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茶在堂礼茶泡法详解--普洱茶

茶在堂礼茶泡法详解--普洱茶

2019-12-3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第一步:取茶

第二步:温壶

将热水(100℃)冲入盖碗或壶中至半满,再将碗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并弃之。

第三步:置茶

将干茶放入温好的盖碗中。

第四步:醒茶

第一泡浸泡30秒左右(以干茶是否充分受水为标准),然后将茶水倒入公道杯。醒茶的作用是尽量让茶充分吸水舒展,便于茶汁的渗出。

第五步:温杯烫盏

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杯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此时可闻杯底的留香。

第六步:净茶

第二泡入水即出并弃之,作用是澄净茶汤。

第七步:出汤

第三泡浸泡时间一般为6-8秒,然后出汤。

第八步:品饮

现在可以美美地品饮属于您的这杯茶了。

浸泡时间可以按个人口感调整,通常从第六泡开始浸泡时间递增。

温馨提示:普洱干茶日常存放在干燥、避光、无异味的地方即可。我们为保障茶叶在运输过程的安全而包装的食品袋请在收到茶后弃之,日常存放无需再用。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前发酵的真实实践故事

  往往当我们了解一个概念的时候,其实这个概念的产生已经被实践了n多次,也就是说一个概念的形成,是由生产者多次反复研制之后总结得出的,而不是凭空就会产生一个概念。普洱茶前发酵这个概念,在普洱茶行业早期中一种存在,最常见的就是鲜叶被捂着,结果鲜叶红化。仅这个工序的前发酵,对于品质的形成只是开始。前段时间,一个茶山的制茶老板到我店里玩,不知不觉中就谈到了他看到并且自己试制的前发酵普洱茶。整个普洱茶前发酵的大体操作流程是这样的——茶山制茶老板说。

 

  捂鲜叶

 

  如果你去过茶山并目睹鲜叶收购过程,那么使用编织袋装鲜叶应该有印象吧,这里的捂鲜叶就是使用编织袋,装上鲜叶把口子扎起。待到鲜叶叶片大部分红熟化。具体用时为止,大多靠经验。

  拼配鲜叶

 

  有了一批捂好的鲜叶后,就可以用新鲜的鲜叶和捂好的鲜叶拼配-掺和起来匀匀。接着就装去杀青。

 

  杀青

 

  这个步骤跟现在正常的普洱茶工艺一样,具体几个参数是温度、杀青鲜叶量、操作方式、杀青设备、杀青时间。

 

  闷堆

 

  杀青好之后,就进入闷堆,也叫渥黄。各地制作方法不一样,而且时间长短也不一。

 

  摊晾干燥

 

  这个步骤是制好的茶叶干燥,干燥方式多种,有太阳晒干,有烘房烘干,有自然晾阴干(雨水期茶农小作坊一般是这种)。

  制作紧压茶

 

  最后就压制相应规格的紧压茶(饼、沱、砖)之类的。而我那个茶山制茶老板,只制到毛茶那步就没继续制作紧压茶了。

 

  制好之后,自然也对比着进行品评。相比而言,前发酵制作的毛茶汤色、滋味都比现代流行的晒青毛茶有更好表现。

 

  而这种前发酵制作的毛茶,我印象中最早是在易武的一个村子里喝到的。当时没什么深的印象。后面在勐海县城一家茶企喝到,印象深刻。但这几年茶山行走,发现技术一直在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树还是那些树,叶子还是那些叶子。也许,云南在捆绑了普洱茶之后,在大家印象中,什么茶叶都是普洱茶。其实不是的,现在一群土豪们争的老班章也好,冰岛也好。大家都喝着的是晒青毛茶(云南青茶-云南绿茶的一种),却偏偏要用普洱茶的名头来炫耀,云南人或者茶山的人更不用说,茶叶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知道这是云南的就足以骄傲,茶叶能够换取更多别的东西就足以满足。

  我那个茶山制茶老板,虽然只做到毛茶就没做,但他偷师的那家茶企,则是做成紧压茶(普洱茶)的。而且听说做好之后并不直接投入消费市场,而是大规模的进行仓储。或许,用不了多少年,这些仓储的茶品就会在市场中出现,不知道出现的会是xx年代老茶还是某某新茶。

创意藏香,紫陶罐里的紧压普洱茶?

创意藏香,紫陶罐里的紧压普洱茶?

