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笨泥聊聊普洱茶(2):家里藏普洱茶好茶方法

笨泥聊聊普洱茶(2):家里藏普洱茶好茶方法

2019-03-19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晚上继续聊普洱吧。家里怎么藏出好茶?

  下午说到了我自己藏茶借用的双70标准。很多茶友都说我的标准太高了,那就谈谈不借助现代手段的条件下怎么藏出好茶吧。

  首先,得选个阴凉干燥的地方,这个标准就是避免东照同时也需要避免西晒。所谓东照就是日出时候不要被太阳晒到,日落的时候同样要避免被太阳晒到。如果无法两者兼顾,西晒是肯定要避免的。

  其次,生熟分开存放。去市场上买几个纸箱,以双层或者层数更多的瓦楞纸箱为好。纸箱的好处,论坛上各位老茶友多有提及,笨泥就不再赘述了。如果是整件购入的,则原件摆放,若是整提或者单饼购入,则根据生熟分开,以年份为标准慢慢摆入封箱。我的习惯是每个年份的生茶一起放入一个纸箱,然后辅以1-2片老茶。比如03年的茶都放在一起,再配合放入1-2片00年或者更早的茶进去。其中原理,大家参考第一篇。

  第三,去买几个木架,或者木板。木架高度以10公分高为好,木板堆叠起来高度也以10公分为宜。将存茶的纸箱放在木架/木板上,离地离墙存放。

  第四,买个几公斤木炭,有条件的买竹炭,没条件的买普通木炭就可以。在每年潮湿季节的时候,以半公斤为一份,将木炭分成若干份,摆放在存茶室里的不同角落里,待到潮湿季节过后,再将木炭拿出。天气好的时候,将木炭拿到太阳底下暴晒,封存起来,来年潮湿季节再拿出来用。

  第五,在潮湿季节的时候,禁止开窗,等到风和日丽的时候,适当开窗通风。晚上尽量避免开窗。平常日子里,不下雨的时候,每隔半个月,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开窗通风半个小时左右。若是夏天,开窗时间选择早上或者傍晚为宜。

  第六,买若干个温湿度计,摆放在存茶房间里的不同角落里,在纸箱里也可以适当放几个。温湿度计现在很便宜了,买最普通的就可以了。房间四个角落各放一个,摆着最下面的纸箱里放一个,摆在最上面的纸箱里也放一个。

  第七,若是每年潮湿季节特别长的地区,可以在每年湿季的时候,用保鲜纸将纸箱外围包裹起来,隔绝湿气。

  第八,若是在北方干燥地区,可以考虑在存茶空间里适当放几盆水调节湿度。但是要注意换水,避免水发臭。

  好了,以上方式,麻烦是麻烦点,但为了日后可以喝口好茶,还是折腾吧,更何况每年需要折腾的时候并不多。

  增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存茶麻烦,但是自己存茶好处与乐趣也很多。好处有如下几点:1、自己存的茶,自己喝着放心;2、在新茶时候购入,避免了以后买老茶碰到B货的风险,毕竟新茶B货少或者几无B货;3、新茶价格相对老茶低很多,可以在若干年后以比较低的成本喝到老茶。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水路是什么“路”?

普洱茶的水路是什么“路”?

品饮普洱茶时偶尔会听到一些老茶客这样来评价:“水路非常细腻,是好茶。”刚入门的朋友们听到“水路”的话肯定是懵了,除了“水路细腻”之外,还有“水路杂”“水路绵长”“水路饱满”等。那水路到底是怎样一种套路呢?今天就跟茶友们分享一下:

1.水路是什么

水路在普洱茶的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只是在某些茶叶审评中提到水路的表述用:细、细致、粗、较粗等。它是指在品饮普洱茶时茶汤通过喉咙的感受,是老茶客们在品茶时总结出的一个民间说法。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水路既是水路过的意思,抛开茶汤的香气,味道等。只是当水流通过人体时的感受。

2.如何形容水路

只有粗与细才能简明的形容水路,例如触摸婴儿的皮肤和成人的皮肤对比,一个是非常细腻,一个是略显粗糙。喝豆浆和鲜榨果汁时,是不是感觉豆浆是非常细腻的,鲜榨果汁通过喉咙时有点胀,这种简单而直接的触感就是水路。就茶汤来说,通过喉咙时很顺畅的水路就细,有阻碍或刮喉的水路就比较粗。

普洱茶的水路是什么“路”?

