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茶叶加工技术研究之普洱茶加工研究概述

茶叶加工技术研究之普洱茶加工研究概述

2019-03-27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茶叶加工技术研究之普洱茶加工研究概述

普洱茶加工研究

20世纪50年代,省茶叶所开始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的研制工作,并试制了各类普洱茶紧压茶。1973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茶厂试制渥堆发酵普洱茶,并获得成功。1974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勐海、下关、普洱四个茶厂推广。1979年2月21日至25日,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召开普洱茶加工座谈会,拟定了“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统一了九个标准样,确定了普洱茶茶号的编号办法。统一了普洱茶的质量标准和加工工艺。1983年至1985年,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微生物研究所开展了普洱茶人工接种后发酵试验,缩短了发酵期。该研究成果获1985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年至2007年,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主持完成的“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的课题。通过对云南普洱茶主要产区多种晒青原料化学成分与感它品质的系统分析,明确了适制生普洱(青茶)和适制熟普洱(发酵普洱茶)的加品种(系);构建了云南普洱茶标准体系,形成了标准化的加工技术体系,提出了云南普洱茶品种标准;创建了普洱茶微生物固态发酵理论体系。

探明了有益菌种在普洱茶固态发酵的过程中不同层次、阶段分布的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目,建立了四种微生物快繁的方法模式,成功开发出4种应用于大生产的普洱茶发酵剂,并在昆明、普洱、勐海、大理、文山等地成功用于生产,取得了显着的效益;系统研究了普洱茶加工技术,阐明了微生物、温度、湿度、原料及其水分含量等主要因素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探明了主要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转化规律,获得了优质普洱茶加工的技术参数及理化指标。“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研究成果获首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等奖和2008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2007年,省茶叶所支持开展“高效、卫生、优质普洱茶加工工艺的研究及开发”。开展导入蒸汽的增温增湿渥堆发酵和陈化干燥灭菌效果试验,改善普洱茶传统工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耗损,提高品质,为新工艺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2007年至2010年,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主持完成的奖。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普洱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云南普洱茶原料生产和加工技术规程缺乏规范的现状,结合课题研究并加以实施。通过三年多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解决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升普洱茶加说总个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经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出普洱茶鲜叶原料采摘标准和普洱茶安全优质生产的技术规程。并且建立了鲜叶原料的安全优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了12种普洱茶微生物发酵剂及调控发酵技云南茶科技茶文化创新奖术,研制了普洱茶自动控制发酵设备,初步探明了普洱茶风味品质成分及其转化规律,建立了包括普洱茶加工、质量、安全、评鉴、储运等环节的16个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全面构建了普洱茶清洁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成果“普洱茶加工工艺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获2013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茶叶所研究成果“高效、卫生、优质普洱茶加工工艺”获2013年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成果“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开发”获2014年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有用+10
分享

闲话普洱:一切从茶多酚开始

  近年茶文化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追求健康,而科学验证证明了茶里面的茶多酚对防癌、抗老化、消脂等有很好的功效,因此而在全世界刮起了一股饮茶的热潮,甚至连安利等也开发出茶系列保健品,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人云亦云,究竟茶多酚是什么?它的保健原理是什么?它和茶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于是,饮茶热也变得盲目而且被营销手段牵着鼻子走了。所以,在闲话普洱的开篇,我们也先从这个热潮的核心开始---看清茶多酚。

