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大滇说茶(60):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根本价值

大滇说茶(60):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根本价值

2019-03-19 访问量: 24 茶礼仪网

  今天的主题,来源于一个下午的探讨,认真的年轻人,把我那点险恶用心挖掘出来,今晚的主题是: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根本价值。

  如果没有越陈越香,我想,普洱茶可以灭绝了。我也屡次写文章说,我是相信越陈越香的。我也会让大滇的茶友体会到越陈越香。这就是大滇做茶的根本策略。如果有人怀疑普洱茶的越陈越香,那基本上不会迷上普洱,或者也不会成为真正研究普洱茶的人。但事实上,我要说一个事实,我所认为的事实,在古代,普洱茶并没有越陈越香的说法。

  矛盾啊矛盾,纠结啊纠结,我翻阅了古代许多关于普洱茶的书,没见过越陈越香的说法,甚至,连陈香这个词都没见到,好吧,我直率地说,越陈越香这个概念的提出,应该是上个世纪90年代。起码见诸于文字是那个时候,而我认为,这导致了普洱茶的兴起与疯狂。

  那么,从实践上来说,我问过一些资深人士,在茶行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你们干嘛不存点茶,在1970年代,在1980年代,在1990年代,甚至2000年,那你现在不是发达了?

  没有,没有人有意识的存。如果有越陈越香这种说法,那聪明人多着呢,许多普洱茶厂不会把很多陈年老茶扔掉。我听到最近的消息是2005年左右,云南省驻广州办事处扔掉了许多80年代,90年代的茶,参加广交会剩下的普洱茶。由此可见,越陈越香这个概念,起码在2000年之前是没有得到普遍传播的。来自台湾的邓时海先生以一本《普洱茶》推动了这个产业,教育了这个产业。越陈越香是其理论基础。否则,天价老茶有何意义?

  2000年后,台湾茶商关于普洱茶的书来启迪了民众,使得越陈越香渐渐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以此为契机,成功地启动了2007年普洱茶的高潮。能够成功,绝非侥幸,必须有事实基础,才能得到认同。越陈越香,我个人认为是在1990年代,源于对港仓老茶的发掘和再认识,从而经台湾茶商总结而得出的结论。并非古代有之。97前后,台商接手了许多港仓老茶,挖掘出了普洱茶的潜在价值。核心即是越陈越香。而通俗的说法是:爷爷做茶,孙子喝茶(卖茶)。

  作为云南人,我在茶区,仔细调研这种说法,确实没有哪个民族有这种说法。俗话说,爷爷做茶,孙子喝茶。发明这句话的人一定是天才。我景仰着。本来没有这句俗话,但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俗话。归根到底,越陈越香,总结了普洱茶的精髓,而且成功传播到民众口中,连我都认同了。事实上,这个规律的总结是偶然得来的。现在的问题是:

  是否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呢?舆论成功误导了,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误导成为:所以的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的。进一步再误导,变成了:只要是做成普洱茶的形状,用一张棉纸包装起来,就是普洱茶,就会越陈越香。

  这导致了2007年普洱茶的大跃进,开启了全民普洱时代。一个悲剧的开始。应该还有太多的人记得,那个时候的茶,是不用打开包装箱的,不用看茶的品质的,只要拿到完整包装的大厂茶,就是利润,就是人民币。拆箱的茶零售,就没价值了,零售价格低于批发价格。喝一口水,稍后继续。

  我们来恢复正常的逻辑,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这必须有个前提,是普洱茶,而且是制作工艺正确的普洱茶,然后再加上一个前提,优质的。优质的、制作工艺正确的普洱茶是会越陈越香的。即大滇普洱茶第一定律,原料+工艺+仓储=普洱茶。优质的原料+正确的工艺+良好的仓储=优质普洱茶。这个公理应该没人可以否认,仓储的事不讨论。

  那么什么是优质的原料,这个太复杂,我只举例,几个看似有理的例子。

  不苦不涩不是茶?

  苦涩出好茶?

  以口收茶?

