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大厂出品”和“小作坊”,哪一个更值得购买?

普洱茶“大厂出品”和“小作坊”,哪一个更值得购买?

2019-03-27 访问量: 34 茶礼仪网

普洱茶“大厂出品”和“小作坊”,哪一个更值得购买?

关于普洱茶的大厂茶和小厂茶市面上有很多争议,最出名的一种说法就是:刚接触普洱茶的新茶客买茶还是要选择大品牌。但是喝茶喝的是感觉,并不是品牌,口感这东西很难说。

大品牌的优劣

设备先进,资金充足,工艺环节细化,生产技术专业,产品体系完整。经营策略规模化经营,库存原料丰厚,同时流水线作业,保证了产品质量以及口感的稳定,普洱茶拼配技术运用成熟。以拼配手段保证量产产品质量,抗风险能力强。同时大品牌大多与很多山头寨子有着合作,他们也更容易拿到原料资源,原料也就更加丰富。

2007年后普洱茶行业处在一个相对低潮期,各企业都在很抓产品质量指标,从生产资料到产品结构,包装体系都有一个较大的改观。但是企业的发展与经济挂钩,大品牌要想稳定发展就要以市场为主,所以说白了大品牌的产品就是大众化的产品,量多,但是精品不多,适合大众消费市场。

大品牌存在“品牌溢价率”

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因为生产厂家的不同做出来的产品价格可能差别很大。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品牌溢价率。

举例来说,100元一公斤的毛茶,在某些品牌那里加工出来的茶按原料换算可以卖到300元以上,次一级的品牌大概可以卖到270左右,等到了那些连品牌都没有的作坊那里,能卖到200元上下就算不错。

相比红茶绿茶,普洱茶品牌的溢价率要高出很多。其原因在于普洱茶是可以被当做“能喝的古董”来进行投资的。一个品牌能够在这个市场存在多久,直接决定他的产品后期升值空间有多大。一个企业要倒闭了,茶也就跟这完蛋了。

品牌溢价率这个东西,很像是普洱茶的保险。消费者愿意多花钱去买一款性价比不那么高的普洱茶,往往看中的是品牌本身。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普洱茶最后只能烂在仓库里。

小品牌的优劣

而小厂虽然在激烈的普洱茶市场中夹缝求生,但是小厂掌握着最具特色的普洱茶生产技术,产品精细化是小形茶企和一些民间作坊生存之本。小厂没有大的产量,没有太大库存原料的压力,选料上更细致,个性化更明显,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制茶理念,会做更多的传统工艺的精品茶。

同时小厂在选料上也可以按自已的经营思路去要求,有茶的小型茶主会做更多的传统工艺的精品茶,这些是大厂无法做到的。

但小型茶企经营成本生产设备无法与大厂比较,所以在熟茶这块还是大厂的相对要好很多,生茶还是小厂能保证传统工艺及好茶青。小厂的设备、规范性也比不上大厂。

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消费能力和需求理性选择

作为普通消费者,特别是业务繁忙的没有时间精力去学的很多,必须有标准化的稳定性的商品作为产业的普及性主力,特别是熟茶,卫生要求更高,熟茶的个性化不强,更适合标准化商品操作。从熟茶来看,小品牌的发酵技术是肯定及不上大品牌的。

大益下关等比较商品化的茶,更适合初喝普洱茶的普通的消费需要,作为小厂初期,感觉消费者不会更多的来买小厂茶,为什么呢?营销水平低下,包括渠道网络、销售风格、产品稳定性等等,只有体验过小厂茶带来的良好感觉和实惠才会更多的忠情于小厂。

学习普洱茶起始阶段最好还是从大厂标准化产品入手,逐渐扩展,特别是新茶和老茶的对比,有条件的话建议多喝一些老茶,这会让你坚信普洱茶真的很奇妙,当然你要1年到30年的同一款熟茶,勐海茶厂的产品都有,而小厂就没有,以前没有几个做普洱茶的,都是国营茶厂,这是历史形成的,在一种传承。

拿产品说话,而不是单纯的历史故事,这就是中国普洱茶品牌型成的基础,现在大家喝的老茶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国营茶厂,是这些产品沉甸下来,使得大家对其认识更加深。当然任何学习的历程中都如此,都是要先从标准化入手,再向个性化扩展。否则学习步伐可能在某一个很局限的地方会走得深一点,达不到鸟瞰的高度,也不会有横向对比。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怎么喝了这么多年,越喝越糊涂,好像谁说的都有道理,喝到嘴里也糊涂的感觉了,这就是缺乏标准化起点弊端。

