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不能以散茶存储的原因是什么?

普洱茶不能以散茶存储的原因是什么?

2019-03-28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普洱茶不能以散茶存储的原因是什么?

普洱茶的存放方式也是很讲究的,一般建议存放普洱茶时,要一批存放在一起,效果会更好。保存在透气而避风、透光而避晒、温热避烤、干湿适度又无任何污染的场地,气温和湿度分别宜为约24℃至36℃之间和50%至65%之间。那为什么不建议散茶存放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不能散茶存放的原因。

1、过快的氧化速度,散失了不同氧化阶段的口感。

2、在相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型茶中的有害菌繁殖缓慢,死亡率高,代谢物少。

3、空气接触面过大,氧化加快,香味物质因分子结构较小而很容易在空气中散失。

4、普洱茶最有价值的衍生物(大量对人体含有保健功能的化合物)却是在厌氧状态下出现的,也是厌氧发酵的结果。普洱茶是有氧发酵与厌氧发酵连续转换的发酵模式,离开厌氧发酵,普洱茶的功能性将大打折扣。而普洱茶的厌氧发酵必须依赖一种特殊的物理形态作为发酵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紧压模式”,即我们经常看到普洱团茶、普洱饼茶、普洱砖茶四种形态。“紧压模式”更容易造就优质普洱茶。

5、由于空气中氧的浓度过高,内含物质尚未转化,即在空气中挥发。

6、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个缓慢、渐进的传递式氧化过程,它主要依靠外在生物酶促进其内含物质产生变化,茶叶之间一旦被空气隔离开来(如果茶叶以散茶的方式存放),氧化就变成了单一的自身的酶促氧化,这种孤立的氧化结果是有益内含物的散失,茶叶过早碳化。

7、生茶只有以紧结的方式聚集才有利于物质之间的转化,形成新的化合物。

8、型茶比散茶多一道给水的工序,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增加微生物的数量。

9、茶体过于紧结(铁饼)会影响氧化进程。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主流不是快速消费品

    今年我国的茶叶总产量更可达140万吨,但中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仅位列全球第20位左右,仍然落后于同为茶叶生产与消费大国的印度。

    在茶行业里有这么一句话"热茶卖不赢冰茶",这句话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传统茶叶的销售比不上以冰红茶冰绿茶为代表的茶饮料的销售,后者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

    "\'快消\'是快速消费品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通常被很快消耗掉的商品,比如方便面、矿泉水、果汁、口香糖、可乐、香烟和日化用品等。这些产品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大都是生活日用品;第二、都是标准化产品;第三、每个销售单元的销售单价都不高。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通常都无需太多琢磨,很快就可以做出购买决定;希望能很方便地买到;通常都是冲动型或感性的购买;基本都是依赖大规模市场来获利。"大益集团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邓增永认为,从以上几方面看,普洱茶乃至绝大部分茶叶目前主要还是属于慢饮。

    其实中国的不少茶企也曾经向"快消品"领域发展,云南的龙润普洱茶曾经推广过一些袋泡茶及茶粉,但是都没有成功。

    据前任龙润普洱茶广州市场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龙润普洱的这些产品没有成功,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市场推广投入不足,或者说是不能长期投入,因为做快消品市场渠道及品牌推广的成本高得惊人。

云南普洱的方针

  为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云茶”竞争能力,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3至5年时间,在全省着力打造50个国内知名品牌,10个国际知名品牌,带动“云茶”产业全面发展。

  推进种植加工标准化发挥品质品牌优势,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云南省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云茶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品牌打造国际化步伐,做大做优做强以普洱茶为主的“云茶”产业。

  从今年起,云南省以年产茶500吨以上的36个茶叶主产县为重点,加强现代茶园建设,夯实“云茶”发展基础。围绕龙头加工企业生产需要,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发展的要求,每年规划改造或建25万亩布局合理、优质高产的现代茶园,力争“十一五”末茶叶种植面积达40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达300万亩。加强茶叶水利配套工程建设,以每年10万亩的进度推进茶叶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全省茶园有效灌溉面积由现在的不到7%提高到30%以上。同时,加强茶园生产管理,大力推广有机、无公害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力争到2010年全省生态茶园面积达到350万亩,其中有机茶面积达到10万亩。

