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减肥密码

普洱-减肥密码

2019-03-19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沸水温度低于沿海、平原地区。如昆明的沸水温度在94℃左右,适合直接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对于青茶,除部分高档茶外,大部分也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水闷气”。

  普洱茶减肥熟茶胜生茶——生茶熟茶交替喝,开始两个月只喝普洱熟茶,喝了有饿的感觉,饿了就继续喝。每天早上泡一杯开始喝,到中饭前半小时停止,到饭后半小时又继续。感觉嘴唇很干后换喝生茶,根据口干的程度生熟茶交替。3餐可以正常吃。

  普洱生茶富含茶多酚,性属清凉,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通便等功效;熟茶经发酵后,又产生新营养物质,因此多了更多功效,如:降脂、减肥、降血压、抗动脉硬化、防抗癌、养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等。

  投茶量的多少可以视壶的容积大小和个人口味而定,若爱喝浓茶的可以适当多投一些。两人用小壶,一般以5至7克茶叶、150毫升的水为宜,茶与水的比例在1比50至1比30。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

  冲泡时间的掌握,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掌握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决定。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有用+10
分享

一些普洱茶收藏的错误

  有人以为普洱茶年代越久越值钱,其实不然。上世纪70年代故宫仓库仍存留部分清代年间作为贡品的“人头”团茶。茶叶评审专家们经过泡饮鉴定,发现该百年的陈茶只有暗红色的汤色,滋味全无。这是由于年份太久,茶叶已经确实“陈化”得太过分了,已无饮用价值。

  并非越久越值钱,然而专家们发现,当前人们对普洱茶的饮用和收藏存在一些误区:

  一、有些人盲目追求三五十年的普洱陈茶,甚至于索取所谓的樟木香和荷香这种只有野生茶树才有的香气。其实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是很少存世,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微乎其微。现市面上有部分卖价达几百元的所谓“陈饼”,其实是某些商家用出厂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茶叶蒸制,成本价仅为7~8元。

  二、很多人认为普洱茶通过收藏陈化可以赚大钱。其实个人在家庭收藏普洱茶难度不少。因为普洱茶的陈化受时间、光线、温度、空气、湿度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其所储存的环境和温度不同,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差异。茶叶有个特性是吸味,储存普洱茶不能密封,要让茶叶同空气不断接触,让其不断氧化。但家庭收藏很难找到收藏茶叶十年八年无异味的位置。一但吸了煤油、香水等气味便成废品。
 

橘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橘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是能够降脂减肥排毒养颜、健齿护齿,清洁口腔,普洱茶还能够降血压、降胆固醇,还能够抗衰老。

柑橘普洱茶,也就是小青柑普洱茶,我们都知道它的保健效果是很显著的,不管是小青柑皮,还是普洱茶,各自都具有丰富的物质成分,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小青柑果皮含有黄烷酮成分,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抗诱变、抗氧化等诸多生物药理活性。“小青柑”芳香油含量比大红柑要高,柑味浓烈,就药性来看青柑也比红柑更强,药性越陈越强越好。具有健脾化痰、解腻消食、去燥去湿、清热解毒、抗衰老、减轻重金属毒素、降血脂及胆固醇等功效,饮用可以改善慢性咽炎,对鼻炎、感冒鼻塞有通畅呼吸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小青柑与普洱的绝配,搭配一起饮用保健效果更佳。

柑橘普洱茶的具体功效如下:

第一、降脂减肥,排毒养颜。小青柑,采用纯天然的陈皮,和陈香普洱茶,经过独特发酵过程生成了新的化学物质,其中有的含有脂肪分解酵素的脂肪酶,能对脂肪产生分解作用,把体内的脂肪和毒素排出。小青甘,还可以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通畅,自然平衡体内机能,因而有美容的效果,在海外被称为“养颜好茶”。

第二、健齿护齿,清洁口腔。小青甘,是全发酵茶叶,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能去除口腔异味,保护牙齿。今年全国天气普遍高温,上班的时候,火气比较大,口气也比较重,适当喝些小青甘,可以达到清新口腔的效果,比吃口香糖好很多。

普洱茶能够增加消化道的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

阻碍普洱茶的两大症结

2006年,《普洱茶营销》一书中当时有个论断如果老茶的销售如同浑水一潭,最终没人敢消费老茶,最终会有人挂出“本店不销售老茶”的招牌。书出版之后,整整被骂了四五年。有人组织了台湾《普洱壶艺》的主编、北京的会长茶商、云南的“文化人”,形成3股势力合力围剿(普洱茶营销》,市场一片响应。

当时的情形,茶客喝老茶、买老茶,茶商卖老茶、推老茶,即使没有老茶,也是打出“越陈越香”的口号,让消费者相信新茶会变成老茶。如此形势下,当然觉得我指责老茶造假是端掉了大家的饭碗。结果,10年过去,质疑老茶的人越来越多,销售老茶的茶商也越来越少。

