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凌云白毫茶有了“茶二代”——桂香18号、桂香22号

凌云白毫茶有了“茶二代”——桂香18号、桂香22号

2019-03-14 访问量: 35 茶礼仪网

    近日,由广西优异茶树品种研究院、广西八桂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凌云县凌森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制和种植的桂香18号、桂香22号无性系良种繁育茶树进行正式移栽。

    桂香18号、桂香22号是在凌云白毫茶茶树品种基础上新研制出来的两个品质好、产量高的新品种,非常具有推广价值。今年,凌云县获得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项目,重点对茶叶进行有效改良和示范种值。凌云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具有近千年的种植历史,1985年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茶树,是当下世界上唯一能适制六大茶类(白茶红茶绿茶黄茶花茶黑茶)的全能茶树品种。该县目前拥有茶园面积11.2万亩,其中6.1万亩已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有机茶园5000多亩,有茶叶加工厂120多家,50428名茶农从事茶叶生产。今年1至10月,全县干茶产量4512吨,同比增长10.5%;产值2.62亿元,增长18.6%。

    随着茶叶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对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凌云白毫茶面临着品种老化,产量降低的生产瓶颈。经过近3年研究,广西优异茶树品种研究院联合广西八桂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凌云县凌森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在凌云白毫茶的基础上正式推出桂香18号和桂香22号两个新品种茶树品种,成为凌云白毫茶根正苗红的“茶二代”。

    据广西优异茶树品种研究院覃教授介绍,桂香18号和桂香22号两个茶树新品种具有发芽期早、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的特点。可比老品种白毫茶早一个月采摘,茶叶出芽整齐,可实现机械化采摘操作;产量稳定,一般情况下比同类茶叶高出30%至50%产量,适应性强,可在百色全境范围内广泛推广种植;茶树的抗病防冻能力强,易于管理,新品种茶叶同样可制作出6个成品茶,其中桂香18号成品茶具有明显的花香味道。

    近年来,该县把茶叶种植作为全县“农业稳县、生态立县”的重大项目加以实施,广泛联系茶叶种植户,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倾斜、大户带动的方式帮助茶农转变思想、创新茶叶种植和管理。据凌云县凌森茶叶公司总经理刘承剑介绍,凌森茶叶公司目前共有生态茶园面积2000余亩,在县委、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去年与广西优异茶树品种研究示范种植的50亩桂香18号改良品种,长势良好,今年正试扩大种植面积。“由于茶园所处的该县泗城镇览沙村和金保村土地肥沃、气候条件好,预估新品种茶树的产量比老品种白毫茶产量高出5至10倍。”"刘经理向笔者说道。

    为什么新品种茶树产量会如此之高?覃教授道出了其中的奥秘,老品种茶树采用的是茶籽种植技术,随着时代久远,导致茶树的优良特性得不到有效发挥,而新品种的种植采用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避免了茶树“近亲结婚”,充分发挥了新品种茶树的良种配育,桂香18号和桂香22号是在凌云白毫茶的基础上繁育出来的,适合的条件下,产量会更高。

    据覃教授与中国茶叶科技研究中心联系得知,中国农业部公布全国茶叶种植采用无性系繁育技术面积达51%,广西100万余亩茶叶种植面积中有60%采已采用无性系繁育技术,而百色的32万亩茶叶面积中全部还是采用茶籽育种老方法,茶树品种改良面临着瓶颈问题,在该县新研制和示范种植的桂香18号和桂香22号属无性系繁育种植首创。(杨通永)

有用+10
分享

白茶存放越久就越好吗?

  我们再给茶友们分享些关于白茶实打实的的干货。喜爱白茶、存放白茶之前请必须了解学习这些,也请收藏分享给你的朋友。

 

  你所存放的白茶能不能很好的转化,未来能不能可期待,有没有存放后的价值,以下四个方面请详细体会。

  原料好

 

  好白茶的关键及前提是原料要好。这是内因或先天的基因。原料好,我们认为主要包含环境好、地域好、采摘时机好、采摘标准好、品种好等因素。

 

  地域正确

 

  白茶的风行,目前全国一片“飘雪”,我们所了解到,基本能产茶的省市地区,都在制作或尝试制作白茶,并推出白茶,有几个地道的明确告知买茶人,他所制作的白茶是目前白茶国标中规定限制的地理范围外的白茶?

 

  不是说不能按白茶工艺制作白茶,只是所有的茶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地域土壤的不同,所制作的白茶内质差别天大的。内含物达不到,何谈存放后的价值?

