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喝普洱的人生流程

喝普洱的人生流程

2019-03-18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如何品味普洱茶,如何品味人生!

  我认为喝普洱的素养流程应该是这样:喝茶→品茶→融茶→茶道→喝茶!

  首先是有的人慢慢由“喝”会过渡到“品”。把茶当做饮料而大杯大碗海饮解渴,此为喝茶。

  品普洱茶,一是品其香味,先靠近精致的茶杯边沿,用鼻由轻至深地嗅其香气,嗅茶淡淡的清香;二是品其滋味,即将茶汤少量入口,用舌尖将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以辨别茶味的浓淡、醇甜和苦涩。

  如果上升到“融茶”,那么就要在品茶时要注意身体的与茶的交融与感受,找到"体感"的同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人际关系等。

  在就是“茶道”,就是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和道德,讲究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参禅悟道。

  最后就是"喝茶",道法自然,淡化其外,内实其中。但"此喝"与"前喝"是完全不同的意义,此"喝茶"不要去理会诸多的茶礼,茶悟,追求一种舒坦、温暖、自然的简单喝法,但必须要找到身体的感觉,从而达到养生养性的目的!

  (纯属个人或部分茶人的喝茶感受,仅供参考!)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干仓茶和湿仓茶怎么辨别?

  普洱茶是常见的一种茶饮,并且有了生熟的区分之后,就更适合大多人饮用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喝哪一种。现在,对于普洱茶的相关内容,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普洱茶干仓茶和湿仓茶怎么辨别。

 

  所谓干仓,是指温度、湿度适中,既常温下,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不易滋生物的仓储环境;湿仓是指在高温、高湿下,空气对温度在80%以上,不通风透气,容易滋生物的仓储环境。

 

  将生普洱茶存放在干仓中进行后发酵,称为“干仓后发酵”,这种普洱茶称干仓普洱茶。将生普洱茶存放在湿仓中进行后发酵,或将晒青毛茶通过”湿仓”处理后再进行蒸压制形,称为“湿仓后发酵”,这种普洱茶称湿仓普洱茶。

  干仓储放最适合生普洱茶陈化的需要,是属于自然陈化的过程。干仓后发酵普洱茶是一种酶性氧化,也称之为自然陈化普洱茶,能保持普洱茶本质真性。湿仓后发酵是酶性氧化与有微生物参与的发酵,能促进普洱茶快速的陈化。

 

  微生物的催促氧化,是微生物寄生在茶叶上,对茶叶纤维的破坏性很强,因而破坏了茶叶的组织,并且也会留下霉菌的残留物,大大破坏和改变了茶叶原有的本质。所以,湿仓后发酵,通常称之为霉变陈化普洱茶。

 

  普洱茶干仓茶和湿仓茶辨别:

 

  干仓普洱茶条索紧结,发酵均匀,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香气陈香,汤色青栗或深栗,清澈明亮,叶底黄栗色至深栗色。湿仓普洱茶条索松散,颜色暗淡无光泽,如水分过多则看见茶叶表面披白霜或茶叶由内而外滋生出霉菌,有一股霉味或泥味,汤色和叶底暗栗色或黑色。

  1、从外观包装辨识“干仓”与“湿仓”普洱茶

 

  一般而言,未入仓茶品因储存环境都较为单纯而量少,筒身较少碰撞,且较为干净、无水渍,云南七子饼固定筒身之铁丝也不容易锈蚀。反之,入仓茶筒身则较无法保持完整洁净。外包纸张如果有水渍,通常已经进过仓,尤其第一饼与最后一饼最容易发现水渍。

 

  而未进仓茶品在一定年份以上(最快四年,依茶质、环境而定),会出现油渍,且茶质越佳者越明显;但有时储存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快速出现油渍。年份与纸张完整性无关,保存良好的老茶纸张可能完整没有受损;反而入仓茶,在短时间内因潮湿与茶虫因素而毁损。蠹虫(银鱼)无论是在任何环境都可能存在,所以纸张被蠹虫咬食而破损,以此无法推测储存环境。

  2、从饼身辨识“干仓”与“湿仓”普洱茶

 

  在一定年份,大约七年以上相同茶品比较;入仓茶的饼身边缘因湿气而较松散,但也因为湿气与压力,越往中心点越硬。而没有入仓的茶因为通常储存量少,整简重叠重压的机会相对少,加上正常发酵与氧化,是整饼均匀的松散开。

 