  以国家推行食品行业市场准入和QS认证制度为契机,按照名优茶加工标准,改进加工工艺,发挥“云茶”品质优势。每年择优扶持100个茶叶初制所,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初制所加工工艺水平,增强优质原料生产能力。以普洱茶为重点,加快发展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等名优茶类,积极发展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等新型茶饮料,大力开发茶药品、茶食品、茶多酚、茶色素等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比重和产品质量,在“十一五”期间,使茶叶加工产值由“十五”末的33亿元增加到120亿元。

  围绕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大“云茶”品牌,引导茶叶企业强强联合、控制茶叶品牌数量增长、促进企业品牌与“云茶”三大品牌对接。扶持茶叶企业按国际化标准进行茶叶生产和交易,提升“云茶”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构建云南茶叶走向国际市场的多元渠道,把“云茶”建设成为开放式大产业。

  进一步严格质量和市场监管,树立“云茶”良好形象。从产地环境保护、茶园耕作管理指导、质量管理体系及QS认证、“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帮助和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通过标准化生产使整个茶叶生产向优质、安全方向发展,从而提升“云茶”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打假活动,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假冒、粗制滥造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普洱茶市场流通秩序。

龙润普洱茶大师汇总

【李忠庆大师】

“就茶树而言,光照、水份、土壤和坡度,对茶树的生长、产量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决定着茶叶的内外品质。”——李忠庆

李大师一生为茶、一辈子制茶、品性如茶,经常穿梭在茶山之间,在茶园里流连忘返,一身都“刻”有茶的气息!就像那经受过热火洗礼、粉身碎骨的折磨后才百炼而成的茶,留下淡淡的苦涩的清香!

【卫宗成大师】

“茶叶揉捻关键掌握力道,以‘轻-重-轻’,用团、揉、搓、抖、翻等手法反复进行,使茶叶卷紧成条、手捏成团、放开不易散开,有粘手感就可以了。”——卫宗成

卫大师常常在摊晾车间忙碌,不舍昼夜,随着时间流逝,久而久之,茶气“刻”入了手掌,再怎么冲洗双手都有一股淡淡的茶香!近40年的时光,一瞬而逝,留下的只有对制茶的热爱!

【袁应祥大师】

“这些茶4个小时就可以晒干,主要看茶的外形,色泽墨绿油润,茶叶变得干脆,用指捏成末,茶叶含水量只有10%左右,有淡淡的清香,就已达到晒青毛茶标准。这个时候,就可以直接泡水喝了。”——袁应祥

袁大师常常在炙热的阳光下,耐心的翻动着茶叶,沉浸于晒青的工艺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以及茶叶吐纳的淡淡清香,深受艺术气息的感染,仿佛已隔数百年。时光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有对制茶的专注与一颗匠心!

【于从武大师】

“我们接到样茶后,需对茶叶的外形和内质进行评审,外形评审茶叶的条索,嫩度、色泽、净度;内质审评汤色的颜色、亮度和清浊度;香气评审茶叶的香型、高低和持久性;滋味审评纯异、浓淡、苦涩、强弱、甘苦及鲜爽感;叶底审评嫩度、色泽、匀度等,根据每个因子的不同表现,从而评定茶叶的等级。”——于从武

于大师就像一位细心的老师一样,耐心而又仔细的看着这些茶叶,轻轻的翻看、品味、感受,为每一片茶叶找到自己的归宿。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审评,不经意发现时光已经溜走30年!

【毕锋大师】

“拼配就像中药配伍,复方制茶,发挥不同等级、不同茶区、不同季节、不同年份茶的协同作用。系统解决普洱茶的外形均整度、口感醇厚度、香气饱满度、耐泡度等关键指标。”——毕锋

毕大师人很朴实,对工作极其严谨,懂得很多茶相关的学问,常常耐心的给大家讲解。对于他来说,制茶有着独特的魅力。茶,能给大家带来健康的生活,茶文化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充满了历史情怀的。龙润茶是每个人都值得拥有的好茶,能制这样的茶,是这辈子能够被人称道的一件事!

【徐文军大师】

“在压制茶品上,龙润茶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如357克饼,直径为19厘米左右,中心厚度为2.2厘米,边缘厚度为1.2厘米,饼面匀称、松紧适度、边缘圆滑。我们压制的茶饼,要经过机模压制,石模定型。圆美而松紧适度,不脱不散,便于后期易陈化、易撬开。”——徐文军

在昌宁,闻着茶、喝着茶长大的徐文军,每天都走在充满茶香的路上。要穿过他父亲曾工作一辈子的茶仓,历经60多年风风雨雨而依然挺立不倒,无声的诉说着始于1958年的制茶史诗,见证着老一辈昌宁制茶人的拼搏、坚持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