市场用结果证明了我书中的论断。当然,那些合力围剿的人现在成了骗子的代表和代名词。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我说的道理,老茶的年份只是一个参照,老茶的包装也只是一个参照,最终好不好,是茶汤说了算,而不是故事说了算。这样的例子,在市场经济中,比比皆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服装鞋帽畅销独联体,其后,造假严重,温州人用纸板做鞋底。结果,独联体国家很多商场挂出“本商场没有中国货”的招牌;在国内,温州皮鞋也成为假货的代名词。这就是市场的惩罚,是作假的代价,是投机取巧的后果。现在的老茶是一样,未来的山头茶也一样。我们怎么投机取巧来的,怎么赔进去。

无论是老茶还是古树茶,本身都是好东西,但是都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判断标准,围绕茶本身的“故事”太多,围绕茶本身的“文化”过多,所有被消费过度的东西,最后都沦为淘宝9块9包邮的结果。盛易祥。

普洱茶如今是所有茶叶当中知名度最高的茶叶。但是,即使是顶峰时期13万吨的产量占比也不到中国茶叶总产量的10%,如果按照5.5万吨的年平均产量计算,再除掉存茶的部分,真实消费普洱茶的喝茶人口只占到1‰。这个数据可能让很多茶人茶商无法想象,然而,这就是事实,普洱茶不是不好,老茶不是不好,古树茶不是不好,而是虚火太旺。

无论新茶还是老茶都是危机重重,充满疑问。有没有人愿意经年累月紧绷着神经踩地雷般去喝茶,去买茶呢?现在是空前的知名度,随之而来的,是空前的不信任。

隐藏在其下的,还有卫生不达标、农残不达标这样的炸弹。如今的产业形态滑稽无比茶农种茶、初制茶甚至压饼,这其中的品控,居然大家都有意无意忽略,关键是收茶商人自己就可以忽略。即使是在茶厂代加工,也一样被漠视。

喝茶要的是安全,然而,在大家眼皮子底下,不安全天天发生,季季发生,年年发生居然没有人警觉?

更为滑稽的是,号称要纯料古树茶才最健康的茶客们,连一个QS都可以不要的商品,居然凭着嘴就评审出:这是老班章,这是茶王树,这是薄荷塘,这是无农残。

茶农、茶商、茶厂、茶客,都在自己骗自己,都在用自己的身体去做试验品。而且,即使是有了QS,就能保证是纯料古树?就能保证是安全品?

我们的社会,大家都理所当然,尤其是普洱茶行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懂茶无比!有些茶商认识我,大言不惭:我比你懂茶,你比我懂文化

好吧,什么是懂荼呢?懂喝茶,懂制茶,就是懂茶,还是懂忽悠就是懂茶?

茶叶的事情,在我看来很简单,如同喝酒。一开始,都是满嘴苦喝两天,知道哪个烈哪个平,再喝一段,知道哪个是苞谷酒,哪个是瓶装酒;再喝,则知道,哪个是酱香型,哪个是浓香型。

喝茶的道理无不是。

喝不懂,多喝。

喝不懂,对比着喝

喝不懂,好茶烂茶一起喝。

喝茶,怕的是先入为主,怕的是自己的茶天下第一,他人的茶都是垃圾

喝茶,就是个简单的事,不简单的是,你如何赋予茶叶一种精神。所有成功的茶,所有成功的茶品牌,无非都是赋予了它一种精神。

你可以仔细思考!如今的纯料文化漫天飞,山头文化漫天飞,能落实于茶汤未来的不多。不是说现在不能喝,而是现在喝,普洱茶的优势就不在了。大家都不存茶了,这个行业也就完蛋了。

每个茶店每个茶企业都是古树茶,然而,古树也就是3000吨。2017年的云南省茶叶工作报告里面有数据,2017年云南晒青毛茶的均价不过是34.5元。那么,所谓的古树茶,所谓的天价对于这个行业究竟产生了多少贡献呢?这个数据可以准确地反映茶产业的现状,可以准确地反映市场茶品的状态、价格的状态、销售的状态。

一个行业,只要讲数据,一切都清晰。然而,关键的问题,现在的普洱茶是模糊的,面目不清的。作为一种饮料,细思极恐。普洱茶现在动不动就是这文化那文化,喝个茶,卖个茶,真有那么多文化,真有那么多大师?好听一点儿,这叫营销策略。但是,所有营销的策略必须符合经济的规律,经济大环境一片吃紧,普洱茶在这里天天增值?不是品牌病了,就是茶商病了,要不就是老板病了。

一个茶饼出来,一个月价格翻一番,我觉得这是疯人院的院长在控盘。群众演员拿着红包不由自主进入了氛围,干脆下场赌钱,反正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第一把不赔,第二把不赔,最后,总有个比我傻的傻子来接盘。大家都这样想,这个游戏就可以接着玩。不管什么GDP下调到多少,反正我这个圈子是闭环效应,每个人每天囤茶都在赚大钱。我在想,经济形势如此,哪一天你的底被破了呢?你那一千件茶能价值几文?信任感和增值,是这个行业的两大症结,不知各位看懂否?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