3.水路的成因

如果一款普洱茶的水路较细,那么可以反映出茶叶的嫩度很好,内质丰富,浸出物含量高;制作工艺精湛,不仅到位而且不太过,喝起来顺畅不刮喉。如果水路较粗,说明原料内质寡薄,木质纤维含量高,其水容浸出物含量也同样寡薄,表现在口感上则是一种干、糙、燥、刺的感觉,滋味持久度差,韵味寡淡。

4.容易混淆的概念

a.有的人会把“水很杂”和水路混淆。通常令人感到“杂”的茶是因为气味,而气味杂的茶则通常水路会显得比较粗,所以大家习惯了说“粗杂”,其实,若是再细分的话,“粗”归于水路,而“杂”则应归于嗅觉。

b.还有人会用“持久”“绵长”来形容水路,实际上,“持久”“绵长”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c.相对于持久绵长而言,也有的人会用“饱足、浑厚”形容水路,而“饱足”“浑厚”一般指的是汤感厚度。

普洱茶越陈越香之——生茶

普洱茶越陈越香之——生茶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重要概念。亦是吸引收藏、投资的重要原因。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特别是茶友和收藏客。让我们由越陈越香说起吧。茶商和投资客似乎并不很关心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茶商一出茶几乎想马上全部卖掉,投资客价格涨了就转手。但他们还是会借用这一概念卖茶。

很多茶友并不很清晰这个概念,对其真实性、可信性存有怀疑,特别是新茶友。这是可以理解的。认识普洱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02年时,人们对越陈越香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包括自己在内。那时大家还在干、湿仓;半干、湿仓;生、熟茶;生、熟对沟之间寻找所谓的“陈香”味。或说正道的“陈香”味。

在不停的比对、实践中,人们找到,或说选择了干仓存放生茶所出的“陈香”。其实其他茶和仓储存放出来的茶品同样会出所谓的“陈香”,只不过不是人们所喜爱和大众所共同接受的。人们感觉干仓存放生茶所出的“陈香”更自然、更健康、更舒服,大众更为接受。所以成为了日后的主流。

带人们认识干仓茶,八八青饼可谓是功不可抺。八八青饼不是最好的茶,现在回头看可以说茶质很一般。但八八青饼却是最早有批量的干仓存放的茶。比它早的干仓茶没量又没意识,所以不足为类。八八青饼有量又有认识(虽不是有意识存放),它给了人们实物的例证,原来干仓存放的茶是这样,香是这样的。

真正确立干仓是2004年的事,之前还有湿一点点,再干,但后来发现茶就算湿一点点也会受到损害,才确立完全不湿,纯是干仓。就有了后来的纯干仓的概念了。纯干仓不是指绝对的干燥,而是没有经过任何湿仓,完全是干仓存放的意思。

说完这段历史,我们可知越陈越香应该是建立在纯干仓的基础上的。“陈”大家都能理解,是陈久,久远的意思。但香是不好理解,因为香有多种多样。或我们要先对这里的“香”定义,才不会混乱,和产生不必要的争辩。如果不把这里的“香”定义,或把它说成是鲜香的“香”,就一定会造成混乱和争辩的。但把这里的“香”定义为上文说的“陈香”,就不会混乱和争辩了。越陈越香也成了真命题,说它真是不假的意思。

普洱茶越陈越香之——生茶

那么“陈香”到底是什么样的香呢?我们也只能作大概的描述,而且是对自己感觉的。好像是木质香,陈却清爽,感觉时间久却不腐反而新鲜,闻起来很舒服又宜神。有类似陈皮的陈香。但这还要茶友自己遇到这种“陈香”。印证,才会豁然明白的。好像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红色的人,无论别人怎么告诉他红色是怎么样怎么样,像什么什么,还是要真正见到红色,才会豁然明白一样。

八八青饼是1989年至1993年期间,2002年至2004年喝,当时大概也是十年左右的茶。回忆当时感觉的陈香也是一点点,刚刚开始出陈香吧。十多年过去了,现在陈香当然比当年更足更香。但当年二、三百元,现在已变为五、六万元了;也很难成为普通茶友作实践的茶。加上很多茶友也没喝过十年前的八八青饼,也谈不上对比。

普洱茶越陈越香之——生茶

茶友可找一些放得较干净十年左右的生茶,感受一下所谓的陈香。再前的茶太贵了,没什么价值。据我们经验所得,十年左右的纯干仓生茶一般都会出一点陈香了。之后自己再放,隔一段时间再拿来验证一下,是否真的越陈越香。我们有了陈香的概念就好办了,其实有些茶不用十年也会出陈香,陈韵。这个以后再说吧。还有干仓熟茶的陈香;新茶的香;后来的转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普洱茶实在太多东西可以说了,真的需要慢慢细说。

文/无非妙道,原题:2014年细说普洱——关于越陈越香之生茶

都说普洱茶很贵,给你算算普洱茶的成本到底是怎么来的!