  这样的说法,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但现实是:许多地方的茶本来就不苦,也不涩,但却是普洱茶的优良制作原料。

  公认的号级茶甚少用苦涩重的茶来做原料,古六大茶山的茶,并无一个苦底重的茶。这点毋庸讳言,易武茶,以汤柔水滑著称,而不以苦涩重著称;红楼梦里,屡次提到了林妹妹,宝哥哥喝普洱茶,我想,林妹妹怕是承受不起苦涩重的茶。

  而以口收茶,这个说法,我内心一直反对,却不敢明确提出。这个民间的说法,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我私下里一直怀疑这个说法,而在这些年的做茶实践中,逐步有了反驳这个言论的实际例证。举例来说,08年的0520,08年买过的茶友,跟2010年比较,差距之大,我当时也无法想象。302易武,算是近期的茶,去年喝,极淡,现在喝,许多人称赞。08年随便做的一个小沱茶,在去年,群里的茶友螃蟹还为这个茶,跟我谈论,今年却买了超过60公斤。如果不是他告诉我,我也不会去试这个普通的茶,螃蟹说:终于服了。普洱茶的陈化就是如此的神奇。原来很淡的茶,现在变得香气浓郁了很多。口感非常不错!

  我很愕然,但也很高兴。普洱茶在我看来,新茶阶段无非就是一喝原料,二喝工艺,而并非口感。因为我们所要的是陈化后的口感。这个口感来源于参考老茶。

  新茶阶段,无疑最关心的是不是跟可供参考的老茶是同一个地方的原料(近似的原料),然后是看制作工艺是否没有大的缺陷。我恨坦率说过,我在毛茶阶段无法预测压成饼的口感,刚压出来的饼,未来的口感,我无法准确判别。我只遵循一个简单的原理:

  毛茶没问题,是该地区的茶;

  工艺没问题,没有特别提香;

  是适度杀青,适度揉捻,正常晒青的产物;

  在紧压的过程中,没有蒸茶过度,没有压得稀烂,没有烘烤提香。

  那么,茶就是合理的茶。大滇制茶的思想即是由此展开,我并不关注现在的口感。而关心未来是否会越陈越香,这个是核心。但为了讨好新茶油或者许多从众的茶友,我在很多茶品制作上,会依照现实社会流行的做法,以免,遭到质疑。而在大滇品牌慢慢得到认可后,我慢慢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非常少一部分茶上试行。

  某些茶上,9成守旧,1成创新;

  某些茶上,7成守旧,3成创新。

  五载系列,就是这样的一个做法,先阶段,不敢尝试太多,但大滇的试验,其实每年都会有一点点工艺的调整,逼近我理想的那样。这会慢慢形成大滇的风格。而当我们验证了大滇号的茶是可以越陈越香的时候,大滇号,将会是你一生的朋友!验证这一点,不要太久,3年即可!
文/大滇飞扬 

有用+10
分享

戏说普洱茶的茶历史渊源

  普洱茶的得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清乾隆年间,普洱城内有一大茶庄,庄主性濮,祖传几代都以制茶售茶为业。这一年,又到了岁贡之时,濮氏茶庄的团茶被普洱府选定为贡品,于是少庄主与普洱府罗千总一起进京纳贡。


  这年的春雨时断时续,毛茶没完全晒干,就急急忙忙压饼、装驮。当时从普洱到昆明的官马大道要走十七八天,从昆明到北京足足要走三个多月,从春天到夏天,总算在限定的日期前赶到京城。

  濮少庄主一行在京城的悦来客栈住下之后,小心地打开竹箬茶包,糟了,所有的茶饼都因为霉变而变色了。两人本来打算自杀谢罪,幸好一个店小二喝了此茶,觉得滋味很好,于是一行人斗胆把霉变后的茶饼呈了上去。


