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烘青绿茶鲜叶加工技术

烘青绿茶鲜叶加工技术

2019-10-18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烘青绿茶,除少量以烘青产品在市场直接销售外,大多数的烘青作为害制花茶的茶胚,通过害花,加工成花茶,供应喜喝花茶的人们消费。如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成都地区等,每年需用大量的花茶。
烘青绿茶的制法:分杀青、揉捻、干燥3个工艺过程。
(1)杀青。 杀青的目的和方法,与炒青绿茶基本相同,无甚差异。
(2)揉捻。
由于烘青绦莱绝大部分内销,要求耐冲泡,条索完整。因此,揉捻程度要比炒青绿茶轻些,为了保持条索完整而又紧结,揉捻中最好采用分筛后,筛面茶短时复揉的方法,老嫩混杂的原料,其效果尤为显著。
(3)干燥。
烘青绿茶干爆工序,采用烘焙的方法,分为毛火与足火。
①人工烘焙:人工烘焙是在专用的蔑质焙笼上进行的,也可自备小型烘房中进行。
打毛火:烘茶前半小时,置木炭于焙灶(或火盆)中生火(或用煤炭,须采用间接火温,要安沪条,上覆盖铁锅)。待烟头全部烧尽后,上盖一层灰,中厚四周薄,待火温从四周上升,用焙笼烘焙时,焙心受热妥均匀。烘茶前,把焙笼置于焙灶上,烘热焙心。打毛火时,焙心温度要求到90℃时开始上茶,上茶时焙笼应移到簸箕内,摊叶要中间厚四周薄。每笼摊揉捻叶0.75~1.0千克。上好茶后,用双手在焙笼两边轻轻一拍,使其碎末茶落入簸箕中,以免烘焙时落入火中生烟。然后将焙笼轻轻移放在焙灶上烘焙。衫烘焙过程中,每隔3~4分钟翻茶1次。翻茶时应将焙笼移到簸箕内,以左手指按住焙心,右手将焙笼倾向胸前掀起,使茶胚翻至一边。然后放平焙笼,双手捞起茶叶,均匀撒摊于焙心上,再轻轻拍打一下焙笼,小心故回焙灶上。如此翻茶上烘,大约经5~7次,达5成干左右,即可下焙摊凉。如用煤火干燥,必须采用间接火温,避免吸收异味。打毛火总的要求是掌握“高温薄摊快速”的原则。
摊凉:打毛火后,须进行20~25分钟的薄摊,使水分重新分布。
打足火:打起火则采用“低温侵烘”,温度由70℃左右逐渐下降到60℃左右。每笼摊叶2~2.5千克,每隔5~8分钟翻焙一次,待手捏茶叶成粉末时,即可下烘,完成烘青绿茶的手工作业。
②机制烘青:所谓机制烘青,就是绿茶的干燥作业借用烘干机完成。烘干机的种类有手拉百页式烘干机和自动烘干机2种。
打毛火:手拉百页式烘干机,烘前半小时把火烧好,然后开动鼓风机,使热空气进入烘箱。当进风口温度达到110℃左右时,开始上茶,用手将揉捻叶均匀地撤在顶层百页板上,摊叶厚度约1厘米。烘2~3分钟,拉动第一层百页板,使茶胚落入第二层,再在第一层板上均匀撒上揉捻叶,这样依次上叶并拉动各层百页板的把手,使茶胚逐层下落,当茶胚落入第六层后(最底层),应在小窗口随时检查烘干程度,调整撒叶厚度及拉把手时间。烘干程度同样是掌握5成干左右,即手握茶胚不粘手,稍感刺手,但仍可握成团,松手会弹散。条索卷缩,叶色乌绿,减重25%~30%,含水量约40%~45%。茶胚落入出茶口后,及时掏出,摊凉20~25分钟后,打足火。
打足火时的方法,与打毛火的操作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是,进风口的温度比打毛火时低,一般为80~90℃,摊叶厚度比打毛火时稍厚,通常为1.5~2.0厘米。
自动烘干机:采用自动烘干机,茶胚由输送带自动送入烘箱,每分钟上叶3~4千克。摊叶厚度掌握在1.0~1.5厘米,最后自动卸叶。烘焙时间,快速约10分钟,中速约15分钟,慢速约20分钟。生产上一般多采用快速或中速。不过,当前自动烘干机的种类(型号)较多,快中慢速因机型不同而略有差异,在生产中要不断总结经验,灵活掌握。同时,必须根据揉捻叶含水量,调节烘箱温度和上叶量,如揉捻叶含水量较高,则烘箱温度相应地要高些,上叶量则应减少:含水量较低,则相反。
打足火后的茶胚同样要及时摊凉,烘箱底部的脚茶匝好常清理,分开摊放。
有用+10
分享

都匀毛尖:续写百年品牌传奇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毛尖”无疑是2015年的一个热词。这一年,是都匀毛尖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这一年,黔南开展的一系列品牌宣传推介活动让这个百年品牌绽放出新的光彩。

