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碧螺春储藏>碧螺春绿茶保存与选购要点

碧螺春绿茶保存与选购要点

2019-04-25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现在一般人常认为碧螺春绿茶叶不容易保存,买回来后打开包装就要快快喝掉,否则也要收藏到冰箱里去。也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不要以为这是头等碧螺春绿茶,放个一段时间不喝,与普通碧螺春绿茶没有两样。到碧螺春绿茶行去买碧螺春绿茶,越是高档的店面,里头摆置的冷冻柜越多。这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食物保鲜观念的加强不谋而合地结合,形成了看似先进的做法而忽略了它的不良后果。

不良的后果有三:第一,大家不敢放心地买碧螺春绿茶,总要思量着短期间内能喝掉多少碧螺春绿茶;买了以后,也要担心如何保存,就如同买鱼买肉一般。第二:助长了碧螺春绿茶叶未能完全制作完成即行上市。标准的制碧螺春绿茶程序是要将碧螺春绿茶做得品质相当地稳定后才算大功告成,但由于时髦的保鲜方式已被视为当然,制造者也就不觉得自身有何差错。第三,牺牲了“老碧螺春绿茶”发展的空间,削弱了碧螺春绿茶人们享受老碧螺春绿茶的机会,这个原本可以占有三分之一市场的空间也因此被压缩了。

碧螺春绿茶,商品碧螺春绿茶,原是可以长时间保存与饮用的干货食品,老一辈的制碧螺春绿茶师傅就经常谈到新碧螺春绿茶的陈放,思虑着如何将碧螺春绿茶的品质做到稳定,让消费者喝了不会觉得寒气太重,且能喝上一段时间还不至于变味。这种考虑包含了各种碧螺春绿茶类,传统的日本绿碧螺春绿茶也讲究春天的新碧螺春绿茶留到秋天才喝。这个品质的稳定就是制碧螺春绿茶上的所谓“精制”,尤其指成品碧螺春绿茶“后熟”的部分。这个道理有如木材:刚砍伐下来,干燥处理后的木料,虽然含水量已达到某些地区家具制造的要求,但制成桌椅后仍极易变形或龟裂。因为这样的木材,活性尚未完全消失,吸湿力尚强,所以制成的家具失败率很高。因此,讲究的做法是要将木料放上一段时间后才使用。碧螺春绿茶叶也是如此,若将成品碧螺春绿茶的质量做稳定了,只要合乎一般干货食品 存的要求,如防湿、防光、防杂味等,喝个半年一年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这样的碧螺春绿茶叶,长期存放还可以塑造成另一种“老碧螺春绿茶”的风味。

从事碧螺春绿茶叶买卖的朋友看到这里会觉得不合实际,因为新碧螺春绿茶一上市,大家就抢着买、抢着喝,哪来时间慢慢的精制后熟。而且等你处理到所谓的“质量稳定”后,市场的价格也降到不是原先抢着进货时的 况。这个问题可有这样的解套办法:抢购新碧螺春绿茶期间,只要将碧螺春绿茶处理到“新鲜喝”可以过关的地步,就在第一时间内赶快将其卖出,接着在大量生产期间再行大量进货,再行从事“稳定”处理。这时的市场已过了饥渴的阶段,大家开始有闲工夫来评头论足,你的精制产品正可放上台面上高谈阔论。接下来呢?是漫长的断产季度,市场在上一季存货消化后,会有第二波的需求,那些制作不完备的碧螺春绿茶叶已开始起了质量上的变化,你正可适度地加码出售。精制的辛苦在这个时候可以得到回报。

产销双方的问题解 了,大家就可以不必那么紧张地买碧螺春绿茶、喝碧螺春绿茶、与存碧螺春绿茶。

有用+10
分享

苏州碧螺春茶叶价格——最新洞庭碧螺春上市价格遵循“手表定律”

苏州碧螺春茶叶价格——最新洞庭碧螺春上市价格遵循“手表定律”

苏州人的朋友圈,最近一定有各种碧螺春的信息在推送。很多茶友们都在不同的时间段问蒋先生关于碧螺春的价格。询价比价,对于买卖双方都很正常。但是价格信息多了会变杂,有时候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有个“手表定律”:当你有一块表的时候,你很清楚现在的时间是多少;当你同时有两块表的时候,你就不知道哪个时间是对的;当你有很多块表,而每块表的时间都不一样的时候,看表就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痛……