喝普洱茶,了解普洱茶,体会普洱茶应该有一个非常包容的情怀,因为普洱茶千变万化想一下子找到合适的很难。喝普洱茶也要经常换着喝,不断的品饮之下你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但是一定要牢记:平常心、生活茶,要不断学习同时也要把茶简单化,茶是为我们服务的,不要到时成了茶的奴隶。

大品牌也好,小茶厂也罢,我个人认为他们都是学习普洱茶不可少的渠道。但是喝茶这个东西因人而异,喝茶更多也还是从健康的目的出发,讲一个缘分,喜欢什么便喝什么。(本文系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香气

  普洱茶是我国的特种茶,具有滋味醇厚、陈香显露的品质特点,其中“陈香”是消费者追求的主要品质特征之一,也是目前市场上决定普洱茶价格的重要因子。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普洱茶的香气的。

  一、制程对普洱茶的香气的影响;

  不同茶叶的加工方法决定了茶叶香气的不同;

  例如:以同一片茶园的景迈茶制作出的普洱茶与月光白、古典美人这三种茶在香气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加工方法中制程的差异(温度、受热时间、萎凋时间、干燥方式、干燥温度)也影响了香气的不同;

  例如:杀青(温度、时间),杀青温度过高、杀青不足、正常杀青在香气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杀青过高(类似绿茶的荳香)、杀青不足(青茶气)、正常杀青(清香/新茶香)。这是因为在杀青不足时顺-3-已烯醇(具有强烈青草气)保留过度,但顺-3-已烯醇能在酶或热的作用下起加成反应生成正已醇,也可以在酶和热的作用下发生异构反应生成反-3-已烯醇(清香/新茶香)。

  加工中新香气的形成;

  维生素A源-类胡萝卜素经过酶和空气的氧化转化为新的茶叶香气物质。

  二、普洱茶的香气取决于香气的前体物质;

  香气的前体物质主要是指茶鲜叶中所含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类、糖类等以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的必须酶类。此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多寡,是影响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而影响此类物质的因素主要为茶树的品种、地区差异、温湿度、光照强度、光质强弱、季节变化、生长环境、土壤环境、叶质的老嫩等等因素。例如阿萨姆种和中国种,南糯茶区与布朗茶区、帕沙与班章、正常芽叶与紫芽(绿色芽叶中挥发油的含量要高于紫色芽叶)。

  三、仓储的不同对普洱茶的香气的影响;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和感染异味的特点,与普洱茶而言温度、湿度、异味对茶叶的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脂类、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在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不同仓储条件将决定这些香气类物质的变化方向。

  例如:高温高湿、低温低湿、高温低湿、低温高湿对茶叶香气的影响和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在高温和有氧的情况下,脂类会发生水解生成过多的游离脂肪酸);通风、密闭对茶叶香气的造成的结果也会不同。以89-92年勐海茶厂的7542为例,北美仓、正常干仓、香港仓带来的是完全不同香气的7542.

  四、沏泡方式的不同对普洱茶的香气的影响;

  以新生茶为例:香气浓淡与水温成正比,高冲有利于香气的突出等等

  好的香气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是茶的命脉,从茶的香气中我们亦能感受到茶从鲜叶、制程、仓储中的种种不同。

  通过上面的材料可以知道普洱茶的香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你的普洱茶不能越陈越香?

为什么你的普洱茶不能越陈越香?

大家都知道普洱茶能“越陈越浓越香”,存放、收藏普洱茶的人也很多。但是有人的普洱茶越存越香了,有人的普洱茶却是越存越淡,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能越陈越浓越香,只有选用好的原料,加上好的工艺,后期存储得当,才会达到这个效果。那么,普洱茶在陈化后,与新茶产生了哪些区别呢?

为什么你的普洱茶不能越陈越香?

首先,在视觉方面,外观上色泽更加饱满,油润度得到提升,汤色也变得红浓明亮;其次,嗅觉上来说陈香气息显著;最后,滋味浓强程度加强包裹度、粘稠度、顺滑度、及融合度都要比新茶出色,这就是为什么好的普洱茶会越陈越浓越香。

而如前文所述,并非所有普洱茶都具备这样的特质,若是选用的原料不注意品种或采摘季节等因素,使用了非普洱茶制茶工艺、或是仓储不得当,都会使普洱茶在后期存放过程中达不到预期陈化效果。

为什么你的普洱茶不能越陈越香?

