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南普洱散茶的鉴赏

云南普洱散茶的鉴赏

2019-03-19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云南普洱散茶的鉴赏是什么呢?很多人都想知道,特别是那些才刚接触云南普洱散茶的,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

  云南普洱散茶的鉴赏主要是通过观察普洱茶的外形、汤色、香气、口感、叶底、包装等来进行鉴赏。

  1.看外观

  看外观,首先看普洱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嗅干茶气味兼看干茶色泽和净度,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的干茶陈香显露(有的会含有菌子干香、中药香、干桂圆香、干霉香、樟香等),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质次的则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

  2.看汤色

  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泡出的茶汤红浓明亮,具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质次的,茶汤红而不浓,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

  3.闻气味

  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热嗅看香气的纯异,冷嗅看香气的持久性;优质的热嗅陈香显著浓郁,且纯正,气感较强,冷嗅陈香悠长,是一种甘爽的味道。质次的则有陈香,但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它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

  4.品滋味

  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质次的则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5.看叶底

  主要是看叶底色泽、叶质,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优质的色泽褐红、匀亮,花杂少,叶张完整,叶质柔软,不腐败,不硬化;质次的则色泽花杂、发乌欠亮,或叶质腐败,硬化。 

有用+10
分享

普洱生茶的冲泡方法

普洱生茶的冲泡方法

准备工作:

  一、 普洱茶冲泡用水和水温: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水温以90oC~100oC沸水为佳。

 

  二、 置茶量:用茶刀顺茶饼(沱、砖)分层处轻轻撬取,可按饮茶人数多少决定取茶数量。若人少,可取普洱茶8~10克,人多可取普洱茶15~20克。

 

  三、 醒茶:将茶叶放入茶壶,然后注入热水(除可醒茶之外,它同时还具有提高茶叶净度的作用)后倒掉。

 

 

器具选择:

  (1)土陶瓷壶:由于普洱茶的冲泡适宜使用大一点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现出普洱茶的色、香、味等品质特征。

 

  (2)紫砂壶:紫砂壶的透气*和保温*也可作为冲泡普洱茶的器皿。

 

  (3)盖碗杯:盖碗清雅灵便,也不失为冲泡普洱茶的器皿。

  

小提示:杯子最好选用大一点的、晶滢剔透的玻璃杯最好,初学者最好选用玻璃杯或盖碗来冲泡。

普洱茶投资分析:春节将至,看茶企们放大招(四)

普洱茶投资分析:春节将至,看茶企们放大招(四)

今天说的福今不是特指“福今”这一个品牌,而是福今、今大福、广隆这3家一起组成的整体----老福今体系。从普洱茶复兴到现在,高端普洱茶的发展离不开2大品牌——福今与昌泰。其中福今的影响力最大,大白菜班章是高端普洱茶投资体系的基石,同时也使整个普洱茶行业形成了“班章为王”的共识。但是自2014年老福今一分为三以来,福今整体的影响力一直在下降,以至于被后来的陈升号超过。截止到目前为止,福今也没有发布面向2016年春节市场的产品,所以这里主要聊聊整个福今系。

老福今主要有三个关键人物:何广生、何宝强、程恒发,他们三人分别主管销售、生产、工艺。作为一名局外人我不知道老福今分家的内情,但结果众所周知:老福今为何广生所有、何宝强出来成立了今大福、发哥(程恒发)成立了广隆。就做茶的品质以及工艺而言,我个人认为三家是不分轩轾的。从2002年至今,10余年制茶经验再保证不了品质那说出去都是笑话。所以,老福今的分家就像细胞分裂,一脉相承下的三个独立的兄弟。

产品质量没有下降、产品数量增加、经销商(三家经销商总数)数量增加,但是整个福今体系在高端普洱茶的影响力确在下降,原因何在?这中间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经销商站队。普洱茶品牌尤其是高端普洱茶品牌的发展严重依赖人脉。一个品牌的总经销商与下面分销商的关系几乎都是亲朋好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福今一分家,首先每个关键人物身边总有一些铁杆经销商,比如番顺行与何宝强先生的关系比较好,所以今大福一出来,番顺行很快从做老福今转作今大福,那么依托于番顺行的经销商接着又跟着一起做今大福。番顺行留下的空缺立马又被新的经销商补上,表面上看这样貌似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大家都找到了新的立足点,但实际上大家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老产品的库存释放与新品的建仓。

