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陈年普洱茶为什么比新生普洱茶更贵?

陈年普洱茶为什么比新生普洱茶更贵?

2019-03-27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陈年普洱茶为什么比新生普洱茶更贵?

图为:南茗佳人古树茶“长歌”

因为越陈越浓越香的特性,陈年普洱茶价格更高更贵似乎是理所当然,但真的是这样吗?

按照存储时间长短的不同,普洱茶大致可以分为新茶、中期茶和老茶三个类别,如果单纯从年份的角度考虑,“新茶<中期茶<老茶”的价格排序非常合理,但陈年普洱茶贵得有理,并不单纯只是因为年份更久一些。

陈年普洱茶为什么比新生普洱茶更贵?

图为:南茗佳人古树茶“长歌”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阶段的普洱茶,品质都有高有低。好的老茶是好的新茶经过长时间陈放转化而来的,但这却不是必然的结果。普洱茶是否具有品饮价值,存放年份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包括原料品质、加工工艺、仓储环境等。

从新茶到老茶,时间是最大的成本,而其中潜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目前普洱茶市场鱼龙混杂,原料和制茶工艺都没有统一标准,真正能够越陈越浓越香的普洱茶少之又少,因此在选茶环节就要仔细甄别。

陈年普洱茶为什么比新生普洱茶更贵?

图为:南茗佳人古树茶“长歌”

越陈越浓越香,既是普洱茶的独特之处,也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普洱茶老茶的品饮价值普遍高于新茶。如何才能让新茶也好喝?所谓新工艺,或在普洱茶制作过程中引入其他茶类的加工工艺,如萎凋、低温长炒、渥黄等,这对于提升普洱茶新茶时期的适口性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相应的,因为会导致内含物质提前释放,通常使用了这些工艺的普洱茶,也就不再具备存储的价值。

陈年普洱茶为什么比新生普洱茶更贵?

图为:南茗佳人古树茶“长歌”

所以,陈年普洱茶更贵,特指优质的陈年老茶。为什么更贵?优质的原料,正确成熟的工艺,符合标准的储存环境,能够做到这三项已是难得,再加上数十年时间的耐心等待,以及存茶人敢于承担风险的那份决心,如此来之不易、真正做到了越陈越浓越香的老茶,你还觉得贵吗?

有用+10
分享

普洱江湖的“心法派”与“科学派”

  晚生自逐岭南始好此杯中物,虚数不过一载,所以是晚生;染指普洱,恰逢绕梁之余音嘈切,遮面之炒锅哐啷,空中传影,唯恨余生也晚,所以也是晚生。

  子曾经曰过:“必也正乎名”,先正过了“晚生”之名,希望下文的糊涂帐能显得顺一些,浅陋之处,诸位前辈先贤达人莫怒。

  晚生愚鲁,失足普洱江湖后,陷入茶品战争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虽借网络广览各路神仙之谆谆教诲,非但不能兼听则明,反而怀疑起自身的小学教育来——字字面熟,怎么就读不懂呢……

  到三醉看了几天贴,终于回过神来,原来普洱江湖品饮奥义的主流是“心法派”,贵在会意体悟,感情共鸣,拈盏一笑间衣钵传矣,吾辈深受工程制图土方计算之荼毒,焉能有此慧根,对号入座强作解人,自然字字茫然;而以W版为杰出青年代表的“科学派”,高举分析法实践论的大旗,拆解细分茶汤品饮感觉,将主观的品感相对客观化,再逐条考察影响品感的各因素,论述力求准确唯一,大有求真唯实的大家风范,如此铁蹄一字一个脚印地奔来,才将晚生这颗六阳榆木魁首重重踩醒……而今回首普洱江湖路,心法印证也好,实验分析也罢,各有得失,也各有难处,晚生皮厚,唠叨两句:

  先说科学之路罢,实验有三要素六原则,晚生以“器皿对茶汤的影响研究”为例,试作实验设计:

  要素一:“实验对象”

  晚生实验的层次很低,大饼不是一天啃完的,所以选择的实验对象为常规茶具的四大类:紫砂壶、薄胎瓷盖碗、飘逸杯、土陶大壶,目的在于探讨四类茶具本身对茶汤的影响度,每类茶具市场随机抽取5个样本——样本含量实在低得不好意思,有预算的话可以考虑增加到千字号。

  要素二:“实验因素”

  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称为影响因素,其中实验者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希望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实验者并不想考察,但可以通过后期分析控制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

  就本次实验而言,器皿的用料等级、胎体厚薄、成型方法、烧成方式、烧结温度、大小形制……都会造成巨大的实验误差,不过晚生认为,实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精确实验固然有助于探求真理,然则严苛的控制条件难以在生活中重复,有兴趣的高人不妨进一步筛选,晚生大碗喝茶,就不钻科学的牛角尖了。当然,晚生的再鼓而竭和第三个实验要素息息相关。

  要素三:“实验效应”

  此乃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体上所产生的反映,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ph试纸尚且只算半客观,晚生念及本次实验的效应指标,顿时十指疲软心慌汗出——如饮霸道生普,哈哈——谁叫归根结底,科学的基石依然回归到人的感觉原点呢?

