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内飞历史

普洱茶的内飞历史

2019-03-19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在这些茶庄中,有一家比较引人注目,成为当时势力比较大的一家。这家茶庄叫“同昌号”,生产一种名为“黄文兴”的茶。为什么叫“黄文兴”?原来这家茶庄的大公子就叫黄文兴。黄文兴因为尚武,后来改名为黄备武,是易武有名的“三武”之一。普洱圆茶的内飞是他发明的。黄备武的叔叔就是当年有名的武状元黄席珍。据说,黄备武也是习武之人,练一种古怪的拳法,武功虽然不如他叔叔,但在当时的普洱江湖上,也算得上是顶尖高手了,能够跟他接三招的人,不多。这是一个同时行走于两个江湖、兼有两种身份的高手,下文即将说到的“小李飞刀”——普洱圆茶的内飞就是他发明的。传说他从不骑马,专坐轿子,非常像古龙小说《大旗英雄传》里的那个麻衣客。经常率领手下的马帮出入于缅甸、老挝、泰国之间,从越南河内带回来过一个越南美女。1948年,他为易武人民反蒋自卫军到一个叫勐半的地方购买军火,中了国民党保安团的埋伏,被抓获后杀害。

  在十九世纪晚期的光绪年间,黄文兴号、车顺号、安乐号的茶几乎垄断了清朝皇宫的日常供给,走的是一条宫商勾结的路线。清光绪二十年,喜欢拍皇帝马屁的云南贡生车顺来,因为向清廷进贡“车顺来”茶,被赐予“例贡进士”品位,得到了他梦想中出现过无数次的那块老木头:一块道光皇帝御赐的匾。这块匾今天还在,上书“瑞贡天朝”四个大字。有淘古董的人看见了,一看,还真是一块老木头,欢喜得不得了,但他并不知道,这块匾额与普洱茶有关,跟江湖的一段历史有关——它乃是当年普洱江湖上最能唬人的一块令牌啊。

  产黄文兴号、车顺号、安乐号生产的茶被列为首选贡品,当然要拼命维护自己的江湖地位,所以,普洱江湖上首次出现了“内飞”的神秘画符。内飞内飞,就是藏在里面飞,悄悄地飞,内飞乃是普洱茶的识别商标,在压制的那道工序里就跟圆茶紧压,并在紧压的过程中与圆茶粘结在一起了,无法假冒仿造。它就像一小片符咒,使普洱茶获得了最初的命名,也获得了个性。也真是亏了黄文兴号的大公子想得出来啊,一张绘有各种图案和文字的小纸片,给普洱的江湖凭空增加了无限的神秘感。黄备武在普洱的江湖上究竟算哪一号人物?他是大内高手吗?显然不是,因为他并不充当皇帝的打手;说他是受朝廷分封的黄山派,也不恰当。我觉得,把黄备武称为江湖兵器专家比较恰当,因为他制造了举世无双的“小李飞刀”。江湖传说:“小李飞刀,刀不虚发!”

  应该说,普洱茶被皇帝老儿认可并喜欢,不是一件坏事。一方面,可以提高普洱茶的江湖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肯定地一点是,普洱江湖中有人跟朝廷来往,一旦皇帝老儿哪天不喜欢江湖了,要发出禁武令什么的,也好有个通风报信的人。

  内飞出现在普洱的江湖是一件大事,因为有了内飞,江湖麻烦事就少了。在内飞出现以前,江湖一片乱麻麻,纷争不断,自从有了内飞,张王李赵,钱候刘李,井水不犯河水。近日普洱江湖也是一片乱麻麻,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用+10
分享

2015年细说普洱——越陈越香

2015年细说普洱——越陈越香

讯:进入2015年普洱茶市陷入低迷,而且日益严重,以前人人谈普洱,现在说起也懒去谈,行业一片沉寂。业内人士迷茫而没有方向,外行人对普洱茶由之前的热衷变为冷漠,更为恐怖的是行业好像远远未见底,不知最恶劣会到什么程度。造成这样的市况,是前期过度炒作,透支了市场的今天和明天,估计恢复需要时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宣传是为了广为人知,是商业的必要手法,要达到更大利益及利益最大化,就得过分宣传,越大的过分宣传必会有越大的虚假成份,就变成欺骗消费者了,要引导消费最快的途径就是炒作,炒作越大引导消费就越大,消费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越深,反过来行业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越深、只不过两者不在同一时间,消费者在先,行业却在滞后一段时间反应出来。

