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为何要“晒青”?不同的干燥方式有何意义?

普洱茶为何要“晒青”?不同的干燥方式有何意义?

2019-03-18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对于普洱茶的经典定义,大家都不陌生: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在茶叶制作过程中,干燥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普洱茶也如此,在“国标”规定中,普洱茶的干燥方式为“晒青”,就是阳光晒干,这对普洱茶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茶叶干燥之“晒青”

 

  晒青是将揉捻后的茶青用阳光晾晒,使茶叶的含水量降低。整个过程温度低于60度,保留了茶叶当中大量的活性酶,后续转化有了空间。

 

  晒青干燥的过程长,温度湿度适合,既有漫长的自动氧化,又有光催化反应,能够促进茶叶内含物质氧化,进而影响茶的品质。

  茶叶干燥之“烘青”

 

  “烘青”也是常见的茶叶干燥方式,指鲜叶经杀青之后,借助70℃至120℃的高温,让茶坯快速脱水。烘青茶外形完整,色泽深绿油润,香气清高,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

  “晒青”对普洱茶起什么作用?

 

  普洱茶最重要的特质是越陈越香,需通过茶叶的活性酶来实现。烘青的高温会将大量活性酶杀死,没有后期转化价值,加之在干燥时,采用了烘干方式,茶叶的水分含量只有4%-6%,茶叶完成后期的陈化和发酵十分困难,也就不适合来做普洱茶的毛料了。

 

  因此,普洱茶在保证原料和工艺的前提下,越陈放越香浓,晒青工艺可使茶叶均匀失水,且温度较低,利于保留茶叶中的有机物质,帮助后期转化。

 

有用+10
分享

你知道喝普洱茶的五个阶段吗?

  第一阶段,喝有机普洱

 

  目的只是解渴,茶品只要求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外型好不好看干不干净,因为在山区无所谓工业污染,认为这样的茶就是可以放心的好茶了。

 

  其次就只求合口味。冲泡也很不知道讲究,冲泡的方式主要是口缸闷泡、玻璃杯长泡或土陶罐炒泡,人多的时候就用大碗或者烧水的铁壶冲泡。这时喝普洱,其实不知道所喝的茶叫什么,也不知道除了解渴、帮助消化(特别是吃了油腻的食物以后)以外还有什么好处。

 

  更不知道水、器、冲泡技巧等因素对对一泡茶的影响。

  第二阶段,喝健康普洱

 

  目的除了解渴还有健康。后来,知道不管是多么有机,只要“采之不时,制之不精”照样会“食之成疾”。于是要求提高了一个层次,不但要求要“有机”,而且还要采之时,制之精。集体化时,初制所收茶很挑剔,鲜叶既要采摘分类合格,又必须及时送到,“采之不时,制之不精”的问题几乎不存在。包产到户后,部分鲜叶逐步开始上街流通,有时进初制所已经是时隔几日几易其主。还有部分鲜叶是各家各户自己加工,加工技术参差不齐,加工成干茶后上街流通,又几易其主方乘车船离茶区而去。

 

  但好在还是有不少人家和初制所延续了集体化是的采摘与加工标准,找健康普洱还算比较容易。

 

  07年的普洱茶风暴,其实也有一利,那就是,让制茶的人们认识到:有机、采之时制之精那是制茶的最基本标准。

  第三阶段,喝个性普洱

 

  目的在解渴、健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味觉的丰富与美的追求。随着对茶叶的认识的逐步深入,随着对茶与健康内在联系的理解的不断增加,随着对茶汤的感受能力的提高,对所喝茶品又增加了新的标准——开始将“个性”一词与茶的口感联系起来,在合格、健康的基础上,开始选择具有自己喜欢的个性口感的茶品。对回甘、和厚、柔滑、饱满、含蓄、层次、散化这些词语,不断有了比较感性的理解。

  第四阶段,喝文化普洱

 

  目的不只停留在生理层面,对文化的品味与追求成为主导目的。在个性的基础上,还将茶品是否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如果是极具个性而尚无相应文化内涵的茶品,也要附庸风雅,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味。因为,品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在品味文化、品味人生,这是喝茶与喝咖啡、喝糖水的实质性不同。

  第五阶段,喝人文普洱

 

  目的是借喝茶享受思索、悟道与文化的美好。自己是一种生命,茶是另一种生命,喝茶即是一种生命与另一种生命的对话,我们用味觉聆听茶向我们讲述文化与道,同时也是我们积淀的文化与道向我们讲述新的道与文化。人文普洱,那是让我们的心灵进入思索、文化境界的物质凭借。茶清净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灵的视频上播放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林值林叟,谈笑归无期。”这种境界,是需要人文普洱这一导游的吧!

  茶因人文而美妙,人因茶灵而悟道。人文普洱,是有灵性的人与有灵性的茶的蓦然相逢,是人与文与道与茶的缘分的际遇,是一种美好、自在的精神境界,唯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最可状其难以言喻的愉悦。

 

  人与茶之间,跨越语言的障碍。味觉自如地转化为意觉听觉,茶之味亦如远山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喝人文普洱,那是对心灵的涤荡,是对那让我们的肉体如此鲜活美丽的灵魂的探访与滋养!喝过一回人文普洱,对人生而言,也可以算没有囫囵吞枣了吧!

