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陈化需要哪些条件?

普洱茶的陈化需要哪些条件?

2019-03-27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陈化需要哪些条件?

普洱茶作为后发酵茶,魅力在于后期的陈化,都说普洱茶越陈越香,如何让普洱茶顺利陈化,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呢?我们先看看普洱茶的陈化条件。

一、陈化条件

场所:普洱茶陈化场所十分讲究,一般要有专门的陈化室,室内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雨淋,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为宜,湿度控制在75%左右,室内要通风,透气、干燥、无污染、无异味、清洁卫生,切忌与其它有异味的物品摆放在一起。陈化室周围应无异味气体污染。

二、时间

1、普洱生茶: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不经过渥堆发酵,而完全靠自然缓慢氧化而成普洱茶,生茶自然陈化过程相当缓慢,视陈化环境条件,品种和山头不同,在一定的期限内,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一般1~3年都会有苦涩味,以后苦涩味慢慢退去。

2、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视陈化环境条件,其陈化后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新制的普洱熟茶,一般会先陈放1-3个月,去渥堆味。

三、措施

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生茶和熟茶不建议叠放,最好分开放置。

四、条件

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应注意含氧量、异味、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普洱茶的影响。

五、水分条件

1、茶叶含水量:茶叶含水量是影响品质变化的首要因子,含水量越高,对品质不利的变化速率越大。陈化过程是非酶促氧化过程,水的介质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所以,应保持10%左右的水分。我们买来的普洱茶是不知道含水量多少的,所以要尽量保持干燥。

2、空气湿度:湿度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子。良好普洱茶品质的形成需年平均湿度控制在75%以下。所以普洱茶的陈化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

六、保存环境

温度:普洱茶的陈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最好保持在25℃—30℃之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氧化加速,有效物质减少,影响普洱茶的品质。

光照:光照能使茶叶内部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因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茶叶升温,紫外线会引起光化作用,当茶叶受日光照射后,其色泽、滋味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失去其原有风味和鲜度。所以,普洱茶陈化必须避免光线直接照射,一定要避光。所以普洱茶千万不能拿到太阳下暴晒!

空气: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和保持,因此陈化普洱茶的环境非常重要;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普洱茶良好品质的形成。所以不要把普洱茶堆床底,更要离鞋远些,它也需要呼吸。

忌异味:异味物质的存在是茶叶吸收异味,品质产生劣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茶叶是一个多孔的疏松体,富含高分子的棕榈酸和萜烯类物质,这些物理和化学特性使茶叶极易吸收异味,因此,在普洱茶陈化室内不能存放其他有异味的物质,诸如香皂、棒脑、油漆、香烟等;普洱茶陈化周围环境也不能有异味,否则茶叶会吸附异味而变质,还要注意必要的通风换气。

七、陈化方式

陈化方式按环境的干燥度,茶叶含水量及作用时间可分为干仓陈化法和湿仓陈化法。

干仓陈化法:干仓陈化法是利用云南这样的地理优势、气候条件让其自然陈化。现在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陈化,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陈化,忌湿。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干仓陈化的普洱茶,富于浓厚的文化底蕴。但干仓普洱茶的陈化时间较长。

湿仓陈化法:湿仓陈化可以缩短陈化时间。按其增加湿度的程度和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重度湿仓陈化普洱茶、中度湿仓陈化普洱茶和轻度湿仓陈化普洱茶。这种增大湿度的陈化方法称为湿仓陈化法。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普洱茶不可饮用。

有用+10
分享

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五)

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五)

图左:民国初年的思茅县地志记载,至清末民初思茅还没有大面积茶园。图右:民国初年的思茅县地志记载,明代思茅属车里宣慰司管辖

接作者上文《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四)》。发展万亩茶园,在古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茶树是生长期较慢的植物,种下去要3年才能采摘,古时又没什么扦插技术,将一棵茶树繁殖成十棵茶树,将10亩茶园扩至100亩茶园那可不是三年二年十年八年可完成的,五百年前的思茅、普洱居住的全是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彝族等,人口不及现在的1/10,生产工具又十分落后,要种出一个茶树面积上万亩的茶山要多久的时间?几十年一百年是完不成的。

另一方面,发展一个大产业,建几个大茶山,让方圆几百公里各个民族家家户户来种茶,还得要有人来领导、组织、安排、茶种出后如何销也要有人来协调,没有一帮大官员、小官员、大土司、小头人来组织管理,任凭山民们自由发展,这个产业是做不大的,大山上拉祜人不可能一家一户将茶驮到丽江、西蕃去卖。