  在茶多酚这个词还没流行之前,这类物质有着另一个名字---茶单宁。其实不但是茶,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产生单宁,只要你随便摘一片叶子放到嘴里咀嚼,所尝到的苦涩味或者酸味就是单宁产生的。单宁是一系列物质的统称,不同的植物所产生的单宁组合是不一样的,但产生的目的却是一样的---保护自己。植物处于食物链的底端,不能逃跑,所以他们就用各种其他的方法避免其他动物去吃他们,比如长刺、坚硬的外壳等等,而这些方法中最有效的反而是产生单宁,单宁的苦涩味能让尝过的动物不再愿意吃下去,于是植物也就能活下来了;而在这场化学保卫战当中,单宁所起的作用不单是味觉上的差异,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它能削弱动物的体质,这样一来,个别有特殊口味的动物在吃下这些单宁之后体制就会下降,于是在同类的繁殖竞争中落败,最终愿意吃这些苦涩植物的个别变异物种最终从进化中消失,植物的天敌也就减少了。所以,单宁(或者说植物多酚)实际上对动物是有害的,这其中也包括人。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会提倡喝茶,提倡把茶多酚喝进肚子呢?这就要从几个层面去讲了:

  首先,单宁对动物的伤害有一部分对人体反而是有益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消脂作用。野生动物身体里储存的脂肪是用来准备在找不到东西吃的时候用来养活自己的,因为生存环境恶劣,所以根本不存在多余的脂肪,单宁把这些脂肪消掉就等于把动物的粮仓给毁了,这样当然是有害的;而人类却要面临与之相反的问题,就是脂肪过多,所以摄入单宁反而帮了人类一把。

  另一方面,单宁是一种很容易被氧化的物质,氧化后的单宁对身体的伤害作用就会消失,而它的抗癌、抗老化、养护血管等功效却保留了下来。于是人类在对植物的利用时也用了各种手段来氧化其中的单宁,中药加工中的蒸、晒、腌等手段其实就是人为氧化单宁的过程。

  第三方面,我们的老祖宗在遍尝百草的时候,发现茶叶的单宁系列能够被唾液里的酶氧化,我们喝茶时先感到苦涩然后变成甘甜,其实就是茶单宁被转化的过程。当单宁被氧化之后,原来会损坏我们的胃、心、肝的有害物质反而成了养护这些内脏的好东西了。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祖先们在两千多年的种植过程当中不断地挑选有利于人体的“优良品种”,于是我们今天喝到的都是对身体有益的茶,而那些会产生不能被转化为对我们有益的单宁的品种就被淘汰掉了。其实这个筛选的方式并不复杂,虽然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单宁这种物质,但舌头却不会骗人,喝下去能回甘的就是好茶,一直有苦涩味的就淘汰,就这么简单,却又刚好对应了选择单宁的标准。当然,那些观赏性的茶花又另当别论,如果一个品种能产生很强的苦涩味的单宁,它就会具有很好的防虫性,就被保留了下来,因为这些品种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喝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用家里的茶花制出的茶非常难喝的原因所在。

  所以,茶多酚只要经过氧化就会成为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而最近被不断鼓吹的“绿茶含有大量活性茶多酚,是最有益的保健品”这一说法就显得很可笑并且可悲了。可笑的是我们要摄入的是氧化的茶多酚而不是那些新鲜的茶多酚,如果我们去冲泡含活性茶多酚最高的布朗山鲜茶的话,保证立刻把肚子搞得翻天覆地,弄不好还会落下胃病。绿茶保健这一说法更多的是这个功利市场的营销手段,完全是因为保健品的生产在原料选用的时候采用绿茶比采用其他茶种的成本低很多所造成的。实际上,绿茶是所用茶种之中茶多酚含量最低的,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它可以在采摘之后立刻可以泡喝,因为绿茶的茶多酚含量用唾液中的酶就足以全部转化掉了,这也就是绿茶的茶味为什么这么淡薄的原因所在。因此,牛饮绿茶不但煞风景,更是杀自己,品饮绿茶是必须慢慢得让它在口里含住,让回甘一点点地产生之后再吞下去,要不你可就对不起自己的胃了。

  可是其他茶种的茶多酚含量就不像绿茶那样少了,唾液中的酶不足以在品饮时把它们全部转化,于是在各地的人们就用不同的方式把它们事先转化好,于是就有了半发酵、全发酵和后发酵的工艺出现。