  晚生只好做如下设计,制茶、茶商、老茶客、新茶客各一人构成受体,随机抽样组成5组,有预算欢迎千字号地组队,本该再找个不沾茶的人,考虑到盖碗分杯有限,凑合罢……

  实验采用一致的茶样(同一茶体解散,均匀混合,按不同器皿的常规用量),一致的水质水温,水量参照常规泡法,一致的注水方式和常规浸泡时间,受体在不知道实验茶汤来源的情况下,判别品感异同,按样本5份,受体5组计算,重复实验25次。

  如果实验能得到一个相对趋势明显的结果,则实验成功,晚生可以放心地宣扬“盖碗香高、紫砂水厚”,如不能得到明显结果,也难以说明“器皿对茶汤的影响不明显”,因为样本含量和实验的重复数实在太低,不具备普遍性,只能扩大样本,千字号万字号地上马,这又远非个人能力所及。

  晚生说过本实验的层次很低,仍局限于具象的四类茶具,同时对实验误差的态度极其宽大,多处采用“常态”这一模糊条件控制实验,完全不符合“精密科学实验”的要求。在精密实验中,不是从承认误差不可避免出发,而是致力于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探求科学规律。这就是W版提出的实验方法,先假设器皿对茶汤的影响在于结晶体结构、气孔率、吸水率、导热系数等客观因素上,再通过实验测定其作用机制。这个思路的难处在于对实验影响因素的筛选和控制,例如测定气孔率的影响,必须排除气孔率以外的其他一切因素,假定W版个人品感是客观精确的实验效应指标,再收集一批大小形状厚薄完全一致的紫砂壶、瓷壶、玻璃壶、土陶壶,或者紫砂盖碗、薄胎瓷盖碗、玻璃盖碗、土陶盖碗……甚至千字号地定制气孔率数值规律分布的茶具集合,同时还得保证大量的重复实验中除器皿外的其他泡茶要素完全一致,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罗嗦至此,想必大家都明白科学派的难处了,提出一个结论是如此艰难,然则喝茶毕竟是主观审美活动,其间众多的不可控因素是麻烦也是乐趣,如果科学论证出58目原矿黄龙山特级底槽青泥料,130cc圆壶手工成型,马尾松柴龙窑1176℃烧成,在广州用xx水xx度用xx手法最合适泡xx年xx山xx寨xx号xx批的生普,一般人实在难以效仿……花大把时间银子,只为了给大家竖立起枪靶子,实在有点心酸啊。所以晚生倒觉得,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随机现象进行分析整理,作出推断或预测,也许能更好地提供行动依据和建议。

  “心法派”的佳处是浑水池塘好养鱼,万事言辞为上、心诚则灵,如果大家眼中的皇帝都穿着鲜亮的龙袍,如果龙袍上金线龙鳞的反光都能分出7种颜色,看不见的人就自认眼瞎罢。打住、打住,说过头了。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都讲究心法,晚生看来,众多的经验之谈运用之方,其实也算统计,不过是描述性的统计,只收集随机性的数据而缺乏有效地整理和分析,也即知其然而已,关于所以然的部分,要么不说,各人扪心自问;要么玄谈,通感得一塌糊涂,听者飘飘然腋下生风,自然也别有一番享受。

  两派相较,科学之路难走,但不容易走偏,缺点是过于质实,无益于茶文化之精神文明的发挥;心法之道易行,但容易鬼打墙,缺点是过于清空,依言索茶常常请回李鬼。最好大家的脑袋里有个切换开关,买茶的时候扳到科学派,品茶的时候扳到心法派,斗茶的时候焰闪寸心,评茶的时候条理分明,晚生这样茶门立雪、数着铜板换茶的人便有福了。

  忍不住顺便说一下“好茶”的问题,谈论什么是好茶,抛不开社会审美风潮,就像谈论什么是好人,抛不开社会伦理体系;晚生有自己偏爱的口味,但决不会把私心偏爱的茶当“好茶”宣扬,因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同样,喝茶的同志们也未必非“好茶”不喝,就算社会审美价值趋同,个人口感总有细微差别,保险做法恐怕是不断尝试,慢慢找到自己最满意的阈值,对着舌头买茶。比如绿茶黄茶,舍间甘露黄芽常备,无奈晚生极度厌恶芽茶的味精味道,社会普遍审美却认为那是鲜爽,越鲜越好……回到普洱江湖,人有尽而茶无穷,大家都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共鸣,条条道路上井冈,让W版的大树蛮砖来得更精确些吧。 

普洱茶收藏永远不可能成为全民活动


  专家提醒,普洱茶收藏不一定非选择有名品牌,最重要的是看茶底,先看饼形是否厚度均匀;其次看茶叶是否干净、完整;再看茶饼内外原料是否一致。最好能尝一尝该茶饼的口感,是否甘香留齿而无腐朽味。刚开始对普洱茶收藏有兴趣的消费者,可以买当年生产的新茶,其价格较低,收藏成本也低。收藏要从兴趣和爱好出发,只有保持“赚不了钱就喝了它”的平和心态,才能在一轮轮炒作后,保持冷静和理性。

