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茶人榜样|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总经理、中茶云南公司总经理邹广田荣获“中华匠心茶人”称号

茶人榜样|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总经理、中茶云南公司总经理邹广田荣获“中华匠心茶人”称号

2020-01-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历时八个月,由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合作时报和安化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承办的首届“中华茶人榜样”评选圆满结束,获奖名单正式出炉。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总经理、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广田,荣获“中华匠心茶人”称号。据悉,此次参与评选的共有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茶人近300人,最终推选出了中华匠心茶人15名、中华优秀茶教师36名、中华兴业茶人16名、中华新锐茶人10名。

邹广田总经理获得“中华匠心茶人”此殊荣,实至名归。自2013年,从中茶福建公司调任中茶云南公司总经理以来,邹广田总经理带领中茶云南公司团队,确立战略目标、明确商业模式、优化团队结构、提升管理水平,中茶云南公司的业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品力大幅提升,售点数量不断增加,中茶品牌美誉度也获得了持续提升。

5年来,中茶普洱产品品质越来越好,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专营店数量从20余家发展到600余家,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经销商客户群体不断增长;消费者群体越来越大;销售规模和企业利润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特别以“大红印”“红印铁饼”“臻品蓝印”“臻品黄印”“八八青饼”“七三厚砖”等为代表的中茶传世印级产品,一次又一次为行业注入强心剂,成为行业发展的里程碑。2018年3月20日,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勐海工厂正式开业,在历经80年后,中茶普洱的旗帜再次在勐海飘扬。中茶普洱,王者归来。

此次评选活动,是为纪念改革改革开放40周年,弘扬中华茶人默默耕耘、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新时代茶人精神。活动邀请了茶届各领域的专家代表和主办单位共同组成了评委会,经过申报、评审、公示、公布四个环节,最终出炉获奖名单。

此次荣获“中华匠心茶人”的殊荣,既是对邹广田总经理的肯定,也是对普洱茶行业的激励。我们相信,在邹广田总经理的带领下,中茶普洱,越来越好,一定会助力普洱茶行业做大做强。

有用+10
分享

陈皮普洱茶养胃吗

  陈皮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东西,而普洱茶也同样如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当陈皮和普洱茶放在一起制成陈皮普洱茶之后,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没有什么作用,大部分人也会问:陈皮普洱茶养胃吗?

  陈皮普洱茶综合了陈皮独有的果味清香和普洱特有的甘醇爽甜,配搭成了风味一绝的清甜甘美。茶汤为透亮的棕褐色,陈香浓郁,沁人心脾,入口细腻滑爽,回味甘甜。冲泡时加入果皮口感更佳。

 

  陈皮:陈皮也称作新会皮、广陈皮,被誉为广东三大宝之一。陈皮中含有以柠檬苷和苦味素为代表的“类柠檬苦素”,所以其味甘苦,这种类柠檬味平和,遇水易溶解,易为人体吸收。

 

  陈皮药性作用:

 

  性味:性温,味辛、味苦。

 

  归经:入脾经、胃经、肺经。

 

  药性: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

 

  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作用:温能行气、辛能发散、苦而泄水,故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是破滞气,三是益脾胃。

  陈皮普洱茶用法:茶叶6克,陈皮2克一起放入壶中冲泡,份量由个人的口味不同而自行掌握。第一泡应为洗茶。洗茶时间不宜过长,时间约2-3秒为佳。此茶茶汤较浓,应尽量避免空腹饮用。

 

  陈皮普洱茶适用人群:老少皆宜。特别适合长期抽烟者、长期使用电脑者、注重保健的老人、心脑血管、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品饮效果更佳。

 

  陈皮普洱茶功效:

 

  1、普洱:暖胃、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降压、抗衰老、抗癌、降糖、抑菌消炎、减轻烟煤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兴奋中枢神经、利尿、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灭菌、预防便秘、解酒及其他。

 

  2、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疏肝润肺、消积化滞、健胃止咳、宜通五脏,疗酒病。陈皮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P比果肉的含量还高。

  陈皮普洱茶存放:远离高湿度、高温度、有异味的地方,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最佳。陈皮与普洱以贮藏时间越久越好,陈皮普洱茶亦是越放越香,功效更好。

 

  陈皮普洱茶特别适合有便秘困扰的女士,借助普洱茶,能够调节肠胃,恢复正常功能。彻底解决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淑女杀手”的口臭问题。可以摆脱肤色暗沉,普洱茶最大的一个功效就是可以降低血脂含量,使血管舒张,从而加速血液循环,解决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肤色暗沉以及各种恼人的斑点,可以纤体紧肤。

  综上所述,陈皮普洱茶是可以养胃的,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煎剂及乙醇提取液均能抑制兔离体肠运动。陈皮抑制作用比肾上腺素弱,但较持久,这一作用可被乙酰胆碱所对抗。陈皮甙对离体肠肌的作用是双相的,先有一短暂兴奋,而后抑制之。因此,生活中,我们可适量喝陈皮普洱茶,不仅具有养胃护胃的功效,同时还有其它一些作用。

溯源普洱文化

  只有神秘的彩云之南,勤劳智慧的人民、特殊的气候条件及独特制作工艺,才可以造就出“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的优质普洱茶。