  全发酵的茶,在采摘之后利用加热将茶叶里的茶多酚完全氧化,这样就成了红茶,由于在加热的时候,一部分茶多酚氧化的同时,更多的茶多酚被解裂成其他物质,所以实际上红茶的保健功效比不上半发酵的乌龙茶和后发酵的普洱茶。好处这是品饮红茶时可以大口大口地喝,怎么也不会伤胃,因此对于行色匆匆的旅人以及干苦力的人来说,红茶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半发酵的乌龙系列,需要经过极为复杂的二十二道工序,将茶多酚逐步转化,除了部分被转成不同的香味之外,大部分茶多酚被氧化,所以好的乌龙茶在入口时就已经是甘甜而不带苦味的。但由于这种加工方法比较柔和,所以多多少少会留下部分茶多酚未经氧化,因此品饮乌龙系列也不能牛饮,需要用小杯慢慢品尝。近年由于市场需求量大的原因,铁观音的制作更加将工序简化到九道,这也意味着未氧化的茶多酚更多,因此现在喝铁观音的时候含在嘴里的时间最好长一点。

  作为茶多酚含量最高的大叶乔木种茶树,集中生长于云南西南部的无量山脉,由于集散地在普洱,所以被称为普洱茶。因为茶多酚含量越高,在氧化后对人体越有益,所以它的保健功效也是所有茶种之中最高的。而这一茶种的转化工艺也相当独特,主要靠自然存放让茶叶与氧气接触,使当中的茶多酚慢慢氧化,从而也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多酚不被破坏,因此普洱老茶的功效比其他的茶种要高出很多倍。只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后发酵过程要持续5年以上才能初步完成,如果要完全完成则需要20年时间,这就造成了老子买茶儿子享用的局面了,也促成了普洱茶越旧越值钱。

  后来,在急功近利的市场环境底下,普洱茶到1973年终与发展出一种前期发酵工艺,从而造成生、熟茶之分;同时,在香港和台湾,同样是基于市场的功利,终于出现了“湿仓”这一杀鸡取卵的手段,普洱茶的价值也从此变得异常复杂与诡秘。

  普洱的常规制作过程:

  古人并不知道茶多酚这回事,对于这种特别的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味觉与口感,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名词---“茶气”,我们有时在一些茶友口中听到“茶气足”这一说法,其实就是在赞扬这种茶叶的茶多酚含量高、茶特有的味道足。当然,“茶气”并非单指茶多酚,它还包含了茶叶里面一些能表现出茶叶的特别口感与口味的元素,这些元素当中占绝大部分的是茶多酚。在接下来的篇幅里,我们也沿用这一说法。

  而在普洱茶的一系列名词中,“氧化”“发酵”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因为这个过程对于普洱有一个更专用的词语---“熟化”,指的就是成熟的意思。就像种果树那样,自然成熟的肯定是最好吃、营养最好的,普洱茶在以前也是采用自然熟化,用漫长的时间来换取珍贵的成果。然而,当市场需求大增的时候,生产者就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来加速这个过程,于是就出现了“渥堆”这种前发酵方法,产生出“熟茶”这一品种;至于“湿仓”手段,则更加是一种卑劣的奸商行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透视普洱茶的熟化:

  首先,我们看看传统的普洱茶是如何制作与保存的。

  普洱在四季均可采摘,以春、秋两季所采的茶最好,尤其是在清明之前的茶芽,更是上品;夏茶的茶气足,但不稳定;秋茶在霜降之前的稍嫌单薄,霜后的秋茶有一种萧飒霸道的感觉,也是上选;冬茶显出老态,一般是茶山当地的人采作自饮,基本上不会流出市场。

  刚采下来的茶首先要放到大铁锅里用手翻炒,这个过程叫做杀青,也是全世界的茶都需要做的一个步骤,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小部分茶多酚被氧化或解裂成香味;杀青之后,茶叶软化,就要用人手把他们搓成条状,这一部叫揉茶;然后就将这些揉成条索状的茶叶摊到地坪上晒干,这叫摊晒,在摊晒过程中,又有小部分茶多酚被氧化。