  人们应该不会忘记,几年前,随便走进一家茶店,普洱茶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动辄标出上千甚至数万元的价格。普洱茶这种在云南很平常的生活用品的价格仿佛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让普通老百姓咋舌。几年过去了,普洱茶还那么“火”吗?晨报记者为此走访了一些茶庄和茶叶店了解情况,店家普遍反映,跟几年前比较,消费者购买普洱茶越来越理性,因为自己喜欢或需要而购买的人数远远高于因投资而购买的人数,虽然普洱茶销量在不断增加,但普洱茶价格却趋于稳定。

  普洱茶的疯狂炒作时代是2006年至2007年,一件大益7542曾经被疯炒到了2万元。“内行都知道,普洱茶根本不值那个价钱。”晨报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当年普洱茶的炒作方法很简单,打个比方,一级经销商先拿一部分货出来以1000元/件的价格出售给二级经销商,然后迅速以2000元/件的价格回购,再以3000元/件的价格出手,反复使用这种伎俩。那两年普洱茶价格暴涨原因主要就是被“炒”起来的,过度炒作让人们相信物以稀为贵,爱好变成了收藏,可以从中捞到大把钞票,于是大量热钱投资进来,把一种普通饮品变成了收藏品,当泡沫破灭,投机者就必须自己买单。

  普洱茶可以长期储存和越陈越香的特点,决定其具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收藏投资类的消费者分两类:一类是品茗爱好者自身收藏投资,用于满足自己日常生活消费的需要;另一类是纯投资类收藏者。“普洱茶在被疯狂炒作之后,消费者逐渐从投资收藏型转变成品茗消费型。”72号店茶叶网店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销售情况来看,品茗消费者比例越来越大,购买者以白领居多,尽管普洱茶每个月的销量上升50%左右,但普洱茶价格保持平稳。

  投资需谨慎,行行有风险。收藏永远不可能成为全民活动啊!
 

中国普洱茶网讯:长春普洱茶价格普涨一成

    “今年涨了不少,市场不像前几年那样冷清了。”28日,亚泰大街上一茶庄负责人赵老板,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着眼下的普洱茶市场。普洱茶价格在经历了2007年的暴跌之后,如今似乎有了复苏的迹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产量下降影响,普洱茶在长开始重拾涨势,平均涨幅在10%。

    价格复苏的普洱茶

    普洱茶当年在价格上演绎的疯狂,至今仍有藏家对未来市场抱有希望。今年35岁的李文海,始终坚信朋友曾在高价时送给他的云南勐海生产的4块熟茶饼,值得收藏。“最近去销售茶叶的地方逛了几圈,与现场工作人员交谈时,得知普洱茶价格开始上涨。”李文海告诉记者,普洱茶新一轮反弹行情开始了。

普洱茶行情反攻,得到了商家证实。亚泰大街上某茶庄赵老板介绍,今年的普洱茶量很少,很多品牌都缺货。店里卖得最好的云南普洱2009年熟茶饼(357克),去年同期只要260元/饼,现在价格达到了388元/饼,还有就是去年每200克售价500元的一级普洱茶,目前市场售价则为每200克800元。

    在临河街上的一家茶叶商家处,记者也得到了类似的信息。“制作普洱的毛茶价格涨的厉害,差不多一公斤要80元,比去年贵了20多元,原料涨价零售价格也跟着涨。”该店负责人阮明辉称,综合多个厂家不同品种,今年云南普洱茶售价在长平均涨幅达10%。

    产量不足行情企稳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今年以来,普洱茶价格正在慢慢攀升,此前普洱茶原料大幅减产负面还没有退去,部分畅销品牌今年以来价格累计上涨了20%。随着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在成本推动下,普洱茶价格因此再度上扬。

    “2007年的时候,普洱茶遭遇了崩盘行情,根本就没人关注了,游资的撤离,非理性炒作时代也被宣告终结,市场渐渐的回归理性。”阮明辉坦言,不应以当年繁荣时候的价格行情作为普洱茶行情的参照物,而成本上涨问题,大部分的行业都会遇到,消费者在对待普洱茶的时候,应该和其它茶品种一样,以市场经济规律作为底线,参考成本因素。

    暴涨轨迹很难再现

    重拾涨势,是否意味着普洱茶价格神话再次开始;产业链上游原料不足,游资会不会再次插手普洱茶,复制当年的炒作轨迹。

    对此,云南勐海普洱茶批发商叶经理表示,虽然市场曾经遭遇了“滑铁卢”,但并不能否定普洱茶的市场价值,2008-2009年之间的普洱茶,售价正处在缓慢上扬的阶段。但需要指出的是,消费者当前比较理性,可以预计,普洱茶在未来仍有涨价的可能,但暴涨很难再次出现。他表示,随着年末的临近,受因供求关系影响,未来价格应该是小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