  乾隆是一个喜欢品茶、鉴茶的皇帝,他几次下江南都到了江浙茶山,鼓励种茶制茶。他还有一个特制的银斗,专门用来称水的轻重,以评定泡茶名泉的优劣。这天,正是各地贡茶齐聚、斗茶赛茶的吉日,乾隆看着全国各地送来的贡茶真是琳琅满目。突然间,他眼前一亮,发现有一种茶饼圆和如三秋之月,汤色红浓明亮,犹如红宝石一般,显得十分特别。一闻,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一口,绵甜爽滑。乾隆大悦道:“此茶何名?滋味这般的好。”又问:“何府所贡?”太监忙答道:“此茶为云南普洱府所贡。”“普洱府,普洱府..此等好茶居然无名,那就叫普洱茶吧。”

  后来,濮少庄主伙同普洱府的茶师根据这饼茶研究出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其他普洱茶庄也纷纷效仿,于是普洱茶的制茶工艺在普洱府各茶庄的茶人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从此,普洱茶岁岁入贡清廷,历经两百年不衰。皇宫中“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传统。

普洱砖茶的工艺含义以及应该如何泡饮

砖茶又称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普洱砖茶的工艺含义以及应该如何泡饮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类。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市民王女士询问:朋友送我了一盒普洱茶,是一个大约有15厘米长、6厘米宽、8厘米高的茶砖。我只喝过现成的,一小块一小块的普洱茶。这个茶砖,硬的跟铁似的,用锤敲、刀子割都弄不碎,具体要怎样喝呢?

品茶专家回复:好的普洱茶是分层次的,可以买一个普洱刀,一点点撬下来。撬下来的量,以个人能接受的浓淡为宜。

具体冲泡办法是:一般准备8~10克普洱茶,放在茶杯里。用100℃开水冲泡,洗茶,冲泡5~10秒钟,然后倒掉。洗茶之后注入适量100℃开水,一般茶与水比例为1:8为好。10~20秒后可以饮用香茶了。普洱茶,一般能冲泡15~30次,甚至更多,如果想以此减肥的朋友则可以冲泡时间长一点,让茶水浓一点会更有效果。

秋季收藏普洱茶紧压茶为最佳选择!

普洱茶具有收藏价值,因为普洱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份的增长而转化,也就是后发酵,而普洱茶后续发酵需要一定的湿度与温度,所以一年中主要的转化期为立春到立秋这段期间。转化期茶汤会不稳定,茶汤可能变薄或带酸这都正常。待立秋后气候渐干燥,普洱茶又完成了一年的蜕变,这时候是最佳品尝期也是收藏好茶的良机。在挑选普洱茶的时候,有人喜欢散茶有人却喜欢紧压茶。在我来看,收藏普洱茶,紧压茶才是上佳选择!

普洱茶散茶其实就是普洱茶的毛料,而紧压茶则是经过一些加工程序成型的茶。普洱茶紧压茶的产生,可以说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一开始人们将普洱茶紧压起来,只是为了在那一段时期中,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普洱茶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以及运输,历史上一饼357克,七饼为一挑,方便计算以及骡马驮运。云南的茶叶在古代大多通过茶马古道将之运送到西藏等地方,长途跋涉,为了运送方便同时能多运送茶叶,所以就有了砖、饼、沱等形状。还有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在香味口感营养方面会好一些。

直观的经验告诉我们,紧压圆茶要好过散茶许多,普洱茶的存储,要首选饼、团、坨、砖,尽量不要选择散茶。现代科学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看法。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存在着有氧菌与厌氧菌的转换,晒青毛料转化以有氧菌群为主,而普洱茶更重要的后续发酵,是以厌氧菌群为主。

只有在紧压状态且在厌氧菌群的参与下,普洱茶才能陈化出独有的衛生物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普再的散形茶,不管是晒青毛茶,还是渥堆的熟茶,不经过紧压成型及后续的陈化,散茶只能视为普洱茶的原料或毛茶。因为缺少厌氧的环境,普洱的散茶与红茶样,后期会出现木质化或碳化的过程,保存时间不仅比紧压茶短暂,而且汤色、香气、滋味及厚滑度也逊色许多。

另外。普洱茶的蒸压,能够消青气,去杂味,磨砺精进,才能整体提升普洱茶的品质。

因此秋季藏茶,首选紧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