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白茶功效>白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功效

白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功效

2019-03-21 访问量: 35 茶礼仪网
  生活中,我们习惯午后或者饭后喝上一杯茶,问问淡淡的茶香,心情也是舒畅的。其中就有白茶,然而很多人却对白茶不是特别的了解,也不知道喝白茶有什么功效,白茶是一种自然的发酵茶,它不用像其他的茶叶一样需要很多的工序,白茶被采下来后直接在太阳下晒或者用小火烘干就可以了。那么,白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功效呢?下面我来看看白茶的详细内容。

  白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功效呢?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白茶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其中,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白茶的功效:

 

  其实,白茶的功效等同于犀角,这里的白茶指新制成的白茶。犀角性寒,白茶也性寒。在陈放后,白茶的寒性会逐渐褪去,茶性也渐渐转为温和。在过去,白茶比起茶水来说,更像是一款药物。民间常常有存放白茶用来治病的传统。在福建一代,人们出现了感冒、发热、头痛、牙疼等症状时都会饮用白茶偶来缓解病痛。

  新制成的白茶在陈化的过程中,要经过寒、凉、平、温、热这5个阶段。关于老白茶,市场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些只有3-5年的陈茶也被称为老白茶,而在过去,至少陈放了7-10年以上的,才能称为老白茶。真正的老白茶,没有任何寒凉的感觉,喝起来令人周身温暖舒畅,还有健脾暖胃的功效。

 

  在夏季,如果总觉得烦闷、燥热、容易上火、手脚发热,就可以适量地喝一些新白茶,以达到降火清热的功效。如果你的脾胃弱、手脚冰凉、脸色苍白,就比较适合喝一些老白茶。不论是新老白茶,都富含氨基酸和营养元素,有抗辐射、消肿、生津等功效,常常面对电脑、咽喉肿痛、长湿疹的人群就可以多喝一些白茶。在南方一代,如果身上长了湿疹,就会用老白茶的茶水来涂抹患处,效果十分显著。

  白茶挑选注意事项:

 

  1、不要只顾“茶名”

 

  古树,老树这几年很火,以至于白茶也别人为的冠上了古树,老树概念,市面上有些商家就打着古树白茶,老树白茶,老丛白茶的旗号卖白茶,而且价格便宜,可是茶叶在冲泡出来后的口感却是差强人意。

 

  2、不要被外包装迷惑了眼睛

 

  现在的市场上茶叶的包装可谓是千奇百怪,而许多的茶友在购买茶叶时,会很关心包装袋中茶叶的品质,这时就会选择一些外表看起来华丽的茶叶。其实不然,有些茶叶的外包装十分华美是因为为了迎合现在人们在送礼时的“爱面子”的心理,跟茶叶的内在品质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3、不要看地名买茶叶

 

  从2010到2016年,白茶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结果,有的白茶茶友们买回去一喝,不仅汤水水味明显,而且有些白茶除了药香,就没有任何滋味了。其实,熟悉白茶的茶友们都知道,真正成年的老茶滋味是有层次,口感非常丰富的,如果遇到一款只有单一味道,甚至滋味寡淡的老茶的话,那你就可以跟这款白茶说再见了。因此,买白茶不要看地名买茶叶。

 

  4、注意茶叶的等级

 

  对于茶叶的等级国家是有划定标准的,购买时一定要保持警惕。

 

  上述内容就是对白茶的相关介绍,除了了解白茶之后,我们买回去的白茶也要注意保存好,通常保存白茶只有在密封、避光、干燥、常温及无异味的地方才能长期储存。因此,在保存方面也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有用+10
分享

“旧街白茶”溢新香变成海峡两岸“连心茶”

  大家都种绿茶,我来种白茶。新洲区旧街人梅才法这样选择。
  2007年底,在外经营20多年的茶商梅才法回到家乡新洲,干起了茶叶老本行。“若想在湖北茶业独占鳌头,必须做新品种。”当时,邓村、萧氏等绿茶巨头走在前面,让梅才法决定错位竞争,他把眼光对准了白茶。
  种白茶绝非心血来潮。当时,中国农科院专家到旧街现场勘测,认定当地土壤适合种植白茶。2008年初,梅才法成立了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有限公司,并引进白茶种,注册了“旧街白茶”商标。
  “白茶香味浓郁、滋味清甜,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的两倍以上,营养又保健。在湖北市场很稀少,售价高,市场空间巨大。”梅才法看准了的事,决定大张旗鼓地干。
  2008年底,席卷全国的罕见冰冻灾害,让他的500亩茶苗全部“夭折”。梅才法不气馁,他新建厂房和标准化茶叶生产设施,创新了工艺流程,使“旧街白茶”克服了白茶有青草味的缺点,又保持了原有的优良品质,“旧街白茶”一炮打响。
  接下来是硕果累累——荣膺“2010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2011年获“中茶杯”一等奖,2012年获颁“湖北省首批食文化特色名食”, 2013年成为武汉市著名商标……
  善于造势的梅才法,还把“旧街白茶”变成了海峡两岸的“连心茶”。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旧街白茶”脱颖而出,与台湾嘉义阿里山茶喜结“连心茶”,喻示大陆和台湾同胞心连心。
  在提升白茶品质的同时,梅才法又不断加大品牌开发。“这几年通过赞助电视剧制作、大型公益活动等方式,旧街白茶家喻户晓。”
  一花独放不是春。梅才法立足新洲,把自己的白茶产业版图扩张到了团风县,让白茶香溢大别山。现在,3000多农户在他的带领下种上了致富茶,每亩创收4000多元,效益比种水稻翻两番。(记者 樊涛 通讯员 张晓 陈江峰 龙杨)