福今的产品虽然是高端普洱茶市场的硬通货,但由于其价格高升值快的原因,大部分经销商都是将其转为库存留作投资之用。市场上流动的产品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分家之后,品牌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一旦更换品牌,清理一部分库存也是茶商的习惯。这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市面上抛售的福今茶多出平时数倍不止,普洱茶市场向来都是抛售的越多跌的越厉害,而2014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已经开始下行。结果就演变成经销商开始互相站队,产品越抛越跌、越跌越抛的死循环。

市场的下行对三个新品牌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在这个时候首先不能推出面向消费市场的中低端产品,这等于拉低了福今的整体身价。因为在2013年以前,福今就是高端市场的老大,如果放低姿态去跟后面的小弟竞争,业内怎么看。但是出高端产品经销商接货就意味着压库存,但是在市场下行的时候芳村乃至整个华南普洱茶市场都奉行现金为王的策略,这时候大家比的是现金多,而不是谁手上的茶多。关系非同一般才有可能接货,而且接一次二次可以,一直这么接下去谁也受不了。所以整个福今系的症结就在这里:市场的流动性被抛货的堵死,新茶因为行情下行整体出货困难,经销商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少,未来哪家能挑大梁还看不出来。

如果2016年普洱茶市场依然没有回暖,整个福今系都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保证产品价格体系的情况下提高产品整体的流动性,杜绝或减少经销商频繁站队的次数,品牌之间要有默契,单位时间内产品与产品之间特征不能重复,抱团取暖才能一起走下去。

教你鉴别普洱茶的年代普洱茶特点追寻

普洱茶是一种神奇的茶品。自从其随着岁月流逝口感会“越陈越香”的特质被发现后,就被人们誉为“可以喝的古董”。从此,茶的陈期也就成为茶人心目中“好茶”的标准之一。

教你鉴别普洱茶的年代普洱茶特点追寻

但是长久以来,无论消费者还是商家,对于普洱茶年代认定的方法,一直是模糊含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文献不充足和资讯不流通。2000年之前,茶人们对于茶的年代辨识,主要是靠观汤色、看叶底、品口感。这就造成了年代认定的主观性、随意性,无客观标准可言。因为茶品的汤色和口感很容易受到入仓的影响,在潮湿环境下存储一年,茶的外观转化可达到自然条件下三至五年的效果,伴随而来的,却是容易引起的茶品霉变等情况。市场上许多所谓老茶都是经过“入仓”处理后,将年份夸大几年甚至几十年后高价出售。少数真正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而知情的上层业者,由于经济利益,更将辨识年代的经验当作秘密隐而不宣。而坊间流传的各类普洱茶书籍,由于不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考据精神,甚或根本是为了商业利益生拼硬凑,更加速了错误观念的传播。

近年来,由于茶人们不懈的努力探索,许多关于普洱茶的历史文献、产销纪录等都得到公开。从此,关于普洱茶的年代认定,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断代系统。那么,究竟辨别茶品年代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普洱茶年代辨识的方法,同古陶瓷、书画等古玩的鉴定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文献记录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断代依据。比如,厂方的加工记录、销售记录、仓库的存储记录、商家的定制记录以及会议文件等等。但这些资料,通常是普通商家和消费者难以接触到的,只有对普洱茶钻研较深的茶人们才能得到。

另一方面,就是茶品自身的时代特征。这是依附于茶品本身,在现实中最为直接、触手可及的断代依据。各个历史年代的茶叶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技术环节的改变,都会在茶品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茶品陈化的历史,温度、湿度、地理位置,也会深深铭刻其中。由于对茶品制程、储藏情况的了解不断加深,过去使用的汤色、口感、叶底等感官鉴定方法现在已经仅仅作为辅助方法使用。最简单可靠的辨识依据,以饼茶为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茶品的茶材、饼型、拼配手法等方面。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进行茶种改良的实践与研究。关于茶材,新老茶种的更替以及栽培技术的变化,都会直接体现在茶饼的原料中。大体说来,古董茶、印级茶多使用大叶原始种的野放茶菁(是否部分古董茶有使用栽培型野生原料,至今尚未定论,但即使有,数量也不会太多)。这类茶材的口感较改良种茶园茶醇和而厚重,叶底柔软肥大。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原料还使用得很多。文革以后,云南省加快了茶种改良和台地茶园的推广,许多老茶园被淘汰,由改良种灌木新茶园取代。因此,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营厂制茶的原料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二是饼型的鉴别。早期的茶饼,都是石质模具手工压制而成,生产效率很低。古董、印级茶和部分早期“云南七子饼”,都是使用这种模具成型。建国以后,为适合产量需要,机械模具的研发和改良一直没有间断。此外,配合模具所使用的揉茶、成型的布口袋,也因损耗而在不断更新。因此,不同时期模具、布口袋的形质,都会直接影响茶饼的形状。好比早期的石模饼型大都比较宽大古朴,手工压制多会导致形状不匀整;机械模具使用后,茶型就逐渐规整、紧结,直径、厚度多有定数;80年代以前的茶,常见大饼;而90年代的茶则以小饼型居多……各个年代茶饼的直径、厚度、转折处的弧度、正面背面的曲度、背面窝孔的形状、茶体不同部位的紧压程度等等,都是鉴别年代的要点。