五百年前,云南某一地区出现大规模种茶(万亩以上)这种行为一定是得到这一地区的统治者的指令和认同(因为土地是大土司、大头人的),是这个地区的计划经济,而要做成这项计划,就要有保证这个计划得以执行的各种社会条件,要有长久安宁的社会环境,要有一个主体民族、强势民族建立一政权组织网来管理这一地区,要有建大产业建万亩茶园的决策者、执行者、管理者。

普洱、思茅历史上欠缺的便是这个条件,这也是它与西双版纳(车里、勐泐)最大的不同点。

西双版纳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傣族为主体民族、统治民族,自帕雅真宋淳熙七年(1180年)入主统一勐泐后(有傣族学者认为是1160年),西双版纳便没有了部落割据现象,傣族在西双版纳还建起了严密而系统的政权组织控制管理着各个民族、各个村寨,而作为统治民族的傣族近一千年来从未与被统治、被管理的其他民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彝族等)发生过大的冲突,居住在西双版纳山区的各个民族很少迁移,他们按勐泐王或宣慰的指令,大力发展茶叶,一代接一代地种,几百年后,几万亩茶园自然形成。

而普洱、思茅属地划来划去,政权不持久、不稳定,统治者、管理者不断地更换,这样,发展经济的政策计划就难以持续不变,政权不持久、不稳定,社会动荡就多,外部引来的战争、内部产生的割据争斗,使各族民众没有一个长久安宁的生存环境,民众居无定所、不断迁移。上不稳、下不宁如何来发展一个需要组织、管理、协调,需要时间积淀的大产业?(未完,本文节选自《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

专访中国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邹炳良先生

在一个晴朗的初冬午后,笔者有幸拜访了邹炳良老先生,领略“传说”中一代宗师精彩的普洱人生。踏入海湾茶业的那一刻,春城十一月的暖阳倾泻于身,和煦的微风裹携着缕缕陈香扑面而来,引领着我们随香而行。在茶韵四溢的会客室,邹老步履稳健地走进来,和颜悦色地招呼我们喝茶。

看到精神矍铄的邹老,不禁让人觉得是不是岁月故意给邹老留了情,让时间在这位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面前暂停了脚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给予了邹老先生如此从容、温暖而淡定的笑容?

有人曾这样写到:“邹老本人也如同普洱陈茶一样,色如宝石般深红纯粹,质如美玉般温润透彻”。

(一)心系普洱情洒勐海

让我们先来回首2007年春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中国普洱茶商务大会上,邹炳良先生被授予“中国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荣誉称号,这是实至名归的桂冠,是对邹老先生情注普洱茶产业,对普洱茶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至尚褒奖。

荣誉的背后,如果没有心血与汗水的付出,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这得从勐海茶厂说起。193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创办了勐海茶厂。新中国成立后,所有老茶庄随着公私合营而淡出了历史,勐海茶厂也同样逐步发展成为国营企业。1958年,正是邹炳良先生风华正茂之时,他在西南商检局茶检班学成后,步入勐海茶厂,从基层审检助手做起,迅速成长为审检员、副股长、股长、科长,一直从事茶叶审评检验和生产流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1984年,邹炳良先生出任勐海茶厂第五任厂长、总工程师,当时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取消统购统销,让许多企业无所适从。邹老先生到任后,团结带领厂领导班子,一边抓原料和技术,一边抓内管和市场,使勐海茶厂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原料基地是企业的第一车间。邹炳良先生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先后扶持当地改造恢复老茶园1万多亩,发展新茶园10万余亩,还在布朗、巴达创建了两个万亩茶叶原料基地。既使勐海茶厂能“吃好吃饱”,又示范带动了勐海成为云南茶叶出口基地。

邹炳良先生和班子十分重视产品与市场的问题,积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茶叶市场,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适销对路、自成系列的品种上百个;以卢国龄先生为代表的市场人员,走出云南大山,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促使产品畅销香港、澳门、珠三角等地区;邹炳良先生所带领的班子具有很强的品牌眼光,一边以品质为本继续打造“中茶”品牌,一边注册了“大益”自有商标。

阮殿蓉:茶界热点,普洱茶品牌经营以及私房阅读

  中国普洱茶网讯:1998-2014年,从勐海茶厂到六大茶山,阮殿蓉经历、见证、推动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我的人文普洱》《普洱茶再发现》,她参与、记录、改变着这个行业,如果与她喝茶聊天,你想听什么?