    从中央领导作出“对于都匀毛尖,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到贵州省出台以都匀毛尖茶为领军品牌的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黔南确立了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观念、更广的思路,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品牌战略目标,通过转方式、调结构,走一条“绿色发展·传承跨越”之路,寻求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的品牌突破。

    一系列做强产业品牌、做精城市品牌、做大地域品牌的举措,让都匀毛尖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得到有效提升,再次刷新了产业发展的高度,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越走越稳健。

都匀毛尖:续写百年品牌传奇

都匀茶山。

    铸就“品质毛尖”

    在黔南,不仅茶产业硬件建设上档次,产业的软件配套也得到了完善。

    近年来,黔南州对都匀毛尖茶等茶类地方标准进行了制修订,发布实施了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含25个子标准)、都匀红茶、都匀红碎茶、都匀白茶等4个茶类标准,并制作实物标准样免费发放到企业参照生产,开展严苛的标准执行检查。

    为确保茶叶产品质量,黔南指导茶叶企业申报建立包括施肥、施药、环境监测、产品检测、产品销售、追溯查询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上线食品安全云平台,鼓励企业建立从鲜茶叶生产、采收到茶叶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各个环节的产品标识和追溯制度,建立从鲜茶叶生产到成品茶消费的信息网络和内部局域网络,让消费者了解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及运输的整个过程。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实时观看茶叶的生长情况和加工生产的视频。目前全州获得入驻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茶叶企业5家,上线食品安全云平台的茶叶企业13家。

    同时,针对全州52家规模茶企及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春夏秋茶叶,按照出口标准进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以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为黔南茶叶产品争取一张走出国门的“绿卡”。

    擦亮“品牌毛尖”

    今年6月,黔南日报策划开展了“马尾绣·都匀毛尖相约百年”活动,通过开展寻找百匹名马马尾、百名绣娘同台刺绣和100平方厘米世博徽章申报基尼斯纪录三大主题活动,让“都匀毛尖”誉满全球,展示了黔南马尾绣和都匀毛尖的文化内涵,提升了都匀毛尖的品牌形象。

    其实,这场声势浩大的百年相约活动,只是都匀毛尖百年品牌推介的一个序幕。今年以来,黔南围绕都匀毛尖还开展了珠三角、长三角百家媒体人“乘高铁、品毛尖、看黔南”大型采风,都匀毛尖茶仙子国际选拔大赛等系列活动,环环相扣的品牌宣传推介,让人们目不暇接。9月23日,黔南重锤打造的“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在都匀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百年品牌推介活动上亮相,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是深藏在云贵高原喀斯特深山中的一个茶界传奇,这个仿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茶馆建筑群建造的生态茶博园,将人们带进了中国茶文化的浓郁氛围里。

    “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建成后,立即被中国茶叶学会列为茶叶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茶叶科普场馆。据悉,该区域周边正在规划建设茶文化广场、茶文化主题公园、百年毛尖古镇、饮食城等项目,按照国家五A级景区的建设标准,打造成为集旅游参观、休闲娱乐、康体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有消息称,以都匀毛尖茶故事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鱼钩巷》已启动。

    黔南开展的一系列高层次、多元化、广角度的茶事活动、节庆活动、赛事活动,让都匀毛尖品的牌渗透力、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目前,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已达20.71亿元,位列全国第13位,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之一。

    这一切的背后,是黔南州决策层“举全州之力打造都匀毛尖品牌”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黔南将都匀毛尖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标准化体系等品牌管理事项全部归由州政府统一管理,这一举措,有效治理了都匀毛尖多年来品牌混乱、管理无序、竞争恶意等乱象,推动了都匀毛尖茶标准化体系的实施。

    突破“商品毛尖”

    千百年来,在贵州高原的崇山峻岭间,盘曲延伸着一条条神秘的茶马古道。正是这一条条茶马古道,让都匀毛尖得以进入到明、清皇室的深宫大院。透过历史的尘幕,回望古道的险窄幽深,无不使人感受到古人开拓茶叶市场的沧桑与艰辛。

    如今,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改变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养在深闺的“都匀毛尖”从山野奔向远方。

    去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运行, 黔南开通了“都匀毛尖号”专列,往返于黔粤间的乘客,只要坐上“都匀毛尖号”动车专列,就可以品尝到都匀毛尖茶,飞奔于黔粤两地的“都匀毛尖号”,成为推动都匀毛尖走出大山的使者。

