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解放以前的普洱茶

解放以前的普洱茶

2019-03-18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历史是悠久的,形成时间是漫长的。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对普洱茶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普洱茶的史料记载很少,只留下少许的孑言片语,供人们参考、研究、思考、探索。使得普洱茶更具传奇与魅力。

  明、清朝,普洱茶外销,运输靠马帮。马帮把“茶”运到西藏,京城,东南亚等各地,有些地方还要经过水路,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茶”在马背上颠簸、晃动,摩擦发热,途经山区,湿度非常大,都会造成普洱茶,非人为自然发酵。

 

  又据范和钧先生所写:“每年冬季将来时,把收购积存的干青毛茶取出,开灶蒸压后,装入布袋,积压成心型,然后放置屋角阴凉处约四十天后,布袋发微热约40℃左右,袋内茶叶则已发酵完毕,解开布袋,取出紧茶,在外包绵纸,即可包装定型,……”

 

  又据李拂一先生所写:“佛海茶叶制茶,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于竹席上反复搓揉成条,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齏脆。竹篮四周,放以大竹(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曰‘散茶’。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别品质,再加工制为‘圆茶’、‘砖茶’及‘紧茶’。”

 

  又据李拂一先生所写:“‘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茶底’,二水茶包于茶底之外曰‘二盖’黑茶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如制圆茶一般,将各色品质按一定之层次同时装入一小铜甄中蒸之,其柔软,倾入紧茶布袋,由袋口逐渐收紧,同时就坐凳边沿照同一方向,轮转而紧揉之,使成一心脏形茶团,是为‘紧茶’。‘底茶’叶大质粗须剁为碎片。‘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一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人自言黄霉之茶最佳。”

 

  又据记载:蒙舍蛮,用茶与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以上可看出,先民们对解决普洱茶“酽”的问题,用了自觉与不自觉的方法,叹服他们的智慧之余,更对普洱茶加深了解。解放前之普洱茶与现在之普洱茶,是不同的。普洱茶的发展,还需要智者仁人更多的努力。

有用+10
分享

几种不适合饮普洱茶的人群

  几种不适合饮普洱茶的人群!普洱茶得到了较多茶友们的青眯,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来说,是不适合饮用普洱茶的,下面就去具体的了解一下。

 

  1、喜喝新茶: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2、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3、发烧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4、经期喝茶: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5、肝脏病人忌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6、孕妇忌饮茶,尤其是不宜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普洱茶的“发酵载体”,看完这个更懂得存茶!

普洱茶的“发酵载体”,看完这个更懂得存茶!

普洱茶在初制加工完成后,成为了晒青毛茶,再通过精制的工艺将其紧压成形,变成了饼茶,沱茶,砖茶的形态。当我们查阅很多资料时,历史痕迹告诉我们紧压茶的形态,是因为运输的考虑,显然我们认为这样的理由并不充分。

在古代,没有现代蒸压技术的情况下,紧压茶制作要复杂的多,尤其是纯手工的制茶工艺,要想制作一款精美的茶品,其工艺的复杂性更是常人难以想象。因此,我们认为普洱茶人不可能因为所谓的“运输方便”的原因,加大自身的制作成本。

那么,普洱茶的紧压形态为什么被流传了下来?

用现代生物技术来审视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我们发现普洱茶紧压成形标志着生产过程的完结,而非发酵过程的结束,换而言之,普洱茶原料在紧压成形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酵“载体”,开始了后续发酵的过程。

普洱茶陈化实则是一个后发酵的过程

紧压的形态,是促成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有氧菌与厌氧菌的转换,这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晒青毛茶虽然有微生物菌种群的“干预”,但基本上是以有氧菌群为主,而普洱茶更重要的发酵是以厌氧菌群为主。这是因为自然界中有氧菌与厌氧菌分工不同的。有氧发酵更多的是完成一组物质的生物氧化,而厌氧发酵是将有氧发酵不能完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也就说,普洱茶的“后发酵”基本是在茶叶紧压成形后开始的,除了表面与空气接触外,其内部处于缺氧状态,这更有利于厌氧发酵的产生,促使普洱茶后陈化的作用。老一辈的茶人里,有“一沱二饼三砖四工艺”的说法,虽然这个说法是以茶叶的嫩度来划分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洱茶陈化过程中紧压形态的必然性。

包装是普洱茶后期存放过程中重要的陈化载体

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普洱茶的包装采用笋壳包装,一般的理由是因为西双版纳以前当地的茶农就用笋壳包装普洱茶,就地取材,普洱茶储存本身需要干燥,通风透气,避免阳光直射,隔异味,正好笋壳都能起到这些作用。

但是,云南自古对普洱茶的包装就存在“多层包装”的问题,以“饼茶”为例,古代一直沿袭两层包装的模式,即笋壳包饼,外用竹编笼大包装,清朝遗留的“老茶”可以作为代表,但在1943年之后,又在饼茶外加棉纸包装,外用的笋壳及竹编笼仍然沿用,形成了三层包装,这在其他茶类很少见到。

当我们站在生物发酵的角度去分析时发现,单个的饼茶存在厌氧发酵空间的不足,当把七个饼茶叠加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用笋壳包装,呈圆筒状时,是将七个饼茶锁定在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外围是笋,同样达到厌氧的小环境。与现代发酵罐的外形有点接近,其高度与圆筒宽度成正比,基本满足厌氧发酵的空间要求。

一筒完整的七子饼茶更适合存放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存放十年左右的筒茶,笋壳叶的表现形成了一些变质,甚至霉斑的痕迹,但内部的茶饼完好无损,甚至转化的更好,这就如同葡萄酒窖,干净的酒窖不可能出好酒,而那布满了霉斑的酒窖恰恰容易出好酒。而历史上留传下来的普洱茶,如印级茶,号级茶,基本上都是以饼茶、沱等紧压形态出现,这当中,完整存放下来的一筒老茶,更是价值不菲。

云南山头茶手记:那卡古树普洱茶

早晨从勐海县城出发,8公里后就进入了山区,一路上,在几个不知名的小寨采集了7份样品,中午时分进入那卡。

由于秋季又下着雨,天气湿冷,茶农把茶叶基本都拿到勐海存放。

云南的山,对于外地人而言是大的,而对于本地人来讲又相对的小,对于山丘平原的茶树人为干扰的多,而深山老林很难覆盖,生态源于自然。

那卡是拉祜族译音,也写作娜卡、腊卡、纳卡,普洱茶产区的山头名称,那卡古树茶即是讲的此山头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百年以上茶树所产的普洱茶。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业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那卡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茶区内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所产的云南普洱茶。其特点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是勐海县勐宋乡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那卡的面积9.69平方公里,海拔1,662.00米,年平均气温16.00℃,年降水量1,800.00毫米,生态环境好,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全寨一共有107户,5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919元(2010年12月25日)。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作者:石若刚,李征,来源:茶业白皮书)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6480348 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