  茶青色泽:以生茶饼来说,四年以上没有入仓茶菁的色泽油亮光洁,饼身内外颜色相同或是差异不大。入仓茶青颜色灰白、灰黑,或是偏红(入仓重),且通常内外颜色不一、色差大。若茶青黑而不油亮、色灰黑,通常为高温退仓方式造成。但有些茶商会喷茶油,如此会出现茶饼内外色差大的状态。

  熟茶品的辨识,未入仓的好熟茶品红棕色而有轻微亮度;若偏深黑、青黑色,则属于渥堆不当造成,茶质会受影响。入仓茶通常略带白霜,或是红黑色而无光泽。

 

  3、从茶菁味道辨识“干仓”与“湿仓”普洱茶

 

  以生茶来说,未入仓茶的茶品犹如冻顶乌龙或铁观音老茶香气,淡淡的陈香、微酸、带蜜味。入仓茶,有所谓的仓味;广东茶仓较闷,香港老茶仓通常陈味浓,味道明显差异;稍有年份的香港仓茶饼会有所谓樟香,或是蔘樟香。入仓茶在未退完仓前,常能从外包纸上嗅到仓味。

 

  熟茶品的辨识,轻度入仓之(轻发酵)芽叶熟散茶特有香气,有如干荷叶香,如白针金莲。轻发酵之熟老叶,有年份但未入仓之茶,或是轻度入仓之茶。有红枣香与熟枣香之分,如7581、枣香砖。入湿仓较重的青壮叶熟茶,或轻度湿仓之老熟茶,二者香气差异大,主要香气来源为茶叶木质化香气,如8592、7562。

 

  4、从汤色辨识“干仓”与“湿仓”普洱茶

 

  未入仓生茶,汤色从金黄、黄红、浅琥珀色、透亮琥珀红,依年份与制程、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共同特色与关键在于汤色清亮,且泛油光。入仓茶汤色较暗而深、不清亮,除非仓度非常轻、老茶或退仓多年的茶品,才有可能清亮而油光。从另一角度来说,汤色琥珀、清亮、油光,也是优质茶的特征。

 

  新熟茶,入仓茶较未入仓茶汤色深而不清亮;老茶,若退仓完整,二者汤色差异不大,但还是未入仓茶较为清亮。

 

  5、从口感辨识“干仓”与“湿仓”普洱茶

 

  未入仓生茶,“果酸”是稍有年份茶品主要特色,口感清爽不腻、回甘强,茶韵足、杯底留香。四、五十年的印级茶,如果没有入仓,冲泡仍微带苦涩味。同期入仓茶则汤滑水甜,口感饱满;适度入仓,时常会有超越未入仓茶的表现。但最大缺点,就是不管怎么退仓,永远都有仓味。

  两片同一年份、同一品牌的茶,一片是干仓,一片是湿仓:

 

  从外型上看:

 

  干仓普洱茶的外包纸装干净,茶饼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

 

  湿仓普洱茶的外包纸有水迹,茶饼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黑绿且茶叶表面或夹层留有绿霉。

 

  从汤色、香气、口感上看:

 

  干仓茶从视觉上看:汤色明亮,较澄清,陈期在七八十年以上的,略转深栗色;香气纯正、清高、幽长、没有异味、霉味;口感有一定的厚度,没有异味。

 

  湿仓普洱茶汤色像熟茶一样呈暗栗色,经过烘焙的一般汤色澄清,常被误认为是干仓,但是出汤较慢,未经过烘焙的汤色混浊,象泥浆水,但也会呈红浓色;香气,有明显的仓味,有些不好的有霉味;口感较薄,没有厚感,有些也可喝到霉味。

  从叶底上看:

 

  干仓普洱茶叶底是果黄色至深栗色,质地活性柔软,有光泽、有弹性,其生茶的叶底在干仓长期陈化过程中颜色变化不大。

 

  湿仓普洱茶叶底是暗栗色或是黑色,湿仓生茶和熟茶的叶底颜色很相似,但熟茶叶底质地是干硬的,而湿仓生茶叶底质地则保持柔软,且富于弹性。

 

  本次内容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相应的了解。普洱茶内含多种营养物质,如果能够长期的饮用,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多益处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饮用。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海拔越高普洱茶品质就越好吗?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海拔越高普洱茶品质就越好吗?