 

  环境正确

 

  环境包含气候、海拔、土壤、光照、降水量、植被等等。

 

  我们没法把握所有,那就先从“高海拔产区”这一个条件掌控。高海拔茶区,代表着植被、气候、土壤、降水量、光照等条件整体较好。毕竟平原地带、低海拔相对环境总体是不如高海拔茶区的。

 

  时节正确

 

  是指采制的时机时节,能存春白茶、秋白露茶,就不存夏白茶、暑天制作的白茶。

  标准正确

 

  是说符合采摘标准,白毫银针采独芽,白牡丹采一芽一二叶,贡眉采摘自当地的土茶菜茶,寿眉采用抽针后的叶片或采摘带瘦弱芽头的一芯二三四叶。至于黄片,偶尔喝喝,浅尝辄止即可。

 

  品种正确

 

  全国一片飘白,采摘的茶树品种,已经远不止白茶标准范围规定的品种了,不止是大白茶、大毫茶、水仙等品种,你一定听说了别的很多茶树品种用来制作白茶了。茶百科就不点名了吧。

 

  不是说全国上千种茶树品种不能按白茶工艺制作白茶,只是,了解制茶学的师傅都应该懂得,任何茶树品种,都有其各自的“适制性”,就是它的基因决定了制作传统以来的当地茶品更适合,而不是拿来随便用别的工艺套用制作市场热门的热销茶。这不是创新、这也不是制茶,而是急功近利。

  工艺好

 

  有了好的白茶原料,其次就是制作加工工艺的问题了。再好的山珍海味和食材,没有巧妇,一样烹饪不出好吃的食品。

 

  制茶同理,有了原料好的前提,然后就是工艺的问题了。工艺出了问题,所制作出的白茶,一样没有任何的收藏、存放价值。

 

  关于白茶工艺,茶百科为茶油们透露几个机密。

 

  萎凋工艺

 

  白茶的关键工艺环节是萎凋,这里面的学问那是大了去了。在哪萎凋?萎凋的环境温湿度多少?萎凋够不够时间时长?萎凋是不是及时?萎凋是不是过了?萎凋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茶百科讲一天也讲不完,那可是师傅们一生的吃饭本事,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说的清楚的。

 

  可是,白茶火了,价格涨了,在外打工的人一看这太好了,认为白茶制作太简单了,“采摘后,摊摊晾晾,干燥即可”,于是很多作坊、铁皮房子在福鼎、政和等等拔地而起,那里很多根本没有师傅,甚至制茶季都见不到茶鲜叶,外地茶油跑去时,见到白茶成品倒不少,那茶从何而来的呢?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掌握起来越不容易。看似萎凋简单,可制作起来复杂的很,变化无穷。

 

  因而当掌握不了时,小茶厂、小作坊就只好采购外面的茶,充门面。

 

  更有甚者,直接采用抽湿机空调房内快速祛湿,直到干燥即可出厂销售了。

 

  还有,萎凋槽一路热风过去,管它什么是萎凋时间、萎凋程度、萎凋变化等等。

 

  再有,鲜叶采摘回来,直接装入烘茶机,快速高温烘干,做出来的“白茶”鲜绿嫩绿漂亮,其实已经杀青了,都成了绿茶了,还何谈收藏、存放的必要?

 

  更有,萎凋过程中,要不要闷堆?茶百科在多个茶厂见识了萎凋过程,或萎凋后的白茶,堆在一起,甚至有茶厂盖上布或塑料袋,以使其快速转化,祛除苦涩,增加甜度。

  干燥工艺

 

  再来看白茶的干燥环节。

 

  茶叶干燥主要就是烘干、晒干、炭焙等。

 

  干燥方式的不同,造成白茶品质、香气、滋味差别更大。

 

  晒干,最传统,也最具存放后的功效价值,只是工作量大,需要时间长,耗费工人师傅多,成本大的多,且要看天而晒。

 

  烘干。白茶不揉不炒,保持自然的内部活性酶,而干燥过程中,如果高温,如果急功近利节约时间、电费、快速出货等,那烘出来的白茶还有几份白茶的价值?还有没有存放价值?

 

  烘干,同样讲究温度、讲究变化、讲究时机、讲究时长等。

 

  另一个就是关于炭焙,一提到炭焙茶,好像很多茶友就联想到好的岩茶离不开“焙法甲天下”的炭焙,认为炭焙后的白茶就如同好岩茶一样,就是好白茶了吗?

 

  炭焙白茶,焙的好确实好白茶。大多炭焙白茶,当下品饮确实是甜度高、香味好,有很大的因素是慢焙促使白茶内部酚类物质的分解转化,苦涩度降低,甜度增加,香气较晒干白茶提高了很多。但炭焙到何种程度、何时炭焙、炭焙温度等等因素,都影响着白茶的品质,那炭焙白茶的未来,这样的炭焙白茶,收藏存放后会如何?目前好喝,是不是透支了白茶的未来?目前不得而知,留待以后观察及茶油们的对比交流。同时还有炭焙理念、师傅经验等因素变化。

 

  对于干燥方式,无论是烘干机、炭焙等,都本来是应对日晒天气不好时,模仿接近太阳的温度或方式来干燥白茶,而如果只是一味的讲究了干燥,舍弃了初衷,过高温、过快的干燥,透支了未来,那是不是舍本逐末?

