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十大谣言(2):存茶通风?

普洱茶的十大谣言(2):存茶通风?

2019-03-19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通风会造成茶叶品质下降

 

  关于普洱茶储存环境和条件,通不通风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关于存茶通风的由来,主要原因是当年普洱茶刚兴起时,湿仓茶占主要地位,南方的湿仓茶都是采用通风来避免发霉。而实际上敞开通风会使得普洱茶的内含物质大量流失,尤其是芳香类物质会迅速减少,造成品质显著下降。

 

  密封可不可取?

 

  也有观点认为,普洱茶要密封储藏,以避免茶叶内含物质和芳香类物质的流失,但直观带来的后果就是茶品转化缓慢甚至停止转化。

 

  我们说存茶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些问题仅靠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以后有机会老牛会多关注这一方面,多整理一些讲存茶的文章出来。如果非要在现在简单的下个评判,那么密封也好、通风也罢,都不可取。两点建议给大家:第一,监控着储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第二,根据温湿度的变化,通过适当通风来调节,最终使仓内的茶品达到一个较好的转化环境。

 

  家庭环境储藏适当通风

 

  存茶环境敞开通风不可取,密封也不可取,那么当储茶室的空气湿度比较大时,该如何调节呢?这个时候,还是要通风的,但是要适当通风,一切的奥妙和学问,都在“适当”二字上,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如果你是个新手,存茶量又不大的话,家庭储藏并不需要专用设备,干净、通风、无异味、温湿度适宜的房间即可。如果实在空间紧张,阳台也可存茶,但要避免阳光。可将茶品装入瓦楞纸箱中,生熟分开,一两个月翻动一次。取存茶饮用,最好先醒茶:拆开包装,撬散一些,放入小型茶罐中存放一段时间。实际上陶罐和紫砂罐也只适合短期存茶或者醒茶,长期存放一样会带来物质流失。

来源:牛人喝普洱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制作工艺,可以无标准,但不能无底线

  提起普洱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普洱茶有药效吗?普洱茶品质跟茶树树龄有关系吗?普洱茶如何存茶?

 

  而说起工艺,普洱茶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神秘的它总让茶人想一探究竟,普洱茶的制成需要哪些步骤?晒青毛茶在其中是怎么样的角色?渥堆是怎样神奇的变化?

 

  要搞懂这些问题,特地为读者们精选了7篇文章中的优质内容,相信一定会带给你不同的收获。

  1

  十点普洱茶常识

 

  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人都要知道的知识。而在不断被神话的普洱茶界,重申常识又有了新的意义,或者有了新的使命。方舟子事件的持续发酵,也给普洱茶的宣传和推广,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不管茶叶怎么发展,不管给茶叶赋予了多少意义,茶的本质始终不能变,不能被混淆,文中的常识,你必须知晓。

  2

  普洱茶没有萎凋!是借来的!

 

  普洱茶初制工艺的第二步,准确的说法是摊放,或者叫摊青。但现在不管是山上茶农、茶企茶厂,还是市场上的茶商茶人甚至茶书作者,多都它叫“萎凋”,为何会使用这一从红茶工艺中借来的概念呢?来原文里详细一探究竟。

  3

  普洱茶工艺,可以无标准,不能没有底线

 

  普洱茶的工艺,大体分两个步骤:初制和精制。初制就是把茶树上的鲜叶加工成晒青毛茶,初制里面的程序大致有采摘、摊青、杀青、揉捻、晒青,都是茶人日常讨论的知识点;精制就是把晒青毛茶加工紧压成品或者是散的成品,也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关键因素,本文就来聊聊普洱茶的两大工艺步骤。

  4

  神秘的渥堆

 

  原料鲜叶加工成晒青毛茶,就完成了普洱茶的初制工艺过程。晒青毛茶虽为毛茶,其实是“一茶三用”:一是作为普洱茶精加工(发酵或蒸压成饼等)的毛料;二是作为滇青茶(云南历史上用晒青毛茶选料后制成的春蕊、春芽、春尖、滇配茶、春玉等晒青绿茶)的毛料;三是直接当成成品茶饮用,即普洱散生茶。本文主要介绍普洱茶的精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渥堆。

  5

  纠结的揉捻

 

  普洱茶的初制工艺,很多茶农做茶是在自己家里进行,经常性是男主人自己拢火炒茶,女主人或子女进行揉捻工序。因为杀青费体力,考技术,一般做茶最受重视,而相对轻松和技术含量低些的活计便交给女主人。夹在杀青和晒青之间的这道揉捻工序,说它重要却不如杀青,说它不重要却又必不可少,很是让人纠结。

  6

  打响普洱茶制作工艺底线保卫战!

 

  普洱茶之所以为普洱茶,其背后是有独特制茶工艺逻辑在支撑。古树茶全面开采,也是各路人马开始上山炒茶、制茶的旺季。以前在茶桌上泡茶的,都挽起袖子在炒茶锅边炒茶,当起了制茶“高手”,成了朋友圈中的“制茶大师”。照片可以晒,但是普洱茶制茶工艺的底线也一定要有。一场工艺底线保卫战,箭在弦上,即将打响!

  7

  那些被普洱茶“拯救”的茶?

