,让桔皮慢慢变干,让干茶叶与鲜桔皮相互吸取精髓。制作陈皮普洱茶时,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以增加茶叶的陈味,使其在相互发酵中形成风味独特的陈皮普洱茶。陈皮具有顺气理中,健脾,燥湿,化痰治咳。

   

      陈皮普洱茶综合了陈皮独有的果味清香和云南普洱特有的甘醇爽甜,配搭成了风味一绝的清甜甘美。茶汤为透亮的棕褐色,陈香浓郁,沁人心脾,入口细腻滑爽,回味甘甜。制作陈皮普洱茶时,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以增加茶叶的陈味,使其在相互发酵中形成风味独特的陈皮普洱茶。

 【本文来源:普洱茶吧】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知识必备,看完这篇你基本就是个高手了!

 

  想成为品茶高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积累足够的经验。而成为品茶高手之前,得知道品一杯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还有关于茶的颜色气味味道怎么去描述。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2、成熟的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3、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

 

  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5、香气层次感

  单一的——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一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6、香气质量

 

  高扬——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尝味道】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1、基本味道

  甜味——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2、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3、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4、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5、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怎么识别普洱真伪?

   普洱共分为四个系列,辨别普洱的真伪可以从外包纸包、内票、茶面和观汤色、看叶底这些方面进行判断。

   7542系列 8582系列 7572系列 7532系列

   70年代左右,所生产的产品大都以7542与8582系列为年代,7572系列为等级,7532系列为散别,但是80年代末、90年代至今的数据号码只能当参考,不能作为辨别普洱真伪依据。

   外包部分和纸包部分

   自然、原包、干净、真实是判断茶品的重要依据。大部分的茶友一定要认盖印部分。这一部分,辨别时要特别注意;有的外报纸并非“大口中”,也有不是盖印的,但大口中居多。唯一确认的是盖印的纸较厚,且为手工十字布纹纸。

   内票部分

   内票,是为了国际贸易而设置的中英对照说明单的统称,一饼配一张。70年代的内票采用油墨石印,较为细致,内票有颜色深浅,在判别上有别于目前新茶品的内票。其内票有大有小,判别的最好方法仍是用最原始的方式。30年前的纸质和30年后的不他,用了30年的内票,还会是30年后新制成的内票吗?

   茶面和饼面部分

   茶品制成后到被饮用的这段时间叫茶品成长期,若能放置于相对湿度、温度恒温的场所30~50年,茶品自然是身价不凡。外形条索色泽鲜绿的白毫,会随着时间及空气中的水分慢慢变成金针色,非常有生命活力感。(人为加速发酵的茶品色泽暗黑,无香味,而且异味横生。)

   普洱茶因属于后发酵茶种,其叶面茸毛关系着茶品发酵完整与否,实验证明普洱是不能用高温烘焙,一旦经由高温,将使茸毛由尖端开始,而后渐次至基部干枯死亡,这样的茶叶表面将不受到细胞保护而开始开始氧化,失去茶性。市面上有很多人使用人为发酵法,在此特别提醒茶友们注意,可先用价格入手,再由外包判断竹壳的老化程度是属于自然风化的吗?外包纸的印刷触感对吗?内飞、内票纸质感觉及压制和字体对吗?再看茶面陈化有油旋光性吗?冲泡后有生命感,入口感觉对吗等等。

   观汤色

科技滋润勐海普洱茶

 

 

科技滋润勐海普洱茶

 

通讯员 朱兴正

周玉忠 徐丹旎 文/图

 

  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了勐海县“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

 

  茶叶所积极推动格朗和乡、勐宋乡、布朗山乡等专业化乡镇和南糯、帕沙、贺开、班盆、老班章、老曼娥等名山名茶特色示范区建设原生态标准化茶园和古茶精品庄园;牵头制定古茶园改造、管理、采摘、养护等技术措施,指导帮助茶农科学合理利用古茶资源;积极完善生态茶园的技术规程和操作规范,构建生态茶园指标体系,推动勐海建成38万亩生态茶园,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中有林,茶在林中,远看青山绿水,近看心旷神怡”的生态最优和普洱茶原料最优基地在勐海县雏形初显。

 

  该所着力推进初制加工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标准及保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全手工制作技艺,加大科技培训和茶叶科技进村入户,培训农户3万余人;大力推行初制所规范达标,实现初制所标准化、清洁化、节能化生产;致力于规范农民群众家庭作坊初制茶的技术规程,推广科学晾晒、卫生储存等技术,大幅度提高茶叶初加工水平。按照普洱茶种植加工标准,择优扶持一批产品质量过硬的初制所和合作社,帮助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水平;建立了茶叶市场准入及认证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对茶叶生产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质量标准,保障了勐海茶叶质量的统一性。

 

  鼓励茶农依法、自愿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该所通过加强对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积极推行“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基地(初制所)+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模式,由茶叶合作组织对茶叶进行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价格和统一销售。此外,鼓励企业、购销大户到主要茶叶消费区域设立销售窗口和专卖店,形成点、片、面相结合的销售网络;积极培育“勐海普洱茶”经纪人队伍,构建“勐海普洱茶”走向市场的多元化渠道。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争取到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勐海县筹建“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规划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评审,于2016年3月通过了国家级现场核查验收;组织申报的“中国普洱茶文化之乡”、“勐海茶”地理标志商标获得批准;完成了《建设“中国普洱茶第一县”(2013—2015)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了《勐海县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勐海县普洱茶原料加工技术规程》。在科技支撑下,勐海县茶叶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茶园面积、毛茶产量、精制茶产量、产值、品牌、税收、茶农年人均收入、从业人口等多个中国普洱茶第一,初步建成中国最优质的普洱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