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绿茶功效>红、黄、绿茶功效大不同

红、黄、绿茶功效大不同

2019-07-30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一、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中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其功效:

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4.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5.有助于美容护肤。等。

二、红茶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其功效:

1.利尿功效

2.消炎杀菌功效

3.解毒功效

4.提神消疲功效

5.生津清热功效

三、黄茶

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黄茶属发酵茶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其功效:

1.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2.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3.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相关推荐:

喝茶抗辐射添健康

春季养生护肝茶

有用+10
分享

2015浙江省龙井茶专项监测样品评审工作圆满结束

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于7月16日在杭州组织召开了2015年度龙井茶感官质量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情况专项监测样品评审会。

    本次专项监测由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共抽取138家企业的龙井茶样品及其对应包装,监测项目包括龙井茶产品感官质量、龙井茶包装标志(标识、标签)等二个方面。监测结果以相应国家标准、法律法规为判定依据:感官质量依据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18650《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判定样品感官质量与所标示级别符合情况;包装标志(标识、标签)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龙井茶包装管理办法(2014版)》,审查龙井茶证明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标签、龙井茶产区名称等相关标志(识、签)的规范使用情况。为统一标准,监测样品实行集中专家评审,专家组以省茶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专家为依托,邀请国家茶检中心、农业部茶检中心、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大学、省工商局及龙井茶产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权威专家参加。

     这次专项监测是为了全面掌握龙井茶感官质量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情况,提升商品龙井茶合格率,促进龙井茶产品特色保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规范使用而组织开展的。根据安排,专项监测评审结束后,将形成评估报告,报省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抽检结果将反馈给产区茶叶主管部门和受检企业,及时落实整改,统一组织培训;对于整改仍不合格,或问题突出的,将取消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资格。

韶峰茶

  韶峰茶

  韶峰,海拔518.9米。是南岳山脉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长沙岳麓山云麓峰高出200多米。

  韶峰茶,韶山韶峰类型属于绿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1968年由韶山茶场创制,外形条索紧圆、壮直,峰苗挺秀,银毫显露,色彩翠绿、光润,内质清香馥郁,滋味鲜爽,汤色清澈,叶底嫩匀,芽叶成朵,有效成分含量丰富。

  韶峰茶,产于湘潭韶山市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乡茶厂(今名已改为“湖南省韶山市茶厂”),于1968年创制,品种包括韶峰茉莉花茶、韶峰绿茶、韶峰功夫红茶、黑毛茶等。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87年获湖南省乡镇企业局优秀产品奖。1991年6月在湖南省第九届名优茶鉴评会上,评为湖南名茶。同年,还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优质产品奖。1994年获北京第二届名优茶叶国际金奖。近年来,韶山市韶峰茶庄推出了“滴水春茶”系列产品,包括云雾绿茶、贡品银针、韶山毛峰等,其茶叶条索紧细有锋苗,色泽墨绿光润,品质清秀芳郁,滋味鲜爽,有效成份含量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

专注绿茶20年开创绿茶新概念

潘金土,浙江武义人,1968出生,香港财经大学硕士,国家高级评茶师,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高级评茶师。

1991年,辞去国有企业工作,在武义宣平承包经营茶园;

1992年,创办武义宣平金山茶厂;

1996年,率先开发中国第一只有机名茶“金山翠剑”,被誉为“中国有机茶第一人”;

2000年,采云间茶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唯一的“联合国有机绿茶生产与贸易示范基地”;

2006年,在获知“千年名茶‘婺州举岩’面临湮没”的消息后,通过注资和商标转让, 使婺州举岩贡茶获得新生;

2008年,婺州举岩茶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被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博物馆永久珍藏的中国茶;同年,婺州举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潘金土先生成为该茶传统制作技艺的第18代传人。

2010年,采云间茶园成功入驻世博会,参加茶艺表演、名茶展评等活动,展示古老的中华茶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在世博园内独辟场地的茶叶公司。

