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优质劣质普洱茶的口感上具体有哪些特征

优质劣质普洱茶的口感上具体有哪些特征

2019-03-19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好的普洱茶有四要,一要清(味道要清,不可有霉味),二要纯(茶色要棘红,不能像墨汁),三要正(存放干仓,不可潮湿),四要气(口味温和,不可五味杂陈)。我们强调.普洱茶的好坏不能完全以年代来评比,好的普洱茶喝了喉头生津,喝了才知。

  在鉴别普洱茶优劣好坏时,最直接也是最适用的方法便是亲自品饮,通过口感、体感的感官审评,对这款茶做出自己的评价,然后才决定下手购买。下面就来看看在优质普洱茶口感与劣质普洱茶的口感有哪些特征?

 

  优质普洱茶的口感具有六个特征:“顺、活、纯、甘、滑、醇”

 

  顺:顺畅——优质的新老生、熟茶都具备这一特点,喝起来很顺畅。

  活:活性,鲜活——茶汤和茶叶有活性,滋味鲜活。这对于生茶来说比较明显,例如7542茶叶的活性就比较好。

 

  纯:纯正——这里强调一下“纯正”是广义上的意思,不是只有纯料的滋味才纯正,相反知名品牌拼配茶滋味也非常纯正。换言之,所谓的“纯正”,就是在品饮的时候,不仅喝不出其它杂味来,而且还具有品牌茶品所具有的特点。比如很多勐海茶厂的出产的大益茶具有的“勐海味”,下关茶厂生产的下关沱茶的“烟香味”那样。所以它是广义上的……甘:回甘或回甘生津——回甘好,回甘快是优质茶汤对整个口腔的快速反应。

 

  滑:顺滑、柔滑——这针对熟茶比较准确,尤其是对有年份的优质熟茶,顺滑感非常强。

  醇:醇厚,醇正——醇厚一定是跟年份有关,年份长远的好茶,滋味醇厚,而新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就醇正来说,好的新茶是喝得出醇正来的,因此能用醇正来形容新茶口感。

 

  劣质普洱茶的口感具有八个特征:“叮,刺、刮,酸,燥,干,杂,怪、异,霉”

 

  叮:叮舌头。不好的茶总是会叮舌头,在喝后很长时间,舌头总是感觉有一层东西叮在上面,吐之不掉,挥之不去,让人不舒服。

 

  刺、刮:对口腔和喉部的刺、刮,不顺畅。这和优质普洱茶的口感特征中的“顺、滑”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茶汤不好,是会难以下咽,会刮喉的。

 

  酸:茶汤酸。茶汤酸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拼配有问题,二是存放不当造成了茶叶变质,茶汤变酸。

 

  燥:燥感。这对于“发酵过度”的熟茶最容易喝得出来,如7581相对于7572来说燥感就比较强,这是在发酵工艺上的细微差别。

  干:没有茶水的活性。没有活性的生熟茶,只会越喝越干。

 

  杂:滋味不纯,不正,有杂味。如喝的时候会喝出水霉味、火气味等等的杂味来,就证明这不是一款好茶。

 

  怪、异:怪是没有明显属于品牌茶品的口感特点;异是不同一般口感上的茶。

 

  霉:霉味,水霉味。这源于仓储问题,即便是质量高的茶品,因为存放环境不当,或者潮湿,冲泡出来的茶,水霉味就会很重,这也是劣质茶很明显的一大特征。

  普洱茶山头林立,口感千千万,简而言之,同时一片茶,为何口感差别很大,决定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普洱茶产地、原料、制作工艺、存放环境、冲泡方式。

 

  一、产地气候:茶树生长环境地理海拔条件的不同,决定了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雨水温度湿度情况对茶树本身有影响,如临沧冰岛、普洱景迈山等各个茶区的茶山都各有特色,气候条件和雨水充沛与否都会对茶叶本质有着较大的决定作用。

  二、茶树树龄:茶树生长的树龄以及茶树种类的不同,也会对茶叶本质有影响,台地茶、古树茶、老树茶,五十年、两百年的乔木茶树以及台地茶等各种茶叶鲜叶本身,口感都有着不同之处。

 

  三、茶叶采摘时节:春茶和秋茶也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云南的茶叶为例,春茶吸收了秋冬两季土壤的大量养分,叶片中内含物质要比秋茶少,水分也少,所以春茶要鲜嫩许多。

 

  四、制作工艺:决定茶叶鲜叶本质不同对不同口感的呈现,不止表现在茶山头与原料。茶工艺是对茶本质鲜叶的进一步强化决定,生茶与熟茶,熟茶与滇红茶,熟茶老茶头与熟茶散茶,甚至与小沱茶这些茶的工艺的不同,决定了这些茶叶的口感也是有不同的。

  五、存放环境:熟茶发酵之后存储的环境,存放在昆明和存放在广东的茶仓是有区别的。存放条件也对口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六、冲泡方式:一杯好茶需要较好的冲泡技巧和冲泡方式,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泡同一款茶叶的冲泡方式,呈现同一款茶叶的口感也是千差万别,甚至于:今天泡出来的跟昨天泡出来的都有不一样之处。