  含水量

 

  白茶国标中,旧的版本中规定白茶干燥后的茶叶含水量不得超过7%,而随着发展,今年最新实施的白茶国标中改变了这一数字,实行8.5%的标准,这就放宽了要求,降低了标准,对很多茶厂容忍了很多。但很多师傅就讲这样8.5%的含水量的白茶,如果存放在北方还好,如果存放在南方,保存不好,可能很快陈变,甚至变酸、或变质。

 

  而如果市场上充斥着急于上市、追求早、追求抢鲜的茶厂制作的白茶,那么含水量更高,所以才有经常听到茶友说,买的白茶,当时好喝,放几个月后没味了,一年半载后变得更加寡淡了,甚至变酸了,这基本都是含水量太高的原因。

 

  特别是白毫银针,干燥制作,更加急不得,因为它肥嫩含水高,因为它里外很多层,里面的水走出来,干燥起来更难,更需要时日,更急不得推出上市。但恰恰市场上它最贵,最被不懂白茶的友追求抢鲜抢早,含水量过高自然存放后没有价值。

  保存好

 

  存放好白茶,有了前面的原料好、工艺好、含水率达标,另一个就是如何存放、如何保存的方法问题了,这个在前一篇内容中我们已经分享,请查看:白茶存放完全手册|原理不懂方法不当前功尽弃

 

  只有原料好、工艺好、含水率达标好、保存好,“四好”成“一好”,白茶才能越存放越好、越有价值!

青味儿,是白茶入门的一道坎!

刚接触白茶的朋友,遇到新茶,往往因为新茶的青味儿而放弃了,转而追老白茶。但是老白茶的存量稀少,品质上佳的就更少了。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破解这道难题,还得从白茶入门的这道门槛说起——青味儿。

青味儿,是白茶工艺特点的特定产物

很多人看到高等级的白茶新品,比如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会误以为是绿茶,或者在潜意识里拿来跟绿茶做对比。然后发现,新白茶有青味儿,而自己恰好不怎么习惯,就这么放弃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是否有青味儿,是白茶跟绿茶新品的重要区别特征之一,主要还是源自于两者工艺的区别。大家都知道,绿茶必然是经过高温杀青的,而白茶则要求低温足时制作。青味儿,恰恰是低沸点的脂肪族醇类,是茶叶香气成分中的重要物质,而且存在微妙的转化,下面就说说。

新白茶的两种青味儿,要分清楚

青味儿主要有两种,一是青臭,二是清香。前者是青叶醇的气息,后者是反式青叶醇的气息。青叶醇,经过高温或者缓慢的酶促氧化,会在异构化的作用下转变为反式青叶醇,香气类型也随之发生改变。

绿茶工艺所产生的清香,主要依赖于高温;白茶新茶所产生的清香,主要依靠足时的酶促氧化。一旦白茶工艺不到位,转化就会受影响,青臭明显。所以,好的白茶新茶,一定是清香而不是青臭。在之后的转化中,工艺不到位的白茶,青臭气息的褪去是非常缓慢的。这两个类型一定要分清楚。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同样是清香,白茶和绿茶的清香不能等同于两者表现出的整体香气特征,毕竟,反式青叶醇只是香气物质的一种而已。

没有好的新茶,也就没有好的老白茶

之所以说青味儿是白茶入门的一道坎,是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没有好的新茶,也就欸有好的老白茶。

首先,要能够分别青臭和清香,然后做出高低判断,并最终选择。在完成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跨过了青味儿这道门槛。以前闻到青味儿就避而远之,现在能够分出区别,后面就好接受了,甚至会欣然接受。因为,这毕竟对于后期的转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白茶工艺的品质

新茶和陈茶哪个好 白茶工艺的品质

新工艺白茶简称新白茶,是白茶类家族中最年轻的一员,其所适制的茶树品种和制作工艺已在“新工艺白茶特征与制法”中介绍过,茶健康这里不再累述。

本文只在品质如要求及保健方面的作用健康茶做个介绍。

新白茶由于制造工艺不同,它与其他白茶的品质要求与保健功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其品质的基本要求列表如下:级别项目外形内质条索色泽整碎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级粗松尚卷曲褐绿匀整洁净有嫩梗略显板栗香醇厚爽适橙色清澈匀整舒展二级粗张松展黄褐尚整匀净有梗火香带粗老气粗爽和淡暗橙尚清尚整粗老其理化指标要求:水分≤6.0%,碎茶≤6.0%,粉未≤1.5%,灰分≤6.5%,水浸出物≤30.0%,粗纤维含量≤1.2%。

新白茶富含茶多酚,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等,对亚硝胺有强烈的抗变作用,同时具有防高血压、脂肪肝等功能,是人类最理想的茶叶饮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