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秋天到了的时候普洱茶就应该喝起来啦

秋天到了的时候普洱茶就应该喝起来啦

2019-07-03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凉爽的秋季来了,而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同时秋季也是一个养生的季节。很多人选择这个季节进行滋补,只因这个季节不会像夏季那么炎热易上火;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食物易冷。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是人们用来形容普洱茶的,但有人问秋季适合喝普洱茶吗?普洱茶拥有独特的保键功效,因此受到众人的喜爱与好评,有人说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因此可以看出普洱的价值有多高。

秋天到了的时候普洱茶就应该喝起来啦

秋季适合喝普洱茶吗?其实普洱茶和红茶适合秋冬季节喝。普洱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

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即普洱茶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20多项功效,

普洱分生普和熟普两种,生普就是摘取新鲜的茶叶,存放五年至十年才取出来饮用,这种叫生普,有很好的收藏价值,而熟普则是直接摘取茶叶经过发酵可以饮用,是一种速成茶。记者看到,生普的颜色较淡,熟普的颜色较黑,泡出来后的生普颜色也是比较清淡的,而熟普的颜色则较为浓郁,把熟普放在玻璃杯里,在阳光下细看,熟普的色泽就像一杯红酒一样醇。

秋季适合喝普洱茶吗?答案是可以的,但喝普洱养生的朋友一定要切记该茶的禁忌。对于贫血的人来说,饮用生普则不适合。原因是生晒出来的新茶,苦涩,喝起来比较“霸道”,身体消瘦贫血的人不适合饮用。而熟普则是直接摘取茶叶经过发酵,去除了生普的苦涩味后,这种茶保健、养生、养胃、降血压降血脂等,适合大部分人饮用。

有用+10
分享

普洱“老茶”概念怎么来的?什么是老茶?

普洱“老茶”概念怎么来的?什么是老茶?

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有普洱才有老茶的概念,老白茶、老红茶、老绿茶都开始逐渐被大众所钟爱,老茶的概念已经慢慢渗透到六大茶类中了。那么,“老茶”的概念在普洱茶的历史上也有出现吗?

明清时期,感通茶是云南的名茶。而明代大理白族进士李元阳在书中是这样记述感通茶的:“藏之年久,味愈胜也。”民国六年(1917年)《路南县志》中赞赏宝洪茶:“藏之越久越佳。”

感通茶、洪宝茶,都是晒青绿茶的一种。在历史上关于普洱茶“越陈越香”是有记载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历史上是有“老茶”这个概念的,上述的只是关于普洱茶品质的一种表述。

普洱熟茶在被发明之前,“普洱”是滇青类茶叶的统称,散茶叫“滇青”,紧压茶叫“青饼”(或青砖、青沱)。但在这个时期以前,并没有新茶、老茶的分类。1973年。

普洱“老茶”概念怎么来的?什么是老茶?

“老茶”起源于何地?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概是95年左右,台湾从香港从来了一阵普洱热,本质上茶叶由“饮料茶”变成了“文化茶”,而“老”就成为文化包装的一种对象。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是它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然后再回传到大陆,老茶风气就油然而生了。所以,香港地区还是老茶说法的实际起源地。

例如,在那个时候市场判定茶叶是否是老茶是按十年为标准,所以那时候大部分茶商采用的是“十年出仓”这样的工艺。当然,我们现在知道,通过存放转化普洱茶,环境的影响往往大过时间的因素,所以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而这个说法也直接影响了2004年公布的农业部普洱茶标准《普洱茶NY/T779-2004》,这个标准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准确描述普洱茶的一个标准,至今都没有被废除。

在这个标准中,对“熟成”一词的解释为:“熟成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其压制茶在良好贮藏条件下长期贮存(十年以上)或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渥堆发酵使茶多酚等生化成分经氧化聚合水解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形成普洱茶特定品质的加工工序。”

这里点明了由晒青毛茶到普洱茶的两条路径:一是通过存放,二是渥堆发酵。其中存放则必须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差一年都不行。演化到普洱市场上,就有了“十年不成仓,十年不成茶”的说法。

所以,十年以上称为老茶的,具有一种普遍的标准意义。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茶多酚在15%以下时,就可以称为普洱茶,或者老茶。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判定方法,但是科学是十分严谨的,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并没有精密仪器是测量相应数据。所以购买普洱还是找高龄的品牌进行购买。所以,虽然普洱茶自古就有,但“老茶”的概念可不是从来就有的。

普洱茶行业必须重视及待解决的两个方面


  2015年,全国各地的茶叶都出现了难销售的情况,普洱茶自然不能列外,难销售一方面是受大环境(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行业信息透明化的征兆以及产量过剩。

 

  普洱茶行业在未来几年必须重视产量过剩和信息透明化这两个方面,不管是生产型茶企还是销售型茶企,凡是涉及到销售的企业,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也是未来能否在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关键。

 

  产量过剩,要怎么解决?