这次蒋先生说一说碧螺春的价格,让大家买茶的时候有个可参考的范围。

洞庭碧螺春的价格变迁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阶段,碧螺春茶是供销社按采供计划统购统销,价格长期稳定。后来市场化改制,合作社与茶企成为茶叶采供经销主体,销售渠道拓宽了,碧螺春价格也逐步上涨。茶叶的高利润带动外地碧螺春茶大批进入苏州市场,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和稳定的碧螺春市场价格体系。

近几年洞庭东西山交通便利,电商和微商进入生活日常,大量原产地茶农可以直接面对消费市场。大致估算,洞庭东西山至少有1万年轻人在苏州各区域工作,他们发动亲戚或朋友微信代销,就会有5-10万人在朋友圈卖茶。加上茶商、茶馆、茶艺师等专业推销者,一时间苏州朋友圈充斥了卖茶信息。

同时,十八大以来,传统茶企失去相当一部分采购大户,只能转型零售市场,短时间内失去了洞庭碧螺春的市场价格主导权。其实全国的茶叶市场现状都差不多。最直观的现象就是在大型的茶叶批发市场和商业茶馆,只卖一个茶叶品类或品牌的越来越少,产品逐渐多元化,什么热销卖什么。

卖家多了,货源多了,价格也多了,想买茶的人一时间就有点眼花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有经验的茶客,能准确判断茶的品质与价格。

洞庭碧螺春的价格底线 

价格最终由市场交易决定,但是市场价格的基础是生产成本。

所以我和朋友们说,买洞庭碧螺春并不是价格越便宜越好。成本线是朋友们购买洞庭碧螺春的一个基本参考。

茶叶是农产品。碧螺春的采制以嫩芽嫩叶为主。正如这个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茶农采摘的每一批茶青都会有细微的差别。洞庭碧螺春制作工艺讲究一气呵成,炒制中的搓团显毫等环节,需要制茶人对炉灶火候、炒锅温度、茶叶湿度等凭借个人感官和经验进行精准把握。对制茶人来说,每一次的炒制过程,都像一次艺术再创作的经历。

苏州洞庭碧螺春,迄今为止只能纯手工炒制,机器还做不了。厂家和农户一样,都是人工采摘、挑拣、炒制。茶农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和家人的业余时间采制,降低成本;厂商的优势在于,通过工场组织集体采制,流水作业,提高产出效率。明前洞庭碧螺春需要几万个芽头才能做一斤,哪怕再粗制滥造,茶商和茶农的综合成本都在每斤五百元以上,特级成本要上千。

了解这些,判断明前洞庭碧螺春价格的底线就有了。

洞庭碧螺春的生产供应 

茶企的茶叶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茶企的制茶工场统一采制,一个是向在家炒制的茶农收购,然后根据茶叶的不同等级品质分装出售。茶企规模化运作,除了采制生产以外,还有品控、管理、推广、运营、库存等多种成本,并有能力一年四季向国内外供货。一般来说,茶企品质更稳定,洞庭碧螺春的品牌零售价在生产成本一倍以上。

对茶农来说,每户一般产茶也就几斤到十几斤,售完即止,不留库存,所以售价会比茶企便宜得多。城市里有经验的茶艺师,都会在茶农手里找到性价比高的好茶,然后彼此作为固定合作伙伴。

但就像中国人做菜,哪怕原料和工艺差不多,制作者的手艺不同、经验不同、偏好不同,做出来的每一份菜,口味和品质也是千变万化,高低有别。茶农自家生产的茶,往往品质差异很大。数万茶农一起卖货,就容易低价竞争,形成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推荐阅读:

原产地的农民大多朴实传统。他们每每找我聊天,感慨好茶卖不出价格。茶农虽然无奈,只因割舍不下几十年做茶的传承和情结,还是年年认真制茶。

每次说和他们聊到这里,言者默然,蒋先生亦默然。

洞庭碧螺春的价格因素 

还是说价格吧。生产成本划定了洞庭碧螺春的价格底线,品质、产量和文化决定了它的市场最终价。

先说品质。洞庭碧螺春的品质,决定因素有两个半。第一个是适宜的气候及土壤酸碱度提供了茶树独特的生长环境(产地)。第二个是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洞庭碧螺春群体小叶种(树种)。最后是独特的制茶技术将群体小叶种的内质与口感充分挖掘出来(工艺)。工艺现在可以通用,所以只能算半个因素。