前两期和大家讲了普洱茶春茶、夏茶和秋茶的一些特征,今天就再和大家聊一聊海拔以及土质对普洱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这里得强调一下:今天讲的内容仅限于云南三大产区,并不包含超出三大产区的茶。

海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云南是一个多山的地区,海拔变化是相当的大。云南海拔最低点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与越南交界处,100米都不到。最高大家都知道,位于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海拔6700多米。高差非常大,产茶叶的海拔范围从100米—2500米之间,海拔不同产出茶叶的滋味是不一样的,我们以三大产区来举例说明。

版纳产区

版纳的平均海拔为800米左右,茶叶最著名的产区有两个,一个是易武产区,一个是布朗产区。易武产区产茶主要区域的海拔大约在1100米—1500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而布朗山茶叶主产区的海拔在1100米—1900米之间,著名的老班章海拔约1700米左右,年均降雨量在1300-1500毫米。因此在版纳产区,好茶一般就出在1300米—1900米之间的高程上,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1900毫米之间,并且是在山地上。

平地或坝子基本上是不出好茶的,比如景洪的海拔大约在500多米,勐腊坝子的海拔700多米,勐海坝子的海拔约为1200米,年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这三个坝子都很富饶,物产丰富,可偏偏出产的茶叶品质一般,几乎没有什么有名的茶。这是因为土质太肥沃,海拔过低,气温较高,这些地方茶叶的生长速度过快,土壤中的矿物质偏少等原因。以我的经验,在版纳产区海拔低于1100米,年均降水量超过1800毫米的地方出产的茶,通常水味会较为明显,苦涩味也比较重,还难于化开。海拔越低这个特性越明显,比如景洪周边茶的滋味,就明显不如勐海坝子产的茶好。海拔超过1800米的区域所产的茶,通常茶味会比较的淡,层次感的丰富程度也会比较的单一,苦涩味会明显的轻一些。海拔越高,这个特征越明显,这是版纳产区的一个大致情况。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海拔越高普洱茶品质就越好吗?

临沧产区

临沧产区大致和版纳产区的比较相似,但有特例,比如昔归茶的品质就非常好,但它的海拔只在700米—800米之间,年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位于澜沧江边,令人奇怪的是对面普洱市镇源县秀山产的茶叶,品质却大不如昔归。海拔相同,降雨量相同,距离不到2公里,同样是山坡地,唯一的解释就是土壤的问题了,但这个没有经过科学的检测,只能是推测了。

抛开昔归这个特例,来看一看临沧的一般特征,选几个点来看一看。冰岛村的海拔在1600米—1700米之间,年均降水1800毫米,土质以风化岩为主,山坡地。小户赛的海拔1700米左右,年均降水1750毫米,也同样是山坡地,风化岩。邦东的娜罕,海拔在1600米左右,年均降水1200毫米左右,土质情况更为特殊,茶树多长在岩石缝里。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临沧另外一个特殊之地——邦马大雪山,它的古树茶分布于海拔2200米—2750米的山坡上,常年气温很低,年均降水量达到2000毫米,这是一个特例中的特例,看似不可能出好茶的地方,偏偏就出产了非常好的茶。强调一下:这个是很特殊的情况。

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化的茶产业崛起中的“绿巨人”

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化的茶产业崛起中的“绿巨人”

 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化的茶产业崛起中的“绿巨人”

有机茶园成规模

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化的茶产业崛起中的“绿巨人”

现代化加工


茶尖上的思茅


日前,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茶产业成为思茅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金字招牌。

 

“从叶子到杯子,茶产业在这里绘出了全产业链开发的现代产业图景。”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局长郑少永说,思茅区以茶产业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名单,得益于多年来对茶产业的深耕与培育,不仅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基地,还实现了加工企业的集群化,更重要的是与茶相关的科研力量配套完善。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助力思茅区茶产业更上层楼,通过创建项目“六大工程”的实施,思茅区不断推进茶产业的全产业链开发,形成了“一心、两片、一环、一基地”的产业布局,一个集“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产业园正在崛起。

 

基地规模化 “有机”引领高品质

 

碧色万顷,茶香四溢,思茅区被誉为“中国茶城”,这里茶园面积达17.1万亩。茶,不仅成了思茅区的产业支撑,更是思茅区的城市名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思茅区的底气来自于这万亩连片规模化种植的现代茶园,城区周围茶山环抱,凸显了这座城的鲜明特色。

 

在距离城区10公里处的整碗村,普洱祖祥高山茶园已是享誉国内外的有机茶基地。1998年,通过对土壤化验检测后,公司董事长董祖祥在整碗村试种了30亩茶地,坚持不施化肥、不打违禁农药,还发动周边的百姓一起走上绿色、有机的发展之路。2014年以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对合作社的1万亩茶园进行有机转换改造,通过采取茶园环境(生物多样性)修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培肥、有机茶园认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有机茶园建设,已有2000多亩茶园取得了欧盟有机证书。