有用+10
分享

解读普洱茶陈香的秘密

  陈香只是一种相对于时空的概念,据香港有关专业人士研究,正常贮放10年的普洱茶已经很不错了,笔者实验室贮放三年的沤堆发酵普洱茶的口感转化已达醇厚、甘和。一句话,普洱茶独特陈香和回甘滋味就在于它的形成处于不同的时空境界之中。

  因其原料云南大叶种有多种变种和品系,春茶芽叶肥壮多毫,叶质柔嫩细软、水浸出物(可溶物)占干重40%以上,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果胶质及低聚多糖含量丰富。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GCG)含量丰富。

  而L-EGCG在自然贮放和微生物沤堆发酵中氧化聚合形成茶红素或茶褐素,又进一步降介形成没食子酸。这不仅增加普洱茶茶汤色泽的丰满度,而且使口感变化更具多样性,其香气组成也从生叶的数十种成分转化、增加到近200种,但含量大大降低,使嫩茶叶所特有的清香变成深沉细腻的木香陈韵。这不仅增加普洱茶茶汤色泽的丰满度,而且使口感变化更具多样性,其香气组成也从生叶的数十种成分转化、增加到近200种,但含量大大降低,使嫩茶叶所特有的清香变成深沉细腻的木香陈韵。

  但有人却说:“普洱茶品茗对香的处理和其他茶种有所不同,是把香当做一种暗示,透过特定的某种香,告之且证明该种茶有了特定的条件,由于对这些特定条件的认知和认同而产生美感。对香的本身品味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品茶闻香是靠人的嗅觉还是依靠心理暗示,简直越说越玄了。我没有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竟有人在科学书籍中贩卖依靠心理暗示来让人对茶产生美感,这不成了伪科学了吗?

  而现代物理分析,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红外光谱技术(IR)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为香气分析提供了科学手段。今天,我们对客观世界发散出来的任何气味,无论它来自哪里或浓度多低都可有效加以捕获和分析。

  用于普洱茶陈香的分析,虽然其含量甚微但也不会成为问题。笔者长期从事普洱茶品质化学研究,眼见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普洱茶香气鉴定已从50~60种成分达到200多种。其中包括“老树普洱”的香气的鉴定。

  笔者一位博士生做博士论文研究普洱茶挥发性香气成分达三年之久,用多种方法试图确定普洱茶中是否有樟香成分,并用美国学者Amoore从有机化合物中挑出的20多种与樟脑香气相类似的化合物,如脂肪族化合物进行比较查询,但遗憾的无任何结果。

  而能显示樟香特征成分却来自樟科[cinnamomum.camphora(L.)]樟树木材及山姜种子、红豆蔻根茎、菖蒲根茎、枇杷果实以及菊科植物艾菊、芸香叶蒿的挥发油等植物之中。

  可以显示普洱茶深沉木香陈韵的如(E)-2-戊烯醛、(E)-2-4庚二烯醛、5-6—环氧β-紫罗酮、6,10,14三甲基十五烷酮、α-鸢尾酮、壬醛、(E、E)-2,4癸二烯醛、2,6—二甲基苯以及显示甜香的氧化芳樟醇,丁香烯氧化物等香气化合物倒是从检测的几十个样本中一一被检测出来。其中从广州收集的三个“干仓普洱茶”,测定其有效香气组分多达102个,较人工沤堆发酵工艺的普洱茶香气组分多了5个。

  在茶叶自然贮存中虽然原有的芳香物质已产生剧烈的生化变化,许多香气成分种类增加了,但其含量则大大减少,因而出现自然贮放和人工沤堆发酵普洱茶两种不同香型。至于你喜欢哪一种类型,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不过把普洱茶香气笼统区分为“有樟”和“无樟”显然是不客观的。

为什么你泡的普洱茶没别人泡的好喝?

 

  在泡普洱茶时候,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同是一款好茶,自己泡的就是没有别人泡的好喝?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没有掌握好一定的泡茶技术,即便是再好的普洱茶也会被泡得非常难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一款好茶的口感。


  没有用对冲泡的茶具


  有的茶本来是应该用盖碗的,你偏用了紫砂,该用紫砂冲泡的,你却用了盖碗,就算是好茶,你能保证你泡出来的比别人好喝么?恐怕不能吧!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很多人看来泡老茶头用紫砂泡比盖碗泡的更好喝,其实这是有很大误区的。紫砂固然泡出来的香较为浓,较为集中,但是却把醇厚度掩盖了,导致老茶头自身的浓、醇、陈、香不协调,也释放不出来,而中、大号的盖碗恰恰能弥补紫砂的这一缺陷,只要茶叶品质,投茶量,水温没问题,那么泡出来的滋味是非常醇厚、纯正、浓爽、陈香味十足的。