再说产量。根据官方数字,目前原产区茶园面积,东山约11000亩,西山约18000亩,茶企约100家,茶农数约17500户。每年碧螺春产量100吨左右。按人均半斤消费量估算,只能满足国内40万消费者。

最后是文化。洞庭碧螺春的历史底蕴,苏州人的时令饮食传统,以及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都会叠加成每年春茶上市时的抢购动力。苏州常住人口超1000万,每年至少几十万人会买各种碧螺春送礼或自饮,对等级与价格的需求也复杂多样。

俗话说,物依稀为贵。苏州的洞庭碧螺春和阳澄湖大闸蟹一样,名声长年在外,市场需求量大,多年来一直有外地碧螺春进入本地。鱼龙混杂的结果是让非内行人士难以判断品质和价格。

洞庭碧螺春的市价范围 

蒋先生爱喝茶,也希望更多的人买到靠谱的好茶。所以蒋先生按一贯坚持的国家标准,花时间了解了一下原产地市场行情以及主要品牌茶商的线上和线下门店标价,简单整理了一份2018年原产地洞庭碧螺春的市价范围(茶农手里直购的话,在此基础上适当下浮),供朋友们参考:

市场竞争条件下,一分价钱一分货。毕竟无论是厂商还是茶农,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赔本赚吆喝。

还是再说“手表定律”,当你有两块或更多表的时候,怎样判断时间?很简单,选时间相对靠前的那一个。

因为对需要用表看时间的人来说,时间有价值,宁早勿晚。

怎么鉴别洞庭碧螺春和仿制碧螺春?洞庭山碧螺春怎么保存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是市面上有很多种的碧螺春,不容易分辨,原产地的碧螺春跟仿制碧螺春有很大的差异,品质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怎么鉴别洞庭碧螺春和仿制碧螺春?

怎么鉴别洞庭碧螺春和仿制碧螺春?洞庭山碧螺春怎么保存

  怎么鉴别洞庭碧螺春和仿制碧螺春?

一般可以从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叶底这几个方面来辨别。

外形:纤细、蜜蜂腿、铜丝条、身披白毫”。纤细:碧螺春茶叶品种属于“洞庭山群体小叶种”,约6万多的芽叶才做成一斤碧螺春干茶,这一特征也足以想象出来。“蜜蜂腿”、“铜丝条”:碧螺碧螺,卷曲呈螺,大家都以为这是碧螺春外形的一大特点,其实其他茶种也有类似的卷曲似螺的特征,所以并不能以此为依据,判断碧螺春的真假,准确的说,形似“蜜蜂腿”、“铜丝条”才是更主要的特征。

身披白毫:正宗碧螺春的白毫如同蜜蜂腿上的绒毛。市场上也有在茶叶中添加枇杷茸毛等手段鱼目混珠的,由于掺进去后并不自然,所以只要稍微认真观察即可辨别出来。

色泽:色泽泛绿、青黄亮堂。色泽泛绿:洞庭碧螺春茶叶色泽泛绿,自然鲜润,若是添加色素的茶叶,尽管干茶颜色比较绿,但绝对没有新茶那样自然。

青黄亮堂:碧螺春一般采用上投法泡茶,先入水,再放茶,片刻后杯子上层仍然是白水色泽,除却香气外,基本无味,杯底却是出现了一层清透的碧色。一般来说头泡是不喝的,第二泡的时候芽叶基本全部舒展,全杯汤色碧绿清澈,宛若碧玉,特别漂亮。伪冒碧螺春汤色黄暗如同隔夜陈茶,毫无美感。

香气和滋味:花果香味、鲜醇甘厚。花果香味:洞庭碧螺春采用茶树与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的方式,使成茶有着天然的花果香味,可以说是洞庭碧螺春标志性的特点了,其他的所谓的“碧螺春”没有鲜爽的花果香,有的只是沃土气、青叶气或其他异常的气味;鲜醇甘厚:冲泡以后也带着浓郁的花果香气,饮之舌根含香,滋味鲜醇甘厚,带着浓郁的花果香气,回甘持久,口味凉甜,鲜爽生津,令人回味无穷。

叶底:嫩绿明亮。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碧螺春的叶底柔匀,嫩绿明亮,非常有辨识度哦。

 怎么鉴别洞庭碧螺春和仿制碧螺春?洞庭山碧螺春怎么保存

那么买到正宗的洞庭山碧螺春,该如何保存呢?