行业中某商户欺骗消费者是某商户的事,是个别现象,但当欺骗消费者成了风气,成为普遍现象时,那就是整个行业的事,不是个体行为的事了,所以行业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的。尽管之前炒作是小部分人得益,一小部分人得大益,但它伤害的是整个行业,整个行业的人。

欺骗消费者,人人都知道不长远,商人更清楚这一点。但普洱茶有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它越陈越香的概念(这里并不讨论这一概念的真假好坏),使得有很长时间去验证它的好坏,开始的时候,某些人其实是侥幸心理,想着骗得一时就一时,赚了钱再说。商人赚钱第一,生存第一,本来也无可厚非。假如普洱茶像其它一般商品,消费者很快就知道受骗了,那也就不存在继续的欺骗,问题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消费者不但不知道是受骗,而且还乐心于升值的想象中。那本来想骗一时的商户就可以长时间地继续骗下去了,而其它商户看到欺骗消费者都那么好赚钱,赚大钱,开始是羡慕,接着就跟着一起骗。人多起来,就变成了一种风气。风气形成了,就成了气候,人人都跟着说普洱茶好,放着值钱,升值。有人说“不”,是要被打倒的,好像“皇帝的新装”里的故事一样。这就是普洱茶后来宣传越来越大,假话越来越大,炒作越来越过火的原因。

一个行业能长时间炒作,通过炒作又如此地发展壮大,普洱茶是绝无仅有的。“越陈越香”这一概念令普洱茶空前的发展,也让普洱茶陷入空前困局。我们又应该怎样地去正确看待“越陈越香”呢?(待续)

文/担水砍柴

宏观视角谈易武普洱茶


  中国普洱茶网讯:本文主要是从比较宏观的视角去看易武茶,很多老茶客都讲,喝茶喝到后面,都会回归古六山,易武作为古六山龙头,值得我们花精力去研究,去探索。

 

  一直以来,很多茶友咨询我关于易武茶区的各种问题,一对一的单聊,一对十的群聊,都是很愉快的交流。因为时间问题,还有很多茶友的要求未能满足,昨天从易武回到深圳,今天开始坐店,准备花些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尽量少发图片,这样可以照顾手机党的流量,还可以尽量的避免误导大家,因为照片这个东西啊,很害人,没到实地,可能很多人以为古茶树都是参天大树这里所说的,我务求真实,或者说以我的能力所了解的真相,如有荒谬之处,欢迎各位来辩。本人种茶,收茶,制茶,卖茶,非写手,有空有心情就写点,闹成连载吧。下面说主题

 

  几百年来,贡茶一直都是由以倚邦为中心的古六大茶山提供的,清朝末年,由于倚邦战乱,随着东南亚市场的兴起,石屏人涌入易武种茶,开设茶行,易武逐渐接过了普洱茶生产,经营中心的地位。现在我们说的易武茶山,是包括作为古六山之曼撒山和易武正山两个山头,更广义的易武茶,就还包涵易武乡行政区域内更多的台地茶。

 

  从景洪出发,经过勐仑,过勐醒之后,就进入易武乡地界。易武台地茶也就开始了,按照以前的划分,从一队到十队,海拔逐渐抬高,纳么田大约是600多米,到易武老街就有1200米了。台地茶的品质也是逐渐提升,从20+到90+,价格能有几倍的距离,可能大家会奇怪,为什么花花会首先谈到台地茶,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从产量上看,易武台地茶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二是从工艺上来说,台地茶产区的加工技术更成熟,杀青,制作工艺好,营养充分,条形漂亮,加之市场上对于大树茶的认识就是条索粗壮,外观油亮云云。如果不结合喉韵,茶气,滋味来分辨,很容易冒充大树茶上市销售。

 

  易武茶,村寨,山头林立,不要说消费者,就是常去收茶的茶商,未必能闹明白,举例来说,麻黑,落水洞,曼秀,三丘田,田坝,高山,三合社,大漆树,刮风寨,杨家寨,三家寨,丁家寨,刮风寨,一扇磨,弯弓,白茶园,麻拐塘,薄荷塘,同庆河,帕扎河,白沙河,冷水河,郑家梁子,黑水梁子。。。。具体应该怎么区分呢?