    多年来,都匀毛尖独特的品质一直为业内人士所称道,但高品质却未能闯开大市场。为了让都匀毛尖以“商品”的身份走出山门,黔南向茶叶的转型和升级发力,思考突围之举,寻找市场扩张的战略战术,坚持以规模为基础构筑品牌、以质量为生命塑造品牌、以营销为手段宣传品牌、以管理为关键维护品牌、以文化为灵魂做强品牌,着力打造都匀毛尖茶产业,这也是黔南把生态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这些举措,让黔南茶叶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占领州内市场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引导茶叶市场向省州外拓展,实现省内所有县(市)区全面覆盖。在省外,都匀毛尖已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山东、西安、南京、武汉、重庆、海南等市场,省外营销店已达近200余家。同时,都匀毛尖茶已跨出国门,受到了俄罗斯、日本、欧盟、东南亚乃至远东地区国家客商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都匀毛尖在省内外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为拓展都匀毛尖茶销售渠道,加强线上线下联动,解决企业销售瓶颈,今年以来,黔南州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立起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阿里巴巴都匀毛尖茶城,目前已有31家茶企入驻,通过各大购物网站、阿里巴巴(1688)大宗采购、银行网站、当当网、微信、手机APP等销售平台,将都匀毛尖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7月,中国绿茶生产经营企业的龙头企业天福集团进驻贵定后,把夏蓉高速贵定服务区规划建设成围绕茶叶、温泉开发集茶叶生产、加工展示、品尝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茶叶综合园区,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实现高速公路、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和司乘人员的共赢。

    目前,黔南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31万亩,百年品牌再一次华丽转身,担当引领黔茶出山重任,向世人展示“绿茶皇后”的独特魅力。

碣滩茶简介|碣滩茶怎么制作?

碣滩茶简介|碣滩茶怎么制作?

碣滩茶,得名于唐,明清时代称它为“辰州碣滩茶”。1972年,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曾向周恩来总理夸赞碣滩茶,并称之为“中日友好之茶”。古时的碣滩茶茶园坐落在湖南省西部古属辰州府的沅陵县北溶乡境内,南临千里沅水,北依武陵山峦。

沅陵县东临洞庭湖平原,西枕武陵群山,素有“湘西门户”之称,山高林茂,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滔滔沅水数百滩,其中以清浪滩最有名,逆清浪滩而上十公里有一山名碣滩山。碣滩山巍峨壮观,驼峰突兀,湍急的沅水在清浪滩头激起层层浪花,被江风雾化,飘然缭绕,使碣滩山终年笼罩在云雾之中。

高山雾雨出好茶,这里出产碣滩、官庄、二酉清、齐眉锋等数十种名茶,其中碣滩茶最负盛名。碣滩,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而名,碣滩茶,又因产于沅水北岸碣滩山坡而名。相传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唐睿宗李旦的娘娘胡凤姣从故里沅陵胡家坪回京,夜泊碣滩,品尝到碣滩茶,觉香气馥郁,甘醇爽口,便择其佳制,带回京都,唐睿宗赏赐众大臣品尝,无不交口称赞。

此后,碣滩被指令辟为茶园,官府每年派人督造监制。以后逐渐传到了日本和印度。碣滩茶系我国云贵茶叶组系,源远流长。据考早在唐代以前,碣滩周围几十里就有茶树的自然群落。明朝朱元璋改水路驿站为陆路驿站后,碣滩茶被大量移栽到了沅陵县属“辰龙关”前的界亭驿(今官庄镇界亭驿村)。

从此,碣滩茶便逐渐衰落,而官庄界亭驿茶日趋兴盛。1972年冬,开垦恢复碣滩茶园。为保持碣滩茶原有质地,对留存下来的古茶树采用插枝、埋芽等办法,进行无性繁殖,逐步恢复发展起来。碣滩茶有绿茶和毛尖两种,其形、色、香、味均独特无二。锋叶油滑皎洁,身骨柔嫩匀称,银毫细密如织,冲泡后汤色黄绿清透,杯中茶叶时起时落如银鱼游翔。更有趣的是,近者因“醉”而不闻其香,远者因“渴”倒倍觉芬芳。一人品茶满屋香气,正是碣滩茶与众不同之处。

南山白毛茶

  南山白毛茶

  南山白毛茶,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南山,属绿茶类名茶。条索紧细微曲,身披茸毫,色泽银白透绿,香气清高,伴有荷花芳香,汤色绿而明亮,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绿匀整明亮。

  南山白毛茶,因茶叶背面披有茂密的白色茸毛而得名,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南山,属绿茶类名茶。

  南山白毛茶的工艺特点:白毛茶焙制方法精细,上品茶只采一叶初展的芽头,其他则只采一芽一叶。遇有较大的茶荃和叶子尚须撕为2-3片。加工过程系用锅炒杀青,扇风摊晾,双手轻揉,炒揉结合,反复三次,最后在烧炭烘笼上以文火烘干。   

  南山白毛茶的品质特点:色泽翠绿,条索紧结弯曲;香色纯正持久,有荷花香和蛋奶香;茶汤清绿明亮,滋味浓厚,回甘滑喉,叶底嫩绿。

  南山白毛茶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纪念巴拿马运河开航的万国博览会展出,荣获二等浆。之后,产地扩大到凌云、乐业等县。然前者(南山)为中叶种茶树,以芽叶白毫丰盛故称「白毛」;凌乐为大叶种茶树,因树种名称即名「白毛茶」。《广西通鉴》称:「南山茶,叶背白茸如雪,萌芽即采,细嫩类银针,色味腾龙井,饮之清芬沁齿,天然有荷花香气,真品也。   

  制法:分为杀青、揉捻、炒青、炒干四道程序。炒制过程特重「保持不脱白毛」。采制上,制特级茶采一芽一叶,制一、二级茶采一芽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