  2014年9月的一个下午,昆明天阴,一场大雨将至,位于城北的六大茶山董事长办公室内,摆放的物件堆满了时间和记忆的味道,似乎每一次凝视都是一段记忆的停留。今天的对话人物阮殿蓉曾说过,品尝普洱茶,就是品尝时间的味道,品读历史和尘封与遗失的往事,那一天,我们就着2006年的攸乐茶、易武茶,把茶界热点、企业经营、个人情怀一同饮下,最后,就进入了缓慢的回忆之中,唯有文字和阅读能将它暂时定格,不如,你也泡杯茶,边喝边看。

  【聊热点:普洱茶证券化,以及普洱茶的超级大盘时代】

  杨静茜:上一次见面,记得您提到你在清华读EMBA的毕业论文做的是普洱茶的金融化问题,这个月12日,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叫停了普洱茶品种(交易代码CT0007)交易,恢复时间待定。普洱茶的证券化和金融化问题,您怎么看?

  阮殿蓉:我一个做茶的,为什么我要选择学金融呢?我其实是想在两块领域都进行探讨。懂金融的人当中,懂收藏和品鉴普洱茶的人不少,但是懂生产的就很少了,普洱茶如果要进入金融领域,在深入的设置上是需要跨领域的,这样才能良性循环。在清华入学的面试上,面试老师就问我,你做普洱茶的干嘛跑来学金融,我当时就回答说,其实普洱茶和金融有很大的交叉,普洱茶要进入金融领域,光靠金融专家不行,要跨界共同的构建。我在清华的课程是两年,一个月去5天,不能缺课,我目前没有请假也没有补课。

  回到你说的问题,其实普洱茶的金融、基金、证券都是一个标准化的问题。普洱茶与白糖、钢材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它是非标产品。证券和金融最关键的是可执行和可标准化,但是普洱茶的不可定因素太大了,随着时间的变化,同样的产品因为存放环境都会出现不同的质量。所以普洱茶目前要走证券化,金融化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从普洱茶的属性来说,以金融投资来专门定制是可行的,关键是生产和仓储都要标准化。比如我们从2004年开始每年生产的六山生肖饼,统一的产品标准,统一的仓储标准,这样的金融产品就可以定制。但是如果这个标准只针对一家,也谈不上金融,比如大益、下关、六大茶山我们三家或五家,甚至十家统一建立一个保准,像曾经的7541,7542,7543的标杆产品,就有可能成为证券化产品。普洱茶从属性上看,走金融化、证券化是有很大的可探空间,也是可行的。

  (阮殿蓉女士)

  (边饮茶边采访)

  杨静茜:您觉得在普洱茶金融化方面什么时候会出现大的转折?

  阮殿蓉:其实近两年来观念已经慢慢在发生变化了,以前银行对普洱茶库存审计评估是要打折的,而且认为现金流不好。现在银行对我们信誉好的企业开始做库存普洱茶授信及抵押贷款,说明银行已认可符合标准的普洱茶的存放保值及增值性。我现在已经把六大茶山基金都设计完成了,但是目前还不是发售的时机。我们设计的基金是定产品、定区域。

  杨静茜:最近有人提出,2014年下半年,普洱茶将迎来超级大盘的时代,这种说法您赞同么?

  阮殿蓉:我基本是参与,见证、推动了整个普洱茶业的发展。1998年我到勐海茶厂任职以后,我提了三个重:重建勐海茶厂的企业文化;重塑勐海茶厂的企业形象;重铸勐海茶厂的企业精神。普洱茶第一浪潮阶段应该是从1999年开始,那时我在勐海茶厂借99昆明世博的力量大力整顿了全厂的卫生管理,申办了班章有机食品证书,后来制作就是现在俗称大白茶的班章茶,现在200多万84片;2000年勐海茶厂60周年我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生产了第一批有编号的纪念饼,提出普洱茶香、勐海至上的理念,写了企业歌、拍了专题篇,组织出版了雷平阳写的《普洱茶记》,2002年我辞去勐海茶厂长、董事长、总经理及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后创办了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对普洱茶也是一次推动。2003年刚好非典北京最严重,但是在马连道茶城周围没有人感染非典,包括广州芳村,也没人得非典,所以当时就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出来说喝了茶叶,不感染非典。2005年改制后大益第一批经销商洗牌,市场大幅度提升,所以所以我认为1999年到2006年上半年的这段时间应该是大陆普洱茶的起步阶段。







  (阮殿蓉女士在勐海茶厂时期的工作笔记,红线划出的部分是她当时提出的“三个重”)



  (“大白菜”和勐海茶厂建厂60周年纪念饼)

  2006年下半年到今年的上半年,应该是普洱茶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益的品牌化更明显,中茶恢复生产、下关也稳定发展。但我不赞成这阶段成就了许多小品牌,我觉得谈不上,许多小品牌的整个商品没有大宗市场,一些没有根基的小品牌是谈不上品牌基础建设。谈品牌,我还是比较赞同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中小微品牌的提法。大益、下关、中茶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的鉴定,因为普洱茶的品质是由时间来检验的,所以没有可比性,也无法取代的,就像一个未上学的小孩要去和爷爷、奶奶比阅历一样。我们要爱护好勐海茶厂大益这面旗帜;第二梯队,比如老同志,六大茶山,七彩云南这几年走得都挺稳的,这些年,这几家都在稳步成长;而小微品牌就是特殊人群玩的品牌。

  杨静茜:那小微品牌可能会往奢侈品的方向发展吗?