提到茶行业,很多人会想到“暴利”,“很赚钱”这样的词语。事实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来说说古树茶为什么贵,都有哪些环节的成本。为什么不可能出现20元/公斤的古树茶。先抛开各山头鲜叶本身的成本。说说从鲜叶到干茶的各环节成本。
一:采摘环节
古树茶,只能通过人工采摘,一颗高大的古茶树,有的需要人爬上去,有的甚至要搭设架子。该工种技术含量不高,以妇女、老人为主。效率:平均一个熟练采茶工一天可以采摘10公斤鲜叶,(有些地方环境恶劣,树太高一天只能采摘4-5公斤鲜叶也很常见)(按照4公斤鲜叶出1公斤干茶的比例)工资:100元/天,包吃包住(约150元/天)也就是说光是采摘环节每公斤古树茶的成本就要加30-50元的成本。

普通的古树茶采摘,需要人爬上去,可以想象一下为什么一天的采摘量不高。盛易祥。

如果是特别高大的古茶树,就只能搭架子,这颗树太高,竹架还不行,施工的脚手架才稳妥。一天的采茶量就更低了。

二:炒茶环节

不管你是自己有初制所的茶商还是茶农,每年到了春茶节,茶树集中发芽的时候,都要雇年轻力壮的炒茶工人。该工种有体力和技术的要求,按月工资在4000-6000,包吃包住(一天约200-300元),按照一个人一天100公斤鲜叶,也就是25公斤干茶,这个环节每公斤古树茶增加10元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零散的炒茶工,现在有专业的炒茶队服务,炒茶班长率领10来个兄弟伙,哪里需要炒茶,多少人,多长时间,班长分配,当然班长工资更高。

(锅心温度300度上下)

炒一锅茶一般5-8公斤鲜叶,需要30-40分钟,每次抄完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普通人炒两锅就坚持不了了。
三:匀堆,挑黄片,搬运环节
什么是匀堆?一般指为了防止口感差异化,把同一批次的干茶,匀在一起,比如这一周做了200公斤干茶,就把这些茶匀在一起,然后客户今天要20公斤,过几天要30公斤,能保证同样的口感。(也有把大树和小树,便宜的和贵的匀在一起,根据茶商需求决定)。
注:经常会有茶商给客户寄样品,过了很长时间,客户找茶商买,可总觉得收到的茶和之前的样品有区别,老怀疑是不是被坑了,茶叶被换了。其实只要口感差别不大是正常的。一般造成这种情况有:
1、那一批次的没有了(给你抓那一把样品的那一箱茶没了,现在春茶大战,到茶山上都是现金收茶的,如果拿茶样到买茶间隔时间太久那一批次茶就有可能卖出去了)
2、多数是心理原因。经常听茶农朋友说,就算是同一片地,今天炒的和明天炒的,口感上也会有细微差别。同样的茶,今天天气好心情好,过段时间阴雨连绵,喝出来感觉也不一样。
结论 1:小差别很正常 2:信任给你茶的人就好了,不然很心累的 3:匀堆很重要

挑拣黄片环节)
黄片就是老叶子,老叶粗大,一般偏黄色,宜挑黄片就是为了美观和客户需求,把老叶子挑出来低价销售。但不好看不代表不好喝,很多老茶客都喜欢黄片,好喝又便宜。

(装箱运输环节)
现在散茶的普遍规格是10公斤/箱。

(压饼环节,在这个环节也会有些许的损耗)
注:这里都说成本很高的古树茶,不算上要过静电拣梗机和风选机的大货,也不说熟茶发酵的损耗(这样损耗更大)。在匀堆、挑拣黄片、装箱搬运、工厂压饼这个环节,茶叶会有3%—5%的损耗,具体要看实际情况,翻动的次数多,碎末多,雨水多黄片自然也会多。假如一公斤干茶500元,3%-5%就是15-25元的损耗。
总结:光是采摘,炒茶,和损耗,每公斤古树茶的人工成本就超过了50元。还不算古树茶本身的价格。
最便宜的古树茶成本是多少?
春天的时候,就算普通地方的古树茶再怎么便宜也得20-50/公斤鲜叶(80-200/公斤的干茶,这里说纯古树茶,没掺小树、雨水茶,缅甸、老挝的古树茶这里不做讨论)。加上各个环节人力,物力,运输的成本,以及各级茶商的利润。。。所以终端市场上,古树春茶卖几百上千一公斤,也就很正常了。
那么,淘宝上9.9包邮的古树茶也只是名字叫“古树茶”而已了。
好了,有人说古树茶真是价格虚高,茶农都变土豪了,动不动就几百上千,咱老百姓喝不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古树茶是稀缺资源,产量就那么多,而中国消费得起的古树茶的中产阶级数量庞大,就算把所有古茶树的树皮扒了(开玩笑没人敢),每年的产量还是不多。
2、拿最贵的老班章说,今年山上4000-8000元/公斤,就算8000元/公斤,1克8元,一泡8克64元,64元可以约3-5好友喝茶谈事儿一下午了,贵吗?要是约朋友去最普通的茶楼,或星巴克,拿四川的茶楼来说最次的花茶10元/杯,星巴克也是15/杯,而且还是一人一杯。这样算下来,您还觉得喝古树茶贵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