  没有掌握好水温


  温度于茶,很重要,有的茶,不至滚沸,有的茶需要滚沸后让水静下来才能泡,称之为“静水”。普洱茶一般都是沸水之后“静水”冲泡。

  生茶:如果是生茶新茶,水温在93℃以上就可以了,过低过高都会影响口感,过低的话,不能把茶叶的内含物泡出来,过高会直接影响茶叶活性。特别是一些较嫩带毫多的茶,水温过高恰恰把茶叶原有的物质泡没了,最后喝到的除了很烫的水之外,茶叶的滋味基本尝不出来;如果是老茶的话一般需要在96℃至沸点,因为这类茶经过时间陈化,从结构上来讲更加的紧实,从内部来讲内含物质已经都有所下降,到了一个非常平和适中且比例相差没有新茶时那样大的一个程度,你比如说茶多酚的含量,在新茶的时候,可能比例高达38%左右,但是经过几年的转化,会下降到15%左右,所以要泡好它们,水温可能相对要高一些,也要把控好,不然一款多年的好茶是泡不出我们想要的口感来的。

  熟茶:水温达到沸点,洗两次茶,尤其是像老茶头这样的熟茶就很有必要洗两次,但是你只洗一次的话,也没人说你,可是按照熟茶正规泡法是需要洗两道的,而且在洗的时候要出汤快,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醒的时候,不至于醒得太过,把滋味提前释放出来;而到了第一泡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闷一下,出汤慢8到15秒,把之前的陈香释放出来,这样泡出来的就比较好喝了,尤其是针对好的老熟茶来说滋味会更加的醇厚,甚至是浓爽。比如2007、2008年的7581,如果你冲泡时,一开始就出汤慢,或者急于紫砂高温提香的话,那么也是会被泡废的,喝不到第七泡,这款茶就基本没什么好喝的滋味了。

  与此同时,冲泡过程中,注水也很重要,生茶建议环杯壁注水,而熟茶建议是定点注水,水线的粗细可以因茶自行控制,不要高冲也不要低冲,距离控制在1公分至3公分之间。

  因此,在掌握好茶的同时,也要掌握好水。当然,泡茶时也不能只看水温,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茶具的温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水温和出水时间成反比例关系,有很多时候是凭感觉。但是掌握好技术,比凭感觉来得专业,来得准确,来得直接,因为感觉有时候往往是会骗人的,因此,对于泡茶“细节除了决定成败之外,还决定你泡的好不好喝。”

2019又到了收普洱春茶的季节

2019又到了收普洱春茶的季节

又到了收普洱春茶的季节常常有朋友探讨,普洱茶是春料好还是秋料好?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我只能说很难一两句话说清楚。为什么?首先要看是什么生长环境下的茶树,如果是生态很好的古树茶不论春茶至秋茶一年最多二十多次采摘下的茶品质总体来说都是优于台地茶的。

     而台地茶由于树龄较短,根系不是很发达所能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也是很有限的。另外树干部分由于离地较近地表温度较高并且周围大多无高大树种遮挡阳光,所以除了早春季不需打农药以外,其它季节不好说到底打没打驱剂了。所以如果是台地茶早春茶不论从环保还是茶的品质来说都优于其它季节。

    古树茶由于树龄长,根系往往要深至二三十米基至更长,枝叶所含的养分便会很足。另外由于树干离地很高并大多居于海拔偏高的山中或山顶,气温偏低些并大多周边有高大樟树等遮挡,树中蜘蛛等原生态生物比较平衡。无需喷洒农药。这就使得古树不论春茶还是秋茶总体品质都是不错的。至于哪季更好,主要看茶客的口味及对古树价值的理解程度。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下古树春茶和秋茶的不同特性。古树茶就像一位久经沧桑修炼的老者,一切都是不紧不慢。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期长出的春料做成的茶会显得很温文尔雅但又不失厚重的特性,乍一喝香气很好但毫不张扬,口味也会很温和。一些茶客会认为春茶没有古树的霸气,并无浓烈可言。但大家注意千万不要被此外相误导,春茶的气韵是非常足的!只是它更愿用淡泊的方式表现出来,相信喝过春茶古树老茶的友人一定会被它的“茶气”及“后劲”折服!

     我们再来聊聊秋茶,古树秋茶的特点香气会更高扬,茶味会更浓烈些。存放几年以后它的烈性方能稍稍弱些,初喝生茶的友人胃会不太适应新秋茶建议存放三五年后再来喝。秋茶存放久以后也会很好喝,但气韵略短。茶气也达不到通灵之性,喝秋茶的反应也不像春茶那么通体尽然。另外秋茶的“水路”也较短些,入口会有些许杂味并伴有水气。当然这不是初饮古树茶者能品味出来的,需要不断去尝试品鉴反复比较才会评出。两者各有千秋,总之全依各人口味而言,适合自己口感的就是最好的!

     在此希望广大喜欢普洱茶的茶人,能够深入了解茶的品性并为自己作好长期存茶规划,因为只要你喜欢上普洱茶便会一世喜欢。每年拿出自己不同年份收藏的老茶与家人或朋友时时品饮,保障我们全家人的健康。难道不正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上天赐予我们这神奇的能喝的古董让我们在品饮的同时还可作为收藏,我们还等什么?

      存好茶,喝好茶,让我们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