  阮殿蓉:小微产品要打造成奢侈品的想法是很好的,我认为奢侈品不仅仅是说法或包装和价格,或是铺天盖地的宣传,除非你有完整的生产链和核心竞争力但奢侈品是需要积淀,也是需要有独到之处的。

  我认为茶叶应该分为茶叶科学和茶叶文化,首先要讲得是品质,奢侈品在于差异性。卫生是基础,不用谈,比如你A品牌做的贺开茶或是班章茶,经过技术加工做得比B品牌更好,我觉得是在茶叶科学方面要由提升,同样的原料出来不同产品。如果普洱茶只讲新茶的价格,如果新茶的价格高于你10年,20年,50年沉淀的产品,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一个本末倒置,对普洱茶也是一种颠覆。我认识好多长寿的老茶人,他们喝的都是很便宜的下关沱,或者大益的7542等产品,以前就几块到十多块一片,这些老茶人喝这个茶,既健康又长寿,这本身就已经是奢侈品了。

  《从勐海茶厂转战六大茶山阮殿蓉重振普洱茶声威》(2004)

  【聊经营:生活天天向上,普洱渐渐北行】

  杨静茜:今年六大茶山的许多动作,比如贺开古茶园的建设;与老舍茶馆的合作;上海、浙江、武汉、哈尔滨等各地茶博会的精彩亮相等,未来几年六大茶山的品牌战略布局是如何?

  阮殿蓉:我们今年提了一个理念,生活天天向上,普洱渐渐北行。普洱茶市场长江以南起步早,市场比较饱和。我们今年参加的茶博会也是以北方城市为主,北方城市的市民对普洱茶很好奇,但也有人受前些年的一些负面新闻影响,还不太敢接触。北方市场的整个战略,还是以宣传推广为主。

  另外,我们今年开始做高端品鉴。我们在哈尔滨做的高端品鉴带过去的茶全都卖完了,最后还由于时间不够,部分感兴趣的市民没有买到茶。北方市场潜力很大,东北地区的饮食还是比较油腻的,普洱茶还是比较适合当地居民的,哈尔滨的茶友现在还在和我们争论说哈尔滨存的茶比昆明存的要好。我每到一个城市,他们都说自己的城市存的好。昆明的变化还真是慢,有次我就和别人开玩笑说,女人要是这么经老就好了。我太想长得像昆明的普洱茶,越老越香,容颜不变。

  和老舍茶馆的尹智君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我们互相也非常了解。就希望能够通过京城的名片,让我们得到嫁接,提升。老舍茶馆做了一个国茶汇的形式来推广六大茶类,我们可以向她们学习,可以提升,甚至复制他们的一些好的模式,我们也希望通过新的模式得到提升,这样对双方都有帮助。


  (六大茶山高端产品“阮殿蓉藏茶系列”)

  (六大茶山贺开古茶园一景)?

  杨静茜:六大茶山作为一个生产传统型普洱茶为主的企业,对年轻人的市场有特别考虑么?

  阮殿蓉:我们的品牌建设是金字塔形,最早的是“六大茶山”,这个品牌最低端,是支撑;再往上走,是“六山品牌”,时尚、快捷,简单、方便,针对白领和年轻人;第三层,是俊昌号,承上启下;最顶端是贺开古茶庄园,“阮殿蓉藏茶”都是摆在贺开古茶庄园里面的。

  上次活动在哈尔滨,有客户问了我一个问题,“贺开古茶庄园是你这两年才开始建设的一个品牌,而俊昌号是你们家的一个百年老字号,为什么俊昌号的价格会低那么多?”我告诉他,俊昌号始于1922年,茶树差不多是栽种于1912年左右,采摘的原料树龄不到百年,而贺开茶树是300-1400年,资源不可再生,所以价格会贵。我们公司还有一个红茶品牌“鼎立”,在市场上的反应很不错,只是在目前我们门店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还不扩展,我们在凤庆还有两个红茶厂,但我们还是以专业做普洱茶为主,红茶可以忽略不计,量不到百分之五。

