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什么,喝普洱茶也有境界之分?!

什么,喝普洱茶也有境界之分?!

2019-03-27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什么,喝普洱茶也有境界之分?!

喝茶就喝茶,竟然还有境界之分,确定不是在逗我?!就像茶友也分小白和资深,所以喝普洱茶讲境界,貌似也有一定道理,如果你也在喝普洱茶,你的“境界”是第几层呢?虽然爱喝茶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喝普洱茶都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开始追求的是香气。当然,不该出现的工艺香和异杂气息,比如“焦糖香”“霉香”等除外。普洱茶具有的香气,通常包括品种香、地域香和陈香。

什么,喝普洱茶也有境界之分?!

然后追求的是滋味。浓强不走水,纯正无异味,这可是好茶的标配,只有茶香没有茶味,那还叫喝茶吗?

最后上升到触感层次。生津无涩感,不刺舌不锁喉,汤感粘稠,才可称之为口感上佳。毕竟我们喝普洱茶喝的是茶汤,不是茶水。其实,任何上升到触感层次的,都可以归类为高档品,普洱茶也不例外。

什么,喝普洱茶也有境界之分?!

虽然所谓的喝茶“小白、砖家、大师”,都是玩笑之词不必当真,但如果要把普洱茶喝明白,香气、滋味和口感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关注茶饼外观和叶底活性,所以大家在品茶或是评茶时,不能局限于其中一项,只有“顾全大局”,关注综合表现,对于普洱茶的品质才能心中有数。

有用+10
分享

有关于普洱茶的你所不知道的那些秘密

很多人都知道普洱茶普洱茶有很多功效,但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普洱茶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有关于普洱茶的你所不知道的那些秘密

普洱茶都是普洱产地?

普洱茶,以云南普洱为名,可见渊源之深,但是否普洱茶是因为都产自云南普洱而得名的呢?

恰恰相反,普洱茶区仅仅是普洱主要茶区中的一个,历史上更多的是作为集散地而知名,明清之际名扬天下的普洱茶,大多产自西双版纳境内,就连清帝的贡茶也采自版纳古六大茶山。时至今日,除了普洱茶产量最大,历史最为悠久显赫的西双版纳茶区,与普洱茶区外,普洱茶的主产区还有临沧茶区与保山茶区。

台地茶比大树茶资格老

市面上有一种观点:大树茶不耐久存,越存越淡,长时间陈化不如台地茶,老茶多为台地茶原料,历史悠久久经考验云云。事实上,云南省大面积种植台地茶约在文革前后,而直到八十年代,台地茶才成为普洱茶的主要原料,之前号级茶还是印级茶这些声名显赫的老茶,多是以传统乔木型茶树为原料。那么这种说法因何而起呢?在2007年那次市场波动中,不少人高价囤积了大量台地茶所制作的普洱茶……

这几年普洱大树茶火爆至极,但有喜的就有愁的,有节操的就想办法换个角度炒(以某些大厂为代表,大谈历史、升值、流通、底蕴、技术),最多再吹吹风(比如上面这种),没节操的就各种包装纸,各种故事,各种冒名顶替了。

普洱茶级别:跟茶的品质没关系

“这个是几级茶?”“这个饼用几级茶菁做的?”这种问题一出现时,有些人总会露出“会心一笑”。

普洱茶有特级以及1-9级十个等级,那么是茶菁等级越高茶质越好,还是茶菁等级越低茶质越好呢?答案:都不是。

因为茶菁等级是根据茶叶的大小、老嫩来判定的,与茶菁本身的质量并无关联,而普洱茶本身的选料标准并非越老越好或越嫩越好,所以茶菁等级并不决定品质,相反过嫩或过老都不好,近年来随着大树茶的兴起,生茶普遍直接采用一芽两叶的茶菁来制作普洱茶,分级制度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为什么会会心一笑呢?首先,大树、小树这些乔木原料,长的就不规整,想分成十级必须切割,伤茶,基本没多少人会这么干。其次以前分级时,一饼茶往往由不同等级的茶拼配,很少有单独一个等级茶菁凑一饼的。那问这句话为啥呢?答:不是可以显得自己懂茶么。

生茶几年转成熟茶?

“生茶几年能转成熟茶?”“生转熟”这一概念在坊间流传已久,滥觞甚至直追普洱茶刚刚兴起时的几位台湾茶人。但事实上生普洱茶怎么存都不会变成熟普洱茶,生茶存久了,只会变成老生茶,而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的工艺而制成,老生茶和熟茶他们只是在性质上有了一些重合点:不苦涩,汤色红浓。但时间并不能替代工艺,就好像大米放旧了只会变成陈米,而永远不会变成大米饭。

皇帝都没喝过的宫廷普洱

市面上流行着一种宫廷普洱茶,但事实上远在深宫的皇帝们从没有喝过宫廷普洱,宫廷普洱也从未进贡给宫廷。市面上见到的宫廷普洱普遍为选料非常细嫩的熟茶,首先最早的熟茶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次,一般认为宫廷普洱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99年之后,至于为何取名宫廷普洱……(此处请容小编省略1万字!)