普洱茶的历史有多少年普洱茶的工艺流程揭秘

普洱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原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以六大茶山(即曼洒、易武、曼砖、依邦、革登、攸乐)所产的茶叶最为盛名。采其大叶种的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因在普洱集散,故名“普洱茶”,经过几百年岁月的洗礼,普洱茶经过了鼎盛、衰退,到今天的辉煌,其加工工艺、茶区范围也在不断变化。今天的普洱茶指在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统称普洱茶。每年春天从二月下旬开始采制普洱茶,直到11月都是采茶季节,以春茶品质最好。用茶芽制作的散茶或压制的饼茶,当年的新茶就可以喝,无生涩味,有回甘。

普洱茶的历史有多少年普洱茶的工艺流程揭秘

普洱茶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

普洱茶生茶

采摘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其形态为散茶或压制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

加工工艺:

大叶种鲜叶→杀青→揉捻→晒干→滇青毛茶→自然发酵→散茶滇青毛茶→紧压成型→饼茶普洱茶熟茶。

生茶以自然方式贮放发酵,耐贮放,可以存放15年以上,经后发酵茶性转温和。这也是传统工艺的普洱茶。20世纪70年代,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引入人工渥堆发酵工艺,使普洱茶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贮放多年的品质,习惯上称为“熟茶”,就是人工发酵普洱茶,或现代工艺普洱茶。这种熟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贮放,短的甚至几个月,便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了。品质好的熟茶干茶色泽褐红或深栗色,俗称“猪肝红”,汤色红浓透明,滋味醇厚,顺滑甘甜,无霉味。

藏生茶

加工工艺:

大叶种鲜叶→杀青→揉捻→晒干→分级归堆→潮水渥堆→晾干→拣剔→熟散茶拣剔→压制干燥→紧压成型→熟饼茶品熟茶享受结果。如要享受普洱茶的陈香,要选择品质好、耐冲泡,且每次冲泡后的色、香味变化起伏不大,陈香明显,汤色红浓透亮,无其他怪味道的熟茶。

藏生茶拥有过程。普洱茶的贮放收藏是一漫长的过程,一般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也许能与你终生相伴,过程漫长,也很美好,因为结果很值得期待。

普洱茶的品质

普洱茶的品质

  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茶,普洱茶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普洱茶以自身独特的品质,滋养了无数的苍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其医药保健功能被一一发现,普洱茶受到了越来越多茶人的喜爱,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共同话题。

  在方兴未艾的普洱茶热中,有一种“唯时间论”正在流行。一些不良商人混迹于普洱茶界,他们利用普洱茶越阵越香的特性,以次充好随意改变普洱茶生产日期者有之,以内飞和票号等商标偷梁换柱者有之,将新茶做旧伪称陈茶者有之,冒老号欺世盗名者有之……时间在他们的手中仿佛成了一根魔杖,只要任意贴在一饼普洱茶上,都可使其身价倍增。

  其实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很多,首先应该是茶菁,作为制作普洱茶的原材料,茶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我们知道,普洱茶选用的原料是生长在云南的大叶种茶,这是云南特有的优良茶种,据云南茶科所化验测定:在同一地区同一条件下,茶叶“水浸出物”大叶种比小叶种高3%—5%;“茶多酚”大叶种比小叶种茶高5%—7%;“儿茶素”大叶种比小叶种高30mg—60mg。在普洱茶的主产西双版纳、思茅、临沧茶区(北纬21度—24度),一般“水浸出物”为47%—48%,“茶多酚”为33%—38%,“儿茶素”为170mg—190mg,均比其他纬度地区分别高出3%—7%、3%—8%、35mg—40mg。

普洱茶的品质

  由此可见,云南大叶种是名副其实的优良品种。可以说,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优良的茶树品种,为普洱茶的生产提供着最优良的原料,没有这样的原料,普洱茶将会大大逊色。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当年英国人为占领西藏地区的茶叶市场,曾派人盗窃普洱茶种,在大吉岭种植,并秘密仿制佛海(今勐海)紧茶,伪制佛海茶商标,运至可仑坡混售,但是“橘生于淮北为枳”,离开了特定的土壤、气候和自然环境,即使是同为大叶种茶,即使是采用了同样的生产工艺,但生产出的普洱茶品质就有了很大的差别。

  在普洱茶史上谱写下辉煌篇章的那些老茶庄,它们之所以留下了令人称奇的普洱茶精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选用的是最为优质的茶菁。以精制高级普洱茶闻名的同兴号茶庄,制作普洱茶的茶菁都采自六大茶山的易武、倚邦等;而曾被道光皇帝钦赐“瑞贡天朝”的车顺号茶庄,生产出的那些让皇家赞不绝口的普洱茶,原料也是取自六大茶山。因此可以这样说,茶菁的好坏,是关系到普洱茶品质最基本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