 

普洱茶一种可以容纳各种创意的茶类,因它的多元,因它的丰富,因它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创造无限可能。很多人说起普洱茶的创意,总是想到那些时尚的外包装,快捷轻便的小茶包,或者是速溶茶、调饮茶等等。诚然,这些是普洱茶产品创新的一部分,他们解决了普洱茶入门难的问题,让传统、古老的普洱茶更能够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和现代性的审美。快消品是普洱茶市场发展的一条腿,实现了普洱茶“当下即饮”的功能。然而普洱茶后发酵的特性,让其天然具备收藏功能,更需要时间与空间,甚至是容器去承载时间赋予普洱茶的陈化价值。

 

说到这,也许你会想到仓储问题了,对,仓储是普洱茶从半成品走向成品的必由之路,也是普洱茶品质再造的过程。一提到仓储,很多人就会想起以东莞为代表的动辄几十上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存茶大仓库。然而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每一个爱普洱茶的人都有让普洱茶陪伴着慢慢变老的权利。但是,家庭存茶有很多的限制条件,比如没有足够的空间,对于温湿度环境很难把控,家庭中不可避免的异味也是存茶的大敌。如何规避这些限制,让家庭存储的普洱茶也能在时光的流逝中呈现最美丽的蜕变,这里同样充满了创意空间。

 

王力赓,非职业茶商,2004年助学扶贫进入景迈山,成立“云南景迈茶业有限公司”,并开始大量收购毛茶,而且从一而终,十多年来只做景迈茶。这个“景迈控”也是中铁设计院的工程师,曾参与设计了无数铁路、桥梁,作为老派理工男,他谙熟实用科学,将这样的科学思维运用于普洱茶中,他琢磨出了很多小发明。比如罐藏紧压普洱茶,就是针对家庭存茶所做的发明。

 

用陶罐存茶,本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是相对适合于家庭存茶的容器。但是用过陶罐存茶的人恐怕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受限于罐形,要么只能用来存散茶,如果存饼茶的话,要么只能用直筒型的罐子,否则罐内的空间就不能充分利用,也难形成一个独立的陈化空间。如何利用陶罐的优势,成为家庭存茶的利器呢?王力赓为此琢磨了很多办法。

 

首先是陶罐材质的选择,在对比了众多泥料之后,他将目光锁定在紫泥上,也就是云南建水的紫陶和广西钦州的坭兴陶。高目数的紫泥加上11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出来的陶胎质细腻,呈单、双气孔蜂窝状,透气不透水。目数是用来衡量泥料细腻程度的,紫砂目数偏低,吸水率大于10%,透气性高,适合于干燥地区或用于醒茶;瓷器,外表上釉吸水率低于0.5%,几乎不通气,适合存红茶、绿茶,并不是家庭存放普洱茶的最佳器皿,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地区。紫泥目数的调配决定吸水率,可以生产出适应不同地区的藏茶罐。

创意藏香,紫陶罐里的紧压普洱茶?

选定了泥料和工艺,就是罐型,在多方对比试验后,王力赓选用大肚小口的器型制作罐藏茶。到这里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将普洱茶塞进紫陶罐子里就完事了呢?当然不是,这个发明的核心是在于“罐藏紧压普洱茶”,简言之,就是把普洱茶紧压在紫陶罐里。在普洱茶国家标准中,必须经过蒸压成形才能称为普洱茶,否则只是晒青毛茶。

 

将晒青毛茶通过蒸汽蒸软,再均匀撒面放入紫陶罐中,经过一定外力紧压,当然力度不及机器或石磨压制的那般紧实。每一次撒面后需要通过找平形成平面,也就是滑动面,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分阶段干燥,更重要的是每一段落找平之后即使外力紧压,每层茶叶之间也不会紧密粘连,非常方便汲取,不需要茶针,徒手就能汲取,而且取出的茶叶不会破碎,冲泡之后叶底非常完整。

 

罐藏紧压茶,看似简单,却有几个技术难点需要把控,为此王力赓做了无数次试验,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用废了成吨的茶,才总结出了相对合适的方法攻克难点。首先是干燥问题,罐藏紧压茶,少到几百克、一公斤,多到几十公斤的毛茶都可进行紧压存储,但是毛茶一旦经过蒸制,含水量会增大,如果不能及时干燥,罐内的茶叶很容易发霉。王力赓想了很多办法攻克干燥的难点,比如在不超过40℃的烘房里干燥,比如在自然光下风干,比如通过外界物质吸水,最终实现了最短时间干燥和罐内含水量的有效控制。