  说点题外话,上面的杀青、揉茶、摊晒三步骤是任何茶叶都要经过的,即使是加工成最自然的绿茶也要经过这三个步骤,普洱茶最前期的加工与其他茶叶并无二致。而这三个步骤的工作,一般是由茶山的茶农以家庭为单位完成的,这些晒好的毛茶被称为“茶菁”,茶菁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成品,所以茶厂在收购茶菁的时候都相当谨慎,而且在购入之后会分为十个等级和三个等外级别,然后再严格按照配方拼配起来制作。如果我们去云南茶山旅游的话,最好不要因为好奇而直接购买茶菁品饮,因为茶菁的茶气猛烈,非当地喝惯的人们能够承受,轻则拉肚子、重则胃病、体制弱者甚至会当场晕倒,这一点要小心。

  言归正传,茶厂在收购茶菁之后,首先会分级,然后按照配方拼配不同的级别,不同的拼配会产生不同的风味。在解放后,所有茶厂归入云南省茶叶总公司之后,总公司更统一了拼配标准,茶厂按这个标准严格执行;同时,由于标准的统一,就产生了统一的标号,我们有时会听到茶庄的老板在卖茶时说:“这是7542”,当中的四个数字就是统一的标号:75代表是1975年的配方---注意了,是那一年的配方而不是那一年生产的茶,也就是说即使是今年生产的茶,如果是采用那个配方就会标上75这个数字;第三个数字4代表拼配后的级别,这个级别与茶厂采购后的级别有所不同,因为它是拼出来的,只不过这个数字也能真实地反映茶的质量,数字越大,茶质也越差(不过我们这等穷人,喝点7级茶也就满足了,但如果是收藏升值的话,那还是要选茶质好的才行);最后一个数字2代表茶厂的代号,如果是1则说明是昆明茶厂出品、2是勐海茶厂、3是下关茶厂,这几家茶厂各有各的味道特点,只要喝过就很容易记住,骗不得人。

  茶菁拼配好之后就会进入下一个步骤:蒸茶,目的是为了将晒干的茶蒸软以用于压制各种形状,在蒸的过程中,茶叶继续熟化。而在蒸茶之前如果加入“渥堆”步骤,则会制成熟茶,这个稍后再讲。

  蒸茶之后,就会将他们放进模具里压制成型,磨具的用料各不相同,有石头、竹、木、铸铁等,而压出的形状也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饼状、陀状、砖状、蘑菇状等,有几个特别的形状需要提一下:铁饼,用铁模具压出的七两茶饼,因为压得很紧不利于发酵,所以只做了少量就停产了,大部分销往了台湾,“下关铁饼”和“广云铁饼”都赫赫有名,这种饼有个记认,就是在背后有一些像圆钉头那样的突出,是模具在压制时用来出水的圆孔造成的;人头茶,完全采用春尖制成,8~10斤一陀,呈南瓜状,在古代是贡品,传世的被称为金瓜,因为放在茶柜中很有看头,所以市面上多有仿冒,而且价格也虚高不少,所以购买时要小心;竹筒茶,是布朗族用当地特有的香竹制成,有特殊的竹香味,对肠胃有特别的养护功效,由于被塞在竹筒内部,发酵困难,所以新出产的竹筒茶大多采用熟茶,如果是十多年以上的生竹筒茶,价格极贵;女儿茶,采用优质茶菁压制的四两园饼。茶菁必须是清明前几天雨雾天气中采摘的茶芽,茶汤甘滑柔顺,古时有制女儿茶待小女出嫁的时候做嫁妆的说法,故名。广东茶叶总公司的广云厂复产头一批熟茶就是生产女儿茶,质量相当高;梅花饼,勐海茶厂曾经生产过的一批梅花状的二两饼,胜在假冒品少,如果碰倒不妨试一下,合适的就买些自己饮。

  茶饼成型之后就在阴处晾干,然后包上棉纸,入仓存放。至于如何存放得法,在以后几篇再细细道来。
 

认识真实的普洱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普洱茶热销之前,它被叫做“边销茶”,所谓边销茶就是指那些送往偏远地,因为到达这些地区路途遥远,所运送的茶叶必须是易于存放的,而普洱茶则是可以在运送过程中逐渐发酵的一种茶。云南当地人都愿意喝新鲜绿茶,有些当地人喝普洱茶是因为更省钱。

  特殊制作工艺造就独特保健功效?