特别是使用如萎凋、渥黄等,会导致普洱茶前发酵的工艺会造成茶品内含物质的提前释放,对普洱茶品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随着存放时间加长,内含物质渐少。这类普洱茶不是越陈越浓越香,而是越寡越淡越薄。

因此,存储、收藏普洱茶,一定要从原料和工艺两方面综合考虑,后期存放也要得当,这样才能喝到陈香浓郁的好普洱茶。

普洱茶投资分析:闲聊真假李逵的老中茶


  中国普洱茶网讯(独家):任何接触普洱老茶收藏的人一定会从中茶开始,今天被市场推崇的老茶中几乎80%的产品都有“八中茶”这个标志,例如88青、92方砖这些藏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产品。但是随着这些年普洱茶收藏的持续发展,白菜班章、绿大树逐渐盖过同期中茶的产品,估计很多人这里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人们将对中茶的偏好转移到这些后来产品上呢?要知道普洱茶可是一种粘滞性很强的投资品,投资者一旦喜欢上一个品牌,没有特别原因是不会放弃的。今天我就给大家八一八中茶这些年的历史。

 

  首先要说明一点,这里我说的“八中茶”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云南茶厂的产品都是由省公司统一管理销售的,那个年代的“八中茶”是全部云南茶企通用的商标。第二阶段是到1999年前后省公司改制到现在,“八中茶”这个标志主要被昆明茶厂使用的时期。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1999年省公司改制前的“八中茶”。

 

  从早期的“八中茶”被藏家推崇到后来的“八中茶”被藏家边缘化一个原因是勐海茶厂在1999年改制成股份公司后启用“大益牌”作为自己的产品商标,不少喜欢勐海茶厂产品的投资客转为收藏“大益”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来使用“八中茶”商标的昆明茶厂几经起落,使得带有“八中茶”标志又具有传承的产品十分稀少。

 

  茶市的繁荣也带来了假货的泛滥,尤其是带有“八中茶”商标的老茶市场。在计划经济年代,老国企思维僵化,在主要领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下,普洱茶在新产品的研发和外包装的制作是极其缓慢的,绝大部分茶的包装相似度有90%以上。加上过去管理混乱,各种遗留问题使得现在市场上“八中茶”假货泛滥,有模仿正品的B货,也有直接杜撰出来的虚货。但是“八中茶”惊人的投资回报率又会让投资客趋之若鹜,对于仿正品的B货我们可以从正品的一些特点去比对,而对于杜撰出来的虚货,则就必须要从“八中茶”的历史去考证了。下面是笔者从网上搜集来关于“八中茶”的一些历史,方便每个想投资“八中茶”的投资客来辨认一款“八中茶”是否真的存在过。

 

  依以上史料可综合下列几点:

 

  一.“八中茶”注册时间为1951年,所以坊间印级茶最早时间也应在此时期之后,直至文化大革命之前。

 

  二.“云南七子饼”的制作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通称为“省公司”是成立于1972年,也就是说明所有云南七子饼均生产于1972年以后。

 

  三.1975年以后才正式量产与外销熟茶。

 

  四.1980年以前外销紧压茶只有7452、7572、7663、7581四种,7542、7532、7472、7582、7682、7653等茶品是1980年以后才生产。而8653、8663、8582、8592等茶品则是1985年以后所生产,也就是从1985年开始才有署名勐海、下关茶厂的横式大票出现,比如所谓的73青饼(手工盖印、大口中)横式大票为7542-503、506,也就是在1985年还有生产。

 

  五.据下关茶厂内资料得知,平底铁饼模具七零年代初期才有。而依前厂长冯炎培先生口述,第一批量产之平底模铁饼为七零年代末期至八零年代初期之间。二个资料都显示,如果坊间所有平底铁饼均确为下关茶厂所生产,坊间所谓美术字铁饼(蓝印铁饼)、红印铁饼、七子铁饼(中茶简体字平底模)等生产时间极有可能七零年代初期以后。然而,依勐海茶厂李副厂长所言,第一台铁饼模为勐海茶厂员工所研发,则蓝印、红印铁饼生产时间就可能在1972年以前。

 

  六.红印、绿印、蓝印圆茶和八中内飞七子黄印的生产年代、先后顺序及加工厂方的历史目前还未澄清,有待厂方资料的验证。

 

  七.1986年日本客户向深圳复华公司(云南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茶叶分公司在深圳公司之别称)订制一批下关茶饼(8653、8663),后改买勐海茶厂8582。这批8653及8663直至九零年代初,因茶品过了保质期(保质期为三年)急需处理,最后由香港茶商来以每公斤十元,经二三年时间才处理完毕。下关茶厂因此在1988年改变生产配方,规格编号为8863生产至今。而其中,夹杂许多中茶简体字茶品,复华公司派人将之分开挑拣。也就是说明,坊间中茶简体字极可能在1986年前后还有生产。

 

  八.7572为勐海茶厂常规熟茶品。1981~1982年间省公司接受香港茶商订单,由勐海茶厂制作历史上唯一一批7572青饼。

 

  九.1985年云南业界才了解野生茶(荒野茶,又称大树茶)确认属茶科植物,可饮用;所以,在此之前使用野生茶制作茶品的机会微乎其微!

