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怎么喝?一篇文章解决普洱茶3大常见问题!

普洱茶怎么喝?一篇文章解决普洱茶3大常见问题!

提问者:gdnu提问时间:2020-01-06
已采纳

普洱茶怎么喝?普洱茶存放多久最适合品饮?普洱茶生茶和生茶的品饮有何不同?这些问题你都清楚吗?

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曾对普洱茶品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说。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历年藏有清末宋聘号、1952年甲级红印、80年代8582、88青饼等珍品老茶,并携手师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主创公号:普洱藏家。

▲普洱藏家品牌创始人鲁文锋

以下是鲁文锋老师的分享。

一、普洱茶存放多久最好喝?

1.新茶不建议品饮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随着年份的增长,普洱茶的香气、滋味和口感都不断发生着转化。

▲普洱茶新茶

1~3年内的普洱茶新茶,茶性仍然生猛,入口刺激性强,一般不建议大家品饮。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白水清2015年宋聘,为“普洱教父”白水清2015年大作,虽是新茶,但采用老料拼配,带动了新茶转化,所以汤色红艳透亮,入口生津醇和,回甘持久,是淘宝店“普洱藏家”的明星茶品。

▲国家博物馆收藏2015年白水清宋聘号

2.中期茶作为口粮茶很合适

鲁文锋老师介绍,10~15年的中期茶,经过一定时间的转化,浓稠度和浓强度都达到一定境界,已经进入很好的适饮期。开汤后,茶香四溢,入口甘甜清润,身心舒畅。

▲普洱藏家藏06年黎明茶厂生态青砖

但是,普洱茶要想好喝,得有两个前提条件:1.原料工艺好;2.仓储好。这两个条件不满足,存多久都不会好喝。

▲06黎明茶厂生态青砖茶汤

二、普洱茶怎么喝?这样喝懂生茶和熟茶

1.普洱茶生茶

普洱茶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制成的各类茶品总称。

普洱生茶的汤色清亮,在后发酵作用下,茶色素由绿-黄-红进行转变,因此普洱生茶的汤色也由淡黄-金黄-橙黄-红浓在发生变化。口感也由最初的生涩味,逐渐变得醇和厚重、回甘持久。

▲普洱茶生茶汤色

2.普洱茶熟茶

普洱茶熟茶与普洱茶生茶相比,多了一道渥堆发酵的工艺。喝普洱熟茶,主要品味它的厚度和滑感。

▲邓时海09年鸿运熟茶砖

普洱熟茶的厚度,可以理解为一种粘稠感。当茶汤滑进口腔,你可以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那股厚度和力度,似乎要渗透到牙根中。

普洱熟茶的滑度指的是它的“油润感”,茶汤入口,细细体会,是否像小米汤一样的感觉。

▲09鸿运熟茶砖茶汤

三、陈年普洱茶怎么喝?3个步骤教你“品”

1.嗅闻茶香

陈年普洱茶怎么喝?最基本的一点是闻茶香。陈年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有大量的芳香物质。

鲁文锋老师告诉大家,对着倒干茶汤的空公道杯的杯口深吸,感受茶的香气借着杯子的余温窜进鼻孔、沁人心脾的快感。

▲鲁文锋老师藏·1952年甲级红印

2.咀嚼茶汤

普洱茶怎么喝?嗅闻茶香之后,就是正式的品鉴茶汤环节了。鲁文锋先生用了“咀嚼”这个词,来形容品饮茶汤的动作。

普洱茶入口后,让茶汤与口腔内部充分接触,感受茶汤的口感层次变化,及汤体厚薄度,以此来评价茶的浓稠度、浓强度、顺滑度。

▲1952年甲级红印茶汤

3.感受回甘

普洱茶怎么喝?还有一个小诀窍是感受回甘。

茶汤入口后略感苦涩,是正常现象,所谓“不苦不涩,不是好茶”,但苦涩应在三五秒内迅速化开,持续生津回甘。

▲1952年甲级红印茶汤

感受回甘很简单,只需要将注意力放在舌根后部。一些高品质的好茶,如88青饼、99易昌号等,喝下去以后,口腔持续分泌唾液,回甘生津强烈持久,十分舒服。

普洱茶怎么喝?以上就是国家高级评茶师鲁文锋老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以上内容均属于“普洱藏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涉权必究!!

回答者:爱性回答时间:2020-01-06
有用+10
分享

为什么有些普洱茶的茶汤是红色的

有时候经常会发现茶席上的普洱是红色的,避开灯光的原因,这种红汤普洱的的确确是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普洱茶的茶汤是红色的呢?