普洱茶主要产于我国云南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以当地独有的大叶种茶为原料,经过当地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因为集散于古普洱府一带,而得名普洱茶。由于古时交通不便,在悠悠万里的茶马古道上,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质的云南大叶茶经过自然发酵、后熟、加工制成了团、饼、砖、沱等状,便于储存、保质、运输、年代越长品质越高,价格也越贵的普洱茶。
鲁迅和许广平先生珍藏数十年、净重140多克的清宫普洱茶砖,拍卖时底价在20万元-30万元之间。
“张一元”第三届茶文化节上,一种自20世纪30年代保存至今的普洱茶却叫出了天价:125克1.8万元,一粒茶叶2000元!
普洱茶采天地之正气,集岁月之磨练,得自然之造化,是茶中的智者。它得益于时光的流逝,受惠于岁月的洗礼,随意,优质的普洱茶也被品茶人称为“缓慢的艺术”。
普洱茶更是公认的一种有生命的“古董茶”。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
东汉末期,民间已经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三国时茶祖的降临——孔明兴茶是普洱茶文化的第一高峰;
唐代普洱茶已经成为主要商品;
明代时“士庶所用皆普茶”,少数民族“不可一日无”;
清代普洱茶入贡朝廷,清宫赏识二百年——清宫贡茶制度、国礼普洱茶——堪称普洱茶文化的第二高峰。从此,普洱茶声名鹊起,中外驰名,成为华茶名品。
因晒青茶的自然发酵、后熟的时间较漫长,时间和成本也很高,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人工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才基本定型。时至今日,骏兴公司继承、发展了云南普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出品了更加卫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骏兴行”普洱茶。
“骏兴行”普洱茶在制作工序上,把传统云南的制茶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采用来自土地多呈红、黄壤,天然有机质及氮、磷、甲等元素含量丰富,海拔为1400—2500米的高山区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严格选制加工而成。产品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物。茶叶外形,紧结有光泽感,牙尾成金黄栗红;茶冲泡后,汤色褐红;天然普洱茶香,口感极佳;茶底,饱满新鲜,活性柔软。精致的“骏兴行”普洱茶保证了极品普洱茶优雅的醇香、凝重靓丽的汤色及荡气回味的口感。
普洱茶可以说是云南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积淀。只有神秘的彩云之南,勤劳智慧的人民、特殊的气候条件及独特制作工艺,才可以造就出“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的优质普洱茶。
道家的“真与自然”就是普洱茶的灵魂所在,天时、地利与云南25个少数民族成就了普洱茶丰富的内涵与文化。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梵天庐丛录》(柴萼,著于公元1925年)云:“普洱茶,性温味香,治百病,蒸制以竹苈成团裹,价等兼金”。普洱茶作为传统饮料,除能止渴生津和提神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其独特的保健作用,有降脂、降糖、消食、健胃、安神、减肥等功效,赢得了“降脂佳品”、“美容茶”、“益寿茶”等美誉。也正是因为普洱茶的这种具有长期收藏、品饮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而深受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众多饮者所喜爱,将其视为养生妙品。
云南普洱茶已经发展成为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一种饮料文化,是世界饮品大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普洱茶膏的国礼之路

普洱茶膏的国礼之路!随着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普洱茶已然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可人们对于近几年新兴起的普洱茶膏,则知之甚少。同样是出身云南的普洱茶膏,为何笼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普洱茶膏与普洱茶之间又有何关系?为何它初现世便彰显出了尊贵地位,一如贡润祥普洱茶膏被博鳌亚洲论坛亲睐,连续两年获选为唯一指定茶礼?面对一系列疑问,我们从唐朝开始追根溯源,去探寻普洱茶膏的“国礼”之路。

探秘普洱茶膏神秘历史

普洱茶膏兴于唐,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根据这段“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的资料,我们可以得知:茶膏外部用金丝线装扮,以显示贵重,产量极少,只有八枚。

宋代制茶者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时至明清,随着云南普洱茶业逐渐繁荣,云南茶人初创了一种普洱茶制膏工艺,用柴火给大铁锅加温,即大锅熬制茶膏方法,这种方法至今仍有部分茶农和普洱茶膏厂商所使用。不过,因其加工器具、条件简单粗陋,而且制作的普洱茶膏品质不佳,只能定性为普洱茶膏制作的“土方法”。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鉴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和皇室饮用安全性等因素,遂将普洱茶膏的制作交由御茶房督造,并在制作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制茶工匠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以玉泉山水为介质,将上好的云南贡茶浸润出汁,通过花梨木为炭介质保持在较为适宜的温度,以便茶叶的内含物质析出,再通过蒸干等手段凝结成膏的工艺,皇宫“御制”的普洱茶膏无论在品质还是功效上都是大锅熬制的茶膏无法比拟的。

而对于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的功效,古人赞不绝口,清人赵学敏在其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因此,即使普洱茶膏始于唐,成于宋,兴于清,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皇室专享的养生佳品,自然非一般百姓可以接触和了解的,所以并未被大众所熟知。

普洱茶膏:两代“国礼”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