其实借皇帝卖货这种事很普遍(尤以朱元璋、乾隆还有老佛爷出镜率高)无可厚非,这里只是拿出对待知识的态度,理清源流。

百年老茶号的传承

宋聘号、同庆号,福元昌号……这些显赫的名字近年来又不断在茶圈中闪现,百年老号的名头就如同所产的老茶一样闪耀,是如此的吸引眼球,百年老号的新茶自然引发茶友围观。但说来奇怪,百年老号是如何传承的?相隔数十年的茶品相互间又是什么关系?

事实上在经历了抗日与解放战争的洗礼后,在解放前很多老茶号已经倒闭,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云南境内所有私人茶庄茶号都相继消失,后人星散,外逃到东南亚诸国的老号如“鸿泰昌”等也最晚于80年代停产,所以关于百年老茶号的传承……你懂的。

Ps:普洱茶因爆炒带上了几分金融色彩,有故事才好运作,吸引接盘侠。

普洱茶增肥效果知多少

普洱茶减肥,是普洱茶广为流传的功效之一,茶友对普洱茶刮油去脂的功效普遍比较认可。但这里为什么说普洱茶增肥呢?

普洱茶消食、刮油,喝完之后往往非常饿,再胃口大开的一顿胡吃海喝,反而有可能体重飙涨,其实减肥是一个需要运动、饮食、生活习惯多方面配合的行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像吃药一样喝茶,未必能够迅速减掉体重,还丧失了品茶的乐趣。

普洱茶都适宜用紫砂泡

紫砂壶堪称泡普洱茶的利器,双重气孔结构带来的透气性,冲泡后获得的细腻汤感,出色的保温效果,都是普洱茶冲泡中所需要的。

但这是对普洱熟茶和有年份的普洱生茶而言,如果冲泡的是略微有点怕热的1-3年内的普洱生茶,还是使用盖碗更好一些。买普洱茶的时候最好也不要用紫砂,以免因紫砂壶的增益效果,让自己判断失误。

普洱茶功效科研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普洱茶并非越陈越好。”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盛军昨天在“普洱茶功效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向首都市民解释如何鉴别普洱茶时如是说。

  盛军说,普洱茶的好坏取决于四个条件:原材料、储藏条件、拼配方法与冲泡方式。一般说来,普洱茶嫩度越高,品质越好,好茶叶芽头多、色泽光滑、匀净无杂质,冲泡后的颜色红浓通透明亮。每次泡茶的量可依个人口味,茶与水的比例在1:50至1:30之间为宜。

  另据介绍,多部门为期两年的动物实验证明,普洱茶中存在多种活性成分,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普洱茶:新茶叶杀青工序是必需的!

普洱茶:茶叶的杀青工序应该是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的,大部分人只需要喝茶就好了,从不会在意茶叶的加工工序。普洱茶的制作中,杀青是一道必走的工序。杀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普洱茶的品质。如果把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比作建造楼房,那么杀青就是地基,地基决定了楼房的高度,好的地基,可以造出高楼大厦,差的地基,只能造出豆腐渣工程。

所谓杀青,杀的是青,青即青青的鲜叶,为何要杀?因为任由它自然氧化的话,整个叶子会变成红梗红叶,成为红茶的第一个工序。杀了青,就是让它这个氧化过程停止或者延缓,究竟是停止还是延缓,取决于杀青以及干燥的温度。

有人说,手工炒出的茶,除了香气高,更有人味儿。其实,无论是手工杀青还是机器杀青都没有太大的优劣之分,掌控的好,两者都能做出优质的好茶,掌控不好,自然两者都不可能出好茶了。如果按照一些新茶友的想象,不用杀青,普洱茶的苦涩味可能要20年才能褪去,太阳直晒后会全部变成黄叶。这样看来,不杀青理论是不能成立的。

普洱茶主要杀青方式分为锅炒杀青、滚筒式杀青。大型厂或一般台地茶多为滚筒式机器杀青,少数民族与野生野放茶则多为锅炒手工杀青。其他茶类杀青目的在于利用高温停止酵素酶继续作用,而普洱茶杀青则只是减缓其发酵速度并增加其柔软度以利揉制,以及去除青味。

如果杀青时间过短,杀青不足,会出现红梗红叶,影响后期转化,如出现发酸现象;如果杀青时间太长,茶叶水分流失太多,难揉捻成条,易断碎,碎茶多。

如杀青不熟,茶叶偏绿,涩味过重,需要4年时间才能褪去;如杀青过重,茶叶会没有滋味和韵味,偶尔还会伴有焦糊味。

还有读者从古书中找到易武普洱茶不杀青的证据,这也是断章取义的部份,也有部份所谓的发烧友茶叶不杀青,直接用开水烫过后晒干,这些所谓的返古是违背制茶理论的。中国古代的茶叶制作技艺是非常成熟和讲究的,不管是龙井,铁观音,普洱茶等茶类,茶叶杀青都是一个必须的过程。普洱茶唯有不需要的只是烘培和提香。

一些高级的老茶客主喝老生茶,他们对于新茶的口感评价就是涩偏重,况且已经是杀青过后压饼的茶,试问?如果是不杀青,估计就是一剂苦的中药了。您还能喝出茶的回甘,生津、韵味等?不管网上拿出多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对比,希望各阶段的茶友们还是遵循标准制茶的过程,才能做出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