1、制茶工艺

早期普洱生茶的生产条件比较简陋,很多成茶难免发生“微发酵”,出现“淡红”色的茶汤颜色。再加上后期“筑茶”,任其自然干燥,这就加重了茶叶的发酵程度。

知识贴:筑茶

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在竹席上反复搓揉,然后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根据品质分别装入竹篮。放进竹篮后要洒上些许水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然后一边加茶,一边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蒸发自行干燥。

2、运输

以前交通不便,从云南原产地运输到香港、广州等地,茶叶运输只能依靠“人背马驮”,有时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运达,风摧雨淋,长期间的运输也导致了普洱茶汤颜色的加深。

3、陈化

普洱茶运往销售地后往往并不会立刻销售品饮,为了让普洱茶的口感更佳的柔和舒适,常常需要再放上一段的时间才会出售。从这一点上来看,普洱茶出现红汤的原因并不是人为的刻意导致的,而是存在着诸多的可观原因。

什么是普洱茶膏,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

什么是普洱茶膏?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是什么?本期本期我们详细了解下。

什么是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备注:普洱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了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普洱茶膏的制作失传介绍:普洱茶膏自清朝结束后,随之失传,现在除了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能看到那个被静静放置一角的普洱茶膏外,其他的则很少有人了解。在这中间有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如果说宫廷普洱茶膏伴随清朝解体而失传的话,那么云南“大锅熬膏法”制作的普洱茶膏不应中断,应继续在民间流传。但是,它也失传了。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大锅熬膏法”

在普洱茶深加工中,采用“大锅熬膏法”的方法不仅可生产出品质好于“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还可生产出高品质的速溶茶粉。

“大锅熬膏法”工艺的制备方法是:茶叶(普洱熟茶)—提取(水提)—过滤(过滤网)—浓缩(三效浓缩或膜浓缩)—喷雾干燥—回水压型—阴干—包装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从唐代算起吗?

普洱茶的历史,究竟从什么时间算起,这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民间是一直有争论的。

又人认为应从神农氏“得荼”说起,其实那只是传说。

有人认为最早应从武王伐纣的商周时期开始,理由是《华阳国志》里有“丹漆荼蜜”作为贡品的记载,也许荼便是茶,但也只能说明那是关于中国茶的记录。

有人认为应从唐朝开始,这依据当然不是陆羽写的,茶圣肯定没见识过云南茶,写茶的是和陆羽同时代的樊绰,但樊绰写的只能说是云南茶,不能把普洱茶的帽子直接套在上面。如果牵强一点,我们可以说历史上的普洱茶,其实是所有滇茶的统一称呼,这就合理多了。以下文字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可以称之为普洱茶的初期状态:

云南普洱茶而言,其种植历史源于古,可考的较详细的早期文字记录,见于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左右(公元862年)所着《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段简短的文字,既明确记载了当时云南茶叶主产地“银生城界诸山”,又记述了创造姜饮方式的“蒙舍蛮”,表明这些地区在唐朝已驯化、利用并开发茶叶。而且,指出了当时的采制工艺是“散收,无采造法”,结合中国茶叶最初的采制方式来看,应该理解为: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

关于银生节度地域之所在,今存辑本《蛮书》有所混淆,记录了同时并存的银生和开南两个节度的管辖范围,故现多种出版物中以银生和开南同称“银生节度”,这是不符合地理实情的。

在樊绰着书时,南诏有七节度,而非后来所说的六节度,银生节度驻“银生城”(今景洪县),所辖“茫乃道”即今西双版纳地区,“诸山”应指后世所说的“六大茶山”区域。今普洱县在当时属位于银生节度之北的开南节度,称“步日赕”,同属开南节度的“奉逸城”和“利润城”是今普洱磨黑、石膏井一带,思茅当时称“思么部”也属开南节度。南开节度至后期或废,故至宋代收集唐朝末年有关南诏资料编写《新唐书·南蛮传》时,只称六节度,不复记载开南节度。

《蛮书》写于咸通三年前后,当时南诏出兵攻打唐朝安南都护府,而作者樊绰为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亲身参与了当时的战争。为了对付南诏的军事进攻,乃作《蛮书》,其写作目的是为了便于唐朝政权对南诏采取措施时参考,故一切记述均围绕军事作战为目的,而非一部风物志,所以,对于记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我们当理解为自古以来西双版纳地区就是云南着名的产茶区,清代西双版纳有名的六大茶山,正是南诏时期的“银生城界诸山”,在银生节度的辖境范围内。而《蛮书》卷六银生节度辖境内的“朴子蛮”,正是西双版纳布朗族的祖先。而这里的“茶”,是泛指“南诏境内之茶”。

从当时居住在洱海地区(一说巍山)的“蒙舍蛮”既然能饮用到原产生银生城的茶,可推想茶在当时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作为商品,形成一定市场。

但何以要说《蛮书》中所指的茶就是后来的普洱茶呢?我们来看光绪《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所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代。”据此可知,云南银生府所产之茶在唐代时就已行销西藏,但尚无精制加工之法,是后来“普洱茶”的初期形态。

以上推断仅仅只是推断,正如“则西蕃之用普茶”里面的一个“则”字,也是推断语气,至今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唐代的云南茶就是普洱茶。(来源:普洱茶吧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