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岭南高山辉白茶上市手工制茶人用心坚守手留香

岭南高山辉白茶上市手工制茶人用心坚守手留香

2019-03-14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当下,正是岭南高山辉白茶上市的最佳时节。4月20日,在岭南乡龙山村四纪冰川农业有限公司,记者亲身体验了一番农家纯手工炒制茶叶。清晨5点上山采茶直到天黑,挑出品相最佳的嫩芽,在上百摄氏度的高温中手工炒茶。这,正是龙山村的茶农们忙碌的生活剪影。

  纯手工炒茶繁琐艰辛

  走进茶叶炒制间,茶香扑鼻而来,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翻炒茶叶。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虽然看似简单的炒制,但其实内里的程序异常繁复,包含杀青、揉捻、烘干、摊晾、甩青、制干等多道工序,而这些工作基本上都要在锅台前完成。

  “当茶叶采摘下来后,需要在通风的环境中经过4—6个小时的摊晾才可以正式开始炒制,首先是杀青。”看着锅底逐渐红起来,炒茶工章牛胜不停地翻炒着锅里的茶叶,一边向记者介绍说,“纯手工炒茶所用的锅,锅底中间最烫处的温度可达200摄氏度左右。”

  只见章牛胜手掌朝下,快速地将鲜叶在锅底划出一个美妙的弧度,然后瞬间撩起一捧鲜叶,手掌一翻,鲜叶如雨点般簌簌落回锅里。如此这般,循环往复。据章牛胜介绍,每3两鲜叶,用纯手工工艺杀青,需要一刻不停地重复以上动作40分钟。

  别看这一划、一撩、一翻,只是短短几秒钟的动作,至少需要3年的历练。章师傅说:“手掌不断接触的茶叶表面,温度也要60摄氏度左右。”伤上加伤,已有30多年炒茶经验的章师傅,手掌布满了老茧,如同武侠小说里的铁砂掌般。

  手和机器的博弈

  据公司负责人王家巨介绍,茶场共种有100余亩茶树,通常4斤半鲜叶只能加工出1斤茶叶,年产1000斤辉白茶和300斤苦丁茶,一锅茶叶从鲜叶到干茶至少需要24小时。“目前,市场上在卖的辉白茶几乎由机械炒制,纯人工炒制的甚少。相比人工炒制,机械炒制的效率要高得多,成本也要低得多。尤其是旺季的时候,仅仅靠手工炒制已不能满足茶叶市场的需求。”

  王家巨给记者算了笔账:雇一个炒茶工工资为300元/天,一个采茶工工资为100元/天,从清明到谷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光人工费用开销就要几万元,买台炒茶机才几千元。而且,使用机炒茶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炒制出20斤茶叶,而手工茶平均一天下来,每个工人最多能炒出2到3斤茶叶。

  王家巨介绍,制茶是个辛苦活,制茶人要精确掌控炒茶的每道工序,如果一道工序做不到位,就会导致制茶失败。随着科技的发展,制茶业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他始终坚持纯手工的传统制茶方法。“手工制出的茶口感更好,更能保持茶叶原有的香味。手工制茶虽然辛苦,但制茶过程充满乐趣。”

  “我们这儿海拔600多米,光照时间长,山雾多,茶叶品质佳,而且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品种,加上纯手工制茶,销售市场不用愁。”王家巨笑着告诉记者,因人工费上涨,今年公司的茶叶价格比去年略有上涨,辉白茶480元一斤,苦丁茶1000多元一斤。每当新茶上市的时节,除了本地市民,上海、余姚、嵊州等地的市民都会慕名而来,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有用+10
分享

白茶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访纪生缘(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纪相炳

  方辉

  白茶的春天来了!

  近年来,白茶渐成茶界新宠,而福鼎正是白茶产业的一张名片。按照福鼎市官方和行业协会的发展思路,福鼎白茶会选择集约化的路子,少数几家龙头企业将引领福鼎白茶从种植、生产、销售、深加工的全产业链,而目前近400家生产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福鼎白茶业内人士认为,充分的竞争有利于保证白茶的高品质。

  据了解,目前福鼎比较知名的企业如纪生缘、品品香等,在主攻白茶之前,均有着多年的茶叶销售渠道建设经验,更为独特的是,这些大企业中很多都是世代茶商,他们对白茶品牌品质的重视非普通企业所能及。

  日前,纪生缘董事长纪相炳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福鼎白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工艺的独具性、保健的独到性决定了其价值提升具有的持续性,“品质维护任重道远,白茶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还不到骄傲的时候

  我不担心外地引种的竞争,但很关注福鼎本地对白茶种植品质的把控。

  《中国经营报》:白茶对种植条件要求苛刻、制作工艺独特,这几乎让其成为了不可复制的产品。作为白茶企业家,你怎么看待目前的白茶市场?

