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存放7年的普洱茶饼好吗

存放7年的普洱茶饼好吗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存放7年的普洱茶饼好吗?存放了7年的普洱生茶饼,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存茶的乐趣就在于它会不定时给你惊喜,七年以上的茶,茶性转温,养胃健胃功效明显。所以,存放7年的普洱茶饼是很有品饮价值的。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存放的年份越久,品质越好。现在消费者一般购买陈年普洱茶饮用,但陈茶的成型需要时间,好的青饼,通常要存放十年以上;而好的熟饼,一般也要四五年。每年都有大量的生茶需要被收藏陈化,以供将来成型后饮用。

 

  就象五粮液,茅台和红酒一样,需要时间和很大的酒窖来陈化。当然,陈年酒和当年酒的价值肯定不一样,会有一定的增值空间,普洱茶也一样。如果生产企业想每年都留出部分生茶收藏陈化的话,几年下来,生产企业资金压力会很大。因此,就需要商业资本来参与该过程的完成,收藏和投资普洱茶的渠道应运而生,普洱茶的增值显而易见。

 

  普洱茶一般会在三年后开始有明显升值,当年新茶和去年新茶基本不会有太大的价格变化,三年过后价格会开始明显上涨,五年期的老茶价格会翻番,甚至更多。五年以上的普洱茶价格不再有规律,几乎随购买者口感,价格高低差异非常大。

  普洱茶年份转化的7个阶段

 

  1、新茶期(1-3年)

 

  茶汤黄绿或黄色,香气中生青味较重、带甜香,口感苦涩稍重,干茶墨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绿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那个茶区的茶,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2、转化前期(3-10年)

 

  茶汤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较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

  3、转化中期(10-20年)

 

  茶汤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

 

  4、转化后期(20-40年)

 

  茶汤深红色,香气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似米汤,干茶黑褐油亮,冲泡之后叶底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入口化开的化韵更明显。

  5、陈茶期(40-60年)

 

  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6、老茶期(60-100年)

 

  茶汤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

  7、古茶期(100年以上)

 

  茶汤酒红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古韵盈然,唇齿留香。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其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是大家公认的,是很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一款茶。不过,收藏普洱茶,要注意保存好,那样才利于普洱茶内质的陈化。否则保存不当,容易使普洱茶变质,要谨慎存储。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饼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现今很多喝普洱茶的,当聊天说到唛号的数字以及内扉的作用都呈很迷茫的状态,对于现今普洱茶市场越来越普及,我想这点关于普洱茶的这两点常识应该拿出来说说。

  第一点就是那个数字叫唛号,就是英文mark的音译,商标、标记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先在会看到部份普洱茶饼或者茶砖的外包装上会有4位数字,比如说中茶的有款很出名的唛号“7581”,大益走量最大的“7572”,海湾的7978等等之类的。

 

  以最著名的普洱茶生茶唛号7542为例:前两位75是这个茶的配方的研制年份,第三位4是使用原料的平均等级,最后一位2是厂号(1-4分别对应中茶云南分公司四家直属国营厂,1是昆明茶厂、2是勐海茶厂、3是下关茶厂、4是普洱茶厂)。

 

  还有一点就是批号,随着普洱茶市场越来越大,每个厂家的单品出厂数量会随着销售情况而增减,那么,一个型号的单品在某一年中有可能会根据市场需要出产一批或者二批甚至更多批,那么就有了批号一说,比如说你看到一款茶包装上写着701,那么代表这款茶是2007年出的第一批茶,如果有701,那么,证明厂家在此款茶上在07年会继续出第二批甚至第三批。一般来说,不同批次的茶,在品质和口感上分别不大,也有例外的,在同样一个产品不同批号的口感上会有较大区别的。在普洱茶市场营销鼎盛时期的2008年,曾经有一款茶竟然批号去到811,也就是这款茶在08年出过11批,可想而知,现状普洱茶市场的人群有多大。这也是造就了很多山寨小厂运运而生的主要原因。

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

  

  我在一本介绍普洱茶的小册子里看到这样一段话——

  当我们在普洱茶中品出陈香、兰香、荷香、樟香、青香、桂圆香等等不同的香气,体味甜、苦、酸、无味、滑、化、醇、润等等滋味时,我们更能体会到它的博大精深。

  对于很少接触普洱茶的大众消费者来说,这是一段像天书一样的文字。如果这段文字是写来给普洱茶发烧友看的,那另当别论,偏偏这本小册子是为了向普通大众推广普洱茶知识而制作的。我很难想象,普通消费者在看到这段文字描述的普洱茶的香味和滋味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而像这样描述普洱茶的句子,随便翻开一本介绍普洱茶的书,基本都能找得到。

  有关普洱茶香气的描述,普遍认为是陈香。

  陈香是什么香?又一次在互联网上看到这么一段对陈香的描述——

  我是莱鸟不懂茶,想问老鸟陈香和霉香一样吗?一个卖茶的老板说“霉味就是陈香,是时间长了,那不是霉味,是氧化味,”我想我不知陈香味,但我是知道霉味的吧?因为有霉味的东西经常能看到的,哎!不知是我错了,还是他对了??