 

  ;l5S"十.据勐海茶厂厂方资深高阶主管所言,大益牌最早使用时间为1989年。但与下关茶厂接受省公司通知停止使用“八中茶”,指示另创品牌时期为1990年,下关茶厂正式注册启用“松鹤牌”为1992年,大益牌之起始也应于此时期。

 

  十一.新康藏茶厂曾经采用“宝焰牌”商标,1951~1990年期间,中茶公司统一使用“八中茶”。1990年重新生产“宝焰牌”,11月30日才正式注册,所以坊间的多数宝焰牌紧茶其生产年份都在此之后。

 

  十二.下关茶厂沱茶使用“八中茶”为1951~1992年间,1992年以后注册使用“松鹤牌”商标。1996年9月1日开始,取消沱茶凸面上的“甲”字,改用下关茶厂之厂徽。

 

  十三.1994年底勐海茶厂开始筹备股份公司化,于1996年才正式成立“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由此说明勐海茶厂改制后所生产所谓“大益牌”相关茶品最早生产时间在1994年以后。而坊间通称第一批“紫大益”7542生茶饼为有限责任公司于1996年所生产

 

  勐海茶厂的产品都是统一经上述公司打中茶的商标销售

 

  (这个并不十分准确,其间有很多变化)管理,那时候还没有大益,

 

  历史上,云南茶叶的生产销售政策是统购统销,统一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

 

  1999年省公司营运不善,茶厂自行接受茶商订单,茶品规格包装多样化

 

  从那天起,就卖商标了。攒足了钱,这两年重操旧业哩

 

  年省公司营运不善,茶厂自行接受茶商订单,茶品规格包装多样化。

 

  1999

 

  年正式改制成立为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996

 

  年开始生产大益牌七子饼茶。开始筹备股份制公司化。

 

  1994

 

  1989年6月20日大益牌正式注册为勐海茶厂主要之外销品牌。

 

  年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正式开始启用,此时期只生产茶砖。

 

  1988

 

  年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开始向省茶司订制8582青饼,由勐海茶厂制作。

 

  1985

 

  1981年省茶司接受香港利安茶行订单,由勐海茶厂制作7572青饼。

 

  年以后外销出口开始出现多样化拼配的茶品唛号,如7542、7532、7582等。

 

  1979

 

  1976~79年勐海茶厂外销出口多以麻袋与纸箱包装的散茶为主,紧压茶只有7452及7572二种。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标号。勐海茶厂为74、75开头,末尾为2。

 

  1972年6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合并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正式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

 

  1964年省茶司改名为“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期间也更改过多次名称。

 

  1952年佛海茶厂再次复业。“注册商标统一为中茶牌,开始是红印中茶牌,就是中茶的茶字是红色的,到了50年代末期改为绿印。”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创立,简称省茶司。

 

  1944年一度复业又立即停业,“恢复生产红茶43担收购当地私商紧茶3268驮”。

 

  1942年持续建厂,因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役爆发,中茶公司下令所有职员工撤退制昆明。职员工一周内快速完成建厂任务,但机房通电后隔日立即拆迁,所以当时佛海茶厂应并未制茶,而所

 

  生产的紧茶及圆茶并非由厂方自制。而是“扶助茶农茶工自产自销,凡自愿经营紧茶业务的,皆可由我厂出面担保,向当地富滇银行贷款,制成紧茶后,交由我厂验收,合格者由我厂统一运销…”(范和钧口述)。

 

  1940年创建佛海实验茶厂,由范和钧先生担任厂长。

 

  1941年秋,完成基础厂房,试验生产第一批滇红

 

  1944年改名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此名称沿用至1950年。

 

  年民国政府令中国茶业公司派专员郑鹤春与技师冯绍裘来滇,经调查,云南有发展茶叶事业之经济价值。于当年12月16日成立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茶厂96年转产红茶出口,因普洱茶价低,现在普洱茶价高了,06年重新生产普洱茶。

 

  现在厂址:昆明市跑马山1山区5山号。

 

  据说94年之后还有老职工自己接单租用厂房生产小批量的产品

 

  95年的时候就倒闭了,后来建成了酒厂,,可还是经营不善,又倒闭了

 

  市面上还是有真的茶的,但都是老年分的了,因为当时倒闭的时候生产好的茶被当作各种补偿分给了各位职工,后来这些茶很多一部分流入市场。当然一些老员工组织其他的一起有做了很多中茶,这个呢就不便多说了……

文: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