2011年,采云间茶园被国际茶叶委员会等五大行业机构授予唯一“中国最佳生态茶园”。

【开篇】

专注绿茶20年。第一代采云间人从与茶结缘到倾心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家,从专注绿茶20年到引领中国绿茶产业健康发展。这对于中国有机茶第一家的采云间人而言,是一段艰辛发展历程,20年的付出、20年的收获都基于“好茶从种植开始”的经验理念,都基于打造出中国最佳生态茶园,都基于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控体系……这一切只为做好中国的茶、做好世界的茶。而在今天看来,采云间人自立自强、勇于创新的精神支柱,还得从中国有机茶第一人、采云间创始人潘金土说起。

昨天:生在“金三角”,成就有机茶

潘金土,1968年出生于中国有机茶之乡(浙江"武义),硕士学位,国家高级评茶师。他的家乡武义宣平大溪口乡,四面环山,山上茶丛簇簇,满山绿油油,地处浙赣皖绿茶“金三角”之列。

潘金土从小就跟着父母种茶、采茶、制茶,靠着卖茶钱交学费读书,伴着茶香长大,造就了他对茶难以割舍的感情。也正是这一段生活经历,孕育了他像茶一样的平和与智慧。在人家眼里普普通通的一片茶叶,在潘金土看来却是一个创业的机缘。

1991年,他毅然辞去国营单位的工作,研究起茶叶来了。1992年初,他与柳城畲族镇金山村签订协议,承包了50亩荒芜的茶园,一包15年,正式创办武义宣平金山茶厂(采云间前身)。

1992年,第一代采云间人潘金土从承包50亩茶园开始了创业梦想。初创期潘金土就意识到:健康、环保的食品必将是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毅然决然地把绿色、有机、安全始终作为绿茶发展的战略目标。那年年关,天下着大雪,他只身北上,到江苏某地当时制茶最好的厂家邀请技术员。当江苏厂长带着技术员千里迢迢赶来时,不禁傻眼了:茶山上一片狼藉,了无生机。那一年,茶园的产值低得可怜,江苏厂家总共只购买了他500余公斤茶叶。可是过了半年多,当那位厂长再度出现在茶园时,再次傻眼了:往日荒芜的茶园已郁郁葱葱,生机无限。第二年,在江苏厂家技术人员精心指导、全力合作下,茶叶品质快速提升,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金山茶厂的产值已达10余万元……

1994年底,潘金土到杭州参加茶叶技术培训班。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的建议和帮助下,他开始利用高山茶园优势,开始探索开发有机茶。紧接着,潘金土创办了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当时潘金土深信不疑——好茶从种植开始。他坚信,这小小绿色叶片,一定可成就他的事业,竟能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色天地。

在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初创期,潘金土就意识到:健康、环保的食品必将是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他率领职工要将绿色、环保、健康作为发展目标,那时候他已意识到有机、绿色是引领未来茶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潘金土利用多次去杭州参加茶叶技术培训班的机会,让他萌发了开发有机茶的强烈念头。于1995年,潘金土凭借家乡得天独厚的茶园生态环境,率先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全国首家有机茶试点项目,并积极倡导业内开发有机茶。

1996年初,春寒料峭时节,潘金土爬上了大溪口乡潘山头村海拔近千米的岩头山。这里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无污染,是培育绿色好茶的风水宝地。经过谈判,潘金土与潘山头村签订了协议,承包了岩头山250余亩的茶园,这就是当时武义的第一块有机茶基地,这也是全国惟一的一块有机茶基地。采云间人从普通茶转型到有机茶有一定的难度,为确保有机茶的品质,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生产体系和监控体系。同时,对制茶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争取做得最好。

在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合成物被当作“科技新宝”滥用于农业生产的年代,对于当时才20多岁的潘金土而言敢于反“潮流”?在他看来:“有机茶所以不用化肥、农药,关键是要给它营造一个平衡的小生态,增强它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就像人,经常锻炼,他的肌体免疫力就强,就不会轻易生病。中国的传统农业,那时没有农药、不用化肥,不是也很好吗?小环境很重要,整个循环体系很重要。然后,是科学的培育与管理,加上物理的防治。”

于1997年,岩头山茶园获中国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颁证,确认该茶园产品“金山翠剑”为有机(天然)产品,这是采云间人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只有机名茶“金山翠剑”,也是采云间的前身(浙江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成为OFDC成立以来全国第一家有机茶生产企业。也就在这一年,“金山翠剑”在由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及国内140多个单位参加的北京“1997中国国际茶会”上荣获金奖,成为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权威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采云间而被誉为“中国有机茶第一家”。