 

多次试验的经验总结下来,王力赓发现:茶叶太干不利于后期陈化,含水量高又容易霉变。一般来说,茶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0%左右,过高,茶叶的香气容易丧失。过低,不利于陈化。为此,王力赓还研究了罐内的含水量与外界空气的含水量之间的曲线。当外界空气的湿度较高的时候,罐子内部的含水量也会些许走高,但一定会低于外界的湿度,而当外界的湿度较低的时候,罐子内部的含水量也会些许走低,但会高于外界的湿度。尤其是极端气候条件下,比如沿海一带的回南天,江南的梅雨季,空气湿度有时达到100%,只要不刻意放在潮湿环境下,对于存茶罐内部都影响不大。

 

普洱茶的后期陈化其实是需要在一定厌氧环境中进行的,传统普洱茶用笋壳紧实包装,其实也是在某种紧压程度上制造一种厌氧环境,罐藏紧压普洱茶也是同理。王力赓又想了很多办法来攻克密闭性的难题。一般的陶罐盖子很难密闭,容易进入水汽,影响茶叶。同样经历过无数次试验失败,王力赓发明出了双层陶罐盖,让盖子卡在罐口上,可以有效阻挡水汽进入,但是双层盖需要与罐口严丝合缝,烧制出来废品率高,对制陶工艺的要求也很高;还有反口盖,有点像过去的酒坛子,先用油纸或者布把口封住,外面再扣上像碗一样的盖子封存,另外还有双盖,两个盖子,一个里盖,一个外盖,内盖可以蜡封,都是为了达到密闭的效果,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存放生、熟茶及不同陶罐器形的美观需要。

 

最初想到罐藏茶的创意,是源自王力赓对景迈茶的挚爱。景迈茶最易存之不当失香气,景迈香是景迈茶的魂,罐藏紧压茶不但让景迈茶留住了香,又能实现良好的后期陈化。2009年开始研究罐藏茶,从陶泥目数、罐壁厚度、烧制温度等方面控制通气度,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用不同的陶罐。至今,成熟产品已经不断面市,几年下来,放之四地的试验茶和收集来自不同地区客户的反馈,无论是在高温高湿的南方沿海地区,还是在干燥的北方或者昆明,罐藏紧压茶都有着良好的转化,尤其在聚香方面有着绝佳的优势。据王力赓介绍,这种结构的紫陶存茶罐,也可称为藏香罐,适用于很多的香型茶。鉴于此,景迈茶业公司还为他们的发明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

 

说话间,王力赓拿出了一罐一公斤装的罐藏茶,褐色的紫陶罐,下宽上窄,线条优美、造型独特,有点像个谷仓,打开外盖,里面还有一层内盖,内盖压着棉纸,棉纸从罐底开始覆盖整个内壁,包裹住茶叶,避免茶叶直接接触罐体,更加卫生。掀开棉纸,香气扑鼻,那是景迈茶特有的蜜香,条索紧结、匀整的茶叶平整地压在罐子里,茶与陶罐合而为一。这是一罐已经存放了三年的茶,用茶拨轻轻一撬,一块条索均完整的茶叶便汲取出来了,免去了茶针撬茶的麻烦和受伤的风险。开汤冲泡,汤色已经有些许泛橙红,茶汤入口滑润,苦涩初褪,回甘渐显,景迈蜜香依然如新茶时那般浓郁,挂在杯底,久久不散,回看叶底,片片完整无缺,赏心悦目。

 

再将紫陶罐封存好,置于展示架上,若是放在家中,也必是一件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而茶在其中又能获得最佳安置,不惧异杂味,不惧潮湿与干燥,静享岁月赋予普洱茶的醇美。云茶与云陶在此得以完美融合。(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一、假冒品牌

假冒品牌就是非品牌企业冒充名牌企业,小厂冒充大厂,家庭作坊冒充热销知名品牌等。目前市场上假冒品牌的普洱茶占有一定的份额,一些二、三线小厂生产出的普洱茶产品,在包装、内飞、防伪等方面都与名牌企业热销产品一模一样,很难分辨。但并非所有假冒品牌普洱茶的茶品都很差,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品质较好的,甚至不比正牌的差。对于茶客喝茶而言,只要好喝就是好茶,无需分辨是正牌还是冒牌。而对于藏家则不同,是否假冒却显得很重要。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二、假冒老茶

