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鲜叶如何采摘

普洱茶鲜叶如何采摘

2019-03-18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普洱茶采摘标准以一芽两叶为主(有的会采一芽三叶),因为此时的鲜叶在成熟度、内含物上均达到最佳状态,为普洱茶成品的后期陈化打好基础,这样的普洱茶就会“越陈越香”!

  芽苞:刚从茶枝上露出头,还没有苏醒。

  新芽:芽尖从紧紧包裹着的鳞片里面探出了头,这片曾经保护茶芽不受风吹雨打的小鳞片将在茶芽成熟之后脱落。

  一芽一叶初展:探出芽尖的茶芽稍微长大了一点,曾经包裹它的鳞片也愈发明显,鳞片在颜色上和茶芽的颜色有区别,显得更白一些。

  一芽一叶:肥厚的芽头很吸引人,一芽一叶之外的那片叶子,是在鳞片之后长出来的第一片叶子,叫鱼叶,不在采摘范围之内,所以我们不会把这片鱼叶算在芽叶之内。

  一芽两叶:这是标准的一芽两叶,一个芽头,两片叶子,外加一片鱼叶,鱼叶之外还有一颗刚长成的茶果,它现在还很小很小。

  一芽三叶:这片嫩芽虽然短小,但却是标准的一芽三叶,鳞片已经脱落,鱼叶很小。且节间很短,标准的明前春茶。

  一芽四叶:作为一芽四叶的典型,这片茶芽非常成功。长到第四片叶子,其芽头还在完整,这对明前的古树春茶来说比较难得,一般的古树茶芽,在明前这个阶段,长到第三片叶就开始缺少芽头,成为对开叶。同样的,这里的第五片叶是鱼叶。

  对夹叶(对开叶):这时的茶叶顶芽已经停止生长,采摘这类鲜叶很容易演变成晒青毛茶中的“黄片”,影响成品茶的美观。所以应尽量避免采摘此类鲜叶。春茶常常就是这样,才刚长第二片叶子,芽已经没有了,所以,古树春茶(尤其是明前的),很多都品相不齐。

  鲜叶采摘时用手指力量一捏一提,折断茶梗,切忌直接用指甲掐断,以免产生红梗。此外还需要注意芽叶完整,在手中不可长时间紧捏,放置茶篓中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提早发酵;采下的鲜叶要放置在阴凉处,并及时处理,进行初加工。

有用+10
分享

大滇说茶(112):普洱茶的厚

  普洱茶的厚是在评鉴一款茶时经常用的术语,也是老茶客忽悠新茶客的利器。茶气啦,厚啦,滑啦,喉韵啦,这些词是老茶客必备,幸亏喝普洱茶的MM少,不然被老茶客忽悠得一愣一愣的MM就多了。如果再加点舌底鸣泉,无味之味,更加令人莫测高深了。然则,诸位请告诉我什么是厚?我来问几个问题:

  第一,班章厚不厚?

  第二,易武厚不厚?

  以大滇飞扬无聊的辩证法,以上问题都是陷阱。在不限定条件的情况下,以上问题无解。无论说YESorNO,都有足够的理由给你0分。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描述自己的看法,当然,按照大滇的逻辑,以下说法并不是真理,只是从现象引发的思考。

  从厚到薄,从薄到厚。厚等于稠?如果厚等于稠,那么,加大投茶量,提升浓度,就能体会到稠?应该说:厚从两个方面描述,第一是感觉到稠,这个有浓度方面的含义;第二是茶汤对口腔的刺激,让口腔或者喉部感觉到饱满。

  厚与薄的对比,我来用具体的茶对比,02年笋壳砖可以做为薄的典范,09年老茶头也可以。XX的典范之一,XX也可以。

  薄的典范,即正常泡法下,让人无法感觉到厚。这个并非加大投茶量,增加浓度就能给你带来饱满的感觉。作为生茶的厚,我们有太多的典范,包括大家非常喜欢的忙肺,厚是自然的反应,并非要茶汤浓度很高,也并非一定要苦涩,茶汤一入口,让你整个口腔都充满了茶的味道,这就是厚。咀嚼茶汤,让你感觉到茶汤有一定的浓度,稠,这也是厚的一个方面。在泡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茶汤从厚变薄的过程,然后水味出,一泡茶中止。而陈化过程中,我们也经常有发现,口感薄的新茶经过陈化,口感变成了醇厚,而新茶厚的,经过存放,变成了薄。当然,这就是杯具了。

  在杯具和洗具之间,太多人归结为宿命,或者说偶然、运气之类。实际上,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们下面就来说下导致发生这些情形的原因。休息5分钟,喝一泡茶。

  大滇的方法论,分析茶的任何方面,都从原料、工艺、存储、泡法着手,经过各种PK,多次试验,得出某些不那么可靠的结论,有结论总比没有结论好,哪怕一个不准确的结论,反复比较试验后,从1.0版本的结论到9.9,总能趋于完善。