1998年,潘金土率采云间人在武义台山,又新辟300亩有机茶园。直到2000年,金山公司已拥有2000余亩有机茶基地,产品80%以上出口到欧美及日本等地。2001年2月,随后采云间加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台山茶园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有机茶生产与贸易示范基地”称号。

有了产品,还要打响品牌。怎么打?公开登报征集试试?于是,潘金土就委托一家广告公司设计了方案并在当地媒体上刊出了征集广告。然而,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活动虽然收到了不少名称,但并没有十分合意的。潘金土就和这家广告公司的老总神聊,结果就聊出了“采云间”的名称。名字取“云间采撷”之意,正好与公司有机茶的身世吻合。随后,他注册了“采云间”作为商标,将采云间作为企业名称,广告公司设计了亲和、自然的有机茶系列包装,使天然有机的概念跃然纸上。从此,潘金土携“采云间”走遍万水千山,开始了有机茶市场销售终端的布点建设。2000年1月1日,“金山翠剑”武义专卖店开业;2001年3月,“采云间”金华专卖店开业……

之后,潘金土带领采云间人率先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和QS认证,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环保局(OFDC)、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OTRDC)、美国(NOP)、日本(JAS)、瑞士(IMO)等机构颁发的有机食品认证书,在欧盟市场中一路“绿灯”,连续10年获欧盟生态市场研究所IMO有机茶认证。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肯定了采云间立身茶事业的心志和对茶的健康理念,欣然题词:采云间是“中国有机茶的先行者”。

今天:专注每个细节,培育高品质绿茶

1998年以后,因培育出中国第一只有机茶(金山翠剑)而得名的采云间名扬中外,因基于对中国绿茶事业健康安全的责任,采云间更加坚定培育高品质绿茶的信念。

以潘金土为代表的采云间人,培育的“金山翠剑”因中国第一只有机名茶而名扬中外,更加坚定了潘金土对发展有机茶的信念。潘金土基于企业成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中国第一批会员”,基于对茶事业的责任心担当了有机茶生产推动的领航角色,成为“中国有机茶之父”创牌企业。

2004年1月1日,潘金土培育的“金山翠剑”茶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改写了金华茶无省著名商标的历史。2005年第97届广交会上,潘金土率采云间人首创国内第一只可用冷水冲泡的有机茶,开辟冷水泡茶技艺先河,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饮茶及冲泡方式。接着,2006年“金山翠剑”茶再获殊荣,经国家外交部、商务部核准作为国礼茶赠送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

2006年4月6日,《金华日报》以《千年名茶面临湮没》为题,呼吁对濒临失传的婺州举岩茶及其制作工艺进行抢救。看到报道后,潘金土深感作为茶企的责任与使命,遂主动与有关各方积极联系沟通,与当地涉茶部门达成一致,通过商标转让的方式,获取“婺州举岩”商标的经营权。

接手之初,婺州举岩的原产地茶园深深地刺痛了潘金土的心,由于长期缺乏科学合理的茶园管理,整个茶园荆棘纵横,杂树丛生,原本应该修剪齐整的茶树参差不齐,茶柴交织,长期的营养不均衡使得茶叶的产量大幅下降,给人的感觉是整个茶园是荒山育林的禁区,这与婺州举岩千年历史名茶的身份存在极大的反差。痛心之余,潘金土决定对原有茶园进行彻底改造,对婺州举岩茶的种植、育肥、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分类、包装等流程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使其茶叶品质符合历史记载的描述。

有了物种根基的稳定性的保证,文化根基的传承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在稳定了婺州举岩的产品品质之后,把搜集婺州举岩史料,恢复制茶工艺为第一要务,潘金土先后邀请专家开展了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抢救、婺州举岩原产地遗址保护、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婺州举岩茶地方标准、挖掘婺州举岩茶文化、编辑《千年贡茶说举岩》等一些列品牌培育工作,使这一千年贡茶重放光彩。