假冒老茶的唯一办法,就是新茶做旧。做旧通常有两种,一是茶做旧,另一种是包装做旧。因老茶难求,现在做旧已经很专业了,很难进行区分。假冒老茶汤色、叶相几乎能以假乱真,但唯一的一点做旧做不出的就是陈香老韵,所以,辨别“高品质”的假冒老茶只有通过试喝才能分辨。现在,假冒老茶有一定的市场,主要是见过、喝过真正老茶的少之又少,分辨时缺乏鉴赏标准。至于包装做旧,名堂更多,如同书画做旧,没有非凡的水准难以鉴别。包装做旧的祖师爷出自台湾、香港,现在到处都有高手。所以,做旧老茶令人难以防范,除非对老茶情有独钟,否则还是远离的好。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三、假冒原料

假冒普洱茶的原料主要来自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的小叶种原料,无论是按官方的标准还是茶友的说法,小叶种原料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普洱茶。一般情况下,这种茶相对分辨较易。这种茶有股酸味,不论是泡得浓还是淡,都无法去除。但这种茶看上去很漂亮,细芽细叶,精致玲珑,有的连芽带叶只有3、4毫米,与云南普洱茶的叶形极不吻合。又因汤色不错,很容易迷惑人,令人上当。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四、假冒工艺

为迎合、迷惑茶客,在加工工艺上采用烘青工艺、红茶工艺制作普洱茶,使得茶变得香味浓郁,汤色红亮,增加了卖相。采用这种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茶,不一定都是品质很差的茶。采用烘青制作出来的茶,不能长时间存储,新茶喝起来很香,过几年就会变得很难喝。采用部分红茶工艺,即鲜叶采摘后并不按正常时间杀青,待叶梗叶片有些大面积发红才杀青,这种茶汤色非常漂亮,但香气、口感的转化明显不如普洱传统工艺所制之茶,且时间越长,问题越明显。鉴别这类茶比较简单,只要茶香得不同寻常,那定是烘青。如果茶泡开后出现大面积的红叶红梗,便是红茶工艺了。传统普洱茶叶也会出现一些红色,那是正常采摘时茶梗端头因指压变红,或因疏忽偶尔出现红边,与红叶红梗是不一样的。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五、假冒古树

假冒古树茶,非常普遍,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假冒的方式,就是以台地茶冒充古树茶,实质上是以次充好。但对于台地茶与古树茶的鉴别,是非常麻烦的,不是眼观鼻闻口喝就能区分的。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六、假冒名山

假冒名山,就是以普通茶来冒充名山产的茶,本质上也是以次充好。这种茶市面上与假冒古树茶一样,泛滥成灾,班章、易武、冰岛、景迈被假冒最多。鉴别这些茶也并非一般茶客可行。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七、假冒纯料

假冒纯料通常都是以拼配茶来冒充,与假冒古树、假冒名山如出一辙,但并非拼配茶就一定不是好茶。拼配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表现、口感更加完美。所谓纯料指的是古树纯料,其价格自然昂贵,追求纯料其实就是追求风格。拼配之茶,适合规模化、标准化、大众消费的工业产品;纯料之茶,适合茶友们个性化、多元化的追求,更把普洱茶当成精神享受的文化产品。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八、假冒手工

机制茶与手工茶,如同紫砂壶里的模具壶与手工壶一样,都是一个生产方式的问题,对于紫砂壶而言,是模具还是手工,有着天壤之别,机制茶与手工茶也是同样道理。普洱生茶机械化生产与传统手工制作的主要区别在于杀青、揉捻、干燥三道程序,这三道工序会给口感、滋味及随后的变化带来不同的影响。至于是否石磨压制,是否笋壳篾框,不是主要问题,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对传统的态度、对工艺蕴含的人文美的追求,与品饮茶本身感官效果关系不大。用机制茶冒充手工茶,市面上很多,只要不是机器杀青烘干,仅仅是揉捻和压制用机器,对茶的品质影响不大,无须过于苛求。

 

虚假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九、假冒春茶

最多的就是用台地夏茶来冒充,在口感和体感上有着本质的差别,鉴别起来相对容易。最根本的就是通过体感来判断茶的真伪及优劣,凡喝后令人神清气爽、生津回甘者,未必很好,但肯定不坏。至于普洱茶的美,实质在于其健康、文化及收藏价值,只要茶好,不必在乎是不是哪个寨,哪个山头,甚至哪棵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