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后易武饼茶的五年涅磐之路

普洱茶后易武饼茶的五年涅磐之路

2019-1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茶叶普洱茶后”易武茶的名气和口感毋庸置疑,一饼好的易武茶从采摘、加工工艺到后期仓储都需要细致入微。




  易武茶的采摘与加工

 

  易武茶的采摘和其它茶区有些不同,很多茶区是茶叶发芽后还很柔嫩时按一芽二叶的标准采摘的;而易武茶区一般会等茶叶稍稍发老一点才开始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或三叶,甚至有的芽头已经展开。所以易武茶一般黄片多,毛茶呈现出的外观是茎梗长、芽头少、叶片嫩度低。这样的采摘标准相对应的杀青工艺难度较高,长茎梗和相对粗老叶片带来的含水量和粗纤维令萎凋时间变长,杀青时锅温也不好掌握。温度低杀不熟,特别是茎梗;温度高叶片又容易糊边。所以一般易武茶多会出现红梗和青味过重的现象,要不就是糊片和糊味。杀青后的揉捻又是一个考验。由于茶叶采摘相对较老,揉捻需要乘热揉,力度也要相对较大;甚至一次揉不好,待摊凉后还要揉一次,这样才能保证条索的紧结度和滋味的溢出。所以很多市面上的易武茶都是所谓的“泡条”。看起来肥壮,其实紧结度很低,冲泡时不易出滋味。



  易武毛茶干燥后,你会发现晒干的毛茶非常花杂,黄片很多,这就是上面所讲采摘偏老的体现了。毛茶晒干后需要投入不小的人力挑拣黄片和茎梗,因此易武茶的粗老损耗会占7%-9%,而同为顶级茶的老班章,这项损耗不会超过3%。


  这些特点对应的新茶口感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标准的大叶种茶和相对粗老的采摘带来的新茶香气肯定不会是高扬和鲜爽的,而是轻幽含蓄的。其次由于杀青和揉捻的不足,新茶的滋味相对较淡,汤感较薄,带浓郁的青草气息;而相对粗老叶片和茎梗带来的高甜度,却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茶后”易武吗?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别急!这只是“她”初出茅庐的状态,正所谓“养在深闺人未识”。经过蒸压,在水热和压力的作用下,茶叶中的果胶得到释放,浓郁的青草气也随着温度消散,脱胎换骨的“她”开始展露“杨家有女初成长”的潜质了。经过蒸压干燥后一段时间,原本淡薄的滋味渐浓。易武茶浓郁的蜜香开始展现,汤质的圆润感和回甘生津的持续性在增长,滋味的浓厚度也表现出应有的水准,苦味很淡,但刺激性的涩度却较高,真正体现一款“涩底”茶的特性。

 

  一年后的易武茶,当初的青涩少女已婷婷玉立,“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随着仓储过程中含水量的下降,蜜香逐渐明显,特别是杯底留香时间长,滋味转醇厚,汤感转浓,回甘生津快,喉韵长,涩底明显。如果是黄片茎梗多者则会略显粗老之气,微微泛酸,滋味偏薄。

 

  三年后的易武茶,一个上位过程中的妃子,“杀气凌厉,尖酸刻薄”正是这个时期易武茶的真实写照;随干燥程度的加快,这个阶段的茶叶香气浮而不实,滋味苦涩,茶水分离,口干喉燥,是新茶最难喝的一个阶段。这时的易武茶是很多人想要放弃的茶品,也会给初品易武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五年后的易武茶,尘埃落定的纷争,终于戴上了至高无上的“后冠”。茶叶在仓储过程中水分含量与空气中水分含量开始平衡,酶的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氧化、分解、合成的加速,使茶中多酚类物质转化出良好的汤色、香气、口感。水浸出物也随之增加;金黄透亮的汤色;浓郁的蜜香;厚实滑甜的汤感;饱满平衡的滋味;持久的生津回甘;深远悠长的喉韵;无愧为“普洱茶后”的美誉!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名寨(南糯山)

  南糯山也是普洱茶重要的产地之一,糯山古树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石头老寨、拔玛、石头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老寨,向阳寨,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目前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南糯山中生长的古树茶皆有不同的特点,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实为难得之好茶!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南糯山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爱伲人继承;根据当地爱伲人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约已经历1100多年的时间。

 

  南糯山现在交通便利,很多喜欢普洱茶的消费者经常上山收茶,但古茶树经过过度的采摘,很多名寨的普洱茶,品质大不如原来,笔者认为:大家在追求普洱茶品质的同时,要按植物的自然规律,古树茶虽好,不要频繁采摘。普洱茶的质量才能更好。

  地理位置

 

  南糯山位于景洪到勐海的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位于东经100°31'~100°39',北纬21°~22°01'之间,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18°C,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南糯山村委会辖30个自然村寨,居民均为哈尼族。

  南糯传说

 

  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据传说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哈尼族头人设宴招待,席上的笋酱让土司吃得十分喜欢,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要进贡笋酱,南糯山因此而得名。