  这是一段有语病的话,但意思很清楚明白。在一个不常喝普洱茶的消费者看来,陈香就是霉香,他已经很给面子了,霉并不香。

  我曾经描述过这种“香气”,它像是跑马田的茅草房经过雨水浸泡后,遇到晴天时散发出来的“香气”,这种“香气”于我而言,就像是灰尘的“香气”,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总是怀疑茶艺师没有好好地洗茶,导致茶叶上的灰尘进入我们的鼻腔刺激了我的嗅觉。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理解这种“香气”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兰香、荷香、樟香、青香、桂圆香等等的香气描述我是能接受的,不过在我有限的喝普洱茶的生涯中,从来就没有喝出以上的香气,尽管不止一次地有普洱茶爱好者提醒我,某款茶有樟香,某款茶是荷香。也许是我嗅觉有很大的问题,如果香气不是像“陈香”那么明显,我是很难感知到的。我对我的嗅觉是否灵敏很是在意,因此讨教过不少的朋友,问他们是否喝出了普洱茶的这些香气,结果让我放心不少,他们的嗅觉原来也像我一样,也是很有问题的。如果这种香气只是微微一点,似有若无,甚至是似无若无,就像“无味之味”一样,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我曾经为一款普洱茶取名为“楚兰”,我对“楚兰”这个词印象深刻,是因为有一句话说: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后来经过查询,“楚兰”一词可以注册成为商标,于是生产了这么一款叫楚兰的普洱茶产品。我不知道我们负责拼配和生产的师傅们,是否刻意把这款茶做成具有兰花的香气,总之我没有喝出兰香来,我的朋友们也没有喝出来。不过来自深圳的某位客户喝出来了,大赞这款茶与众不同,是真正的兰香。自然,这款06年生产的楚兰,被他清空了库存!不错,楚兰是一款比较用心的高端产品,但传说中的兰香究竟是什么香呢?我肤浅的认为,兰香,就是兰花盛开时,散发出来的香气。在很小的时候,我是一个放牛娃,放牛山上有很多兰花,它们盛开时,清香阵阵,随风而来,但如果身处兰花间,便会有眩晕之感,所以我对兰花的香味一直没有好的印象,记忆也很深刻。

  至于樟香与荷香,我有机会品到据说有这种香气的普洱茶,却无缘识君真面目。

  关于普洱茶的滋味,我算是局外人。我有一朋友是普洱茶发烧友,他教我喝普洱茶时,先用净水漱口,然后啜一小口,反复在口腔中搅动,以使普洱茶浸润口腔壁,然后再喝一中口,在口腔里面调动肌肉的力量使口腔内壁振动,舌头不停翻滚……云云。我不相信有这样喝普洱茶的方法,让他做示范,只见他腮帮子鼓动,口腔里发出唏哩哗啦的声音,然后就见他满足的闭上眼睛,仿佛进入一场美梦!过后问他,感受如何,他便滔滔不绝,说这个茶厚度不够,滑度还行,有点水味云云,我听得云里雾里。一般这种时候,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普洱茶究竟是要卖给谁,需要什么样的消费者?如果是寻求普通大众,不需要告诉他们普洱茶怎么喝,也不需要传播什么是厚度,什么事滑度,什么是水味等等这样的知识。实在是没有必要,反而会画蛇添足。

  当然,我不能说这样宣传普洱茶不对,我只想说明一点,好喝不好喝,不需要做得这么神秘,只要味觉和嗅觉系统没有被破坏,谁都能判断出香气和滋味。如果普洱茶总是这么神神秘秘,只好卖给相信神神秘秘之人。比如我的发烧友朋友。

  转载自“茶商学院”的微信账号.

所谓的普洱茶口感在那里?

  

  最近和很多陌生的茶客交流,发现无论是新茶客或是老茶客,喝茶都止于形而忘于心。

 

  正因为止于形,所以各种的听茶、闻茶、看茶,就是不喝茶,成为常见的事,成为无可奈何的事。

 

  长久以来,普洱茶行业内要么真茶、要么假茶、要么工艺、要么名山、要么拼配、要么纯料,一会提倡饼、砖、沱,一会纷纷研究碎银子、小青柑,如此种种,各种争论,也都还是归结于——口感。

 

  然而你们的口感是听、是闻、是看出来的,还是真真实实用身体感受出来的呢?

 

  前几天,有个茶友问“喉韵”的事,我没有回答,是因为无法回答。喉韵的存在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一种是想象的。喝到好茶,喝得懂,喉韵是真的。喝到烂茶,也言有喉韵,这是人云亦云,这是假喉韵。喝到真茶,也未必有,那是你没有喝到段位。

 

  之前给大家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位朋友是个土豪,却每天喝着台地茶,非要说台地茶一入口的一刹那刺激是霸气。给他真正的古树茶,没能喝出古树的滋味和韵味,便说不好。最近可能迷茫了,开始约我喝老茶,什么90年代的7542,什么03银大益。

 

  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应该有不同的话,对于怎么说都不明白的,就随便他去吧!不是不应该讲,而是时机未到,对不懂茶的人说山韵、喉韵、滋味,都是鸡同鸭讲。

 

  道理如同我们行家在山上收茶,台地或古树一入口即能分辨。对于只知道几个名山,上山旅游过几次便下山当大师的人,莫说让他分辨,就是给他点名了这个是古树,他也喝不出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