  原料方面,我们说,易武台地茶,较易显示出薄味,对新茶来说,通过泡法的调整,可以在某几泡出现较厚的口感,但总体印象是薄。但是,通过存放,经过陈化,如果只是因为揉捻较轻的原因,后期会体现出厚来。易武的醇厚,不那么张扬,通过岁月,很平和地展现出来。存放效果,使我惊奇的,就是易武。如果有人给我说,易武新茶的厚度,我会在心里嗤笑。但对5年以上的易武,我会正视它的厚度。工艺正常的情况下,从薄到厚,基本上是易武台地茶的必然。今天的薄,那又如何?我是坚定的易武主义者。

  关于蛮砖小树,我的评价是厚。大树茶不评论的原因在于:无论是麻黑还是蛮砖,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当然主要是说春茶,秋茶的薄是相对于春茶来的。蛮砖小树,春茶和秋茶相对于易武来说,都是可以称为厚的。而刮风寨小树,5泡的精华后,留给我的印象是薄。但,这有关系吗?今天的薄,会变成明天的厚,这就是我可以肯定某些茶的原因。新茶之间波峰和波谷转化的突兀,经过岁月陈化后会变得流畅自然。

  同样,从原料来说,如果较多使用树龄很短的台地茶,口感上的薄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基本上10年之内的高海拔地区台地茶都会给我高扬的香气以及薄而气短的感觉。有人问我低海拔地区的茶怎么样?谢谢,我没有喝过,不了解。看看外形就不喝了。如果非要台地,那么请尽量选择30多年类型的老台地茶,他们在耐泡方面,不输于很多大树。表现的特征,也会持续给予厚的感觉。新品种的茶树在外观方面较显毫,产量高,但是底蕴方面,似乎总有些浮躁的张狂!然后,我们再说大树茶的薄。

  一口把台地茶打死,把大树茶捧上天,不是客观的做法。事实是,虽然,大树茶有先天的优势,根深树大,但是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你根有多深,我们都有办法让你变薄。办法就是:勤奋地采摘,不舍昼夜。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就能把公认厚实的麻黑茶变薄,也能把班章变薄。过度地采摘,让许多熟悉的茶渐渐变得陌生。名山?嘿,名山,就是这么个,只要有钱,都可以上的茶!为了寻找厚度,只能继续奔走那些人烟稀少的茶山。
文/大滇飞扬 

普洱茶生茶熟茶新手该如何选择?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而生茶和熟茶虽然原料都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但是生茶和熟茶无论是从滋味、口感、香气,还是从外形、茶性、功效上,都不尽相同。所以很多刚入门普洱茶的新手就不知道该选择生茶还是熟茶。

  茶汤香气

 

  普洱生茶外形色泽墨绿,香气馥郁,气韵明显,汤色黄绿清透。生茶更契合普洱茶的自然本真之味,如果要系统性的学习品鉴普洱茶,了解普洱茶的起源、发展、传承、历史,那么生茶无疑是首选。而熟茶渥堆发酵技术在1975才真正成熟,开始广泛生产,历史较短距今也不过40多年。

 

  经过渥堆发酵所制成的熟茶,具有温、润、醇、滑、厚的显著特点,即茶性温和,滋味甜润、不苦不涩、汤色红润,汤质醇和饱满,入口滑润、稠厚。所以才接触普洱茶的新茶友,如果从滋味口感以及品饮习惯方面考虑的话,可以先选择生茶。当然如果是比较喜欢、习惯熟茶独特风味的茶友,那自然按照喜好选择熟茶即可,毕竟适口为珍,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茶性和功效

 

  普洱生茶从工艺上来说,没有渥堆发酵的程序,因此含茶多酚,性属清凉,可清热消暑,还能降脂提神,有很好的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不过生茶的活性成分较多,故容易失眠,感冒发烧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老生茶另当别论)

 

  熟茶经过渥堆发酵,茶性温热;生茶提神醒脑,熟茶温养肠胃如果是肠胃虚寒、有肠胃疾病,或者年纪大肠胃虚弱的茶友,就尽量不要喝对肠胃有刺激性的生茶,尤其是新生茶;而应适度品饮茶性温热、刺激性低的熟茶,有助于温养肠胃。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熟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还能降压,防治动脉硬化,较适合中老年人群及胃寒等人群,除此之外还可以养颜减肥,有很好的降脂作用。

  生茶熟茶是无法比较高下的,无所谓好坏,只是选择和喜好的问题,没有可比性,不存在优胜的问题。只要明白生茶熟茶各自的区别和特点,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体质,来做选择!

云南普洱茶到底怎么样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故而也有人称其为云南普洱茶。那么,这云南普洱茶到底如何呢?它好不好?做为黑茶的一种,云南普洱茶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

从生产基地来看,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具有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从其价值功能来看,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因而,云南普洱茶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茶。生茶,入口微苦,苦过之后,回味无穷,舌底泉涌。熟茶,汤汁饱满,淡淡陈香,微微的甜,暖胃养生。那么,要如何冲泡普洱茶才能让其更想更醇更诱人呢?

普洱茶冲泡需先冲一次热水,称为“洗茶”。“洗茶”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明朝)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

其次,在冲泡的时间上也要有所控制。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

最后,品茶的时候,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云南普洱茶到底如何,我想只有与它为伴的茶壶知道,只有和它缠绵过的舌尖知道,只有品过茶香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