  (六大茶山"俊昌号"系列)

  杨静茜:您觉得现在茶企最缺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

  阮殿蓉:云南茶企最缺的是营销推广和企业管理,特别是全方位的运营管理。茶界还非常缺高管,从生产到经营都懂的管理人员非常少,茶界优秀的高管是数得出来的,可以从头管到尾的很少。我现在管得少了,以前真的是积极,认真,努力地在学。我想和员工,合作伙伴一起成长。

  云南是很有条件培养茶叶方面的优秀的人才的,但我感觉高校教育里面有关茶业经营的教育很欠缺。来我这里面试的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的还不会开汤,不会下称,动手能力差了点,学以致用很关键。未来我们也在想可以在大学开展一些茶友迷活动,传帮接代。我很愿意和学生讲讲创业,也欢迎大学生来我们企业实习。

  【聊阅读:在书中寻找阳光,寻找希望,寻找智慧】

  杨静茜:可以分享对您影响最大的几本书么?

  阮殿蓉:些年电脑网络上信息太多了,静下来看书不容易。我这两天正在看一本书是《塔木德》,这本书讲的是犹太人的经营理念,讲的是犹太人面对挫折,非常进取的心,初入茶界的时候当然也看过许多很基础的书,在这里就不提了。

  早期对我的人生和性格影响大的是吴士宏的《逆风飞扬》,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我在勐海茶厂期间看过一本杂志写褚时健的,他的“把田间当做第一车间”的想法对我影响很大,当时我正在管理勐海茶厂,受这篇文章的影响,我也做到了把茶园当做第一车间。他管理烟草的整个观念都是可以复制的,他的思路清晰,对我的茶叶管理很有启发。后来他管理桔园的时候我也去看过他,我们很聊得来,他是我比较崇敬的一个老人,我去看他,他走下山来接我,特地为我准备了回族餐,他带着我走到田间地头的时候,他对自己每一棵桔子树的病虫害都很了解。



  (阮殿蓉女士的书架)

  还有一本书是谢丽尔?桑德伯格写的《向前一步》,我推荐女性看,这是一本积极向上的书,讲事业和生活,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女人,很真实。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我很喜欢这本书,或许是和我的经历很相似,我老了写回忆录可能也会写这么细腻的心理,很有意思。我很放纵公司怀孕的女员工,其实没有人知道,我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是上班上到下午三点就很饿,就会溜出去吃东西,这些细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历历在目,念念不忘。这本书鼓励女性应该过充满激情,充满希望,阳光的生活,很多时候自己主动积极一些,结果就会不一样。

  我今年还看一本卡莉·菲奥莉娜的《勇敢抉择》,也是女性自己写自己的职业经历,作者以前是惠普的高管,后来被解雇了,作者是很积极向上的。女人敢于担当的性格有时候比男人更明显,比如家庭中的母亲,更容易拍板。

  【聊茶业复兴:期待细致、长远、稳定的合作】

  杨静茜:六大茶山是茶业复兴计划的联合发起人,不管是“六大茶山·茶业复兴传播大奖”的设立,还是上海茶博会的共同参展,双方的合作都正在一步步加深。一路走来,感谢六大茶山和阮总您对茶业复兴的全力支持。那么,站在企业的角度,在过去的一年中,您觉得双方合作最大的亮点在哪里?在接下来的合作中,您对茶业复兴又有着怎样的建议和期望?

  阮殿蓉:我觉得最早和茶业复兴的合作是与周(重林)老师的合作,我认识周老师到现在,差不多十年,他做普洱茶文化也有十年了,他是我认识的做普洱茶文化的人当中,唯一没涉足到生产经营领域的,他是很纯粹的茶文化人。他提出了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我是非常尊重和崇拜周老师的,他比较年轻,那么多年这么坚持是很不容易的。

  茶业复兴推广以来,你们整个团队的建设不错,团队素质很高。你们的优势一块是文笔以及执行工作的灵敏度,另一块是茶叶品鉴方面,为我们的新闻传播,品牌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茶业复兴的推广对我们是一个提升,文章推广,粉丝群的推广,对我们品牌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一步的合作我希望更紧密的结合,合作更细致,更程序化,更稳定长远。

  采访后记:

  2008年到2014年,我经历了从远观普洱茶到走近普洱茶的过程。2014年以前,阮殿蓉这个名字,对我而言还是个传说和符号。2014年,与阮殿蓉女士因公因私几次相见,与她喝茶的次数愈多,交流愈深,才发现她身上那些与普洱茶相关的标签已渐行渐远,标签之外,我看到的是一位女儿,一位母亲,一位妻子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