白茶和紫砂壶的完美结合

  紫砂与茶,是一种始于根脉的惺惺相惜,一种达于信仰的文化默契。而对于吃茶的人,也许是在茶与壶的泡养之间、也许是在汤色的转换之间、也许是在茶香的入喉之间,感悟紫砂与茶之间无与伦比的匹配之美,然后将这种美悄悄地浸入自己的生活,豁然开朗。然而,紫砂与茶的搭配也有着很高的讲究,本刊特邀高级评茶师沈红在线评茶,将紫砂与茶的完美结合,细说从头。

  懂得紫砂,还要懂得茶性,这样才能冲泡出甘醇的好茶。

  在冲泡白茶的时候,沈红特意从柜子里挑选了一个壶身比较高、容积比较大的紫砂壶。她说,这是根据白茶特点而定的。白茶相对来说冲泡时水温要高一些,冲泡时间也要稍长。而这个壶型储水多,利于闷泡,比较适合。

  沈红介绍说,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政和和福鼎。另外所谓的安吉白茶,实际上属于绿茶,只是茶植物本身白化了,其加工过程仍是按绿茶制作方法进行的。白茶的生产工序,是将鲜叶采摘下来后摊晾,也叫萎凋,使其自然蒸发水分,形成自然的形状,然后烘干,装好储藏。白茶属于微发酵茶,与绿茶不同,其冲泡过程需要在壶里面闷泡时间长一些,而且投茶量相对要多。例如200毫升的壶,放5-10克茶比较合适。但是顶级的白茶比较细嫩,不利闷泡,用玻璃杯冲泡比较合适,而且利于观赏茶形。

  白茶在口感上有发酵的味道,接近红茶,可又没有红茶焦糖味道重,口感柔和细腻,没有刺激性,还带有自然的花香。其汤色明亮,由于属微发酵茶,汤色偏红,与红茶相比,汤色较浅;与绿茶相比,汤色较深。

  沈红表示,由于白茶是摊晾的时候自然发酵,发酵过程比较慢,而实际上在储存的过程中内含物质也要不断变化,因此放得时间长一些效果会更好。一般情况下5年以上口感比较好。

  沈红介绍说,白茶一般分为4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白毫银针(全芽或一芽一叶),白牡丹(有芽有叶),贡眉(芽很少,叶片多),寿眉(只有叶).对比明显可见。其中白牡丹是最'经泡'的大众喜爱的品种。其口感好,冲泡次数多,价钱适中,性价比极高。

  此外,由于白茶主产地特色,同时有独特的加工过程,因而其保持了茶叶原有的养分,药用价值很好。在福建当地,人们用陈年白茶冲泡饮用,治疗感冒发烧,清热解毒。
 

福建省福鼎:千年白茶万古流芳

福鼎白茶,原产于太姥山。关于它的起源,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尧帝时有一村姑,居才山种蓝,人称蓝姑,她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人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太母,此山也被称为太母山。至汉武帝时,东方朔领帝命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遂封太母山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更名为太姥山。

    据此传说,太姥山种植白茶的历史应有四千多年,但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是在唐陆羽的《茶经》中:“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白茶山即太姥山,但陈椽教授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陆羽此说,也是源自隋唐时期的温州地方志《永嘉图经》。可见,隋唐之时太姥山白茶已为外人所识,至明朝,始真正走出山门,在众多名茶中占据一席之地。明末清初,太姥山白茶名声更盛,当时的太姥山区不但广泛种茶,且已有精加工技术,并开始出售。

    千年白茶,万古流芳。福鼎太姥山如此悠久的茶叶种植、制作历史和深厚的白茶文化积淀,决定了品品香品牌的魅力和价值。

    数辈执着,林氏茶风

    太姥山延伸山脉下有一处美丽的村落--七斗坪,位于白琳镇翠郊村附近。这里山环水绕,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古便是绝佳的产茶胜地。

    群山掩映间,住着几十户林姓茶农。他们的祖籍原在安溪,世世代代以种茶、制茶、售茶为生,明末因避战乱不得已离开安溪,另觅新的居住之地。久闻七斗坪是个茶香四溢的产茶胜地,便不远千里迁居于此,继续以茶为业,用心做茶。

    当时福鼎最为出色的茶商是翠郊的吴家,依靠经营优质的福鼎白茶及白琳工夫红茶,富甲一方。吴家对茶叶品质极为重视,每次收购茶叶,都要品而再品,反复斟酌、评审茶之香韵,从中挑选最优质的茶叶,作为自己的主要茶源。