 

  还是从台地茶开始说,前文讲了,易武台地差价很大,差在哪里呢,一是海拔,二是树龄,没错,台地茶也看树龄的,易武台地的龙头,当属易武老街这一片,海拔,树龄都够。海拔低的地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的,就是橡胶林对茶树的影响,硫磺粉,农药,除草剂。由于在海拔900米以上的地方种植橡胶树是不具备经济价值的,所以这个海拔以上的,无需担心。

 

  易武茶农,主要民族就是汉族和瑶族,汉族茶农,来源主要是从清朝末年过来的石屏人后裔,以及后来陆续移民来的其他汉族。瑶族人其实是没有种茶的传统的,他们能翻山,会爬树,我印象中的瑶族兄弟,应该定义为好茶的采集者而非茶农。易武乡还有比较多的傣族,彝族,苗族,这里就一一介绍了。

 

  说到这里,很多熟悉易武的朋友可能要有意见了,瑶族没有种茶的传统,为什么现在易武的好茶都出自瑶族寨子?

 

  易武名寨很多,成名较早,产量较大的,基本都是汉族寨子,譬如高山,荒田,曼秀,麻黑,落水洞,大漆树,田坝。这些寨子有个共性,就是交通便利,工艺成熟。在06年大树茶价格暴涨之前,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刮风寨,弯弓,薄荷塘,同庆河这些地方的茶,是不具备经济价值的,很简单的道理,翻山越岭,爬树钻洞,弄回来一点茶,卖不了几十块钱,那么还不如让它在山上荒废了。

 

  瑶族寨子比较有名的当属刮风寨,弯弓大寨,但是弯弓大寨是没有人居住的,只是由瑶族丁家寨管理,由于弯弓大寨的茶价暴涨,引来附近烂田村村民眼红,发生大规模xiedou数起,经调解,划走三分之一归烂田村,由于烂田村本身种有很多小树,这就是为什么买弯弓认准瑶族丁家寨的原因。

 

  弯弓大寨的茶树的确不是瑶族人种的,从弯弓大庙遗址来看,是个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多方考证,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弯弓大寨是个很繁荣的回族寨子,遭周围瑶族人围攻,死了很多人,幸存者搬迁至曼撒一带,弯弓也就沦为无人区,长达80年。

 

  刮风寨,属于较早被大家熟悉的一个瑶族寨子,时间大约也是06以后,寨子周围也是没多少茶树的,刮风寨最好的茶,出自茶王树,从寨子出发,步行7个小时以上,茶王树这个名字的由来,源自这片茶园中有一颗大约2人合围那么粗的大茶树,听说是影响刮风寨农民种地,在80年代砍掉了。

 

  大部分茶友,提起易武茶,脑子里大多会涌现这么几个词,易武正山,麻黑,刮风寨,一年前,提起弯弓还都挺神秘,偶尔朋友问我喜欢易武哪里的茶,我会回答,薄荷塘,白茶园,同庆河,一扇磨。然后大家都晕了,偶尔说到麻黑算易武2线名寨,更是遭拍砖无数。这到底是个神马情况呢,下面花花为大家慢慢道来。

 

  这种现象,代表了易武茶几个不同的开发阶段,而广大易武茶爱好者信息不那么跟得上节奏众所周知,普洱茶在2004年以前,基本上是大厂茶时代,大厂,大品牌,意味着大量,高效的现代化生产,也只有大规模种植的台地茶能够满足。为了生活,易武也开辟了很多的台地茶,由于远离大城市,山上缺乏能开设大型工厂的土地资源,这样易武茶远离城市,远离工厂,运输成本高,供销系统收茶意愿不强,在90年代以前,易武茶声名不显。

 

  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各大厂偶尔会做一批易武正山字样的台地茶,在90年代后期的普洱茶市场备受追捧,台湾茶商同期进入易武,收料定制。99易昌圆,绿大树这些定制茶,在03年后大放异彩,拉动了易武大树茶的发掘。麻黑,落水洞,大漆树,高山寨这些交通较为便利的寨子,逐渐为大家所熟知。同期,刮风寨,瑶族丁家寨,由于没有种茶传统,古人遗留的茶园大多远离村寨,即便有外地茶人寻到好茶树,也无人加工。所以知之者少

 

  这一阶段,易武地区以麻黑为代表的汉族寨子,加强茶园管理,不断提高加工工艺,赢得了广大茶友的喜欢,量价齐飞。当大树茶价格达到一定高度后,更偏远一些的刮风寨,丁家寨的农民,也就顺理成章的加入到采茶卖茶的队伍中来。只是初期阶段,没有成熟的制茶技术,甚至连杀青的铁锅都没有,怎么办,用炒菜的小铁锅呗,大家别笑,老班章也是这么来的,09年以前的老班章,没黑点(炒焦了)茶商还不认呢,都知道老班章是小铁锅炒茶。加上民族兄弟大多不太讲究,也不怎么洗锅,这样出来的茶,我想大家都是不会满意的。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一点,吧里某些朋友晒十年八年的纯料刮风寨的可信度?