  专家观点任何茶叶发酵后都能产生有益成分

  在很多关于普洱茶功效的传说中,都把焦点放在了普洱茶独特的制作工艺上。据称,普洱茶是后发酵茶,茶叶中的微生物没有被高温杀死,而是留存了下来,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不断进行生长、发酵,使普洱茶的微生物比其它茶叶高,且具有降脂、养胃、减肥等保健作用。

  对此,湖北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张岳峰说,喝茶对人体健康是有好处的,这一点早已为古今中外人士所共识。例如,茶叶中含有的大量茶多酚,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另外还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普洱茶也属于茶叶中的一个品种,所以,它对人体是有一定好处的,但不能把这种保健作用夸大化。实际上,任何茶叶都可以在发酵后产生这些有益成分。普洱茶的保健成分,其他茶叶照样有。目前,“普洱茶中含有更特殊的保健成分”这一点还没有可靠的实验证据来支持。

  年份越老保健功效越大?

  专家观点:太老的茶,有效成分已消失殆尽

  许多人认为,普洱茶的年份越老,保健功效越大,因此,一些号称年份老的普洱茶卖出了天价。

  张岳峰指出,普洱茶越老越好喝,这多少有茶商炒作的成分。实际上,普洱茶并非年份越老,其保健功效就与年俱增。三四十年的陈年普洱茶的品质会比较好,而超过这个年限,普洱茶就不再适宜饮用了,因为其中的有效成分已消失殆尽,且储存也是非常关键的。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储存,会造成普洱茶的霉变,这样的茶产生很大的霉味,不仅失去了普洱茶原有的口感,喝了之后对健康也没有益处。

  张岳峰提醒,对并不懂得茶叶储藏的人来说,最好不要随便在家里存放普洱茶,更不要随便喝那些陈茶。

  饭后饮普洱茶降脂效果好?

  专家观点:减肥不能靠喝普洱茶

  普洱茶热销,还与现代人希望减少“富贵病”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女性热衷普洱茶,是认为其能减肥降脂。

  武汉市中医院金德珍主任药师说,喝普洱茶能降血脂是有依据的,但它并没有特殊的减肥作用。据昆明医学院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能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是减肥是将体内总的脂肪含量分解,通过能量代谢的形式转化出去,因此减肥不能靠喝普洱茶,还是要配合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少吃油腻食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至于“饭后饮普洱茶降脂效果好”的说法,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喝普洱茶的时间、泡得淡和浓都不是影响降脂效果的因素。

 

茶知识:什么是仓浅谈普洱茶的四个仓

普洱茶是极其具有收藏价值的,这是因为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品质,因此,普洱茶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很多爱茶人士都喜欢收藏普洱茶,但普洱茶藏在不同的地域就会有不同的味道,所以就产生了普洱茶“仓”这样的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仓”呢!