 

  制茶和做人一样,也是需择其善者而从之,但是在学习借鉴的过程当中,不能把自己的特点丢掉。红茶的香甜、绿茶的鲜爽、乌龙的清香,每个茶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样茶的世界才美好,但是现在市场上却出现了很多莫名奇妙地茶,不同茶类之间的概念乱串,制作方法雷同,宣传思路僵化。茶界需要创新,但是应该基于消费市场、消费习惯的创新,而不是空造概念,或者一味的模仿,关于普洱茶对六大茶类的影响,本文与你探讨。

普洱老茶几乎都是拼配茶?从命名可见一二!

普洱老茶几乎都是拼配茶?从命名可见一二!

20年前做普洱茶的原料基本上只有版纳产区、思茅产区也就是今天的普洱产区、临沧产区,其它产区的基本不涉及。中茶公司下属四大厂的产品都各有特色,勐海茶厂的原料主要来自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及勐腊县两地,它涵盖了古六大茶山及新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只有一个景迈不在西双版纳,当然据说也有少部分的临沧料。当时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拼配料没有纯料,极少见到以山头来命名的产品,比如著名的7542(88青)就是拼配料,不仅是生茶如此,熟茶也更是如此。

到了2000年后,以山头命名的茶开始有少量的出现,比如易武、布朗之类。极少见到以寨子名命名的,其中著名的大白菜之类也没有用老班章来命名,绿大树也只用了易武而已,没有具体的寨名。同时也很少提及古树茶、大树茶这些概念。到了2003年后市场上才逐渐有了以寨子来命名的商品茶,但都较少。大部分茶的命名还是以春尖、春茶、七子饼之类,最多提及布朗、易武、南糯、悠乐之类大的山头或产区的名称。

顺便说一句:在2006年之前普洱茶基本上是不标注生产日期的,在2006强制进行QS认证之后才开始标注生产日期。当然下关厂的沱茶除外,这个下面会讲到。

下关茶厂是以沱茶而出名的,当然它还有一款响当当的产品——铁饼。下关茶厂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本地的无量山流域及临沧地区,据说也有少量来自思茅及版纳,这是因为它距离临沧很近。过去的交通运输不如现在发达,如果要将原料从版纳及思茅运输到下关从成本上看是非常高的,当时运输时间大概需要3-4天。下关茶至今都还保留着它一直以来都有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味——火烟味。火烟味的来历在过去的节目中有提到过,这里就不在重复。说起火烟味其实也不是下关厂的产品才有,勐海的部分产品中也有,只是似乎下关厂的味更明显一些而已。

普洱老茶几乎都是拼配茶?从命名可见一二!

另外,下关沱茶当中也拼配有少量的烘青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绿茶,估计是为了在喝新茶时提香才拼配进去的。因此才有了下关沱茶在90年代初就标注了出产日期。目前我可以看到找到的实物就是1990年出产的甲沱,它不仅标注了生产日期,还标注了保质期为36个月。这是普洱茶中一个特例,既有出产日期也有保质期,我分析可能是因为它的原料中拼有烘青才需要标注出产日期及保质期,这是因为绿茶是必须标注有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它有保质期,但实践证明它即使过了当年标明的保质期过了十年二十年,它依旧可以饮用,并且和其它产家的产品一样,也是越存越好喝。当然具体的理化指标我没有测试过,也没有查到相关的数据这。

下关厂最为著名的产品有一个叫销法沱,是一款熟茶,开始生产是1975年试制,1976年开始出口。所谓销法沱其实就是当时出口法国及欧洲的产品,它曾经获过许多奖项。它的规格有三种,250克100克及5克。下关茶厂还有一个以茶著名人物命名的,生产于1986年,产量非常低,有两种说法:有一种是100斤,一种是100公斤。无论是从哪一个来看它都是非常稀有的,在2005年复产过一批,现在这个茶也是价值不菲。就说复产的。如果是86年的据说十几万一坨,那个沱茶都是锁在保险柜里边的。

关于鉴别普洱茶是烘青还是晒青的方法

普洱茶烘青和晒青会对普洱茶起到质的影响,下面来具体分析。

关于鉴别普洱茶是烘青还是晒青的方法

1、颜色:

烘青绿茶自然是偏绿的,虽然烘青绿茶的汤色是偏黄,但叶底偏绿;新鲜绿茶水灵灵的,过期的绿茶颜色黯淡。而新鲜的晒青毛茶,如果叶面肥厚,则大多数显示为墨绿色,汤色为绿色或者黄绿色,在经过存放后,饼面油光可鉴,这个跟烘青茶大不一样。

2、外观:

从生茶饼面来看,晒青工艺3~5年的生茶饼面条索会紧结,因为已经开始释放茶胶质出来,茶叶条索会变深黑颜色,茶芽会变黄色,鼻子一闻会有很明显的茶香。如果是烘青的话,生茶饼面会松散,而且条索会很容易脱落,茶叶子会变微黄色,鼻子一闻没什么茶叶香气。

3、口感:

烘青的茶入口香气清甜,香气细锐而飘;而晒青的带青味,香气浓郁而沉。冲泡后的普洱茶,晒青茶的茶汤比较稠,且有胶质,同时也很耐泡;在喝到十泡后味道也不会变化很大,而且会越喝越甜。如果是烘青的话或高温杀青,茶汤会比较清,且不耐泡,到十泡左右已经没什么滋味了。

4、苦涩度:

如果同样用一地区茶鲜叶制作的烘青和晒青毛茶对比,烘青毛茶苦涩度低,相对而言,晒青毛茶的苦涩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