 

  普洱茶品,是一种保质期相对很长的产品,但在遇到产量过剩的情况下,一味的利用保质期来做文章并不是解决之道。这只会使普洱茶产品存世量越来越大。

 

  一、降价处理

 

  利用所有销售渠道降价处理,这在运动品服饰鞋子品牌上已经是做得相对成功了。其中就从2011年就开始利用互联网渠道清库存,效果还是相当理想。这么几年过去,一些服饰鞋子品牌已经开始了转型。普洱茶行业,今年也有一些茶企在做这个事情,具体是哪家就不在这里透露了。目前来看,效果还是相当理想,企业也不像以前一潭死水的样子了,现在生气嫣然。清库存,年底将是大多数商家的一种无奈之举。拭目以待!

 

  二、出口销售

 

  产量过剩,在国内实行降价处理的同时,出口销售也是一种方式,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一些普洱茶企业也可以在这方面想想办法,虽然说这“一带一路”云南是一个点,但面向的是南亚、东南亚。这些国家地区的消费水平按现在普洱茶均价来说,很可能都消费不起,但每个地区都会有一些喝得起的人和商人。当然,出口价格不是很高,但是能清库存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前几年都是马来西亚的茶商过来内地收购普洱茶。今年的内地茶展中,马来西亚的茶商参展明显多了起来。产量的过剩,不止在国内。

 

  三、减少生产

 

  随着新食法的即将实施,最下策的减少生产成为了一种可能。一些不规范的生产企业将会被严格监管,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茶品,将会受到消费者的投诉,生产经营者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毕竟产量过剩的源头在于产能的过剩。而往往政府的关注:工业价值比农作物价值更重要。也就是说再往上的茶农,茶叶不好卖了就砍了种其他,在普洱市或者西双版纳州,这是很正常的一种事,前些年茶叶价格不好就种橡胶,种咖啡,种核桃等。

 

  四、发展喝茶

 

  前几天,一篇国家领导人鼓励喝茶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这是多少茶商的福音啊,但现实并没有容易,一个人要喝茶,除非是他自己想,不然别人再怎么“忽悠”都不可能的。大力发展相应的人群喝茶,就是把茶再次并入生活中,就像日用品一样,已经不是茶文化那么小的事,而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信息透明化的时代,如何做生意?

 

  普洱茶行业,随着发展的扩大,行业内的信息越来越透明,从原料到产品,谁人手里有什么大货,谁家茶厂有什么新茶品。似乎,行业内的风吹草动,都会分分钟被很多人知道。信息开始变得越来越对称。而我们管这种对称的信息叫信息透明化。那么如何在信息透明化之后做普洱茶生意,是所有普洱茶厂商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先说普洱茶厂家,在信息非对称之前,可以利用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做很多的事情。但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茶企的结构开始改变,目前普洱茶企的结构大概有:层级式结构、扁平化结构。而这种改革,更加需要茶厂发挥出本该有的产品制作能力以及采购能力。而不是以前那种随便弄弄就能让消费者埋单。

 

  其次是普洱茶商家,销售思路要随着信息的对称化(透明化)改变,不能还按以前那种销售方式去销售。在信息不对称之前,还可以利用消费者不懂来忽悠消费者,但随着信息的对称透明化,这招明显不灵了。就拿山头村寨茶来说,现在的喝茶人关注的,几乎都知道大概的一个价格,也具备了基本的判断。也就是说现在的消费者可能比销售者还懂某些事情或者知识。那么销售者就更需要去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

 

  而在信息透明化后,提高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之后,这只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的进行销售,普洱茶行业目前并没有哪个先驱。所以说,普洱茶行业信息的对称化(透明化)改变,需要普洱茶行业人去摸索。

 

  在信息对称时代,新的生意法则已经变成及时、告知、开放、共享和平等。但在这种生意法则里,如果你光看表面的这几个项就显得浅显了。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的三大互联网企业BAT,虽然它们也开放,但开放是有度的,并不是全部开放。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对称也都是相对的、变化的。但时间到了一定的节点后,相应的在不对称到对称,再从对称到不对称的变化。把握不住的话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普洱茶拼配、拼凑一字之差的背后


  回看普洱茶的发展,有拼配的高峰,如五十年代印级茶及八十年代的八八青饼;有古树纯料的高潮,如班章大白菜系列。其实,好茶取决于原料与工艺,原料的品质取决于茶树、生态、气候等自然因素,喝单一批次的纯料,苦而不化的有,很甜的有,喝了嘴里发麻的也有,自然也有非常棒的。纯料有它的美,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唯一的改进方式,就是拼配。





  拼配,讲究的是搭配与平衡,传统的方式有茶区拼配、级别拼配和不同年份拼配。若“配”得到位,可以使不同原料的茶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使其口感更为丰富、更具有层次感。这需要有长年的制茶经验并根据合乎茶理的拼法。若“配”得不到位,就是拼凑,茶性互不兼容,只是凑合着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脱离了普洱茶的品质根本。拼配与拼凑,一字之差,已经是南辕北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