 

“我们坚持走绿色、生态、有机的路子是正确的。坚持种有机茶、施有机肥,不会对土壤、空气、水造成污染,符合现代人健康绿色的生活要求,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回忆起种植有机茶的初心,董祖祥感慨不已。如今祖祥有机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还卖出了每公斤2000欧元的高价。

 

从源头上更加注重品质,思茅区推动茶产业走生态、有机路子,连续多年开展生态茶园改造,实现了生态茶园全覆盖。2017年,通过对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摸底,因地制宜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项目。该项目在思茅区南屏镇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茶园1.7万亩,辐射带动茶园10万亩、5个乡镇,直接惠及茶农1.05万户,逐步构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到2020年,将完成覆盖全区20万亩茶园的有机肥绿色农业种植。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按有机化、科技化、景观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建设。目前,思茅区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12.02万亩,其中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和有机茶园转换面积达4万亩。截至2018年12月,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48.66万元,安装600盏太阳能杀虫灯,完成3万亩生态防控建设,园区内75%的茶园达到国家标准园水平。

 

加工集群化 “智慧”制茶可追溯

 

无菌环境下提取,茶汤“秒变”茶珍。新鲜茶叶从杀青、晾晒,到提取、包装的整个制茶流水生产线,在生产车间现场视频监控室内一目了然。在位于思茅区的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其标准化、数据化、科学化的智能制茶技术,以及普洱茶提取茶珍、普洱茶纤维饼干等创新产品的开发,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普洱茶加工技艺的认知,不断探索从“普洱茶生态种植标准化”到“茶叶深加工标准化”。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思茅区培育茶产业集群,推动茶叶加工环节的现代化。

 

2018年1月,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成立,完成智慧茶山物联网及溯源平台建设,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运用。目前已有祖祥、龙生、原生3家茶企完成智慧茶山物联网及溯源平台建设和标准化改造。

 

这样的加工现代化改造在普洱工业园区内的茶叶企业正不断创新运用。云南茶祖茶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太阳能中高温蒸汽压制系统与太阳能恒温烘干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将太阳能运用到普洱茶压制、烘烤加工过程的茶企。太阳能无污染、零排放、低成本的优势得到市场认可,已有5家企业完成车间改造升级,普洱茶生产正逐步告别锅炉燃煤、迈入绿色清洁生产新阶段。

 

园区内加工能力与茶园规模配套,70%以上不达标的初制所得到改造;提高精制加工企业设施装备水平,对园区内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精制加工厂进行技改;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大幅度提高茶产品附加值;茶叶加工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10万元,改建初制所1.5万平方米,购买茶叶加工设备68台(件),加工率提升20%。

 

目前,园区年生产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茶叶企业有62户,加工转化能力得到提升。思茅区建有木乃河加工片区、倚象创新片区,规划面积20.04平方公里,园区内茶叶加工厂82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今年以来新建改造茶叶初制所23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环境清洁化、产品标准化,园区茶叶精制率达到76%,推动茶产业向高端迈进。

 

产业链延伸 “融合”发展争上游

 

游客漫步茶园观光之余,还能体验采摘鲜叶、参与学习茶艺,“有机茶+茶庄园”正绘出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新风景。

 

来到位于思茅区营盘山的“龙生有机普洱茶庄园”,这里不仅是一片茶园,还是一个景区。龙生公司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把基地建成体验式的庄园,打造集休闲养生、观光游览、康体疗养、户外运动为一体的生态化庄园,探索茶旅融合发展路子。

 

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思茅区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模式,采取“基地+加工+品牌+文旅”发展模式,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建成茶叶庄园8个,建成4A级、3A级茶旅融合国家级景区2个,带动游客量200余万人次。产业园年总产值达60.1万元,主导产业覆盖率达78.1%,2017年一二三产年产值分别达9.5亿元、28.8亿元和21.8亿元。

 

位于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倚象镇创新片区的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茶产业工业旅游标准化”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模式。2017年公司荣获中国首批十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荣誉,在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和茶旅融合的双轮驱动下,2018年6月又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认定。

 

思茅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牵头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研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制定各项目任务和措施,政府共计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60260万元投入产业园建设,调动489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实施156公里“百里普洱茶道”项目,建设89.1公里茶园生产道路。

 

茶旅融合迈出新步伐,以有机茶种植、加工为主体,融观光、休闲及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庄园发展方兴未艾。思茅区将站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新的起点,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目标,不断拓展茶产业附加值,打造康旅结合的产业发展新动能。(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