 

  归纳一下后继续,建国后易武茶第一阶段,台地茶时代,也就是易武正山时代

 

  第二阶段,古茶园大树茶时代,这个时代离我们比较近,我再补充一些。随着易武大树茶量价齐升,麻黑,落水洞等交通便利的寨子,对茶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矮化(提高产量,方便采摘)采摘频率提高(发多少采多少,提高产量),开辟新茶园(小茶树)等等,不可避免的带来茶水厚度,滋味变弱,原料的纯度更难保证。收料人的目光,于是投向更偏远的刮风寨,丁家寨等瑶寨。前文提到工艺问题,某段时间易武茶有个词叫瑶味,实际上就是工艺问题,炒完菜的锅子马上炒茶叶,当然有味道了,在金钱的鼓舞下,瑶族兄弟开始进入深山,管理古人留下的古茶园,刮风寨的茶坪,白沙河,茶王树,更远的冷水河的茶树,就进入开发阶段了,更晚一些,弯弓,一扇磨也同样进入开发阶段。在外来茶商指导下,工艺日渐成熟,自此,瑶汉一起努力,易武古茶园大树茶时代就完美了。也就引来更多茶客对易武茶的追捧,价格越来越高,对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刮风寨周边几个茶园,原本品质就差异性大,加上历史上刮风寨与山背后的老挝来往密切,小茶树的种植,加上老挝的边境茶的入市,混乱。种种情况叠加,茶商的目光投向大山的更深处,原始森林里零散种植的茶树进入视线,原始森林里的茶树,大多是明朝以前留下,久为开发,与其它各种植物混生,我们称之为杂木林。由于这部分茶树,大多划归国有原始森林,也叫国有林。那么,可以说,顶级易武茶,慢慢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国有林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同庆河,薄荷塘

 

  以上主要是从比较宏观的视角,去看易武茶,很多老茶客都讲,喝茶喝到后面,都会回归古六山,易武作为古六山龙头,值得我们花精力去研究,去探索。

作者:茶壶花花

新一轮的普洱茶收藏之风七彩云南斗茶大赛

由七彩云南普洱茶酝化中心发起的、面向全国的“2012七彩云南·茗士雅战”斗茶大赛自7月25日开展以来,受到众多爱茶人士的积极响应。随着数百名喜好收藏普洱的雅士们一比高下、各类茶品中的“普洱陈化精品”不断出炉,新一轮的普洱茶收藏之风亦席卷而来。

记者在位于东莞万江区的七彩云南普洱茶直营店的斗茶现场了解到,1位主泡人、5位斗茶人、2位茶行业专家品评人共聚一堂,仔细品味着来自5位斗茶人的七彩云南普洱茶。为保证公平公正,参赛茶品均以编号命名以进行盲评。大家认真地在评判表上的五项考核指标:“干茶底、茶香、茶汤、茶滋味、湿茶底”上写上相应的分数。各指标分五个等级:5分为最高,比如干茶底的最高分5分是紧结、肥壮、重实、茶香;湿茶底的最高分5分是柔软、肥嫩、褐红、有光泽、匀齐一致……每分的指标区分较为严苛。

此次斗茶的茶叶是七彩云南2008年的普洱茶,主要包括藏生、尊生、润生、醇生系列、勐海早春生饼和十里香生饼等几大类茶,在同类茶之间进行斗茶,胜负只在于茶品的收藏陈化情况,如果收藏陈化的环境科学、符合普洱茶陈化指标,那么茶品的味道则更好、胜出的机率更高、亦更值钱。

当天在经过三番五轮的泡茶品评之后,袁先生、陈先生和邓先生胜出并晋级到下一轮的比赛。在场围观者艳羡的目光亦令三位获胜者对自己的普洱藏品颇为自豪。七彩云南茶业公司研究院张院长表示,“前三位斗茶者收藏的普洱茶滋味最佳,市场升级空间较大”。这无疑为喜好收藏普洱的茶人们注入一股“强心剂”:在场的数位茶人被现场感染,当即订购了七彩云南数十件的普洱茶。为确保普洱茶的陈化品质与升值保障,他们将购买的茶品直接存入至闻名全国的“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复苏,越来越多的茶人开始“理性投资、科学收藏”。在普洱茶价格尚处于相对低谷的今天,只要选好了品种,科学保存与管理,往往会越放越值钱。从收藏角度来看,行业专家认为,现在开始收藏普洱茶正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