拼配手法。国营时代,茶厂的常规产品都有相对固定的拼配手法,并在七十年代中期形成了唛号制度。如勐海厂的7542、8582,下关厂的8653、7663,昆明厂的7581,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制式化的拼配方法,保证大宗产品各批次间品质相对稳定,性质类似于其它茶品的合堆(拼堆)工艺。但是,相同唛号的产品,并不是几十年来配方固定不变的。拼配原料等级、方法的变更,同样是辨识茶品年代的重要依据。例如,勐海茶厂的大宗青饼7542,在1992年前后配方的等级就有很大变化;由于使用了轧细工艺,下关厂后期的沱茶外观和早期产品差异也很大。以上三者,是辨识茶品年代的要素中最难以伪作、最具参考意义的。

再次,是茶饼内飞的鉴别。因内飞是制茶同时压在茶体内部的,不可能抽换,因此也是难以伪造的一个重要辨识依据。内飞鉴别的方法,主要在于纸张质地、油墨颜料、印刷版式三个方面。由于制纸技术、机械、原料等方面的变化,早期纸张的材质今日很难仿造,油墨和印刷版模也一样。三者综合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茶的年代。有些纸张和印刷版式使用的时间很长,但前后期的颜料差异很大。例如,看到油光薄纸、细字印刷,就可初步判断茶的生产年代不晚于九十年代中期,若对印色和版式变化熟悉,参考饼型、配方等方面,就可更进一步精确地判断究竟是80年代中期、后期,还是90年代。

最后,是茶的外包装纸、内票、大票、筒装形式等。包装纸、大票的鉴别和内飞类似,主要要素也是纸张质地、印刷颜料和版式。大票是茶品出厂时每件茶附带的简要说明,包括唛号、厂方、批次等信息。1985年以前,云南的茶叶生产、销售由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包装物并非茶厂自己订制,而是省公司统一调拨。当时的大票形制为立式印刷,不写厂名;而1985年以后,产品的生产、经销权下放到厂方,勐、关两厂都印刷了自己的横式表格型大票。并且,1985年以后勐海厂的大票,多带有3位延展码,记录了生产年代和批次的信息。筒装形式,主要分竹壳装、纸筒装两种,不同年代的材质、印刷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包装物由于和茶体是分离的,容易拆换,故只能当作辅助依据。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传统的汤色、叶底、口感等辨识方法并非在年代断定中完全没有实际意义。总体来讲,随着时间的流逝,普洱生茶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是汤色越来越红,口感越来越醇和,苦涩度降低;熟茶在陈化中渥堆熟味会逐渐消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茶品年代辨识的辅助手段。但是,并非汤色红的生茶都是老茶。以香港、肇庆等地的作仓经验,通常生茶入仓三四年,汤色即变为橙红;六至八年即可转栗红色,生成“樟香”。而关于熟茶茶品的陈化,坊间标榜的“枣香”、“参香”、“樟香”,实际上往往也都是在湿仓条件下形成的;正常条件下存储的熟茶,不易出现各类特殊香气。

普洱茶的年代辨识,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现在,不少茶人都能够将勐海厂的产品年代断得十分清楚,以大体每两三年为一个阶段将茶品进行归纳。下关茶厂的早期产品断代,还相对困难,但在香港何景成先生的努力下,其著作《下关沱茶复刻版图录》已经将下关茶厂各款包装纸张的使用年代精确考证出来。相信假以时日,普洱茶的年代鉴别,不会再如今日市场这般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