2006年-2008年婺州举岩茶“连升三级”,其传统制茶技艺先后列入金华市、浙江省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值2008北京奥运圣火采集之际,婺州举岩作为中国和希腊友谊的纽带,被奥林匹亚博物馆永久珍藏。同年5月,婺州举岩经商务部、外交部核准为国礼茶赠送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2010年上海世博会,潘金土把“采云间茶园”带进了世博园”。据《青年时报》报道,采云间世博茶园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世博园内独辟场地并以企业命名的茶企,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名优茶品,世博会期间还开展了茶艺表演、名优茶展评等活动,成为展示中华茶文化及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1年3月,潘金土邀请非物质文化研究专家,对婺州举岩的文史资料、保护现状、生态基地及传统制作技艺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后,编制了婺州举岩茶传统制作技艺人类“非遗”保护申报文本,通过浙江省文化厅向国家文化部非遗司提交预申报文本,这标志着婺州举岩茶再次迈向人类文明新的里程碑。

潘金土率采云间人通过培育以上三只佳茗的实战经验,再次认识到源头是培育好茶的基石,通过启动茶园 “三改”工程(即:改土、改树、改种),创建国内首家“联合国有机茶生产与贸易示范基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中国最佳生态茶园” 。

今天,在“安全,优质,健康”的生活理念下,茶叶安全性及其对人类健康观念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对茶叶清洁、安全、标准化生产提出更高目标。潘金土率采云间人已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安徽标准化研究院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就“茶园基地建设、工厂标准建设、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项目进行对接,紧密合作,共同研创,利用可追溯电子监控数据库系统,使茶苗种植、施肥、培育、采摘、生产、加工、包装直到销售等8大环节得以监控追溯,全面实现由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控体系,确保茶叶安全。

明天:厚德致远,茶和天下

20年前,潘金土率采云间人走遍万水千山,把握市场脉搏,研究全国市场,走访了2000多家专卖店,200多家工厂和茶园,先后在上海、北京、哈尔滨、烟台、青岛等国内10余个城市建立了200多个销售网点;国际方面采云间人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市场策略,先后调研了俄罗斯、德国、荷兰、美国、加拿大、印度、斯里兰卡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等近20个国家的客商密切洽谈与合作。依此,采云间人先后实现了从播散第一棵有机茶苗,到中国有机茶第一家;从首创凉水冲泡技艺先河,到铸造国家“非遗”贡茶;从不足30㎡的茶叶店打开地方市场,到采云间世博茶园香飘四海……

这仅此属过去,寄托科技,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和现代化茶叶工厂。潘金土借助现有生态茶园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有机肥沼液滴灌系统、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色诱防虫板病虫害防治系统等生态化茶园管理方法,实现“种-养-沼-肥”的生态茶园循环系统和生物防治技术,有效控制茶叶农残问题,确保绿茶的原料品质。目前,潘金土率采云间人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已先后与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江西婺源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校科院所知名专家教授共同组成研发中心专家团,设置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力打造一支50人左右的科技研发团队,引进国际领先的工艺及生产流水线,攻克精深加工中的核心技术难题,实现茶叶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打造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为下一步做好高品质绿茶奠定基础。

纵观采云间有机茶发展历程,以潘金土为代表的采云间人,20年的努力、拼搏,在有机茶领域的开拓和成功实践,得到各界领导和诸多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赏。而如今在中国有机茶第一人、采云间创始人潘金土眼里看来,是那么的轻描淡写,一切只因专注绿茶。

20年后,潘金土深知:未来的茶叶消费市场不再是探索营销新模式,更不是天价茶叶分割小市场,未来的茶市消费一定回归理性,大众消费直接牵动茶市转变——喝买的起的茶、喝绿色健康的好茶。

今天,采云间用了5年时间,与全球定位之父艾"里斯进行合作,对中国绿茶重新定位,深入调研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及西安等茶叶市场,多次就茶文化、茶健康、饮茶习惯及市场定位等课题进行研讨、梳理,并依托采云间领先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力打造出新的产品——采云间绿茶,融合了绿色、健康、营养、安全的大众消费特征,让老百姓都能喝得起,让优质绿茶走进大众家庭。

“然而,采云间绿茶新品上市,只是采云间的一个新起点,未来的路没有捷径,精心培育好每一片茶芽,才能获取‘绿茶就要采云间’的民众心智。心在远方,路在脚下,茶和天下。”潘金土向我们描绘着“采云间”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