洞庭碧螺春的储存方式要求密封避光,同时还要低温,所以放在冰箱保存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一般的冰箱有冷藏室还有冷冻室,到底是把洞庭碧螺春放在冷冻室里呢,还是放在冷藏室呢?

冷冻与冷藏的区别

冷冻是在零下十几度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凝结成冰霜所以室内空气干燥度可以达到100%;冷藏室一般0-5摄氏度,空气中会留有一定的水蒸气存在。所以冷冻和冷藏会从不同方面影响洞庭碧螺春。

冷冻与冷藏的优缺点

冷冻会使洞庭碧螺春茶叶内的细胞内水分成为结晶体准确说是锥形冰晶,锥形体极易破坏细胞结构,一旦洞庭碧螺春吸水后就变的很软(生物细胞损坏后的自然现象)好像没有了筋骨一样,所以泡出来的茶叶坚挺方面比新茶差一些。但好处是茶叶内部化学变化几乎停止茶叶品质犹如新茶,香气滋味几乎不会变差。

冷藏则不会破坏洞庭碧螺春的细胞结构,但是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以及茶叶中含有液态水分,所以茶叶还是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变化,茶叶香气滋味会差一点,好处是茶叶细胞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茶叶泡出来形态上不会发生变化。

冷冻与冷藏的选择

如果您更看重洞庭碧螺春的品质,那就选择冷冻的方式保存;如果您更看重洞庭碧螺春的外形,那就选择冷藏吧。我们建议需要长期(6个月以上)保存的洞庭碧螺春且干燥度非常好的可以选择冷冻保存,这样既能发挥冷冻的优势又能降低冷冻的伤害。反之还是0-5度冷藏保存吧,从经济效益上讲还更省电。

以上就是告诉各位鉴别碧螺春的真假的方法。大家仅供参考哦~~~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简介,康熙皇帝赐名!

明清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由鼎盛而走向终极的阶段。这期间,由于清代几位皇帝对茶文化的推崇,使得团茶、饼茶逐渐边茶化,末茶几近衰落,而叶茶和芽茶开始成为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导方向。清代康熙帝对“碧螺春”的题名,可以说是品味叶茶和芽茶成为世风时尚的一个标志。只要是品饮过碧螺春茶的人,都被它嫩绿隐翠的颜色,柔匀细嫩的叶底,清香幽雅的香气,鲜爽生津的韵味所深深吸引。但关于碧螺春名字的来历,却一直鲜为人知。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关于碧螺春名字的由来,民间的说法有很多个版本。现代人对于碧螺春名字的解读是这样的:碧指的是茶叶本身的颜色,好似碧玉;螺是指其形状卷曲如螺蛳;春是因采摘在早春;所以合称为碧螺春。那么你知道碧螺春名字在古代的时候是怎么来的吗?

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陈康祺《郎潜纪闻》和《清朝野史大观》等书的有关记载说,“碧螺春”原是一种野生茶,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东山的碧螺峰石壁缝隙间,此茶清香幽幽,飘忽不散,时浓时淡,若有若无,于是,当地茶人用吴语惊呼道:“吓煞人香!”于是,“吓煞人香”又成了这种茶的土名。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南巡到洞庭东山,江苏巡抚宋荦派人购置了当地制茶名手朱正元精制的品质最好的“吓煞人香”进奉皇上。康熙皇帝品尝后,顿觉清香醇甜直透肺腑,好茶!但一听说这茶名叫“吓煞人香”,又觉粗俗不雅,于是很想给它重新取个名。

在文化上早已被“汉化”了的康熙皇帝非常熟悉古代的一些咏茶诗词,如苏轼曾说:“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试焙新茶诗)),又如李清照说;“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小重山》)。“武林春”也好,“一瓯春”也好,都是指代茶叶。于是,康熙皇帝根据此茶色泽澄绿如碧,外形蜷曲如螺,恰好又在春天采制于碧螺峰上,欣然将它题之为“碧螺春”。

这一改,确实富有诗意,文雅得多,也贴切得多。“碧螺春”从此成为贡茶,当地官吏每年必采办朝贡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