  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路过南糯山时,士兵不服水土,生了眼病,诸葛亮将手杖插地化为茶树,士兵摘叶煮水,饮之病愈,南糯山因而也有人称为孔明山。诸葛亮征南中是没有到达滇南的,诸葛亮植茶只是一种愿望,一种传说。

 

  茶王树

 

  南糯山被称为茶树王的栽培古茶树,基部径围达1.38米,树龄800多年,可惜在1994年死去。在茶树王旁2米左右的地方,现还存活着一株干径超过20厘米的大茶树,据说是茶树王的儿子。后来人们在半坡寨古茶园中新命名了一棵茶王树。

 

  南糯山茶

 

  南糯山距勐海县城2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南糯山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爱伲人继承;根据当地爱伲人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约已经历1100多年的时间。

 

  很早之前,半坡老寨周围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叶外运只能靠马帮。由于当地茶叶的品质优良,大量的马帮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之后进入村庄,将茶叶驮到思茅、勐海、勐腊等地贩卖,还有些大型马帮直接就将茶叶驮到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去了。南糯山的老人说:"普洱本地虽然有茶叶,但口感远不及南糯山的大树茶。普洱人正是靠着南糯茶山的茶叶,制作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质普洱茶。当然,普洱茶的兴旺也带动了南糯山的富裕。"

 

  南糯山茶园总面积有21600多亩,其中古茶园12000亩。古茶树主要分布在9个自然村,比较集中的是:竹林寨有茶园2900亩,古茶园1200亩。半坡寨有茶园4200亩,古茶园3700亩。姑娘寨有茶园3500亩,古茶园1500亩。南糯山古茶园由于分布较广不同片区的茶的口感滋味有一定区别。

 

  南糯山茶的基本特征是: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不显;山野气韵较好。

普洱茶的原理知识介绍之茶叶内质原料

原料内质密实丰富决定茶汤水路粗细!(其它茶类一样适用)

普洱茶的原理知识介绍之茶叶内质原料

喝茶、评茶不是盲目地将年份放在第一位,也不是将山头放在第一位!而是将原料的内质丰富密实度(原料的优质度)放在第一位!其次再讨论研究制程的精细度!如果原料都一般般或差强人意那么此茶无需再进行深一步讨论!可以打个比方: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特性如同人的成长。-个天资较好的人(原料内质丰富)+高等教育+正确人生观(毛茶全手工制作精良、拼配得当、仓储细心照料)=栋梁之材(品饮价值极高的老茶);反之尖锐地称:白活一生的人(老垃圾茶)

那么我们就先来浅谈下原料的内质与水路的关系

喝茶,评茶应以水路放第一,原料的优劣可以直接从水路上反应出!何谓水路?

水路是指茶汤的质感,一般用“细”和“粗”来形容,“粗”和“细”都是相对而论的,需要进行比较(需要一段时间去仔细体会、回味、比较、强化的过程)

水路“细”:代表着原料内质丰富,结构紧密,其水容浸出物丰富!表现在口感上是一种绵绵密密、丝滑的感觉,水路越是“细”离涩的感觉就越远。水路“细”的茶,其味其韵会绵绵密密地渗透至口腔各个部位,从而其味其韵留口,持久度佳!

水路“粗”:代表着原料内质寡薄,松垮,木质纤维含量高!木质纤维含量高意味着原料内部结构空洞比率较大,其水容浸出物含量也同样寡薄,松垮!表现在口感上是一种涩、糙、燥、毛、刺的感觉!水路“粗”的茶其味其韵寡淡并浮在口腔表层,无穿透和渗透力,从而其味其韵持久度差,不留口!

既然提到“涩”那就浅谈一下什么是“涩”

很多茶友把涩和浓强度高给混淆了!涩其实是原料内质不足,成熟度差,含糖量低等原因造成的。涩表现为:刮口、糙、燥、刺、毛、干的感觉,类似吃未成熟的青香蕉、柿子的口感。农产品都同理,成熟度刚好,果肉的口感是细腻、嫰度高、水分足、甜滑、润的感觉!

略提一下茶汤的粘稠度也就是通常指的厚薄:

茶汤的粘稠度与原料的胶质含量有关,胶质含量越丰富,茶汤入口聚拢感越强,也就是我常提到的聚口程度,也有人形容为入口成团,反之入口四处分散。

水路粗细和粘稠度没有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水路上表现很细但可能在粘稠度上表现一般,水路粗的也可能在粘稠度上表现尚可。水路和粘稠度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大体普洱茶春茶的茶汤水路和粘稠度最佳,其次是秋茶,再次是夏茶。

【苦后甘为茶】普洱茶的苦味

茶汤中的苦涩味主要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咖啡碱引起的花青素。茶叶的苦味是由茶类、茶树品种、季节、制作工艺等综合决定的。

如大叶种较小叶种茶树含多酚类高,夏茶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在制作工艺中多酚类、花青素转化较多的,其苦涩味较低或没有,而转化不足时就产生苦涩味。

不苦不涩不是茶。全世界的茶种苦涩味都一定会存在,多与寡,明显不明显的比例关系,从来说到茶中苦涩都是相伴相生的。

茶叶带有“苦涩味”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一是茶叶自身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作用的结果,

二是制程工艺出现的苦涩,

三是病虫危害导致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