茶知识:什么是仓浅谈普洱茶的四个仓

什么是“仓”?其实“仓”就是上面一个盖儿,中间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但在普洱世界,“仓”不单单是如此简单的释义,它往往可以代表着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一种手段,某些时候甚至可将其称为一种境界。

但是对于每一位喜爱普洱茶的人来说,变化,才是令人最为着迷的。顺其自然,保留普洱本身的热烈鲜活,与大自然和光阴一起成长,也许就是最好的“仓”。

北方仓:

何为北方仓?查遍普洱茶的资料,近到广东仓、云南仓,远至港仓、大马仓,唯独没有看到过北方仓。由于北方普洱茶起步较晚,北方的干仓普洱在之前一直还未形成气候。

大部分北方仓指的就是干仓茶,存放于干燥、通风、湿度小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一般干仓茶叶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下发酵陈放,属于自然的陈化过程,虽然转化时间比湿仓较为缓慢,但是却保留了普洱茶的本质真性,口感纯正、香气浓厚。干仓茶较于湿仓茶滋味保存更为完整,品饮中前调后调变化丰富,层层叠叠次第展开,更能体会出普洱的真味。

虽然起步较晚,却是势头正劲,现在越来越多南方的茶友也开始注重干仓存储方式。凭借着北方茶友的那股子钻劲儿,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相信不久的将来,北方仓定会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南方仓:

就中国大陆的普洱茶而言,广东省向来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消费地。广东仓最大的优势在于既有港仓模式可以参照,其便利发达的交通和成熟的城市配套更为今后仓储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上的强大支持。受到港台地区的影响,从市井百姓到专业茶店,再到大型茶企业都有了存储普洱茶的意识。

市场上常把南方仓等同于湿仓,但对于湿仓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有人说南方仓比北方仓口感更为醇和,茶汤更有陈茶的特质,对这种说法我想只能是不置可否,就像米饭面条没有哪个更可口,只有哪个更适合。

但可以明确的是,从普洱茶的发展上来说,我们要感谢南方仓的茶人们,没有他们,恐怕就没有现在将普洱茶推至奢侈品的那些百年老茶。

学术仓:

普洱圈鱼龙混杂,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将普洱老茶“神化”,以用来抬高市价。茶友们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往往搞不清老茶究竟为何物。那么,茶界专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前不久,来郑州参加茶事活动的中国茶界著名专家吴锡端和台湾著名茶人吕礼臻谈了对此的看法。

吴锡端认为,普洱茶发展至今,关于仓储仍是一块空白领域,没有做过一个科学的研究去决定普洱茶在什么样的湿度、温度和地域是最好的,或者说存放的普洱茶口感是更适合去品饮的。那么普洱茶究竟适合怎样的仓储,只能借助科学的视野去臆断一下了。

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是茶叶内的茶多酚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使普洱生茶汤色逐渐加深,茶叶的鲜爽物质氨基酸遇到空气后逐渐氧化、降解和转化,使茶叶鲜味消失,陈香显露;多酚类的氧化,苦涩味减少,口感逐渐趋于醇和;茶黄素,茶红素在储藏中发生氧化后,逐渐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红褐明亮”的品质特点。

吴锡端认为南仓北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储过程中保持干燥、避光、通风,那么你就能收获一份时间给你的完满答卷了。

来自台湾的吕礼臻老先生则认为,每一饼普洱茶都是有生命的,你对它倾注的心血和精力,它一定会反馈给你,武断地去评定干仓好还是湿仓好并不公平。南方转化快,北方后劲足,可谓各有各的优劣。

吕礼臻对待自己的普洱茶就是前几年存放在湿度较大的南方,后些年存储在气候干爽的北方,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中去探寻普洱茶中的奥义。他认为普洱茶本身就是生活中用来品饮的,如果搞得过于繁复好像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只要是合理范围内的温湿度,就可以去存放普洱茶。

虚拟仓:

随着普洱茶价格逐年水涨船高,普洱茶的商业价值也愈来愈被人们所看重。有人曾说过,未来的普洱茶市场应该会向期货农业靠拢。

普洱茶期货走的是虚拟仓储,相对于实物仓储更偏重于交易流通、展示宣传和发掘潜在价值的功能上,存储的是其交易流通的普洱茶的数据,而非真正的实体仓库。业内人士把这类型仓储比喻为期货的交易大厅,它扩展了传统的普洱茶流通渠道,将实物的交易变为可以数字化的交易。令普洱茶交易更贴近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普洱茶的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