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乐山市打造“中国绿茶之都”

乐山市打造“中国绿茶之都”

2019-03-12 访问量: 35 茶礼仪网

  乐山讯 (记者 林 立)为加强“峨眉山茶”品牌建设、壮大乐山市茶叶产业,今年该市将进一步扩大茶园面积、壮大骨干企业、抢占高端市场,向实现整体产值超过100亿元、建成“中国绿茶之都”的目标挺进。

  近年来,乐山市全力打造“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助推全市茶业大发展。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峨眉山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保护范围为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等11个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3年来,“峨眉山茶”的综合产值己超过50亿元,带动了70余万人从事茶叶产业,“峨眉山茶”的品牌价值显著提高。目前乐山市获准使用该品牌的企业达到27家。

  政策扶持和资金配套,吸引了大量民间资金流入茶叶产业。去年,乐山市级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撬动了各级资金2.08亿元。

有用+10
分享

龙井茶在西湖申遗中的地位作用

  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与西湖相伴相生的龙井茶文化及其茶园景观成为这一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龙井茶文化发展史上最绚丽的篇章,荣誉弥足珍贵,保持荣誉,任重而道远。

  龙井茶与西湖文化景观的内在联系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西湖是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东方名湖,是中国景观审美风格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殊思想理念。而龙井茶倚湖而生,因湖得名,也以湖闻名。龙井茶园作为西湖文化遗产六大要素之一的特色植物景观,它们与分布其间的茶文化史迹共同传承了中国特色的茶禅文化,成为西湖文化景观中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历来为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艺术家所称颂。

  开始做申报方案时,我们曾考虑把“西湖•龙井茶园”并在一起,后定名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并不是龙井茶园不重要,而是这一总标题已经涵盖了所有景观文化要素,其中就自然包括了茶文化及茶园、茶村和茶农。

  茶文化作为西湖七组文化史迹之一,龙井茶园作为西湖区的组成部分,与西湖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一是深厚的历史渊源。龙井茶和西湖的源远流长,密不可分。龙井茶原本是方丈、和尚喝的禅茶,正是因为有西湖,才吸引了众多方丈、和尚在杭州建寺庙,才有了龙井茶。如果没有西湖,就不会有灵隐寺、龙井寺这些寺庙,也就不会有龙井茶。这样联系起来考虑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二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西湖众多寺庙、宝塔、亭台楼阁、花园与隐在湖西群山之中的茶园景观浑然天成,它们使西湖变得更加美丽。我们把龙井茶和西湖联系在一起,其实就是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就不能光突出西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同样有价值。比如乾隆皇帝曾四游龙井,亲封“十八棵御茶”,成为一种含有茶文化意味的特色植物景观,还为“龙井八景”题咏,留下御诗32首,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这也是西湖的一大“卖点”。

  三是地域分布的整体格局。在目前西湖遗产界定的33多平方公里范围内,也就是“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整体格局中,一半以上面积是茶村和茶园,分别位于灵隐、龙井、翁家山、满觉陇、双峰、茅家埠等村庄中,茶园面积近200公顷。茶园傍湖依山,分布在西湖群山的丘陵山坡上,呈曲线阶梯状种植,排列错落有致,形成了优美独特的茶园景观,与西湖景观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龙井茶文化及其茶园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对衡量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准则,历代延续下来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她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西湖周边的特色植物景观,包括自南宋传衍至今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四季花卉”,以及分布于湖西群山中的传统龙井茶园景观,都承载着西湖文化景观价值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元素,引发了历代文人丰富的创作灵感。

  一是龙井茶文化史迹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杭州留存的龙井茶文化遗迹众多,西湖山水中至今保存着20多处,真实而完整地延续了1000多年西湖龙井茶文化的文脉传承和发展轨迹。

  二是龙井茶园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和独特性。在三面环抱的群山中,北有天竺山和北高峰耸峙,南面溪谷深广,直通钱塘江,龙井茶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尤其是云雾、水气、土壤等条件非常独特,再加上茶园傍湖依山,周边林木茂密、溪涧常流,是西湖这一方好山好水滋养了这样宝贵的龙井茶园。

  三是茶树品种的原真性和特殊性。茶树品种是经过西湖周边独特环境的驯化、以及历代茶人的不间断培育和优选而形成的龙井群体品种,至今已有1500多年。群体种茶树丰富的种质多样性特点与西湖龙井茶的品质特征达到完美的契合,正是传统西湖龙井茶品质形成的特质基础。

  四是手工采摘及炒茶技艺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传统的手工炒茶“十大手法”被完整地传承下来,其形态、口味和品饮方式仍保持着传统的原真性。宋代的大文豪、杭州太守苏东坡曾留下“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绝句,清代的乾隆皇帝诗云“龙井新芽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开国元勋毛泽东主席说“龙井茶、虎跑水天下一绝”。手工炒制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西湖文化增加了时代价值。五是保护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持续性。2001年11月,国家质监总局批准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域划分保护,成为我国茶类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特色产品。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并划定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保护基地面积为328公顷,后备基地42公顷。目前市政府制定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中,对西湖龙井茶园的保护管理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使之逐步走上了依法保护管理的路子。
按西湖“申遗”要求开展了茶文化挖掘和茶园保护工作

  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申报过程,是严谨而漫长的。此间,在龙井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茶园的保护提升上,按西湖“申遗”要求做了几项扎实有效的工作。

  首先,系统研究和梳理了龙井茶的发展历史,及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方面的主要特色,从整体上把握了龙井茶与西湖文化景观的内在联系和价值关联。