  纪相炳:就这两年的行情来看,我认为白茶的春天才刚刚开始。2013年和2014年,福鼎白茶茶青的价格分别上涨了40%和50%,上涨的幅度很大,不过由于白茶过去的价格太低,未来继续上涨的空间还很大。我认为白茶的快速发展不是偶然的,市场的需求、健康保健的需求、保值增值特性,共同支撑了白茶的走红。

  2013年全国163万吨茶叶中,作为六大茶之一的白茶只有1万吨,这与其身份不匹配,而且前些年,白茶茶青的收购价格只有每斤十几元钱,与其稀缺性更是不相符,这都说明,消费者对白茶的认识不够,市场对白茶的价值发掘不够。所以我认为作为企业家,有责任走出去宣传白茶,推介白茶。

  《中国经营报》:福鼎白茶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份进行了栽种,未来会不会形成不良的竞争,除了行业协会进行的统一认证管理,作为经营者,你认为企业可以在哪些方面努力以维护福鼎白茶的品牌价值和品质?

  纪相炳:据我所知,目前白茶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200万亩,而福鼎的种植面积保持在21万亩,如果没有独特性,白茶的市场早就供过于求了。我可以这样说,福鼎白茶代表了一种品质,离开了福鼎的自然环境和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两者中任何一个因素都难以成就白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在白茶身上再贴切不过。

  不过,任何市场的爆炸性增长都有隐忧,我认为现在还不到我们骄傲的时候,我们不担心外地引种的竞争,但很关注福鼎本地对白茶种植品质的把控。白茶发源于太姥山脉的汪家洋地区,白茶茶树极其特别的生长环境要求,让茶农及茶商必须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精心呵护茶园刻不容缓。目前纪生缘在牛埕岗、汪家洋拥有的2200多亩天然无公害茶园,海拔均在600米以上,年产6万多斤茶青,虽然产量不算大,但我们坚持以品质为先,即使遇到病虫灾害宁可减产,也绝不使用农药。

  我很赞同福鼎市政府的发展思路,产能集中,统一管理,并推出白茶管理标准示范茶园。这种示范管理对掌控品质是有好处的,可以促使各小企业更好地为大企业做服务,政府的监管也更集中和具有针对性。

  不惧资本

  资本的进入有利于让白茶的稀缺价值获得回归。

  《中国经营报》:从2012年开始白茶就有了投资热的趋势,很多人会将炒作白茶与当年的普洱茶相对比,你认为白茶的投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企业如何利用好资本这把双刃剑?

  纪相炳:今年茶青上涨幅度大,外地茶商来福鼎的采购力度也大,这其中有投资收藏的因素存在,白茶和普洱是两种仅有的可以储存的茶叶品种,这也是为何大家会将白茶与普洱作比较的原因。

  白茶有自己的特点,“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就是白茶,专家研究称白茶储存50年还能饮用,但国内的老白茶很少,以至于不少人去东南亚的药店收购老白茶,这是因为过去白茶主要出口,东南亚的华侨为了克服水土不服而饮用白茶。国内的市场是在2007年之后才打开,过去两年有不少资本已经进入了白茶市场,我觉得资本的进入有利于让白茶的稀缺价值获得回归。

  我认为白茶现在的价格还是偏低的,毕竟福鼎白茶的年产量只有不到1万吨,而面向的是全球市场。但不是所有的白茶都值得收藏,品牌品质仍然是关键,如果收藏的是劣质的白茶,不但不会撑爆,还会变质。当年普洱价格疯涨之时,曾经有投机者动用几个亿资金进行囤积,但因为所囤积多为杂牌子,不但没有获利反而亏损。

  《中国经营报》:根据福鼎市茶叶发展领导小组和福鼎市茶叶协会的思路,现在已经到了需要推动白茶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阶段,比如发展茶旅游、下游深加工等。你对此怎么看,纪生缘在拓展发展面上有哪些规划?

  纪相炳:纪生缘成立于2000年,是集生态种植、初制、精制、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企业。由于北方地区也是白茶重要销售市场,因此我选择了天津这一茶叶的集散地作白茶销售推广。在拓展发展的规划上主要从下面几点出发:

  文化建设上,纪生缘目前正在天津建设白茶文化研究院。功能设置为,一楼为产品溯源图文实物展,以便人们了解福鼎白茶;二楼主要为茶艺茶知识培训,以及功效的推广与宣传,更好地传承茶文化;三楼设置为具有福鼎当地特色的白茶品鉴馆,从氛围上凸显福鼎文化。

  旅游开发上,纪生缘为白茶世家,朴实的世世代代纪家白茶传人居住在东山下村,在大自然赐予的大地上种植白茶,用传统的技艺制作白茶。东山下村承载了众多像我们一样的茶人精神。鉴于此,由政府支持,我们东山下村保留了世代制茶历史面貌,将东山下村打造为福鼎白茶生态旅游村。

  茶园建设与管控方面,为了提升公司产茶量并保证品质,我们计划在原有茶园的基础上,扩展茶园规模。目前,主要通过和农户进行洽谈协商,对各农户手中分散的茶园进行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采摘标准来获得更充分的原料。