    如此严格的品质标准,令众多茶农望而却步,却让林家在茶界脱颖而出。林家在传承安溪祖辈制茶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地太姥山原有制茶技术,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钻研创新精神,制出了自然、健康的优质茶叶,备受吴家茶商的认可和称赞。

    作为茶商的吴家和世代种茶、制茶的林家就这样携手共同缔造了福鼎茶叶辉煌史上的一段佳话。七斗坪也因此处处飘荡着茶香,仿佛是个茶叶的海洋,被后人称为茶洋里。

    至今翠郊仍保存着一处完整的古民居,见证着这段清乾隆时期福鼎茶叶的辉煌历史。

    刘墉献茶,乾隆品贡

    在这段辉煌茶史中,还流传着一个“刘墉品茶”的典故,也成就了林氏茶叶“品品香”的美名。

    据说,刘墉随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时,曾到福宁府。当时民间斗茶之风盛行,刘墉到来之时,恰逢一年一度的斗茶大赛,各地茶商、茶农、茶客携好茶蜂拥而至。刘墉本是爱茶之人,听闻大赛中有一款茶备受好评,便前往寻觅。

    寻至一茶楼,偶遇吴家主人吴应卯,两人一见如故,品茶论道,相谈甚欢。说到尽兴处,吴应卯取出一款茶叶给刘墉品尝。刘墉一品之下,只觉此茶香韵独特,滋味甘甜;再品,口齿生津,令人回味无穷;三品、四品,反复品饮、斟酌,顿感通体舒畅,心旷神怡。不禁连称“好茶,好茶”,并以“品品香”命之,口中且吟:“一品香韵醉心神,二品性空涤凡尘,三品顿觉天下事,品之又品意未尽。”

    刘墉所品之茶,正是出自茶洋里林氏之手的老白茶。久而久之,出自刘墉之口的“品品香”也成为林氏茶叶的美名,备受人们称赞。

    此后很多年刘墉与吴家都有书信往来,还曾专门赠送了一副对联给吴家,联曰:“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寄望于吴家人读书有成,友谊长存。至今,此联仍悬挂在翠郊吴氏古民居的大堂之中,间接昭示着林氏茶叶的品质和威望。

    尊贵好茶,品位人生

    清朝后期,国内外红茶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福鼎茶商着手寻求突破,潜心研究现代白茶加工工艺,相继开发出了白毫银针、白牡丹及其他大众化白茶,但产量有限,故显得极其珍贵,仅供贵族享用。

    当时欧美贵族泡饮红茶时,常在杯中加入少许白茶,白茶在红茶汤中亭亭玉立,形态甚是优美,有“红衣丽人”之称,深得欧美皇室贵族的喜爱。

    白茶在国外如此盛行,在国内却一直默默无闻,只因产量极少,非皇室贵族根本无缘相见,故知之者甚少。2009年曾在陕西吕氏家族墓中发掘出了距今一千多年的茶叶,据考证正是来自福鼎的白茶。吕氏家族是当时的名门贵族,足见福鼎白茶在北宋时期就已十分珍贵。

    然酒香不怕巷子深,近些年,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白茶的大面积扩产,昔日皇宫贵品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今日百姓珍品。

    对于白茶的功效在蓝姑传说中已有所体现,清代名人周亮工《闽小记》中也赞白茶:“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而在欧美加国家对白茶进行科学研究后发现,相较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具有三降三抗的功效。再加上“一年茶,三年陈,五年药,七年宝”的名气,使得白茶成为人们新宠。

    同时,白茶的制作方式,更接近原生态,符合现代社会人们所推崇的亲近自然,回归本真的生活方式,既能从生理上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又能静心养性,从本质上调整人们的心理状况,成为现代时尚健康品饮之道的引领者。而以自然、健康、品位、关爱为品牌核心价值的品品香茶叶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第一健康好茶。

    厚积薄发,力创品牌

    源自安溪和太姥山的制茶工艺传承,数百年的林氏制茶经验的积累,致使品品香茶叶品质卓越,名声远播。每年都有众多爱茶者不远千里寻茶到此,只为亲眼见到这品茶史上的不朽传奇,只为尝到带着浓郁茶香的好茶,只为能够陶醉在这茶的海洋里……

    至此,翠郊林氏已不只是一个姓氏,一个制茶世家,还是当时福鼎茶界的一个神话。然有了称号的林家仍淡泊从容,专心做自己的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白茶出口一度受阻,林氏家族便将振兴白茶产业,传承白茶工艺,重塑福鼎辉煌茶史的重任,全部寄托在第十二代林氏子孙林振传身上。

    林振传,生长在茶洋里这个飘扬着茶香的美丽村落,自幼跟着父辈种茶、制茶、研究茶。常常听他们讲起曾经的辉煌茶史,以及茶商吴氏和林氏之间的故事,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使他认识到不仅要做好茶,还要能卖好茶,才能真正做到兴茶惠民。

    18年的苦心经营,18年的淡定执着,他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对茶业的坚定信念,从一个小企业发展到如今的有一定知名度的茶业龙头企业,用“自然、健康、品位、关爱”的品品香好茶,赢得了顾客的青睐,也赢得了更大的发展前景,为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埋好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