  其次,将龙井茶文化及其茶园景观要素与西湖文化景观融为一体,并用简洁而准确的文字和图片编进了“申遗”文本,成为文本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三,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合作单位,组织编写了《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规划》,理清了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的区域布局、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实施项目和保障措施,为今后一个时期龙井茶文化传承和茶园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其四,实施了龙井茶园综合治理工作。在市政府重视支持下,重点对核心保护区内的茶园加大了基础建设,完善了道路、沟渠、水池、景观等设施;投入较大资金改造了96亩低产茶园,并对生长不佳的茶园提纯复壮,改善茶树长势;在龙井村和满觉陇村划定了1080亩龙井群体种保护区,设置保护标牌和界桩,与茶农签订了长期保护协议;有效实施了“肥药双控”项目,从源头上提升了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还在茶村先后建成6个传统手工炒茶中心,培养了258名高中级炒茶技师。所有这些,都为“申遗”文本报送和国际遗产专家来西湖实地考查验收做了精心准备。
切实加强“后申遗时代”龙井茶园的保护和管理

  龙井茶文化及其茶园景观要素助推和支撑西湖“申遗”成功,这对西湖龙井来说不仅仅是一顶“桂冠”,更是一个“紧箍咒”。进一步加强对龙井茶园的保护和管理,是整个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进入“后申遗时代”,对龙井茶园要实施“四项保护工程”。

  保护得天独厚的茶园基地。保护茶园基地是西湖龙井保护的基础环节。要落实《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要求,确保已划区定界的保护基地和后备基地面积不下降。严格履行茶地征用程序。加强茶园生长管理,禁止抛荒,适时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建立西湖龙井茶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开展龙井茶品质与质量全程监控,并重视提升技术保障和风险预警。

  保护优异的品种资源。对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的群体种种质资源现状展开全面调查,尽快建立资源数据库档案。对已划定的茶园面积成片、资源条件较好的原生态保护区,要建立有效机制进行长效管理。要采用原生态保护与资源圃集中统一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优质资源发掘和选育,确保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延续性。

  保护传统的炒制技艺。西湖龙井的传统炒制工艺是通过历代茶农摸索得来的经验与智慧结晶。要在茶村、茶农、茶企和茶消费者中进一步强化“西湖龙井茶必须是经手工炒制技艺制成”的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大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整体提升炒茶水平,并组织炒茶大赛,不断推出国家和省市级炒茶技艺传承人。充分发挥炒茶中心的作用,集中规模推行手工炒制,引导茶农科学运用手工炒茶。引导好市场销售,实行优质优价。

  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茶树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实施以太阳能杀虫灯和信息素色板为主的物理防治,以生物农药和矿物农药为主的生物防治,辅之以统防统治为模式的科学的化学防治,保护茶树害虫天敌,达到茶树病虫的绿色防控。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药和肥料的用量,保护和监控茶园生态环境,既确保茶叶品质,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茶园面源污染对西湖水质的影响。

  对于龙井茶的保护管理,还有三个方面需要加强工作力度:

  一是要强化茶农保护意识。茶农始终是保护管理龙井茶园的主体力量,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他们的宣传教育,强化一个理念:龙井茶园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它就是保护生产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糟蹋它就是毁掉辛辛苦苦种下的摇钱树,断送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不断增强茶农管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要维护西湖龙井品牌形象。要借助西湖成功“申遗”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的契机,制定证明商标管理使用办法,保护西湖龙井茶特殊的知识产权。特别要加强茶叶品牌整合和营销管理,扭转营销中的无序状况,确保产品销售质量,维护西湖龙井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顶级品牌地位和全国最高区域公用品牌形象。

  三是要推动品牌走向世界。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它只是静态的,不能搬到世界各地去展示,而西湖龙井茶这张“金名片”则是动态的,它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作为西湖文化的一个载体,让世界人民更进一步感受和分享。

  西湖“申遗”走过十几年的艰辛历程,可谓“十年磨一剑”。今天,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作为杭州市民的一员,我既感到自豪,更觉得重任在肩。我们一定要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西湖进一步保护管理好,使蕴含其中的龙井茶文化得到传承和光大。

  (作者为中共杭州市委副秘书长、西湖风景名胜区(市园文局)党委书记、市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办公室主任)

拿下第九届“天山绿茶”杯斗茶赛金奖,它凭什么?

大梦蕉城(苏诗瑶)日前,在宁德市第八届茶王争霸赛上,一杯汤色金黄、香气幽兰、口感醇厚的原种天山菜茶,突出重围一举拿下绿茶类金奖。其实早在今年蕉城第九届“天山绿茶”杯斗茶赛上,该茶已收获了一枚金奖。

拿下第九届“天山绿茶”杯斗茶赛金奖,它凭什么?

原种天山菜茶究竟有何魅力能拿下这枚金灿灿的奖牌呢?6月11日,记者走进宁德市万恒绿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际头里天山茶园,解密天山绿茶背后的故事。

从里天山外围一直往里走,两旁的景色从低矮、杂乱的灌木逐渐变成高耸、茂密的森林,一棵棵笔直的大树直冲云霄。山路越走越窄,走到无路时,同行的人便用利斧劈开一条人行道,经过半小时的跋涉,终于抵达老茶树林。

放眼望去,成片的老茶树林估有上万多株,茶树枝繁叶茂,枝干足有一个成年男子的手臂大小,枝杈向往延伸,需3-4人双手相连才能将茶树抱住,茶树林上还有一片苍天大树林,二者相互交映,形成了“茶树上面有大树,树林下面有茶园”的景象。

黛春绿茶简介

黛春绿茶主产于福建明东屏南县黛溪乡鸡髻山脉一带,属天山绿茶之一。其品质特点:外形条索壮实、挺直,白毫显露,色泽绿润,香气清香爽口,滋味醇厚耐泡,汤色碧绿明亮,叶底肥厚嫩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