  纪生缘生态白茶园种植基地——牛埕岗、汪家洋位于北纬27°东经120°左右的地理范围,为太姥山腹地核心地区,土质独特,气候温和,这一稀世纬度成为了白茶的生长圣地。

  纪生缘白茶多年来秉承最传统的制作技艺,不炒不揉,仅通过鲜叶采摘,阳光萎凋,自然干燥。也正是这种被视为“国家非遗”的制作工艺,白茶被称为“最自然、最健康、最养生”的茶。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立了纪生缘(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纪生缘(天津)茶叶有限公司、天津政协俱乐部纪生缘白茶坊、天津白茶文化研究院、纪生缘白茶生态观光园等多家白茶文化推广体验店。

百名茶商承诺诚信经营“福鼎白茶”

 近日,福鼎市点头镇百名茶商“诚信经营”承诺签名仪式在点头镇政府的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镇1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20余家茶叶经销店的茶商在活动现场参与了签名。

据悉,活动当天120多名在当地加工、经营“福鼎白茶”品牌茶叶的茶商积极响应点头镇茶叶协会发出的倡议,在写有“诚信经营,行业自律”的大红条幅上签名。同时,镇茶叶协会还印发了《点头镇茶叶行业自律公约》,让全体茶叶行业从业人员有个指导性行为规范,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据了解,点头镇是福建省的产茶大镇,拥有“福鼎白茶”茶园面积有35800多亩,2012年产值1.62亿元,点头涉茶人口达90%以上,茶叶已成为该镇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福鼎白茶”声名日盛,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量逐年看涨。

据了解,为维护广大茶农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维护当地“福鼎白茶”茶产品信誉。当地茶叶协会倡议茶农、茶企、商家把自觉维护“福鼎白茶”品牌作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严格按照福鼎白茶国家标准,规范茶叶质量等级,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和包装标识,商家诚信经营,共同维护“福鼎白茶”的市场信誉,自觉抵制和杜绝一切为短期的经济利益,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低价高报现象;同时不以其他地区所产茶叶充当福鼎白茶,增强福鼎白茶品牌的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与镇茶叶协会还将联合开展以行业自律为主,积极培育茶企诚信意识,宣传推广一批在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建设信用点头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茶农、茶企、茶商典型,不断提高自身信用水平,逐步建立起行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行业诚信体系,以推动该镇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周光银 朱乃章)

白毫银针的故事和来历

白毫银针的故事和来历

 

 

白毫银针的秘密你知道多少呢?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白毫银针,许多茶友们不仅听过其大名,而且还品尝过。可是,你知道白毫银针的故事和来历吗?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病者、死者无数。在东方云遮雾挡的洞宫山上有一口龙井,龙井旁长着几株仙草,揉出草汁能治百病,草汁滴在河里、田里,就能涌出水来,因此要救众乡亲,除非采得仙草来。当时有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


    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大哥名志刚,二哥叫志诚,三妹叫志玉。三人商定先由大哥去找仙草,如不见人回,再由二哥去找,假如也不见回,则由三妹寻找下去。这一天,大哥志刚出发前把祖传的鸳鸯剑拿了出来,对弟妹说:“如果发现剑上生锈,便是大哥不在人世了。”接着就朝东方出发了。

 

    走了三十六天,终于到了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白发银须的老爷爷,问他是否要上山采仙草,志刚答是,老爷爷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可上山时只能向前千万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身后传来喊叫声,他不予理睬,只管向前,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


  这一天志诚兄妹在家中发现剑已生锈,知道大哥不在人世了。于是志诚拿出铁簇箭对志玉说,我去采仙草了,如果发现箭簇生锈,你就接着去找仙草。志诚走了四十九天,也来到了洞宫山下遇见白发老爷爷,老爷爷同样告诉他上山时千万不能回头。当他走到乱石岗时,忽听身后志刚大喊:“志诚弟,快来救我”,他猛一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


  志玉在家中发现箭簇生锈,知道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老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给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背着弓箭继续往前起,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急中生智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拿出弓箭射死了黑龙,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立即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过乱石岗时,她按老爷爷的吩咐,将仙草芽叶的汁水滴在每一块石头上,石头立即变成了人,志刚和志诚也复活了。兄妹三人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于是这一带年年采摘茶树芽叶,晾晒收藏,广为流传,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白毫银针是茶中的珍品,有“茶王”的美称。产地位于中国福建省的福鼎市和南平市政和县。其外观特征是: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常作为药用。白毫银针极为珍贵,具有降虚火,解邪毒的作用,常饮能防疫欲病。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一。


白毫银针营养丰富,所含"活性酶"普遍高于其它茶叶。还有多酚类,维生素B1.B2.烟酸、叶酸、维生素E、维生素K和维生素C,儿茶素、25种氨基酸、茶氨酸及多种矿物质等,都比其他茶叶含量丰富。

 

这么好的茶,茶友们怎能错过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白毫银针的故事和来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白毫银针的故事和来历